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淼茜 (甘肅建投建設有限公司,甘肅 蘭州 730000)
隨著建筑規模的不斷擴大,受地質、環境等因素影響,建筑用地面積有限,造成建筑施工難度增加,應用合理的建筑施工技術才可保障建筑工程質量。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質量輕,保溫、隔熱、吸音效果好,為提升建筑工程質量,案例工程應用了蒸壓加氣混凝土高精砌塊,本文圍繞案例對蒸壓加氣混凝土高精砌塊薄漿干砌施工工藝進行了探討。
某住宅樓為市區三環拆遷改造項目,總用地面積為59732m2,其中1~9 號樓為33 層高層住宅,剪力墻結構;10~15 號樓為6 層多層住宅,地下室包括停車場與設備用房,框架結構。本工程中墻體設計應用蒸壓加氣混凝土高精砌塊,強度級別是A5,配套專用砂漿強度為M7.5,砌體質量等級為B級。
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具有諸多優勢,與混凝土空心砌塊等對比,結果見表1。另外,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還具備下述特點:①隔音效果好。砌塊內具有大量封閉氣孔,可吸收部分音量,起到隔音作用;②耐火性強。當溫度條件達到90℃,砌塊才會開裂、收縮,燃燒溫度大于700℃,才會對砌塊材料結構強度造成較大影響,因此砌塊耐高溫、耐火,同時高溫狀態下不會形成有害氣體,具有一定的環保性[1];③抗滲性強。砌塊內部氣孔是獨立、封閉的,且大小均勻,可有效阻隔水分滲透、擴散;④干燥收縮小。砌塊干燥階段也會收縮,但干縮值比較低,明顯優于其他建筑材料。基于此,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性能優越,應用價值高,可推廣。

表1 不同建材性能對比
薄漿干砌工藝是指選擇配套的粘結砂漿進行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施工,要求水平、豎向灰縫厚度2mm~4mm,確保正、反手墻體垂直度和平整度符合規定,且實現薄抹灰或是免抹灰[2]。該工藝要求砌塊齡期≥28d,含水量<30%,同時對外觀尺寸、材料性能要求極高。根據現行GB/T 11968-2020《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相關規定[3],以尺寸偏差為要求可劃分成I型(高精砌塊)、II型(普通砌塊),相關規定要求見表2。

表2 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尺寸允許偏差
本工程中使用的粘結劑需要由高精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生產制作廠家配套提供。首先,從砂漿容器內傾倒適量的清水,然后加入粘結劑,保證質量比為水:粘結劑=5:1,通過手持攪拌器充分、均勻攪拌5min,并放置5min即可,最后還要每1h攪拌1次。要求4h內用完粘結劑,剩余的禁止使用。可根據實際用量合理配置攪拌量。
基于薄漿干砌工藝的高精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施工需使用配套砂漿,其強度為M7.5,相關性能指標要達到表3規定要求。

表3 配套砂漿性能指標要求
為提升住宅樓墻體質量、穩定性,本工程采用高精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并設計了薄漿干砌施工方案,詳細施工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薄漿干砌工藝流程
3.2.1 前期準備
(1)圖紙深化。利用CAD或BIM軟件建模排塊,然后確定砌塊切割尺寸以及具體用量,防止浪費材料,提升灰縫美觀度。在砌塊排版時,相鄰兩皮搭砌長度不得小于砌塊長度的1/3 且不小于150mm,灰縫厚度2mm~4mm[4]。
(2)材料堆場。砌塊堆放場需做好防雨處理,可搭設遮雨棚,寬度至少超出邊緣砌塊1.5m。砌塊底部要用水泥磚或者方木進行墊高處理,高度至少在100mm以上,并鋪設一層模板,確保排水通暢。
(3)樣板先行。對樣板進行檢查與驗收,合格后才可全面砌筑。
3.2.2 基層清理
將砌筑區域灰塵、垃圾等雜物清理干凈,凸起的混凝土一定要剔除,裸露在外的鋼筋也要清除,最后拌制水泥砂漿(水:水泥為1:3),并進行找平處理。
3.2.3 反坎施工
廚房、衛生間等墻體底部要提前做好鑿毛與防水處理,然后鋪設混凝土反坎,高度不低于200mm。若室外地面標高大于室內地面,要保證混凝土反坎高度不低于室外地面。
3.2.4 墻體砌筑
(1)墻體砌筑前,按照規范鋪設水平通線與豎向吊線,或設置激光投線儀,確保墻體垂直度與平整度。準備橡膠錘、磨砂板、切割機、拉結鐵件及射釘槍等。
(2)第一皮砌塊的底部鋪筑水泥砂漿,提升水平平整度,然后通過專用掛勺或是齒形刮刀均勻鋪筑第一道薄漿(厚度為5mm~6mm),從砌體側面一端進行刮漿,在砌塊上墻后為提升壓實度,用橡皮錘沿砌塊的頂部向下輕微敲擊,并水平向敲實,使粘結劑從灰縫處溢出,且為飽滿狀態,灰縫寬應在2mm~4mm。
(3)砌體墻砌筑過程中以外墻定位處為起點進行砌筑,且內、外墻同步施工,縱、橫墻采用錯縫搭接方法,砌塊上、下皮也要錯縫砌筑,砌塊搭接長度控制為150mm 以上且不低于1/3 塊長。若砌塊長未超過300mm,要求搭接長不低于1/2塊長[5]。
(4)若施工時需對蒸壓加氣混凝土高精砌塊進行加工處理,必須選擇專用切割機,不可刀劈斧鑿。若尺寸偏差小,應使用磨砂板處理。對于缺棱掉角、存有裂縫、尺寸不合規的砌塊,禁止上墻砌筑。
(5)砌體墻要根據設計分次砌筑,單次砌筑高度小于1.8m。當前次粘結劑徹底凝固且具備一定強度后,才能再次砌筑。單日砌筑高度小于3m,雨季時單日砌筑高度小于1.2m。
(6)砌塊砌筑后禁止隨意移動或撞擊。若需重新砌筑的砌塊,必須將原有粘結劑刮除干凈,然后重新上一層薄漿砌筑。每一次砌筑都應靠尺、校正,認真核對皮數線,確保偏差滿足規范要求。
3.2.5 拉結件施工
(1)按照設計要求,沿豎向以500mm的間距設置墻體拉結筋(即2 根Φ6mm 的鋼筋)。對于抗震設防烈度小于8 度的地區,可設置Q235-B “L” 型專用連接鐵件,同樣沿豎向以500mm~600mm 的間距安裝 “L” 型鐵件,通過專用射釘槍將鐵件射入混凝土。另外, “L” 型連接鐵件必須做好防腐處理,以免腐蝕影響質量。
(2)若砌體墻長度大于5m,需按照梁板底長度方向從頂部設置墻體拉結筋或是 “L” 型鐵件,實現與梁板的穩固拉結。
3.2.6 澆筑構造柱混凝土
采用分層澆筑、振搗方法。澆筑時以 “插釬+敲打模板” 方法振搗,注意不要接觸墻體。澆筑完成后由專業人員負責質量檢查,檢查是否有蜂窩、麻面等質量問題。
3.2.7 墻體管線敷設
當墻體砌筑結束24h后,按照設計方案布設水電管線。墻體開槽可以使用手工鏤槽器或開槽設備,且開槽階段注意不要破壞砌體結構,管線安裝結束后,填補抗裂砂漿并抹平。
3.2.8 內墻免抹灰
高精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砌筑結束后,將表面浮灰打掃干凈,仔細檢查灰縫,保證灰縫飽滿。對于缺棱掉角位置,填補配套砂漿并抹平。然后選用界面劑漿料,按照從上至下、由左至右的順序抹漿。第一道厚度為1mm~3mm,若需第二道抹漿,應確保第一道漿料徹底干燥,間隔時間一般在0.5h~1h。涂抹總厚度為2mm~5mm,必須保證厚度均勻。常溫條件下漿料實干時間在24h以上,最后進行膩子施工。
3.2.9 墻體驗收及養護
高精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砌筑完成后,安排技術人員檢查質量,各項指標檢測結果見表4。確認合格后,按照規定實施7d養護。

表4 蒸壓加氣混凝土高精砌塊墻體檢測結果
(1)高精砌塊裝卸過程中必須專車專用,確保砌塊無任何破損。進場后整齊、規范堆放,高度不能超過2.0m。若高精砌塊被雨水打濕,需晾干后才可應用。
(2)高精砌塊砌筑時要注意加強墻體保護,尤其是墻角位置,以免撞擊、磕碰。
(3)當墻體砌筑高度大于1.2m后,需搭設腳手架進行作業。
按照《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相關規定[6],對高精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砌筑后的抗震性能展開仿真模擬,并通過下述公式驗算墻砌體抗震抗剪強度;
式中V為墻體剪力設計值;fVE為抗震抗剪強度設計值;A為砌塊墻體的橫截面面積;ξN為正應力影響系數;fV為砌體抗剪強度設計值;γRE為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
利用公式驗算砌塊抗震抗剪性能,然后借助仿真軟件對不同地震荷載條件下的墻體裂縫寬度進行模擬,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墻體抗震性能
分析圖2可知,隨著地震載荷的增加,高精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的裂縫寬度也隨之增加。本次試驗中設計的最大載荷為110kN,墻體裂縫最大寬度為0.29mm,未超過0.30mm。因此,較大地震載荷條件下,墻體形成的裂縫寬度較小,墻體結構穩定性、安全性未受到嚴重影響,保障了住宅樓安全。
以某住宅樓項目為例,探討了高精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薄漿干砌施工工藝,分析了具體工藝要點。本工程中高精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薄漿干砌工藝的應用,保障了墻體質量及結構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