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俊廷



摘要:為了探索辣木葉多糖對仔豬生長性能、腹瀉率、免疫功能及腸道菌群的影響。采用單因子完全隨機試驗設計,將36頭28日齡仔豬均分成4組,分別為對照組(基礎日糧)、試驗Ⅰ組(基礎日糧+0.3%的辣木葉多糖)、試驗Ⅱ組(基礎日糧+0.6%的辣木葉多糖)和試驗Ⅲ組(基礎日糧+0.9%的辣木葉多糖),每組設置3個重復,每個重復3頭仔豬。預試驗期7 d,正式試驗期28 d。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試驗Ⅰ-Ⅲ組仔豬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顯著升高(P<0.05);試驗Ⅰ-Ⅲ組仔豬料重比和腹瀉率均顯著降低(P<0.05);試驗Ⅰ-Ⅲ組仔豬血清中的IgG、IgA和IgM含量顯著升高(P<0.05);試驗Ⅰ-Ⅲ組仔豬盲腸腸道內容物中的乳酸桿菌的菌落數顯著升高(P<0.05);試驗Ⅰ-Ⅲ組仔豬盲腸腸道內容物中的芽孢桿菌、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的菌落數顯著降低(P<0.05)。以上結果表明,在仔豬的基礎日糧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辣木葉多糖可顯著提高仔豬的生長性能,降低腹瀉率,提升機體免疫功能,改善腸道微生物結構。
關鍵詞:辣木葉多糖;仔豬;生長性能;腹瀉率;免疫功能;腸道菌群
仔豬作為生豬養殖過程中的重要階段,由于其腸道未發育完全,故消化功能較差,對外部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較差,易出現腹瀉性疾病[1-2]。辣木葉多糖是辣木葉中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其不僅具有來源廣、價格低、毒副作用小、無藥物殘留等優點,而且其還具有抗腫瘤、抗氧化、促生長和提高免疫力等功效[3-4]。因此,本文以36頭28日齡體況良好、體重在10±0.5 kg的“杜×長×白”三元雜交育肥豬作為研究對象,探索了辣木葉多糖對仔豬生長性能、腹瀉率、免疫機體功能及腸道菌群的影響,期望為辣木葉多糖的臨床應用奠定基礎。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辣木葉多糖購自河南省信陽市沐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試驗動物
36頭28日齡體況良好、體重在10±0.5 kg的“杜×長×白”三元雜交育肥豬由棲霞市某生豬養殖場提供。
1.3 試驗設計
采用單因子完全隨機試驗設計將36頭28日齡仔豬均分成4組,分別為對照組、試驗Ⅰ組、試驗Ⅱ組和試驗Ⅲ組,每組設置3個重復,每個重復3頭仔豬。預試驗期7 d,正式試驗期28 d。預試驗期內,各組仔豬均只飼喂基礎日糧。正式試驗期內,對照組仔豬只飼喂基礎日糧,試驗Ⅰ組仔豬飼喂基礎日糧+0.3%的辣木葉多糖,試驗Ⅱ組仔豬飼喂基礎日糧+0.6%的辣木葉多糖,試驗Ⅲ組仔豬飼喂基礎日糧+0.9%的辣木葉多糖。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見表1。
1.4 飼養管理
參照2023年4月18日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仔豬飼養管理技術規范》(DB50/T 743—2023)落實仔豬的養殖環境、疫病防控、獸藥使用、病死豬及糞污的無害化處理等要求工作。
1.5 辣木葉多糖對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在正式試驗的第1天和第28天時,稱量記錄空腹12 h以上的各組仔豬的體重,并根據記錄結果計算各組仔豬的平均日增重。稱量記錄各組仔豬在試驗期間基礎日糧添加量和剩余量,并根據記錄結果計算各組仔豬的平均日采食量。根據各組仔豬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計算各組仔豬的料重比。計算公式如下:
平均日增重=(仔豬末重-仔豬初重)/28;
平均日采食量=(基礎日糧添加量-基礎日糧剩余量)/28;
料重比=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
1.6 辣木葉多糖對仔豬腹瀉率的影響
根據各組仔豬在正式試驗期間的腹瀉情況計算仔豬的腹瀉率。計算公式如下:
腹瀉率=(腹瀉仔豬頭數×仔豬腹瀉天數)/(試驗天數×試驗頭數)
1.7 辣木葉多糖對仔豬免疫指標的影響
在正式試驗的第28d,采集各組仔豬的靜脈血5 mL,并使用離心機分離出血清。使用上海晶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試劑盒測定仔豬靜脈血清中的IgG、IgA和IgM含量。
1.8 辣木葉多糖對仔豬腸道菌群的影響
在正式試驗的第28d,采集各組仔豬盲腸的腸道內容物,并接種到于血平板上,37 ℃的條件下培養48 h后,分離和純化可疑的菌落,然后應用珠海迪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DL-96A型細菌鑒定及藥敏分析系統對分離純化的菌落進行鑒定,并采用平板計數法對仔豬盲腸內容物中含有的細菌數量進行統計。
1.9 數據的統計與分析
本試驗數據的統計與分析分別使用了EXCEL 2019軟件和SPSS 23.0軟件。方差分析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比較采用鄧肯法分析。數據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
2 結果與分析
2.1 辣木葉多糖對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由表2可知,與對照組相比,試驗Ⅰ-Ⅲ組仔豬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均明顯升高,且差異顯著(P<0.05);試驗Ⅰ-Ⅲ組仔豬的料重比均明顯降低,且差異顯著(P<0.05)。
2.2 辣木葉多糖對仔豬腹瀉率的影響
由表3可知,與對照組相比,試驗Ⅰ-Ⅲ組仔豬的腹瀉率均明顯降低,且差異顯著(P<0.05)。
2.3 辣木葉多糖對仔豬免疫指標的影響
由表4可知,與對照組相比,試驗Ⅰ-Ⅲ組仔豬血清中的IgG、IgA和IgM含量均明顯升高,且差異顯著(P<0.05)。
2.4 辣木葉多糖對仔豬腸道菌群的影響
由表5可知,與對照組相比,試驗Ⅰ-Ⅲ組仔豬盲腸腸道內容物中的乳酸桿菌的菌落數均明顯升高,且差異顯著(P<0.05);試驗Ⅰ-Ⅲ組仔豬盲腸腸道內容物中的芽孢桿菌、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的菌落數均明顯降低,且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能夠直接反映畜禽生長發育和養殖效益[5-6]。本試驗研究發現,在仔豬的基礎日糧中應用辣木葉多糖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仔豬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而且還會有效地降低仔豬的料重比。表明辣木葉多糖能夠促進仔豬胃腸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提高仔豬對飼料的利用率。仔豬腹瀉作為養殖場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其主要產生原因為:①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病原菌能夠引起仔豬出現腸道腹瀉;②仔豬的腸道處于發育階段,對飼料的消化吸收能力較差,不能夠完全利用飼料中的營養,易出現腹瀉癥狀[6]。本試驗研究發現,辣木葉多糖不僅能夠顯著降低仔豬的腹瀉率,而且還可以降低仔豬盲腸腸道內容物中的芽孢桿菌、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的菌落數,提高仔豬盲腸腸道內容物中的乳酸桿菌的菌落數。以上結果表明,辣木葉多糖能夠改善仔豬盲腸的微生物菌群,使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等致病菌的定植數降低,使乳酸菌等有益菌的定植數增高,進而使仔豬的腹瀉發生率降低。IgG、IgA和IgM 3種免疫球蛋白是畜禽機體內的重要抗體活性物質,其不僅能夠反映仔豬的體液免疫水平,而且還能夠反映仔豬的抗感染能力[7]。本試驗研究發現,在仔豬的基礎日糧中應用辣木葉多糖可有效地提升仔豬血清中的IgG、IgA和IgM含量。表明辣木葉多糖能夠顯著提高仔豬機體的抗感染能力和機體免疫力。
4 結論
在仔豬的基礎日糧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辣木葉多糖可顯著提高仔豬的生長性能,降低腹瀉率,提升機體免疫功能,改善腸道微生物結構。
參考文獻:
[1] 孫海燕,孫云山.微生態制劑在防治仔豬黃白痢中的應用[J].養殖與飼料,2023,22(11):63-65.
[2] 雷俊芳,張榮平.哺乳仔豬生理特點與提升存活率的飼養要點[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3(10):43-45.
[3] 崔一凡,陳香蘭,張旭,等.辣木葉成分及其活性研究進展[J].沈陽藥科大學學報,2022,39(9):1142-1150.
[4] 熊凡,劉陽.辣木葉中活性物質及其藥理功能研究進展[J].食品研究與開發,2021,42(9):212-218.
[5] 朱方超.紅棗多糖對仔豬生長性能、抗氧化和免疫能力的影響[J].豬業科學,2023,40(10):85-88.
[6] 薛健,趙子惠,陳伯祥,等.發酵蘋果渣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血清生化指標及糞便菌群的影響[J].飼料研究,2023,46(12):27-30.
[7] 許嘯,王國貴,陳瀟飛,等.富硒恩施堇葉碎米薺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血清抗氧化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飼料,2023(21):195-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