譚美銀
(佛山市南海區第五人民醫院, 廣東 佛山 528231)
缺血性腦卒中是因為腦部供血不足導致腦細胞缺氧而死亡。通常情況下,缺血性腦卒中的病因包括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因素[1]。缺血性腦卒中后遺癥是發病1年以后如果還存在半身不遂或者語言障礙、口眼歪斜癥狀,臨床上包括了頭痛、頭暈,也可以叫做后遺癥期[2-3]。缺血性腦卒中后遺癥主要有言語不清、偏癱、視力受損等等,可分為認知功能障礙、語言功能障礙和肢體功能障礙。針對缺血性腦卒中后遺癥患者康復理療主要集中在功能性康復訓練。按時定量做康復訓練,可以加快身體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緩解肢體麻木和四肢不協調[4]。本研究選擇2021年10月—2023年1月佛山市南海區第五人民醫院收治的缺血性腦卒中后遺癥患者78例為研究對象,實施護理干預,效果明顯。
收集2021年10月—2023年1月佛山市南海區第五人民醫院收治的78例缺血性腦卒中后遺癥患者的相關資料,隨機分成康復組與常規組,每組39例??祻徒M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齡42~69歲,平均(54.52±3.47)歲,包括認知功能障礙、語言功能障礙和肢體功能障礙分別為16例、13例和10例。常規組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齡43~68歲,平均(54.32±3.42)歲,包括認知功能障礙、語言功能障礙和肢體功能障礙分別為17例、12例和10例。2組患者的基礎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經佛山市南海區第五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已經審核通過。
納入標準:① 所有研究對象均確診為缺血性腦卒中,符合其診斷標準;② 患者均經對癥治療,且存在后遺癥;③ 患者意識清晰,能夠正常溝通;④ 患者及家屬均自愿接受本次研究。
排除標準:① 存在其他嚴重惡性疾病患者;② 依從性不高;③ 資料不齊全者;④ 對康復理療存在不耐受者。
所有患者均進行對癥治療,常規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包括康復指導,健康宣教,常規飲食調養及隨訪溝通。
康復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康復理療聯合針對性護理。
⑴ 康復理療:指導患者進行相關康復理療。對于肢體功能障礙患者指導其進行四肢的康復運動訓練,有屈伸、內旋及外展的鍛煉;對于語言功能障礙患者實施舌頭、口腔等方面的康復運動,有舌頭不同方向的運動,口腔的基本開合、咀嚼等,并進行口語表達訓練;對于認知功能障礙患者則進行思維能力、知覺訓練等方面的鍛煉。在康復理療的過程中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能操之過急,以免發生嚴重的功能障礙。
⑵ 針對性護理:① 飲食護理。指導患者注意清淡飲食,低鹽低脂,控制鹽攝入,忌食油炸食物。吞咽功能障礙者,建議長期鼻飼飲食,避免經口進食引起誤吸,造成肺部感染;長期臥床者應加強蛋白攝入,保證營養,增強機體抵抗力。② 日常生活能力訓練指導。肢體功能障礙者,建議長期針灸理療、按摩,防止因肢體僵硬而使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對于長期臥床患者注意勤翻身、叩背,防止出現吸入性肺炎及壓瘡。③ 心理護理。當患者出現焦慮、煩躁時,應給予精神上的鼓勵和支持,使其保持樂觀的心態。
比較2組患者康復效果,觀察患者的腦血管功能指標。分別于干預前、干預4周后采用經顱多普勒血流分析儀(TDD-IIX2P)對2組患者的血流速度、血流量、特性阻抗、動態阻抗及腦血管外周阻力進行測定。
依據神經功能缺損量表(NIHSS)評分對2組患者的康復效果進行評價,NIHSS評分減少46%以上為顯效;NIHSS評分減少18%~45%為有效;NIHSS評分減少或增加18%以內則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收集整理的數據運用SPSS 26.0軟件進行分析,腦血管功能指標采取標準差表示,用t檢驗,干預后的效果可采取n(%)表示,用χ2檢驗,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1個月后,康復組患者的康復效果(92.31%)高于常規組(71.79%),其中康復組顯效20例(51.28%),有效16例(41.0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干預后的效果比較[n(%)]
干預前,2組患者的腦血管功能指標沒有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康復組、常規組患者的血流速度較干預前升高,特性阻抗、動態阻抗及腦血管外周阻力均下降,且與常規組相比,康復組患者改善更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干預前后腦血管功能指標比較(±s)

表2 2組患者干預前后腦血管功能指標比較(±s)
組別n 血流速度/(cm·s-1)干預前13.49±1.17 13.36±1.19 1.035 0.326干預后18.83±1.21 16.29±1.15 8.427 0.002特性阻抗/(Pa·s·mL-1)干預前12.38±1.25 12.48±1.21 0.964 0.418干預后7.53±0.74 9.67±0.98 7.682 0.005動態阻抗/(Pa·s·mL-1)干預前471.49±98.26 472.54±99.15 0.837 0.564干預后361.06±91.42 412.33±93.75 12.351 0.000康復組對照組t值P值39 39腦血管外周阻力/(Pa·s·mL-1)干預前2 125.62±202.37 2 126.86±203.51 0.721 0.605干預后1 823.06±194.18 1 937.53±201.25 11.993 0.000
康復理療對于緩解缺血性腦卒中后遺癥、促進神經恢復、預防復發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5]??祻屠懑熌軌虼碳ど窠浽偕龠M形成新的神經連接,促進肌肉力量的恢復,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和平衡性[6-7]。同時,康復理療還能促進心肺功能的恢復,降低缺血性腦卒中復發的風險。對缺血性腦卒中后遺癥患者實施康復理療,結合認知功能障礙、語言功能障礙和肢體功能障礙實施康復運動訓練,盡早讓患者恢復相關功能,達到康復的效果[8-10]。同時,按摩對早期臥床不起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恢復很有幫助,由家屬對癱瘓處進行按摩,對大小關節進行按摩活動,對四肢、手指、腳趾都要做伸縮等被動運動,避免關節僵硬[11],預防出現后遺癥。
對于缺血性腦卒中后遺癥患者,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針對性護理。如果患者病情比較輕,沒有明顯的后遺癥,要加強缺血性腦卒中的二級預防,按時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調節血脂、穩定斑塊、解除腦血管痙攣等藥物,并且定期復查血脂、血糖和血壓,使其保持在目標范圍以內。日常作息要規律,不熬夜,飲食清淡,做到低鹽低脂[12]。如果患者臥床,除了上面提到的問題,還要加強翻身拍背,做到每兩小時1次,注意皮膚的健康,預防壓瘡、墜積性肺炎。同時注意患側肢體的主被動活動,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對于患有缺血性腦卒中后遺癥的患者經歷了長期病痛,患者無論是在身體還是心靈上都需要呵護,護理人員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幫助患者進行適當的肢體訓練,增強體質和抗病能力,爭取早日擺脫疾病的困擾,恢復正常生活能力[13]。
本研究對康復組患者實施康復理療聯合針對性護理,療效確切,干預1個月后,康復組患者的康復效果(92.31%)高于常規組(71.79%),康復組患者康復效果更優。在腦血管功能比較方面,干預前,2組患者的腦血管功能指標沒有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2組腦血管功能指標均有所改善,且與常規組相比,康復組患者血流速度(18.83±1.21) cm/s、特性阻抗(7.53±0.74) Pa·s/mL、動態阻抗(361.06±91.42) Pa·s/mL、腦血管外周阻力(1823.06±194.18) Pa·s/mL改善更明顯。對于缺血性腦卒中后遺癥患者實施康復理療聯合針對性護理,采取合理的飲食和生活方式,以及規范用藥等多種措施來控制原發病和預防復發,綜合采取多種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缺血性腦卒中復發的風險,并提高生活質量。因此,康復理療聯合針對性護理明顯能夠改善缺血性腦卒中后遺癥患者腦血管功能,對于認知功能障礙、語言功能障礙和肢體功能障礙等后遺癥康復效果確切,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