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蕓
紅色文化是我國獨有的一種特色文化現象,紅色鄉土資源也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教育資源,充分挖掘紅色鄉土資源內涵,將其應用到高中政治課教育當中,對于當代青年學生具有深遠意義。本文將針對紅色鄉土資源在高中政治教育中的運用問題進行剖析,旨在更好地推動紅色文化傳承,滲透紅色文化思想,助力當代青年學生的政治教育。
紅色鄉土資源在高中政治課中運用的意義
一、有利于實現育人目標
在我國新時代教育發展中,高中政治課程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在課程中充分利用紅色鄉土資源,將思想政治教育與鄉土文化相結合,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更具教育意義的學習內容。首先,明確紅色鄉土資源的意義。紅色鄉土資源是指在我國革命和建設過程中,發生在各地的一系列具有鮮明時代特征和歷史價值的事件、人物和故事。這些資源承載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具有強烈的教育意義和感召力。將紅色鄉土資源融入高中政治課程,有助于豐富課程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通過運用紅色鄉土資源,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國革命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增強他們的歷史觀念和政治覺悟。這對于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具有重要作用。
二、有利于豐富課程資源
紅色鄉土資源在高中政治課中的運用,不僅有助于提高教學實效性,還有利于推動課程改革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首先,紅色鄉土資源是指在我國革命和建設過程中,具有鮮明地域特色和革命傳統的物質和精神文化資源。將紅色鄉土資源融入高中政治課程,可以使之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增強學生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同時,紅色鄉土資源具有很高的教育價值,有助于傳承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通過挖掘和整理紅色鄉土資源,將其有機地融入高中政治課程中,可以豐富課程內容,增強課程的針對性和時代感;其次,將紅色鄉土資源融入高中政治課程,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紅色鄉土資源涵蓋了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光輝歷程,蘊含著豐富的政治、歷史、文化內涵。通過學習和傳承紅色鄉土資源,學生可以增強民族自豪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和國家觀。
三、有利于拓展教學方法
紅色鄉土資源在高中政治課中的運用不僅可以豐富課程內容,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助于拓展教學方法。首先,在運用紅色鄉土資源時,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成長需求,遵循教學規律和課程標準。紅色鄉土資源的融入應與課程內容有機結合,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其次,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應將紅色鄉土資源與其他教學內容相結合,形成一個完整的學習體系。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培養他們的綜合分析能力和實踐能力。此外,運用紅色鄉土資源時,教師可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如講解、討論、角色扮演、實地考察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參與度。紅色鄉土資源在高中政治課中的運用,有助于拓展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紅色鄉土資源在高中政治課中運用存在的問題
一、紅色鄉土資源挖掘不充分
紅色鄉土資源在高中政治課中運用存在紅色鄉土資源挖掘不充分的情況。首先,對紅色鄉土資源的認知不足,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部分教師對紅色鄉土資源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僅僅將其視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沒有充分挖掘其在德育教育中的獨特價值;其次,紅色鄉土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不夠,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雖然意識到紅色鄉土資源的價值,但在實際運用中開發與利用的程度不夠,導致紅色鄉土資源的優勢未能充分發揮。此外,教學設計與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在將紅色鄉土資源融入高中政治課堂的過程中,教學設計及實施存在一定問題。教學內容與紅色鄉土資源的結合不夠緊密,教學活動的開展過于形式化,未能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紅色鄉土資源在課堂中的融入不夠合理
紅色鄉土資源融入高中政治課堂是非常必要的,但存在切入點不合理的情況。首先,在高中政治課中,紅色鄉土資源的融入往往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由于缺乏目標導向,課堂教學容易陷入零散、無序的狀態,導致學生對紅色鄉土資源的理解和認識不夠深入。因此,教師應在融入紅色鄉土資源時,明確教學目標,確保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其次,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紅色鄉土資源與政治課程內容的融合度不高,有時甚至出現生硬地插入紅色鄉土資源的現象。這使得紅色鄉土資源的政治教育功能難以充分發揮,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和掌握也受到影響。為此,教師應認真研究紅色鄉土資源與政治課程內容的融合方式,提高課堂教學的連貫性和趣味性。此外,在高中政治課中,教師運用紅色鄉土資源時,往往過于依賴講授法,忽視學生的主動參與。
三、紅色鄉土資源在教學中的融入方式不夠豐富
紅色鄉土資源在高中政治課教學中的融入方式不夠豐富。首先,學生參與度不高,實踐性不強。在當前的高中政治教學中,紅色鄉土資源的運用往往過于注重理論,而忽視了學生的實踐參與。這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產生共鳴,無法真正體會到紅色鄉土資源所蘊含的精神內涵。因此,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將紅色鄉土資源與實踐活動相結合,是當前教學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此外,教師隊伍建設滯后,制約紅色鄉土資源的應用。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隊伍的建設成為制約紅色鄉土資源應用的關鍵因素。一方面部分教師對紅色鄉土資源的認識不足,難以將其與課程內容相結合;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的創新能力不足,無法充分利用紅色鄉土資源提升教學質量。
紅色鄉土資源在高中政治課中運用的策略
一、重視紅色鄉土資源的應用價值
紅色鄉土資源在高中政治課中的運用需要重視其應用價值。紅色鄉土資源是我國革命先輩們為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它承載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具有極高的教育價值。在高中政治課程中,充分挖掘和運用紅色鄉土資源,不僅有助于豐富課程內容,提高教學實效性,還能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首先,紅色鄉土資源可以作為高中政治課活動型課堂的重要教學素材。通過將紅色鄉土資源融入議題確定、活動設計的內容和課程內容的活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本地區的革命歷史、英雄事跡和紅色傳統,從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先烈們的偉大精神,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其次,紅色鄉土資源在高中政治課中的運用,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通過對紅色鄉土資源的研究,學生可以更直觀地了解我國革命歷程的艱辛,更好地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增強他們的理論素養和政治覺悟。例如在學習“公民的政治生活”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學習我國革命歷史及發展歷程,經過了艱苦卓絕的奮斗,才實現了今天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應該珍惜當下的來之不易的生活;再次,紅色鄉土資源的應用可以豐富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手段。教師可以根據紅色鄉土資源的特點,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擬、實地考察等多種教學方法,使政治課堂更加生動有趣,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最后,紅色鄉土資源在高中政治課中的運用,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觀紅色教育基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感受革命精神,鍛煉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紅色鄉土資源在高中政治課中的運用具有重要意義。
二、加強紅色鄉土資源融入的有效性
紅色鄉土資源在高中政治課中的運用需要加強其融入的有效性,以便更好地實現課程目標。首先,深入挖掘紅色鄉土資源的價值。為了使紅色鄉土資源在高中政治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教師需要深入了解和挖掘紅色鄉土資源的價值。這包括紅色物質資源和紅色非物質文化資源,如革命歷史、英雄事跡、紅色歌曲、紅色故事等。教師應將這些資源與課程內容相結合,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政治理論,培養他們的道德品質和愛國主義情懷;其次,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高中政治課中,教師可以利用紅色鄉土資源創設情境,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感受紅色文化的魅力。例如在學習“為人民服務的政府”知識時,我國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政府,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參觀革命紀念館、紅色教育基地等地,讓學生親身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從而激發他們對政治課程的興趣。同時,教師還可以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如視頻、音頻、多媒體等,呈現紅色鄉土資源,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此外,開展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將紅色鄉土資源融入高中政治活動型課堂,教師應積極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體驗。
三、利用紅色鄉土資源進行教學導入
紅色鄉土資源在高中政治課中的運用具有重要意義。為了更好地將這些資源融入教學,需要采用一系列策略,將紅色鄉土資源與課程內容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政治素養。首先,利用紅色鄉土資源進行教學導入是一種有效的方法。教師可以講述紅色鄉土故事,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這些故事涵蓋了我國革命歷程中的英勇事跡和偉大成就,具有很高的教育價值。通過聆聽這些故事,學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懷;例如在學習“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為什么我們沒有參與到選舉當中呢?”之后讓學生回答,最終教師給出答案,因為憲法規定只有年滿18周歲的公民才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通過這樣的課前導入,讓學生了解公民的政治權利。其次,開展紅色鄉土資源主題教育,可以激發學生對社會責任感和發展使命的認識。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觀紅色教育基地,如革命烈士陵園、紅色紀念館等,讓他們親身感受革命歷程的艱辛和先烈們的英勇。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可以更加堅定地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最后,教師應關注紅色鄉土資源在教學中的創新運用。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如視頻、動畫、課件等,將紅色鄉土資源呈現得更加生動形象。同時,鼓勵學生運用互聯網自主查找資料,開展小組討論,提高他們的研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維。在高中政治課中運用紅色鄉土資源,需要我們從多個層面進行教學導入,創新教學方法。
四、利用紅色鄉土資源突出教學重難點
紅色鄉土資源在高中政治課中的運用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將紅色鄉土資源融入教學,可以有效突出教學重難點,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認同感。首先,結合當地實際,突出教學重難點。每個地區都有其獨特的紅色鄉土資源,教師應結合當地實際,有針對性地運用紅色鄉土資源,突出教學重難點。例如在學習“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時,這兩部分知識相對來講難度比較高,需要學生記憶和理解的知識點較多,因此,教師就可以引入我國的歷史發展進程,從封建社會到民國時期,政治生活的參與者從來不是人民群眾,只有新中國才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這樣既能幫助學生鞏固政治理論知識,又能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其次,運用紅色鄉土資源時,教師應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擬、小組討論等多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參與中感受紅色鄉土資源的教育價值。同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如網絡、多媒體等,為紅色鄉土資源的教學提供豐富的視覺和聽覺體驗,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政治知識。在高中政治課中運用紅色鄉土資源,需要教師充分發揮紅色鄉土資源的教育價值,突出教學重難點,創新教學方法,強化實踐教學。
紅色鄉土資源在高中政治課中的運用有利于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新時代背景下,要充分發揮紅色鄉土資源的教育價值,將其與高中政治課程相結合,教師應不斷探索和實踐,創新教學手段,推動紅色鄉土資源在高中政治課程中的運用,為提高我國教育質量作出貢獻。
作者簡介:
蔡蕓,1979年10月出生,女,漢族,陜西省漢中人,大學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作者單位:南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