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古城旅游的慢生活體驗研究
——基于麗江古城游記的扎根理論分析

2024-04-17 07:05:12吳志才凌瑋蔓
熱帶地理 2024年4期
關鍵詞:旅游生活

吳志才,凌瑋蔓,馬 靜

(1.華南理工大學 旅游管理系,廣州 510006;2.華南理工大學 廣東旅游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廣州 510006;3.華南理工大學 數字鄉村與文旅可持續發展重點實驗室,廣州 510006)

加速是現代化的主要特征。全球化、數字化的加速發展對生活節奏的影響愈發明顯,越來越多的人成為時間的犧牲品,身體亞健康、人情關系疏離、生活索然無味等在城市中頻繁出現。快節奏的高壓生活引起人們對身心健康、生活質量及生命價值的關注與反思,引申了放緩生活步調的期望。生活重壓之下催生了大眾對減速的需求,隨之涌現出諸多以“慢”為主題的商業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20 世紀80 年代意大利“慢食運動”的興起(Petrini, 2003),隨后慢生活(Parkins and Craig, 2006)、慢城(Pink, 2008)和慢旅游(Dickinson and Lumsdon, 2010)等成為時尚的生活理念。慢生活在世界范圍內的涌現與蔓延不僅體現人們對不斷加速的生活方式的心理抵抗,而且反映人們對理想生活的追求與向往。然而,當人們在實踐這些較慢的消費形式時,有關他們的時間節奏如何改變的探索還有限。Woermann和Rokka(2015)將時間性作為消費實踐的一個特征,認為練習會喚起一種快或慢的體驗。與此相反,本文認為消費者的時間體驗不僅僅來自消費實踐,還來自沉浸或逃避強調快或慢的更廣泛的社會時間邏輯。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消費者在當代快節奏的消費文化中體驗、回應和尋找緩慢的方式。

旅游是現代社會大眾暫時逃離快節奏生活,釋放壓力和恢復身心健康的重要實踐(Sheller and Urry, 2006; Barros and Machado, 2010; Mccabe and Johnson, 2013),為慢生活體驗與實踐提供了暫時且客觀的情境。個體在遠離和回歸慣常地的流動中能自由地支配和掌控時間,尋找和實踐所期待的“緩慢”(Husemann and Eckhardt, 2019;黃清燕 等,2020)。然而,以往研究多集中于旅游地的慢活地方性(白凱 等,2017)、慢活時間特質(黃清燕等,2020)、慢生活模式打造(雷誠 等,2021)等方面,對慢生活體驗的關注及理論探索尚不充分。Rosa(2013)認為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物質、社會和文化世界以越來越快的速度啟動的社會中,但在這個加速的社會狀態中,還存在一個生活速度和節奏暫時放慢的、受保護的空間,即“減速綠洲”。因此,在旅游情境中探索旅游者如何體驗和實現減速顯得尤為重要,以回應消費者如何以及為何尋找和利用這些綠洲這一重命題。

基于此,本文選取以“慢生活體驗”為精神本底以及具有地方性特色的麗江古城作為案例地,將歷時性的慢生活體驗作為旅游者的場景性行為,全面洞察古城旅游慢生活體驗的在場與不在場體驗,構建綜合性的古城旅游慢生活體驗模型。本研究力圖在一定程度上充實與完善社會加速理論中關于減速的內容,為個體在減速旅游體驗中的身心療愈以及旅游目的地的高質量發展提供科學參考。

1 文獻綜述

1.1 社會加速

幾十年來,Virilio(1998)一直強調速度在社會和政治中的作用。然而,該概念從未像今天這樣受到廣泛關注(Tomlinson, 2007; Glezos, 2013; Rosa et al., 2017; Manthiou and Kuppelwieser, 2023)。高速發展的社會是一個令人筋疲力盡的身體、社會和精神空間,因為它需要情感和精神能量以及即時性,這使得人們沒有多少時間去反思(Rifkin,1987)。Rosa(2013)在此背景下提出社會加速理論,將社會加速定義為每單位時間數量的增加,并認為社會加速以技術的加速、生活節奏的加速以及社會和文化變革速度的加速3 種形式發生。而這3種形式的社會加速導致“時間病”(Dossey, 1982),即一種緊迫感,進而導致當代社會及大眾對時間的渴望。人們發現自己陷入越來越密集的“截止日期之網”(Rosa et al., 2017),這是由工作、家庭等不同社會領域強加給他們的。

時間的基本概念化是理解社會加速理論的關鍵。時間是個人感知的,但它是由社會上盛行的時間邏輯決定的。其中,時間邏輯重視速度和節奏,具有集體性和社會性,因而人們活動和實踐的節奏、速度、持續時間和順序幾乎不由個人決定,而是由社會的集體時間模式和同步要求規定的,如火車時刻表、工作時間和截止日期等(Rosa, 2013)。Woermann和Rokka(2015)將時間性理解為消費行為的一個特征,本文則將時間性視為社會的一個特征。鑒于當前現代社會的系統過程對于生活在其中的個人而言變得太快,個人如何應對加速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1.2 減速與旅游中的慢生活

在現代社會中,存在減速的力量,但這些都無法與加速力量相提并論。Rosa(2013)認為消費者可以通過減速應對加速,尋找“減速綠洲”來抵抗加速的力量,從而體驗更慢的時間。在這些“減速綠洲”中,盛行著一種不同的時間邏輯,例如生活節奏和速度放慢、時間仿佛靜止、緩慢比快速更有價值等。對消費者而言,“慢”意味著追求更好的時間范式以及逃離日常生活的時間限制,從而對時間使用賦予價值(Dickinson and Peeters, 2014)。目前,慢生活的研究中學者從不同視角切入,主要包括對慢生活的時間(Parkins, 2004a;黃清燕 等,2020)、實踐(Parkins, 2004b; Poirier and Robinson,2014)、 倫 理(Gallagher, 2013; Williams et al.,2015)等內容。從內涵看,Parkins和Craig(2006)認為慢生活是“個人化”與全球資本主義所謂正常軌道的對抗,既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是一種意識形態和哲學思考;辻信一(2015)則認為慢生活以可持續性為核心,是一種低能耗、循環型、共生與和平的慢節奏的生活方式。總體上,慢生活的定義尚未達成統一共識,但從內涵看慢生活不僅僅是意味著放慢速度或是進行休閑活動,而更加強調個體在利用時間時所帶來的體驗,目的是讓個體的身心達到平衡,同時追尋自我價值、生活及生命的意義(白凱 等,2017;黃清燕 等,2020)。由此可見,慢生活的內涵是復雜多元的,涉及經濟、社會、環境、行為、精神等多個方面。

在“慢”的理念的引領下,慢生活的理論研究延伸到旅游領域(Moira et al., 2017),旅游中的“慢”體現為旅游者身體流動性和時間感知2個方面(Serdane et al., 2020)。由慢生活延伸而來的慢旅游被視為一種可持續旅游類型(Le Busque et al.,2022),是指旅游者花費更長的時間,并有一個靈活的計劃來體驗旅游,同時與自然、當地社區、社區的人和文化和諧相處,達到最高的參與度(Manthiou et al., 2022),強調的是旅游者對回歸慢生活、深度旅游體驗以及生活品質的追求(Timms and Conway, 2012),總體上包含慢生活體驗和旅游者自我追求2 個方面(彭丹 等,2020)。由此可見,旅游作為一種享受生活的方式,為慢生活體驗提供現實情境。此外,還有學者對旅游地的慢生活特質進行深入探討,如白凱等(2017)從空間的角度對麗江慢活的地方性特質及形成機制進行分析,發現麗江古城慢生活的地方性由地方的慢理念、慢營造和慢體驗構成,其中,旅游者所追求的慢體驗被認為是一種非標準化的、與自然相關的、真實而深度的旅游體驗。黃清燕等(2020)從時間的角度研究麗江古城度假者慢生活的時間特質及其復雜性意義,認為慢生活對于度假者而言是一種強調時間價值的體驗。盡管現有研究認識到減速可以作為加速現代性的推進器,因為它可以讓人們補充能量或磨練他們的心智能力,以便在日常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功(Cederstr?m and Spicer, 2015),但人們也在尋找減速綠洲以應對現代生活中的加速。與加速相比,實踐的節奏和速度在減速方面表現出不同的時間邏輯,但Rosa(2013)并未說明這些綠洲中減速發生的過程。在旅游研究中,對旅游的慢生活體驗內涵也缺乏對旅游的異地性所構建的“非慣常空間”體驗(謝彥君,2010)和暫時性所構建的“異時間”體驗(Santoianni, 2016)的綜合考量。基于此,本研究借鑒Rosa的社會加速理論和他的減速概念,通過研究古城旅游的慢生活體驗的內涵及其發生機制,以回答旅游者如何體驗和實現減速這一核心問題。

2 研究設計

2.1 案例地概況

歷史上,麗江古城位于偏遠的西南邊陲,道路不平、山勢險峻、交通不便。受制于災害、戰亂和地理條件,麗江古城原住民形成了悠閑慢節奏的生活習慣。由于麗江古城地處偏僻,納西族的傳統文化得以完好保留與傳承,民族風情和歷史文化特色突出。長期以來,麗江古城是旅游者心中慢節奏生活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對于作為客源地的東部和其他地區而言,麗江古城是一個迥異于游客日常生活空間的旅游場域。一方面,麗江古城的悠閑生活方式、宜人居住環境和獨特民族藝術吸引了大量逃離現代快節奏生活的白領(孫九霞 等,2019),其旅游宣傳與形象定位也常以“慢生活”為主題,“生活在別處,別處是麗江”的浪漫想象在數字媒體的傳播下愈發流行,使麗江古城逐漸被推崇為慢生活體驗的旅游勝地和心靈凈土。另一方面,大批生活方式型旅游企業主移民匯聚麗江古城,在經營中為古城注入個人生活習慣、思想觀念、興趣喜好等新的生活元素(馬少吟 等,2016),他們在古城里“曬太陽”“發呆”“喝茶”“泡咖啡”的日常生活實踐,進一步塑造旅游者對麗江古城慢生活體驗的想象。麗江古城獨特的人文風情,促使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所進行的慢生活體驗具有較強的文化和社會維度上的內向索引性和外向延展性,旅游者得以更積極地調動自己的身體感官,參與到與目的地的互動中。這種沉浸式的慢節奏生活體驗,是本文的關注焦點。

2.2 研究方法

扎根理論是一套用于發現理論的資料收集和分析程序,被認為是較適合用于構建理論以及較具科學性的定性研究方法(賈旭東 等,2010),尤其是在有關過程、行動及微觀層面問題的探討方面(苗學玲 等,2021)。其中,以Strauss 和Corbin(1997)為代表的程序化扎根理論持有客觀主義立場,在完成從經驗數據到理論建構轉變方面具有顯著優勢,也是如今得到較為廣泛認可和應用的派別。同時,鑒于現有研究尚未對慢生活體驗的內涵進行精準界定,也未明確旅游者慢生活體驗的方式和過程,因此使用具備客觀性和探索性分析特質的程序化扎根理論方法與本文所探索的內容存在較高的契合度。本文將按照程序化扎根理論中的開放式編碼、主軸式編碼和選擇式編碼三級編碼步驟,使用質性軟件Nvivo11 plus 對文本資料進行概念化、范疇化和理論化,提取和凝練相關概念,厘清所挖掘的范疇之間的關系,進而深化古城旅游慢生活體驗的理論研究。

2.3 資料來源

馬蜂窩旅游網①https://www.mafengwo.cn/是中國領先和知名的旅游服務平臺,眾多用戶借助該平臺自主發布游記,記錄旅游過程的點滴,蘊含豐富的旅游體驗信息,挖掘網絡游記成為旅游研究中廣泛使用的數據收集方法(王君怡 等,2018;奚雨晴 等,2022)。以“麗江古城”為關鍵詞,檢索獲取馬蜂窩旅游網上截至2022-12-31的游記,并提取游記中與麗江古城相關文本內容,共計3 319 篇,為保證所選取的游記能較好地反映旅游者的慢生活體驗,按照以下原則對游記進行逐篇篩選:1)剔除復制痕跡明顯、圖片多而文字少、攻略建議類、帶有廣告性質和科普性質的游記;2)選擇能表現慢生活體驗特征的游記,如游記標題帶有“慢生活”、出游動機表明為慢生活體驗、體驗過程明顯帶有“慢節奏”等;3)選擇旅游體驗過程記錄完整的游記;4)選擇對麗江古城旅游體驗描述字數>1 000 的游記。最終篩選出有效游記47篇(A1~A47),總字符數為162 802。此外,為了增強研究的可靠性,還通過滾雪球的方式對近一年擁有麗江古城旅游經歷的旅游者進行半結構化訪談。訪談對象的篩選標準為:1)訪談對象明確提及其前往麗江古城旅游是為了體驗慢生活;2)訪談對象表明自己在麗江古城確實能感受到慢生活。最終收集到10 份樣本(B1~B10)用于理論飽和度檢驗,每份樣本訪談時間為30~90 min,總字符數為89 723,從而實現不同數據來源的交叉印證。

3 扎根理論分析

3.1 開放式編碼

開放式編碼是對文本資料所涉及的相關概念進行逐次提取與凝練的過程,要求研究者要盡量避免學術界定見及個人偏見(陳向明,1999),客觀地反映原始資料的真實內容。本文按照編碼結果貼近原始語義的嚴謹原則,對游記全文內容進行逐字逐句編碼的概念化處理,通過2次編碼及多次的重復修正后,得到223個基本概念,在進一步厘清這些概念的內涵與相互聯系后,將概念歸類為不同的維度,并進行抽象化命名,共形成21個范疇:精神放空、行程隨意、行動緩慢、親近自然、社交互動、品味文化、生活參與、行為隱喻、地方表征、自我解脫、記憶驅動、情感寄托、感官放大、情境觸動、生活比較、情感宣泄、時間錯位、地方融入、脫嵌日常、自我對話、身心療愈。開放式編碼示例如表1所示。

表1 開放式編碼示例Table 1 The open coding examples

3.2 主軸式編碼

主軸式編碼是在開放式編碼的基礎上,判斷初始范疇的內在聯系,歸類整理出主范疇的過程。本文通過主軸式編碼將精神放空、行程隨意等21個初始范疇再次歸納提煉為時間實踐、空間實踐、意義賦予、精神喚起、狀態松弛、生活沉浸、價值實現7個主范疇(表2)。

表2 主軸式編碼結果Table 2 The axial coding results

3.3 選擇式編碼

選擇式編碼是基于主范疇的內涵和相互聯系,進一步進行提煉總結,挖掘出一個核心范疇,從而構建一條能描述現象的完整故事線,主范疇的關系結構如圖1 所示。本文對7 個主范疇及其對應范疇進行深入剖析,精煉出“享受時間流逝的沉浸式體驗”這一核心范疇。具體而言,各個主范疇的相互聯系及串聯的故事線如下:古城旅游目的地所具有的慢生活特征投射到日常生活中,與旅游者的記憶和情感產生關聯,激發其尋求放松、舒緩壓力、逃避等行為意愿,形成古城旅游慢生活體驗的精神喚起,這是旅游者的身心初步涉入慢生活體驗的前提;在精神喚起的驅動下,旅游者前往古城旅游目的地,視、聽、嗅、味、觸5 種感官的充分參與,使得旅游者的身心處于比較松弛的狀態,看到古城的情境,會在腦海中產生觸動并在心里將麗江古城和其他地方的生活進行比較,進而產生愜意、悠閑、開心、享受等情感宣泄的效果,該階段為旅游者體驗慢生活的初步階段,進一步加強旅游者對古城“慢生活”的印象鋪墊;隨著體驗的深入,旅游者進入生活沉浸的階段,在時間和空間層面分別產生時間錯位感和地方融入感,進入慢生活體驗的高潮階段;最終,在經歷慢生活的深度體驗后,旅游者會在脫嵌日常生活、與自我形成對話以及身心的療愈中實現休閑價值的升華,而高品質休閑的獲得也成為旅游者重游的動力。其中,精神喚起屬于旅游者的不在場體驗,由此形成的心理預期會對在場體驗產生影響(朱宇軒 等,2023),即影響旅游者的狀態松弛、生活沉浸和價值實現,而在場體驗主要是通過旅游者在古城里的時間實踐、空間實踐和意義賦予行為獲得的,這些行為牽引旅游者的心緒,推動旅游者慢生活體驗的不斷深入,最終指向享受時間流逝的沉浸式體驗。

圖1 主范疇的關系結構Fig.1 The relationship structure of primary domain

綜上所述,盡管時間流淌永不停歇,但旅游者仍能享受和沉浸其中,“享受時間流逝的沉浸式體驗”貫穿古城旅游慢生活體驗。因此,古城旅游慢生活體驗,即是一種享受時間流逝的沉浸式體驗,是旅游者在解脫需求、記憶和情感的喚起下前往古城旅游目的地,在身心松弛中融入古城生活場域,獲得脫嵌日常、了解自我和療愈身心的休閑價值升華過程。

3.4 理論飽和度檢驗

理論飽和度檢驗的標準是額外的資料不再出現新范疇,同時理論中各部分已經建立了合理、相關的聯系(陳向明,2000)。根據理論飽和度原則,采用預留的16 篇游記以及10 份訪談資料再次進行三級編碼,結果反復出現與開放式編碼和主軸式編碼一致的概念與范疇,并且沒有出現新的范疇,因此古城旅游的慢生活體驗模型達到理論飽和。

4 模型闡釋

在挖掘出核心范疇以及形成故事線的基礎上,進一步構建古城旅游的慢生活體驗模型(圖2)。其中,體驗方式包含時間實踐、空間實踐和意義賦予,體驗過程分為不在場體驗和在場體驗(朱宇軒等,2023),前者呈現為精神喚起,后者呈現為狀態松弛、生活沉浸和價值實現,不在場體驗通過喚起旅游者前往古城旅游目的地的精神意識,從而對在場體驗產生推動作用。此外,在體驗方式的推動下,旅游者的慢生活在場體驗逐步深入。

圖2 古城旅游的慢生活體驗模型Fig.2 A slow-living experience model of ancient town tourism

4.1 古城旅游慢生活體驗的方式

4.1.1 時間實踐 慢運動強調以正確的速度做事,改變對時間和時間使用的態度,以及追求質量而非數量(Dickinson et al., 2011)。在古城旅游的慢生活體驗過程中,旅游者在時間使用上表現出非理性和無序性的特點,通過精神放空、行程隨意和行動緩慢的方式放緩旅游體驗的節奏,從中享受慢時光,而不是擠時間去游覽更多的景點。

精神放空。虛度化的時間使用在心理學中體現為非理性的情感價值取向(黃清燕 等,2020)。旅游者在古城中的慢生活體驗通常以發呆、駐足、看人來人往,甚至什么都不做等虛度化的方式進行,例如,“也是因為吃過飯了,陽光下人也變得慵懶,于是與小乖決定找個河邊酒吧坐下來,聽聽歌,慢下來,發呆”②資料來源:https://www.mafengwo.cn/i/5405345.html(A37),“就在客棧里面坐著什么都不做都很開心”(B4),這些看似無意義的事情卻能給旅游者帶來日常生活之外難得的休閑和情感價值。

行程隨意。感受慢生活體驗的旅游者在規劃旅游活動時是靈活的(Manthiou et al., 2022),他們會更加隨心所欲地支配自己的時間,各類活動的安排也沒有固定的順序,表現出無序性特征,例如“相較于從前,這一次太過隨性,只是訂好了大致停留的時間,看了看住的地方,沒有用心的去找攻略,更沒有特別用心的去標記美食的小店,也許,正是這樣的簡單,讓短暫的時光有了不同的驚喜”③資料來源:https://www.mafengwo.cn/i/3060461.html(A21),正是這種隨意的、沒有經過刻意安排的行程給旅游者帶來獨特的體驗。

行動緩慢。緩慢意味著在旅游中調整感知的速度或體驗的發生速度(Serdane et al., 2020)。在古城“慢”的氛圍的感染下,旅游者的行動也不自覺地放緩,走走停停、漫步在大街小巷,不趕時間,例如,“清晨的古城很安靜,游客很少,店鋪大多還沒開,還有老人在街上漫步,我們急匆匆尋找客棧的步伐也跟著慢了下來”(B9),“來這里我沒有任何目的,不需要刻意去什么地方,就在古老的街道上慢慢溜達著,看著周圍眾生百態,感受著這座古城濃厚的文化”④資料來源:https://www.mafengwo.cn/i/3305650.html(A31),以正確的速度享受時間加深了旅游者對古城的慢生活體驗。

4.1.2 空間實踐 空間實踐意味著旅游者在慢生活體驗過程中構建了人與古城空間的聯系,主要通過親近自然、社交互動、品味文化、生活參與來實現。

親近自然。“慢”的活動重塑著人與自然的關系,旅游中的慢體驗追求的是與自然相關的旅游體驗(白凱 等,2017)。在古城旅游中,旅游者通過吹微風、曬太陽、看小橋流水、看天空和云朵等方式尋求對自然的回歸。例如,“麗江之行,我曬的最舒服的一個太陽,就是在這個院子里,院子似乎沒人,古樹上很多的鳥,一張經歷了歲月的椅子,我躺在同伴的腿上,陽光溫暖地無法形容”⑤資料來源:https://www.mafengwo.cn/i/2992799.html(A20),在與自然的親密接觸中,旅游者的身心與自然實現交融。

社交互動。旅游者在放緩旅游速度時,注重尋找與東道主、其他游客、同伴互動的旅游體驗(Dickinson et al., 2011; Caffyn, 2012),他們共同創造了旅游者的慢生活體驗。這在游記得到諸多體現,例如“走累了找一家客棧、茶社、酒吧,和老板聊一聊當地的風俗,聽一聽他們的故事,感受一下麗江人的那種慢生活”⑥資料來源:https://www.mafengwo.cn/i/2882162.html(A15),“就這樣,似乎順理成章,結識了新朋友,而且接下來的旅程,因為她們的加入,變得方便和快樂了不少”⑦資料來源:https://www.mafengwo.cn/i/1125920.html(A5),“跟閨蜜一起在客棧里喝茶,聊天到深夜,那時候的時光太難得了”(B2)。與東道主、其他游客及同伴的互動交往不僅豐富了旅游體驗,而且加強了旅游者對當地的感知印象,在人與人互動交往的基礎上實現人與地的情感聯結。

品味文化。在旅游情境下,慢生活強調旅游者與當地文化的關系(Georgica, 2015)。麗江古城是納西族聚集地,雖然在商業化的推動下,許多原住民搬離古城,但仍留存了濃厚的文化氣息,并在酒吧、美食等多元業態的發展下,形成了新舊文化共融的局面。人們創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著人,旅游者在品味當地文化的同時,也會受到文化的影響,例如“看到街邊巷子墻面上畫了大幅的彩繪壁畫和東巴象形文字,皆有情節介紹和中英文翻譯,講述了納西族東巴文化中的神話故事,當地人信仰的是自然代表的神靈,時刻銘記要敬畏自然”⑧資料來源:https://www.mafengwo.cn/i/10054850.html(A43)。

生活參與。追尋另一種生活方式的需求促使旅游者更加主動地融入慢生活體驗中,形成與新的環境相適應的生活方式(黃清燕 等,2020)。這種生活方式表現為旅游者對當地生活的參與,包括自己買菜做飯、跳納西族舞蹈、入鄉隨俗等。通過這些方式,強化了旅游者的真實性體驗,例如,“麗江的第三天,我們依然將自然醒進行到底,哈哈,不要太舒服哦,和前一天一樣,買菜做飯逛小巷,這樣的感覺實在想讓人留在麗江”⑨資料來源:https://www.mafengwo.cn/i/2938615.html(A17),“四方街那里有很多穿著民族服裝的中老年婦女手牽手圍成一圈跳舞,這種舞蹈好像是納西族的打跳,看著很有活力,被這種濃郁的民族風情感染,我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其中了”(B3)。

4.1.3 意義賦予 慢生活意味著圍繞意義來構建自己的生活(Ioncic? and Petrescu, 2016)。旅游者在古城旅游慢生活體驗中通過行為隱喻和地方表征的方式對自己的行為與旅游地賦予精神意義。

行為隱喻。旅游者將自己在古城慢生活體驗過程中的行為賦予象征性意義,例如,把“深呼吸”比喻為“心靈瑜伽”,把“什么都不做”視為“磨碎時間”,把“結交朋友”作為“艷遇”的另一層含義。游記中記述的“做個深呼吸,頓時覺得心里一片澄凈,做完心靈瑜伽,迎著藍天白云陽光微風,正式開始我們的麗江慢生活”⑩資料來源:https://www.mafengwo.cn/i/1280313.html(A9)正體現了旅游者將清新空氣的吸入隱喻為心靈瑜伽,暗含了親近自然所帶來的精神愉悅。

地方表征。表征涉及意義如何生產的問題(朱宇軒 等,2023)。旅游者在逃離現實生活、掙脫世俗束縛的慢生活體驗過程中,古城逐漸被表征為“世外桃源”“療傷之地”“心靈歸屬地”等具有精神意義的旅游目的地。正如游記中所提到的“告別城市的硝煙,告別擁擠的交通,告別提神的咖啡,這里更像是一個世外桃源”?資料來源:https://www.mafengwo.cn/i/2965569.html(A19),凸顯了旅游者對古城旅游目的所寄托的情感。

4.2 古城旅游慢生活體驗的過程

4.2.1 體驗前因:精神喚起 古城旅游慢生活體驗源于旅游者精神意識的喚起,即對現代社會中加速的應對。主要表現為旅游者在自我解脫需求和記憶驅動的刺激下,對古城旅游目的地產生情感寄托的過程。其中,自我解脫需求實際上是日常生活推力作用的結果,記憶驅動則是旅游目的地拉力作用的結果,在兩者的共同推動下,旅游者產生前往旅游目的地的動力。

自我解脫。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受到權力操縱而被管束與制約(謝彥君 等,2017),旅游則是人們從中獲得解脫的重要方式。古城環境滿足了旅游者放松身心、舒緩壓力等精神需求,可以“讓心靈得到一段安靜”?資料來源:https://www.mafengwo.cn/i/1329600.html(A11),不用“被現實生活中各種壓力所限制”?資料來源:https://www.mafengwo.cn/i/9855010.html(A42),為旅游者提供“啥都不想,啥都不計劃,睡到自然醒,出門隨意走,每天就是吃飯,睡覺,曬太陽,生活簡簡單單”?資料來源:https://www.mafengwo.cn/i/5366038.html(A36)的旅游體驗,成為旅游者前往古城旅游的重要吸引力。在生活節奏加快和工作壓力加大的外部環境刺激下,自我解脫需求的生成激發了旅游者尋求慢生活體驗的需要。

記憶驅動。記憶不是終點,而是規劃未來慢旅游和旅游實踐的起點(Dickinson and Lumsdon,2010; Wondirad et al., 2021)。在古城旅游目的地的宣傳推廣、親朋好友的口口相傳等外部因素刺激下,旅游者潛藏的旅游動機將會在記憶的驅動下推動旅游決策的形成(史鵬飛 等,2021)。在麗江古城的慢生活體驗過程中,“埋在心里的那份波濤洶涌的記憶”?資料來源:https://www.mafengwo.cn/i/3449110.html(A35)、“傳聞聽說的美麗神奇”?資料來源:https://www.mafengwo.cn/i/3307869.html(A32)、“CCTV-8播放木府風云”⑨(A17)等記憶的浮現都可以成為旅游者前往慢節奏的麗江古城的驅動力,并將在與古城現實情境的接觸中開啟慢生活體驗,讓身心得到徹底放松。

情感寄托。一般情況下,旅游者在前往旅游目的地前會在心理動機上產生“情感烏托邦”取向,即與旅游目的地建立心理上的聯系(謝彥君 等,2019)。這些聯系在游記中表現為惦記、向往、一定要去等情感寄托,例如旅游者在游記中所述的“一直都期盼可以有機會在麗江這座讓無數人懷念的城市發發呆,曬曬太陽,享受無拘束、無壓力的日子。無數次幻想坐在藤椅上,仰著頭、盡情地享受被陽光沐浴的感覺”?(A42)。由此可見,旅游者在真正觸及古城旅游目的地前會對其寄予情感、進行幻想,并在內心構建出一個完美的“烏托邦”。

4.2.2 體驗涉入:狀態松弛 慢生活作為一種休閑實踐,能給個體帶來非常松弛的狀態,從而獲得更悠閑的享受(魏小安,2001)。旅游者脫離日常生活進入古城情境后會產生身心松弛的狀態,更加留意和關注旅途中的細節,在感官的全方面參與下對古城的情境產生觸動,并在內心將古城與其他地方的生活進行比較,從而獲得情感宣泄,這有助于加深旅游者對古城慢生活的整體印象。

感官放大。慢生活本身強調對感官體驗的關注(Pink, 2007)。在慢生活的情境下,旅游者會不自覺放大感官的感受力,充分地調動其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5種感官,更加注意和感受平時不在意的事物,例如游記中寫道“煙雨中的古鎮竟然別有一番風味,因為下雨游人會比較稀少,鮮花被雨水的滋潤似乎更生動更鮮艷了,而沒有了陽光下的斑駁光影,只有倒影著樹枝鮮花的翠綠河水就這么靜靜地流淌著,整個景象簡直就是一幅水墨畫”?資料來源:https://www.mafengwo.cn/i/3145468.html(A23)。

情境觸動。旅游者進入古城的生活場域,在與古城里的人、文化、景觀等進行接觸中,會在心里產生觸動,不自覺地對當下情境進行想象、聯想、幻想或勾起以往的回憶,例如“讓我印象比較深的是有個賣鼓的店主,他在店鋪里一臉享受地演奏,好像都不在意他的鼓能不能賣出去,當時我就在想著多年以后自己的生活也能像他那樣恣意吧”(B5),“看到這里,就想起北京的四合院,從小在四合院長大的我對這種情景有著深深的感觸”?資料來源:https://www.mafengwo.cn/i/3226572.html(A28),由此實現了情感體驗的升華。

生活比較。旅游者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經驗,包括在其他地方經歷過的旅游體驗都會對其之后的旅游體驗產生影響(史鵬飛 等,2021)。在古城旅游的慢生活體驗中,旅游者會根據自己的經歷在心里將麗江古城與其他城市、其他旅游目的地等的生活進行比較,例如“相對于前兩天在昆明和大理的緊湊,在麗江的時光反而顯得悠閑,也總算對得起麗江這個慢的稱號”?資料來源:https://www.mafengwo.cn/i/1144454.html(A6),凸顯了旅游者對麗江古城慢生活體驗中悠閑、慵懶等慢的特質的體驗。

情感宣泄。旅游減速被旅游者認為是一種放緩身心、逃離匆忙生活的方式(Manthiou et al.,2022)。置身于生活節奏慢、自然環境舒適、人文氣息濃厚的古城,旅游者的身心易于進入放松的狀態,產生愜意、悠閑、開心、享受、幸福、慵懶等讓人愉悅的感覺,進而讓情感得到宣泄。相比走馬觀花式地游覽,古城旅游中的慢生活體驗更能讓旅游者的身體卸下疲憊,讓心靈得到沉靜。

4.2.3 體驗浸入:生活沉浸 生活沉浸意味著旅游者在初步接觸與了解古城之后,進入慢生活體驗的高潮階段,在時間和空間上表現出旅游者對古城慢生活的沉浸感,即時間錯位和地方融入。

時間錯位。慢生活基本上不關心時間,更喜歡自然的日常節奏,而不是時鐘精確不變的節奏(Botta, 2016)。慢的概念與時間的概念和感知密不可分(Dickinson and Lumsdon, 2010),在慢生活體驗過程中,旅游者所感知到的時間既可以是快的,也可以是慢的,也可能無法區分快速和慢速(Oh et al., 2016),正如旅游者所提及的“一覺睡到自然后,我們就開始在古城里漫無目的地閑逛,不知不覺已經快黃昏了,感覺時間過得很快”(B4),“在麗江,我才真正感覺時間慢下來了”(B7),“我幾乎辨別不出時間是在延長,還是在縮短”⑤(A20),表明旅游者在深度體驗慢生活時會產生時間的錯位感。

地方融入。減速能促進旅游者對地方的沉浸(Lumsdon and Petrescu, 2011),隨著慢生活體驗的深入,這種沉浸表現為旅游者在身心和身份等多個方面產生的地方融入感,例如“在麗江,睡到自然醒,慵懶地曬著太陽,什么都不想做,靜靜地發呆仿佛整個人融入其中”?(A11),“而我,已經好像不是一個旅行者,和朋友們在那里包餃子,做燒烤,看演唱會,就好像一個融入那里生活的居住者”?資料來源:https://www.mafengwo.cn/i/891770.html(A1),甚至產生“家的感覺”[21]資料來源:https://www.mafengwo.cn/i/3179990.html(A24),地方融入感和歸屬感的產生成為旅游者沉浸慢生活體驗的重要表現。

4.2.4 體驗生成:價值實現 慢生活關注生活品質,強調質量高于數量(Ioncic? and Petrescu,2016),暗含個體對休閑價值的追求(黃清燕 等,2022)。慢生活體驗能讓旅游者脫嵌于快節奏的日常生活,并有時間與自我形成對話,從而達到身心療愈的效果,最終在逃離、了解自我和身心修復中實現休閑價值的升華。

脫嵌日常。麗江的慢生活方式能給旅游者帶來脫嵌日常生活軌跡的逃離價值(崔慶明 等,2016)。當旅游者放慢步伐和心態去深入感受古城的自然、文化和風土人情后,旅游的異地性和暫時性所帶來的“非慣常空間”和“異時間”體驗,讓旅游者脫離了日常生活的壓力、做回真實的自己、忘記不快、工作與喧囂等。例如,“一路上,領略了太多驚心動魄的美景,結識了許多善良可愛的朋友,讓自己的身心完全地放松,完全脫離了現實生活的壓力與苦悶”④(A31),“在麗江我可以做回自己,買漂亮的披肩和手飾啊,想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不用像平常那么拘謹,回到客棧還能和其他人一起喝喝茶、聊聊天、放聲大笑,所有的煩惱都拋在腦后了”(B10)。

自我對話。慢生活讓人們有時間享受生活和反思生活(Ioncic? and Petrescu, 2016),不斷形成對人生的反思(黃清燕 等,2020),找到旅行的意義。古城的生活充滿悠閑、慵懶、慢的氣息,使得旅游者深刻認識到與其慣常生活的反差,再加上旅游者的思想和價值觀念與古城情境交織,進而觸發其在生活、人生、旅行意義、時間使用等方面反思,逐漸與自己的內心世界展開對話。例如,“我覺得這才是我們這些都市快節奏的人想要的生活,電話調成靜音,或是調成震動,也要讓它的節奏隨著酒吧的小曲一起舞蹈起來”⑥(A15),“明天的事等到明天再想就好了,別把時光辜負了,這何嘗不是人生領悟”[22]資料來源:https://www.mafengwo.cn/i/3184169.html(A26),“我覺得出來旅行的意義就是放慢腳步去感受那個地方的風土人情,如果趕時間一天跑好幾個景點的有啥意思,就真變成花錢買罪受了”(B3),這些反思讓旅游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

身心療愈。旅游地的日常生活對于旅游者而言具有促進生理、心理與精神康復的重要意義(黃清燕 等,2022)。旅游者以放緩步調的方式深入感受古城的自然與人文,有助于其與當地的日常生活實現更多的交融,從而達到攢足能量、療養、調整心態等康復與療愈身心的效果。例如旅游者所述,“簡簡單單的4天,心情無比輕松,出行回去又攢足了能量往前沖”?(A36),“感覺麗江就是一個療養圣地,氣候環境舒適,生活節奏也慢,很適合居住,在這里待了幾天,整個人都神清氣爽了”(B9)。可見,慢生活體驗能讓旅游者以更好的狀態回到原本的生活,實現身心療愈價值的最大化。

4.3 古城旅游慢生活體驗方式對體驗過程的推動作用

從選擇式編碼的分析可以看出,古城旅游慢生活體驗過程的各階段之間有著緊密聯系,同一階段體驗的內部過程也有著前因后果關系,同時,時間實踐、空間實踐和意義賦予作為古城旅游慢生活體驗的主要方式,對旅游者慢生活在場體驗的逐步深入具有重要影響。

時間實踐是古城旅游慢生活體驗的核心特征和重要方式,非理性與無序性的時間使用融合貫穿于旅游者在古城中的狀態松弛和生活沉浸過程,旅游者主要以精神放空、行程隨意、行動緩慢的方式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宣泄,并在時間錯位和地方融入中沉浸于古城的慢生活,例如,“在小巷間自由自在地走走停停,輕松愜意的感覺不言而喻”[17](A23),“我喜歡一個人在古城里慢慢地走,慢慢地品味歷史的厚重感,就這樣一直閑逛,感覺時間過得飛快”(B10),進而讓旅游者獲得身心的療愈。

空間實踐作為一種人地關系構建的方式,在旅游者慢生活在場體驗中同樣起重要推動作用,旅游者通過在古城與周圍物質環境和人文環境的互動,構建與自然、他人、文化和當地生活的聯系,從而提升其身心的松弛感和融入當地生活的沉浸感,并在親近自然、社交互動、品味文化和生活參與中實現休閑價值的升華。例如“這座城市最大的享受,就是在客棧里和老板嘮嗑喝茶,在院子里聽歌曬太陽,在窗臺邊看一看遠方的天空”[23]資料來源:https://www.mafengwo.cn/i/10667050.html(A45),“這是讓我感到最幸福了,大家一起出去吃飯的溫馨場面,不會去想你是來自哪里而想到的就是我們是一家人”[21](A24),“這一次出行,感受到了不一樣的風土人情,也結識了很多朋友,我發現真的換一種節奏和方式多與外面的世界接觸,整個人的心態都更加積極了”(B7)。

意義賦予以行為隱喻和地方表征等精神意義塑造的方式,推動旅游者在古城慢生活中的狀態松弛、生活沉浸和價值實現。具體而言,旅游者對自己的行為賦予意義暗含旅游者在古城慢生活中的美好體驗,如“心靈瑜伽”“磨碎時間”等從側面體現古城慢生活體驗帶來的身心愉悅,“入戲”“醉了”等體現旅游者的自我沉浸感;旅游者對旅游地賦予意義則蘊含古城旅游目的地就像“世外桃源”“鄉村田園”“療傷之地”等一樣推動旅游者情感修復與沉浸式體驗;正是在意義賦予的推動下,旅游者的身心最終得到療愈,休閑價值也得到進一步升華。

5 結論與討論

5.1 結論

本文以麗江古城為案例地,通過對馬蜂窩網絡游記和訪談文本的扎根理論分析,創新性地剖析了古城旅游慢生活體驗的內涵,并構建了古城旅游的慢生活體驗模型。得到的主要結論為:

1)古城旅游慢生活體驗本質上是一種享受時間流逝的沉浸式體驗,是旅游者在解脫需求、記憶和情感的喚起下前往古城旅游目的地,在身心松弛中融入古城生活場域,獲得脫嵌日常、了解自我和療愈身心的休閑價值升華過程。

2)古城旅游慢生活體驗的方式主要包括時間實踐、空間實踐和意義賦予。這些方式影響旅游者的心緒,共同推動旅游者慢生活體驗的不斷深入。時間實踐指旅游者以非理性和無序性的時間使用方式停留在目的地,重視旅游體驗品質的方式,具體包括精神放空、行程隨意和行動緩慢。空間實踐指旅游者在慢生活體驗中通過親近自然、社交互動、品味文化、生活參與的方式構建人與古城空間的聯系。意義賦予指旅游者對自己的行為及旅游目的地賦予精神意義,表現為行為隱喻和地方表征。

3)古城旅游慢生活體驗的過程分為不在場體驗和在場體驗,不在場體驗即精神喚起,在場體驗由狀態松弛、生活沉浸和價值實現構成,各個階段相互聯系,共同推動旅游者的慢生活體驗的形成。其中,古城旅游慢生活體驗源于古城旅游目的地對旅游者的精神喚起,在自我解脫、記憶驅動和情感寄托的推動下,旅游者開啟古城旅游慢生活體驗;體驗之初,旅游者的身心涉入古城情境,在身心松弛的狀態中充分感受古城的慢生活,表現為感官放大、情境觸動、生活比較和情感宣泄;隨著體驗的深入,旅游者完全沉浸其中,在時空層面體現為時間錯位和地方融入;最終,旅游者實現脫嵌日常、自我對話和身心療愈的休閑價值升華。總體而言,通過不在場體驗的驅動,旅游者慢生活在場體驗逐步推進,且時間實踐、空間實踐和意義賦予方式貫穿于在場體驗過程中。

5.2 討論

旅游的異地性特征滿足旅游者對休閑體驗的追求,也為旅游者緩慢體驗當地生活提供條件,簡言之,異地促進身心自由體驗(謝彥君,2005,2010;曹詩圖 等,2011)。“享受時間流逝的沉浸式體驗”作為古城旅游慢生活體驗內涵的本質與現有研究相呼應,已有研究強調旅游減速是“享受時光”的選擇,是對速度文化的回應或逃避(Klarin et al., 2023),旅游者在目的地花費更長的時間,很可能完全沉浸在體驗中(Lumsdon and McGrath,2011)。還有學者認為旅游者的慢生活是一種強調時間價值的體驗(黃清燕 等,2020),也是一種發生在特定空間的深度旅游體驗(白凱 等,2017),正與本文古城旅游慢生活體驗內涵所強調的享受時間以及融入古城生活空間的觀點相契合。本文在扎根理論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古城旅游情境,進一步綜合時間和空間視角,將體驗的方式和過程較為全面地納入古城旅游慢生活體驗內涵的剖析中,豐富了旅游中慢生活體驗的內涵。

Rosa(2013)建議人們可以將尋找減速綠洲并參與減速作為應對社會加速的一種手段,但他沒有解釋人們如何體驗這些空間以及如何在其中實現減速。本研究通過慢生活體驗模型的闡釋,對旅游者慢生活體驗的發生機制進行詳細論述,回答了旅游者如何體驗和實現減速這一核心命題。其中,慢生活體驗強調精神喚起的驅動、身心狀態的松弛、時空上的生活沉浸和休閑價值的升華,這一實現過程區別于其他類型的旅游體驗。另外,與Woermann和Rokka(2015)描述的阻力相反,減速不是毫無目的地浪費時間,也不會被視為無聊,而且還需旅游者巧妙地適應并逐漸調整自己,以適應一種放慢的時間邏輯,讓他們認為時間是緩慢而充裕的。在旅游的慢生活體驗中,時間實踐、空間實踐和意義賦予作為慢生活體驗的方式為旅游者的時間使用創造了休閑價值、情感價值和精神意義,推動了旅游者慢生活在場體驗的深入。這種減速的時間體驗釋放了在社會加速中難以釋放的情感和精神能量(Rifkin, 1987),更強調時間使用的質量。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么在旅游目的地,除了吃飯、走路和睡覺之外的緩慢和無事可做不會導致無聊。

古城旅游慢生活體驗能促進旅游者在放緩的節奏中深入感受古城的生活、增進其與當地人、文化、環境等的互動,從而讓旅游者的身心得到充分療愈,增強旅游體驗的深度,推動旅游者從加速的現代社會中暫時逃離,在現實生活與理想生活中達到平衡,并對當地的經濟、社會和環境產生積極影響,在提升人們生活品質、推動旅游目的地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慢生活需求不斷增強的背景下,古城旅游經營者一方面應重點關注旅游者,按照其行為趨向制定有針對性的方案,例如激發旅游者體驗慢生活的精神喚起方式,而不是只關注旅游目的地管理與營銷宣傳,另一方面,還要綜合考慮慢生活體驗的延伸性,將旅游目的地其他景觀對慢生活體驗的影響納入考量范圍,關注慢生活與旅游目的地景觀之間的相關性,營造輕松慵懶的旅游目的地慢生活氛圍,并注重激發旅游者的環境意識,從而在給旅游者帶來良好慢生活體驗的同時,促進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續發展。

本文對古城旅游慢生活體驗的內涵和發生機制進行了探索性分析,豐富了旅游領域中的慢生活研究,但也存在進一步拓展的空間:1)拓展研究案例。可對鄉村、小城鎮等其他類型旅游地進行慢生活研究,或比較不同古城旅游目的地因資源稟賦、地理位置、形象定位等的不同是否會造成慢生活體驗差異;2)拓展研究對象。可對古城旅游地居民的慢生活體驗進行研究,并將其與游客視角的慢生活體驗進行對比;3)探索測量體系。未來可繼續深入探索慢生活體驗的結構維度,開發旅游者慢生活體驗的量表,進而推動慢生活體驗的定量研究;4)豐富研究視角。未來可從中國文化角度對“慢”與古城中的“慢”所體現的傳統文化精神展開闡釋性分析,形成理論研究的延展性以及中西方理論語境的對話性。

猜你喜歡
旅游生活
我們一起“云旅游”
少兒科技(2022年4期)2022-04-14 23:48:10
小A去旅游
好孩子畫報(2018年7期)2018-10-11 11:28:06
旅游
漫生活?閱快樂
生活感悟
特別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無厘頭生活
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 19:44:06
水煮生活樂趣十足
瘋狂讓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竅門
旅游的最后一天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九九热视频| 福利视频久久|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国产在线日本| 91色在线观看| 手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理论一区| 在线看AV天堂| 中文字幕在线观| 91无码网站|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无码| 成人夜夜嗨| 色天天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片|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 玖玖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99在线观看|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国产| 伊人成人在线| 永久成人无码激情视频免费| 成人国产免费| 免费激情网址| 麻豆国产在线不卡一区二区| 国产拍揄自揄精品视频网站| 风韵丰满熟妇啪啪区老熟熟女| 91娇喘视频|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综合在线 | 97色婷婷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青青久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激情视频二区| 国产打屁股免费区网站| 亚洲免费三区| 久久综合色视频| 精品天海翼一区二区| 成人亚洲视频| 狠狠综合久久| 日韩毛片免费视频| 毛片网站观看| 无码中字出轨中文人妻中文中| 日本一本正道综合久久dvd| 一本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视频| 不卡无码网| 亚洲永久免费网站|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免费| 91美女视频在线| 黄色国产在线|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成人片|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成人在线|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观看视频网站| 欧美天天干| 亚洲日本中文综合在线| 亚洲永久色| 国产乱人乱偷精品视频a人人澡| 亚洲v日韩v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性|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 啪啪啪亚洲无码|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第二区| 午夜爽爽视频| a毛片在线|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观看| 欧美日本激情| 91伊人国产| 8090成人午夜精品| 伊人久久福利中文字幕| 日本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四房播| h网站在线播放|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国产xx在线观看| 国产鲁鲁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免费毛片视频| 高清乱码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免费观看男人免费桶女人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 亚洲成a人在线播放www| 少妇精品网站| 日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