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娜 宋賽琪
(上海市肺科醫院,上海 200433)
肺癌是臨床上常見的惡性腫瘤,近年來,肺癌已成為惡性腫瘤死亡的最主要類型[1]。肺癌根治術因其創傷小、恢復快、安全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肺癌的早期治療[2]。該手術效果不僅取決于醫生經驗、技術、儀器準確性等因素的影響,手術期間護理水平的差異也是影響治療和預后的重要因素之一[3]。手術室是醫院進行手術的場所,由于手術工作量大、環節繁多、節奏快,加上患者圍術期病情復雜,不可避免地帶來諸多安全隱患[4]。安全隱患自查模式是一種系統識別和管理手術室安全風險因素并進行系統性的排查的一種模式,可以大大減少護理人員發生嚴重醫療事故的發生[5]。本文就安全隱患自查模式下的手術室管理在肺癌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進行探討,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2年1-9月在本院行手術治療的肺癌患者402例,其中2022年1-5月201例患者納入對照組,采用常規手術室管理;2022年6-9月201例患者納入觀察組,采用安全隱患自查模式下的手術室管理。對照組男123例,女78例;年齡(56.78±11.23)歲;病程(2.40±1.40)年;腫瘤分期:Ⅰ期153例,Ⅱ期48例;腫瘤類型:鱗癌180例,腺癌21例。觀察組男117例,女84例;年齡(56.70±12.28)歲;病程(2.34±1.38)年;腫瘤分期:Ⅰ期157例,Ⅱ期44例;腫瘤類型:鱗癌184例,腺癌17例。納入患者均符合肺癌的診斷標準[6],且經病理學檢查確診;年齡≥18歲;符合肺癌根治術的手術指征;臨床資料完整;排除合并有其他主要器官功能不全者;合并有精神疾病者;合并有其他惡性腫瘤者。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既往常規手術室管理,嚴格按照手術室規章流程,術中配合醫生操作,術后進行常規指導。觀察組予以規范化安全隱患自查模式下的手術室管理:(1)組建安全隱患自查小組,每周進行一次例會,報告本周發現的安全隱患,并商討出解決方案。(2)針對日常巡查和發現的安全隱患制定整改措施:術前:針對患者的個人信息標識,嚴格執行核對制度,嚴格核對患者姓名、年齡、科室、住院號等信息,確認無誤后評估患者皮膚狀況,并在手術開始前應對于清醒的患者詢問其病史和過敏史情況;術中:對手術器械進行嚴格的核查,不能漏看任何一項器械,對于手術包缺失的器械應立即補充,配合手術醫生對患者進行體位的調整,術中護理人員應時刻觀察和記錄患者生命體征情況,在患者腫瘤取出后應立即將方巾鋪置在周圍,避免患者的切口受到污染,術中輸血時應當再次認真核對,并且嚴格執行“三查十六對”;術后:患者麻醉蘇醒期應陪伴患者左右,嚴密觀察患者血壓、心率變化,對于手術器械的整理和歸放應當嚴格按照手術室規章制度進行,對于患者標本應認真執行標本管理制度,并且仔細檢查患者信息,以免出現漏檢誤檢,術后護理人員應當對患者的導管管理進行詳細的說明。(3)除了針對小組發現的手術室安全隱患進行整改外,還需要定期對手術室護理人員進行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增強護理安全隱患意識。(4)對于手術室的儀器設備也要定期的進行檢查,手術室儀器的正常運作也是降低手術室安全隱患的一個重要點。
1.3 觀察指標護理人員安全隱患意識:實施前后采用我院自制量表對護理人員的安全隱患意識進行評估,該量表已經本院檢定,Cronbach α為0.72,具有較高信效度。圍術期指標:記錄兩組患者的圍術期指標。并發癥:記錄患者并發癥情況。護理滿意度:采用優質護理服務患者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滿意度進行調查。

2.1 護理人員安全隱患意識比較實施安全隱患自查模式下的手術室管理后護理人員的安全隱患認知、安全隱患管理態度、風險意識、安全隱患管理意向、工作積極態度評分相較于實施前均明顯提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安全隱患自查模式實施前后護理人員安全隱患意識比較分,n=20]
2.2 圍術期指標比較兩組手術時間和術中出血量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t=0.332、1.092,P>0.05),但觀察組首次下床活動時間、首次排尿時間、首次肛門排氣時間、胸管留置時間、住院時間患者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10.811、12.264、19.192、18.438、15.241,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圍術期指標比較分,n=201]
2.3 并發癥比較觀察組患者出現肺不張1例、肺部感染2例、胸腔積液1例、漏氣≥3 d 有1例,總發生率為2.49%;對照組患者出現肺不張3例、肺部感染4例、胸腔積液3例、漏氣≥3 d 有4例,總發生率為6.97%。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少于對照組(χ2=4.475,P<0.05)。
2.4 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患者對于手術準備工作、護理人員服務態度、護理人員專業精神、術后并發癥預防性護理和護理風險的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t=23.708、27.348、31.803、12.721、35.037,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分,n=201]
作為一種新的啟動護理自查管理模式,安全隱患自查模式逐漸應用于手術室風險管理中[7],其能系統地發現和處理手術室的安全風險因素,識別潛在的護理風險,并采取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同時對預防措施可以不斷加以改進,因此可以大大降低護理風險差錯的發生[8]。
本文結果顯示,實施安全隱患自查模式下的手術室管理后護理人員安全意識明顯提高。采用安全隱患自查模式的觀察組相較于采用常規手術室管理的對照組患者圍術期指標更優,且觀察組術后并發癥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安全隱患自查模式可以提升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可以降低患者發生并發癥的風險,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并且可以促進肺癌手術患者術后康復。這是由于通過安全隱患自查模式,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可在加強護理人員安全意識的情況下,提高其專業操作水平。同時由于可以及時的發現護理工作中的一些隱患,對其安全隱患及時的進行匯總討論,并對其加以整改,因此對于患者的并發癥風險也就大大降低了,手術效果更好,因此患者的術后康復情況也會隨之增加,進而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與傳統的風險管理模型相比,安全風險控制模型具有以下優勢:讓所有護士都能參與,可有效提高護士的風險意識,鼓勵護士工作;建立基于頭腦風暴的安全自我評估團隊有助于全面識別操作系統的安全風險,并制定更全面、更高質量的恢復策略;通過對潛在安全風險的自我評估,實施科學有效的解決方案,以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顯著提高患者及其家屬的滿意度,并幫助醫院為患者提供更安全的手術程序,改善醫院公眾形象。
綜上所述,采用安全隱患自查模式下的手術室管理可以顯著提升護理人員的安全隱患意識,并且可以促進肺癌手術患者術后康復,降低患者發生并發癥的風險,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可以在臨床推廣使用。
利益沖突說明/Conflict of Intetests
所有作者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倫理批準及知情同意/Ethics Approval and Patient Consent
本研究通過上海市肺科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已知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