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艷紅,李紅霞,李杏麗
平頂山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河南 平頂山 467000
宮頸癌是婦科常見的惡性腫瘤,好發于50~55歲女性,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宮頸癌的發病人群逐漸年輕化[1]。宮頸癌主要原因是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吸煙、性生活過早和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均可誘發宮頸癌[2]。宮頸癌臨床表現主要包括陰道出血、陰道排液和下腹疼痛等,部分患者還可出現頭暈、心慌和乏力等癥狀[3]。目前,臨床治療宮頸癌的方法包括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等,其中手術方式包括宮頸錐切術和子宮切除術等[4]。新輔助化療是指在實施局部治療(如手術或放療)前進行的全身化療,有研究顯示,新輔助化療對卵巢癌患者的治療效果較好[5],但目前臨床關于新輔助化療在Ⅱa 期局部腫塊型宮頸癌患者中應用的研究較少。本研究探討新輔助化療聯合陰式廣泛子宮切除術對Ⅱa 期局部腫塊型宮頸癌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 年11 月至2020 年12 月平頂山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Ⅱa 期局部腫塊型宮頸癌患者。納入標準:①符合宮頸癌的診斷標準[6];②臨床分期為Ⅱa 期;③腫瘤直徑3~4 cm;④接受陰式廣泛子宮切除術。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肝腎功能異常;②合并嚴重心血管疾病;③對化療不耐受。依據納入和排除標準,本研究共納入97 例Ⅱa 期局部腫塊型宮頸癌患者,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觀察組(n=47)和對照組(n=50),對照組患者接受陰式廣泛子宮切除術治療,觀察組患者接受新輔助化療聯合陰式廣泛子宮切除術治療。觀察組患者年齡28~61歲,平均(49.37±8.62)歲;體重45~71 kg,平均(53.86±6.91)kg;病理類型:鱗狀細胞癌42 例,腺癌5 例;分化程度:G1級12 例,G2級25 例,G3級10 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7~61 歲,平均(49.65±8.17)歲;體重44~70 kg,平均(52.76±7.13)kg;病理類型:鱗狀細胞癌44 例,腺癌6 例;分化程度:G1級14 例,G2級24 例,G3級12 例。兩組患者年齡、體重、病理類型、分化程度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過平頂山市婦幼保健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2022-0105)。
對照組患者接受陰式廣泛子宮切除術治療。觀察組患者新輔助化療后擇期行陰式廣泛子宮切除術治療,新輔助化療方法:第1 天,順鉑30 mg/m2靜脈滴注;第1 天,長春新堿1.1 mg/m2靜脈滴注;第1~3 天,平陽霉素15 mg/m2靜脈滴注;3 周為1 個療程,共治療4 個療程。
1.3.1 臨床療效 新輔助化療后,采用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7]評估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完全緩解(complete response,CR),目標病灶全部消失,至少持續4 周;部分緩解(partial response,PR),目標病灶最大徑總和與基線相比減少≥30%;疾病穩定(stable disease,SD),目標病灶最大徑總和與基線相比減少﹤30%或增大﹤20%;疾病進展(progressive disease,PD),目標病灶最大徑總和與基線相比增大≥20%或出現新病灶。總有效率=(CR+PR)例數/總例數×100%。
1.3.2 腫瘤標志物 治療前和手術后,分別抽取兩組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3000 r/min 離心15 min 后分離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兩組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包括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鱗狀細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糖類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 15-3,CA15-3),試劑盒購自上海鑫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常參考值:CEA≤10 μg/L、SCC- Ag≤1.5 μg/L、CA15-3≤30 U/ml。
1.3.3 T 淋巴細胞亞群水平 治療前和手術后,分別抽取兩組患者肘靜脈血5 ml,3000 r/min 離心15 min 后分離血清,采用流式細胞儀檢測兩組患者T 淋巴細胞亞群水平,包括CD3+、CD4+、CD8+,計算CD4+/CD8+,試劑盒購自上海鑫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4 生活質量 治療前和手術后,采用世界衛生組織生活質量測定量表簡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instrument brief version,WHOQOL-BREF)[8]評估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量表包括生理(7 個條目)、心理(6 個條目)、環境(8 個條目)和社會關系(5 個條目)4 個維度共26個條目,每個條目評分1~5 分,將每個維度評分轉換成百分制,總分0~100 分,評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1.3.5 不良反應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惡心嘔吐、脫發、骨髓抑制、肝腎功能減退。
采用SPSS 20.0 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CR 9 例,PR 28 例,SD 8 例,PD 2例,總有效率為78.72%(37/47);不同分化程度和病理類型觀察組宮頸癌患者的臨床療效見表1。

表1 不同分化程度和病理類型觀察組宮頸癌患者的臨床療效
治療前,兩組患者CEA、SCC-Ag、CA15-3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兩組患者CEA、SCC-Ag、CA15-3 水平均低于本組治療前,觀察組患者CEA、SCC-Ag、CA15-3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治療前和手術后兩組患者腫瘤標志物水平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CD3+、CD4+、CD8+水平和CD4+/CD8+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觀察組患者CD3+、CD4+水平和CD4+/CD8+均高于對照組,CD8+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治療前和手術后兩組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WHOQOL-BREF 量表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兩組患者生理、心理、環境、社會關系評分均高于本組治療前,觀察組患者生理、心理、環境、社會關系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4)

表4 治療前和手術后兩組患者WHOQOL-BREF 量表評分的比較
兩組患者惡心嘔吐、脫發、骨髓抑制、肝腎功能減退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5)

表5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的比較[n(%)]
宮頸癌是一種原發于宮頸的婦科惡性腫瘤,好發于吸煙、多孕多產、性行為過早女性,據統計,全球每年約25 萬例女性死于宮頸癌,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9-10]。宮頸癌的主要病因是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吸煙、多孕多產和免疫功能低下[11-12]。宮頸癌常伴有陰道出血和陰道排液異常癥狀,目前臨床上多采用外科手術、放化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等治療宮頸癌[13-14]。新輔助化療是一種在手術或放療等局部治療前進行的全身化療,適用于中晚期腫瘤患者,主要作用是早期殺滅不可見的腫瘤轉移細胞并縮小腫塊,有利于手術和放療等后期治療[15]。本研究對Ⅱa 期局部腫塊型宮頸癌進行研究,對照組患者僅接受陰式廣泛子宮切除術,術前不接受新輔助化療,觀察組患者術前給予新輔助化療。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78.72%,提示陰式廣泛子宮切除術前給予新輔助化療,可以縮小病灶,有利于進一步手術治療。
CEA、SCC-Ag、CA15-3 均是腫瘤標志物,其在宮頸癌組織中高表達,是診斷宮頸癌的敏感指標[16]。陳君茂和徐策[17]研究發現,宮頸癌患者血清SCC-Ag 陽性表達率為100%,新輔助化療后SCC-Ag 水平明顯下降。本研究結果顯示,手術后,觀察組患者CEA、SCC-Ag、CA15-3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表明新輔助化療可降低腫瘤標志物水平。
CD3+、CD4+和CD8+均為T 淋巴細胞亞群成員,CD3+代表成熟T 淋巴細胞,可反映人體細胞免疫功能狀態;CD4+代表誘導性T 細胞,是調控免疫反應的重要樞紐細胞;CD8+代表細胞毒性T 細胞,是一種免疫反應中的直接殺傷性細胞,三者具有抵抗病毒和調節機體免疫系統功能的作用[18]。機體內CD4+和CD8+處于動態平衡狀態,免疫功能才能保持穩定,因此,CD4+/CD8+可反映機體免疫功能,CD4+/CD8+越低,患者的免疫力越差[19]。有研究發現,淋巴細胞隨病灶周圍及間質浸潤增多而明顯升高[20],但目前關于新輔助化療聯合陰式廣泛子宮切除術對Ⅱa 期局部腫塊型宮頸癌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影響的研究較少。本研究結果顯示,手術后,觀察組患者T 淋巴細胞亞群水平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表明新輔助化療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這可能是因為新輔助化療可殺滅腫瘤細胞,從而提高機體免疫力,有助于提高手術效果。
WHOQOL-BREF 量表可評估患者近2 周的生活質量,其可對生活質量的各個方面進行詳細評估[21]。本研究結果顯示,手術后,觀察組患者生理、心理、環境和社會關系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表明新輔助化療可有效提高宮頸癌患者的生活質量。這可能是因為新輔助化療可抑制腫瘤細胞分化和轉移,增強患者抗腫瘤治療的信心,從而改善生活質量。宮頸癌患者化療期間常會出現惡心嘔吐、脫發、骨髓抑制、肝腎功能減退等不良反應[22]。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無顯著差異。
綜上所述,新輔助化療聯合陰式廣泛子宮切除術對Ⅱa 期局部腫塊型宮頸癌的治療效果較好,可降低腫瘤標志物水平,改善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質量,且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