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少輝 張小娟
(1.寶雞市岐山縣醫院檢驗科,陜西 寶雞 722400;2.寶雞市眉縣中醫醫院檢驗科,陜西 寶雞 7223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指具有氣流阻塞為典型特征的慢性支氣管炎和(或)肺氣腫疾病,是呼吸科常見的慢性疾病,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病死率[1]。臨床研究[2]顯示,COPD患者急性發作的主要誘因以呼吸系統感染為主。住院治療的COPD患者大多病情較為嚴重,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較易發生醫院感染,感染病原菌以革蘭氏陰性桿菌為主[3]。對于發生醫院感染COPD患者來說,及時有效控制感染,改善臨床癥狀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關鍵所在[4]。基于此,本文對我院近三年收治的COPD醫院感染革蘭氏陰性桿菌肺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情況進行總結,以期指導臨床經驗性抗生素應用方案的選擇。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我院2019—2022年收治的120例發生醫院感染COPD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女65例,男55例,年齡(63.28±5.96)歲,COPD病程(7.23±1.21)年。所有患者均經臨床診斷、病原學診斷確診為醫院肺部感染,臨床資料保存完整。
1.2 方法收集整理所有入組患者病原菌培養及藥敏實驗結果、治療情況及預后情況。
1.2.1 標本采集所有患者住院期間出現肺部感染征象,經主治醫師初步判斷為疑似肺部感染,采集患者痰液標本進行病原菌培養。留取患者連續3 d的痰液,清晨患者漱口漏,棄第一口痰液,指導患者盡可能用力咳痰,吐入痰培養杯中,蓋上蓋子即刻送檢。痰培養標本先制作涂片,于低倍鏡下觀察,每低倍視野鱗狀上皮細胞<10個,白細胞>25個,或鱗狀上皮細胞∶白細胞<1∶2.5,標本符合上述條件為合格標本,可進行病原菌培養,否則應重新換人采集合格標本。
1.2.2 細菌培養與藥敏試驗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5]中對微生物培養的操作規程進行痰標本病原菌培養及分離,參照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委員會標準對分離結果進行判定;分離所得病原菌進一步培養,并采用生物梅里埃VITEK-2 Compact細菌鑒定儀進行菌種鑒別及藥敏試驗,試劑為儀器配套試劑盒,參照美國臨床和實驗室標準協會所推薦的MIC法測定腸球屬菌菌種常用抗生素最小抑菌濃度。從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采購質控菌株ATCC700323、ATCC25922。
1.3 統計學方法對文中所得數據,采用電子表格Excel進行批量計算處理。
2.1 COPD醫院感染病原菌分布120例醫院感染革蘭氏陰性桿菌肺炎患者共計分離136株病原菌,革蘭氏陽性菌4株占2.94%,革蘭氏陰性菌132株占97.06%,革蘭氏陰性菌中非發酵菌和腸桿菌屬占比接近,非發酵菌以銅綠假單胞菌、鮑曼溶血不動桿菌為主,腸桿菌屬中以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為主。見表1。

表1 COPD醫院感染革蘭氏陰性菌病原菌分布構成
2.2 革蘭陰性菌對抗菌藥物的藥敏試驗結果銅綠假單胞菌、鮑曼溶血不動桿菌對亞胺培南、頭孢哌酮/舒巴坦、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維酸的耐藥率均低于10%,而對頭孢唑林、頭孢哌酮、頭孢噻肟、哌拉西林、環丙沙星、頭孢他啶耐藥率則高于50%,對阿米卡星、慶大霉素、左氧氟沙星、頭孢曲松的耐藥率介于10%~50%之間;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對亞胺培南、頭孢哌酮/舒巴坦、阿奇霉素的耐藥率均為0,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耐藥率低于10%,對頭孢他啶、頭孢唑林、頭孢哌酮、環丙沙星的耐藥率均高于50%,對阿米卡星、慶大霉素、左氧氟沙星、頭孢曲松、哌拉西林、頭孢噻肟的耐藥率介于10%~50%之間。見表2。

表2 革蘭陰性菌耐藥性分析
2.3 預后情況120例醫院革蘭氏陰性桿菌肺炎患者經治療后,3例死亡,117例患者預后良好。
本方案回顧性分析近三年我院COPD住院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況及耐藥性情況,結果顯示,120例醫院感染革蘭氏陰性桿菌肺炎患者所分離出的136株病原菌中,97.06%為革蘭氏陰性菌,提示此類醫院感染患者病院類型較為集中,革蘭氏陽性菌僅占2.94%。而革蘭氏陰性菌中非發酵菌(50.00%)和腸桿菌屬占比(47.06%)接近。非發酵菌以銅綠假單胞菌、鮑曼溶血不動桿菌為主,腸桿菌屬中以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為主。目前臨床治療革蘭氏陰性菌的藥物以青霉素中的氨芐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維酸為主[6],其對部分腸桿菌科細菌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而哌拉西林對多數革蘭陰性桿菌包括銅綠假單胞菌具抗菌活性[7],頭孢類抗生素中的第三代頭孢菌素如頭孢他啶和頭孢哌酮對腸桿菌科細菌等革蘭陰性桿菌具有較強的抗菌作用[8],同時還對銅綠假單胞菌亦具較強抗菌活性[9]。β-內酰胺類/β-內酰胺酶抑制劑如頭孢哌/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頭孢哌酮/舒巴坦則對大腸埃希菌、克雷伯菌屬、腸桿菌屬等腸桿菌科細菌,銅綠假單胞菌以及擬桿菌屬等厭氧菌具有良好抗菌活性[10]。本方案選擇上述臨床較為常用的抗生素作為耐藥性測試藥物,結果顯示,銅綠銅綠假單胞菌、鮑曼溶血不動桿菌、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對亞胺培南、頭孢哌酮/舒巴坦、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維酸的耐藥率均低于10%,而對頭孢唑林、頭孢哌酮、頭孢噻肟、哌拉西林、環丙沙星、頭孢他啶耐藥率則高于50%。提示臨床對上述超過30%的耐藥率的抗生素臨床應用時應考慮其耐藥性,患者各方面狀況良好,宜采用聯合應用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以期保證抗感染療效。
綜上所述,COPD患者醫院感染革蘭氏陰性桿菌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廣泛,部分病原菌對現有抗菌藥物耐藥性較高,臨床應定期總結病原菌分布情況及耐藥性,為臨床經驗性抗菌藥物提供指導,確保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抗菌治療,以期提升患者預后質量。
利益沖突說明/Conflict of Intetests
所有作者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倫理批準及知情同意/Ethics Approval and Patient Consent
本研究通過寶雞市岐山縣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知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