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丹峰
(中海油安全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天津 300457)
石油石化企業屬于重資產企業,擁有大量的設備設施,這些設備設施在生產中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對在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和起關鍵作用的設備設施,對產品的產量、質量和安全環保等方面影響較大的設備,應對其實施重點管理,以確保企業生產經營目標的順利實現。近年來,集團型石油石化企業均在推行設備設施完整性管理,其核心內容是基于風險的管理,設備設施分級管理是基于風險管理的一種重要的手段和方法,通過實行分級管理,合理配置資源,有效控制風險,實現關鍵設備全面監控,重要設備必要監控,一般設備基本管理。
某海上石油集團公司結合自身業務特點,制定了集團級企業標準《設備設施分級管理規范》,要求所屬單位結合生產實際,采取適宜的方式方法開展設備設施分級管理工作,將設備設施分為關鍵設備設施(A級)、重要設備設施(B 級)和一般設備設施(C 級)。企標中推薦的設備設施分級方法包括指定法和評分法。
根據行業慣例和實踐做法,通過指定法的形式明確集團公司級關鍵設施:上游關鍵設施包括各類平臺、FPSO、各類船舶、單點系泊、海底管道、海底電纜、水下生產系統、鉆修機、陸岸終端;中下游關鍵設施包括煉油/化工裝置、長輸油氣管道、危險化學品碼頭、LNG 儲罐等。根據現行實際做法,明確所屬單位層級的關鍵設備,上游關鍵設備包括發電機組、原油外輸泵、注水泵、天然氣壓縮機、空氣壓縮機、吊機、消防泵、熱介質鍋爐等;中下游關鍵設備包括發電機組、壓縮機、燃氣輪機、汽輪機、加氫反應器、催化反應器、再生器、轉化爐、合成塔、乙烯裂解爐、有機熱載體爐、主變壓器、GIS、DCS、SIS 等。
其余的設備設施采用打分法確定設備設施等級。打分法考慮的因素包括安全環保因素、生產因素、經濟因素、維修因素等方面,具體評分標準見表1。其中,得分≥80 的為關鍵設備設施,40≤得分<80 的為重要設備設施,得分<40 的為一般設備設施。

表1 設備設施評分標準
某石化集團公司對設備實行分級管理,要求所屬企業根據設備在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程度和風險評估結果,將設備劃分為關鍵設備(A)、主要設備(B)和一般設備(C),并要求明確設備分級管理權限,落實管理職責。
所屬企業開展設備分級時應充分考慮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的重要程度、可靠狀況、設備價值、發生故障危害性等因素,分級的方法應能夠量化且持續改進。設備分級應采用量化的關鍵性評價方法,動、靜、電、儀各不同專業應根據本專業的特點制定適合的關鍵性要素和評價標準。如常壓儲罐量化分級的要素和權重見表2。

表2 常壓儲罐量化分級的要素和權重
該石化集團公司也明確了開展設備分級的流程,包括企業設備管理部門應組織編制企業統一的設備分級標準,并經審核發布。基層單位應按照標準,組織設備、工藝、安全、操作等相關人員對各項要素進行評審,形成設備分級的初步結果,企業設備管理部門對分級結果進行審核。另外,要求企業組織各專業對發生各類變更的相關設備進行設備分級的動態調整;每年對調整后的設備分級進行全面梳理;裝置檢修或停工大修后,由設備管理部門組織各專業對裝置所有設備進行系統性全面分級評估。
某石油集團公司上游勘探和生產板塊對管道和站場實行管理分類、風險分級,針對陸上油氣田管道,不區分長輸、集輸,統稱為集輸管道,按照介質類型、壓力等級和管徑等因素劃分管道級別,分別為I 類管道、II 類管道和III 類管道。采氣、集氣、注氣、輸氣管道分類見圖1。

圖1 采氣、集氣、注氣、輸氣管道分類
按照規模和風險程度對站場進行分級,根據站場設備承擔功能的不同,分為油田站場和氣田站場:一類油田站場包括集中處理站、伴生氣處理站、礦場油庫;二類油田站場包括脫水站、原穩站、轉油站、放水站、注入站等;三類站場包括計量站、閥組間、配水間等。將站場設備分為靜設備(壓力容器和站場管道)、動設備(機泵、壓縮機和閥門等)、安全儀表系統(站控系統、井安系統、緊急關斷系統等),明確不同級別站場風險評價、檢測評價和維護維修的要求。
設備設施分級不是最終目的,應針對分級后的關鍵設備設施、重要設備設施和一般設備設施分別制定不同的管理策略。
針對不同級別的設備設施,某海上石油集團公司明確了不同的管理要求。應根據設備設施的分級結果,制訂針對性的管理策略,明確職責權限,合理配置資源,提高設備設施的可靠性和管理效率,實現設備設施經濟可靠。
針對關鍵設備設施,應在預防性維修的基礎上采取狀態監測等技術手段,結合預知性維修的管理策略,制訂詳細的預防性維修計劃。每年應保證一定比例資金投入,確保設備設施本質安全。在全生命周期不同階段有針對性開展不同完整性技術(如HAZOP、SIL、RCM、RBI)應用。重要設備設施根據管理需要采用預防性維修或預知性維修的管理策略,并制訂相應的檢維修計劃。定期開展設備設施完整性數據的采集、整合、統計和分析。一般設備設施宜根據企業自身情況,制訂合理的檢維修計劃,選取適宜的檢維修策略。定期開展設備設施完整性數據的采集、整合、統計和分析。
針對不同級別的設備設施,某石化集團公司要求根據設備分級評定結果,明確各級設備的管理權限及內容,落實設備分級管理職責。企業設備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對關鍵設備的運行管理,基層單位負責主要設備、一般設備的運行管理。
針對各類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具體事項,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要求,主要包括:關鍵設備應從設計角度保證本質安全,執行風險管控措施,規劃計劃、設計選型、設備購置階段應充分吸收運維階段反饋意見,應開展設備監造。關鍵設備狀態監測應實現在線監測系統為主,離線監測系統為輔。關鍵設備應逐步建立數據齊全、完整的設備設施故障庫,并根據歷史數據定期進行總結分析,指導關鍵設備設施預防性維修工作等。主要設備執行風險管控措施,規劃計劃、設計選型、設備購置階段應充分吸收運維階段反饋意見,必要時開展設備監造。運維期間以離線監測為主,應及時收集故障信息,定期組織統計分析。一般設備以巡檢為主,選用適宜的檢維修策略,制定合理的檢維修計劃等。
某石油集團公司針對不同等級的管線,明確了包括Ⅰ類、Ⅱ類管線執行高后果區識別與風險評估的管理策略,篩選出高風險等級的管線,在降低管線損耗效率、減少管線更換成本的同時,優選適合開展檢測、評估與修復工作的方法。Ⅲ類管道要科學認識其風險程度,在日常管理中融入風險管理理念,強化管道日常管理,突出分析失效、腐蝕分析、腐蝕控制、日常巡護和搶維修工作,把風險控制、消除在萌芽狀態,實現由事故管理為主向預防管理為主轉變,既要減少管道的事故率,又要減少管道更換成本。
針對不同級別的站場,明確其管理策略,一類站場宜對站場內的靜設備、動設備、安全儀表系統分別開展RBI、RCM、SIL 等半定量風險評價;二類站場宜對站場內的靜設備和動設備開展RBI 和RCM 半定量風險評價;三類站場可對站場內的靜設備開展RBI 定性風險評價。
集團型石油化工企業均對設備設施分級工作和分級管理策略要求進行明確,各企業均結合自身設備設施的特點和傳統經驗,明確了分級的原則、方法和分級后的管理策略。設備設施分級與管理策略沒有統一的要求,各企業的實踐做法沒有正確與否,均是適合自身特點的良好實踐。
指定法通常是企業管理人員的主觀判斷,有一定的科學性,可以減輕設備設施分級工作的工作量。打分法需要各個專業協同配合開展,是一項重新梳理、重新劃分、動態管理的工作。建議企業在開展設備設施分級工作時盡量結合選用指定法或打分法的形式,突出分級工作的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