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陳 燕

我園地處城郊接合部,園所小、師資弱,教科研氛圍不夠濃,在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問題。基于以上現(xiàn)狀,我園努力打造“以愛為本”的園所文化,努力提升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提高幼兒園教育質量。
針對生源不穩(wěn)定現(xiàn)象,我園經過學習和探索,確立了“讓生命自然成長、讓教育自然發(fā)生”的核心教育理念。這一理念包含兩層含義:一是順應幼兒天性,自然成長。即我園倡導“自然教育”,通過引導幼兒自主發(fā)現(xiàn)、親身體驗獲得經驗,讓他們自由、自主、自覺地成長。二是遵循發(fā)展規(guī)律,潤物無聲。即我們遵循幼兒發(fā)展的規(guī)律,為幼兒創(chuàng)造自由的游戲環(huán)境,讓幼兒在互動中啟迪。
為豐富教職工生活,增加大家的幸福感,我們創(chuàng)設了三個屬于教職工自己的節(jié)日。一是“三月健康節(jié)”,以體育鍛煉和游戲娛樂為主;二是“九月拜師節(jié)”,以青藍結對、技能切磋為主;三是“迎新賦能節(jié)”,以迎新許愿、快樂聚會為主。
為培養(yǎng)教師崇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我園每月舉辦師德講壇,全體教職工集中在一起學習、領悟指導思想;一起重溫國家歷史,如觀看“五四運動”、抗美援朝相關影片等;一起見證祖國崛起,如了解探月工程等;一起研讀教育法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等;一起觀看教育電影,如《放牛班的春天》《地球上的星星》等;一起朗誦傳統(tǒng)詩詞,如李白的《行路難》、錢福的《明日歌》等;一起閱讀人生美文,如《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做一個和自己賽跑的人》等;一起學習全國模范張桂梅的先進事跡等。每場活動都充滿正能量,全體教職工斗志昂揚。
我園基于愛的呵護,努力傾聽教師困惑,幫助教師分析原因,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使其建立自信。
小鳳是一位靦腆的年輕女教師,經過幾年鍛煉,她已經當上了班主任。一次聊天談到家園合作,她說:“家長工作是我最頭痛的,我不知道該和家長談什么,怎么談?”通過了解,我們發(fā)現(xiàn)小鳳老師很擅長制作短視頻,于是建議她多錄制些幼兒活動的小視頻,發(fā)在群里分享給家長。這樣既能讓家長了解幼兒的在園表現(xiàn),感受到教師的良苦用心,也能讓這些內容成為教師和家長溝通的橋梁。
這啟發(fā)我們:教育管理者要做有心人,不僅要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還要捕捉教師的長處,取長補短,引導教師厘清工作思路,讓困惑迎刃而解。
我園管理者常帶著關愛和記錄本深入每個班級,觀察教師的教學行為,記錄存在的問題,并給予專業(yè)的建議。施老師由于教學經驗較少,組織的集體教學時間特別長,而游戲活動時間相對很少。他認為:“如果孩子們游戲的時間長,那么班本課程該怎么推進呢?”通過交流,我們幫助他重新梳理當下課程,鼓勵他采用區(qū)域游戲、小組學習、集體活動、實驗研究、家園互動等多種形式進行教學。
我園大多數教師在日常工作中熱情且專業(yè),但在檢查保教日志、班級計劃時,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文字材料結構不夠清晰、邏輯不夠嚴謹,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教師的成長。

為此,我園組織教師開展主題閱讀活動,將保教日志范本分享至工作群,將教案集中起來互閱互評,將參評論文交給優(yōu)秀教師修改、潤色……一系列幫扶活動有效提升了教師們反思、梳理、撰寫等能力。
為進一步提升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助力教師成長,我園經常組織專業(yè)培訓活動。
我園在開展教師培訓活動時,注意以下兩點。
一是突出重點。每期培訓、教研都有主題,讓教師有抓手。有的主題來自區(qū)教科研重點項目,如一對一傾聽、一日活動環(huán)節(jié)的教育價值挖掘和利用等;還有的主題是根據園所自身需要開發(fā)的。
二是循序漸進。每期培訓、教研第一步從理論培訓開始,如專家講座、同行介紹經驗或介紹一本教育經典著作等。有了理論依據,教師們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就能將理論聯(lián)系實際進行實踐。第二步,教師們梳理匯總問題,集體探討解決策略。第三步,根據大家提出的策略修改教學方案。第四步,教師們再次在實際教學中互相切磋、同頻共振。第五步,教師整理專題論文、敘事案例及心得隨筆等,并將成功經驗落實到日常教學中。
盡管我園教師少,但我們取長補短,共同促進園所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我們邀請骨干教師牽頭教研工作,組織教師集體備課、研討;邀請文筆功底好的教師牽頭宣傳工作,負責重要活動的文宣工作;邀請美術功底好的教師牽頭環(huán)創(chuàng)工作,負責園所公共環(huán)境的打造;邀請統(tǒng)籌能力強的教師牽頭策劃工作,負責策劃幼兒園的重大活動。
我園爭取讓每個教師輪流承擔園所重要工作,讓教師們通過持續(xù)性、浸潤式的實踐活動實現(xiàn)綜合能力的提升。
我園堅持落實考核、監(jiān)督制度。以教師崗位為例,《月考核表》中有“師德形象”“遵章守紀”“教育教學”“安全管理”“生活管理”“教育科研”“家長工作”等項目,每個項目都有具體要求。我園通過自評和互評方式確定教師每月最終分數。一年累計的所有分數就是績效發(fā)放的依據之一。
《月考核表》的內容均為基本要求,確保教師們能夠有條不紊地完成日常工作。
我園盡全力給年輕教師提供鍛煉的機會和發(fā)展的平臺,盡可能通過賞識、支持等方式,將內在動力轉化為積極行動。在申報課題時,我園集中團隊智慧,合力撰寫;在教學比賽時,我園以團隊力量幫助參賽教師打磨教學過程;在家園工作時,我園以團隊經驗給予教師相關指導……在歷練中,他們的站位提高了,思路更清晰了,教學能力也大幅提升了。
管理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幼兒園管理者要以敏銳的視角,發(fā)現(xiàn)、分析團隊成長道路上遇到的問題,用“愛”的包容和理解,通過嚴謹的管理,科學的引領,系統(tǒng)的培養(yǎng),讓教師在思想潤澤和多重歷練中獲得專業(yè)發(fā)展,讓團隊在溫馨的氛圍和豐富的活動中獲得幸福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