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宋奕婷

在幼兒園課程建設中,教師的課程觀、兒童觀不斷轉變?;趦和?,我們發現原有的項目學習活動存在聯結渠道不通暢、幼兒經驗少關照、活動探索無靈性等問題。為了讓幼兒在具有趣味性、真實性、探索性、開放性的活動中實現“完整學習”,我們嘗試將項目學習活動與原有主題活動有機結合,以此豐富幼兒學習的途徑方式,支持幼兒“聯結周圍世界”,獲得關鍵經驗。
我們充分認識到周圍世界對于幼兒成長的意義,以重返本真世界、融入自然世界、涉足社會世界的“三個世界”為“聯結周圍世界”主要內涵,以情感、認知和思維的“三重維度”為基本教學主張。
1.重返本真世界
關注幼兒的身心世界,支持幼兒“按照自己的節奏呼吸與思考”。因此,在項目學習活動中,我們要更多地傾聽幼兒有關感受與情感的表達,鼓勵幼兒將對知識的記憶、理解、創造依托在具體的事物上,喚起他們原有的專心致志、勇于探索、深度創新等學習品質,形成個體自我完整的人格基礎。
2.融入自然世界
我們需要呵護幼兒心中的純真與美好,因為他們天生就是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項目學習活動主題來源于自然環境。為此,我們注重將項目活動融入自然世界,促進幼兒經驗與自然世界相連接。
3.涉足社會世界
以“聯結周圍世界”項目學習活動為主要方式的幼兒園課程體系,是一個向家庭、社區、社會開放的教育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我們選擇具有操作性和實踐性的項目活動,整合各類社會資源,不斷開發資源的價值,促進幼兒在生活中體驗、在游戲中學習。
1.情感
在與周圍世界積極互動的過程中,我們更加關注幼兒與世界的情感聯結,通過關照、關懷、關切周圍世界,鼓勵并支持幼兒以情感表達經驗。
2.認知
完整的經驗聯結不能缺少認知經驗,聯結“三個世界”的過程也是幼兒建立對周圍世界認知體系的過程。因此,我們通過項目學習活動,引導幼兒了解生活、認識世界、感受生命,培養幼兒對周圍世界的感知力和洞察力。
3.思維
3~6 歲是兒童思維發展的快速階段。幼兒在與同伴的共同探究中,在真實的體驗中,不斷激發思維潛力,提升思維能力。
我們基于教學主張,以項目學習活動為主,形成目標與經驗連接、內容與領域對接、項目與主題連接、評價與生成承接的“四個接點”。同時,支持幼兒聯結經驗,以經驗生成點為評價依據。
《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社會領域的學習與發展過程是其社會性不斷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礎的過程。”“聯結周圍世界”是幫助幼兒建立和周圍世界和諧關系的教育方式,很大程度上指向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我們根據前期活動中對幼兒的觀察,對周圍世界中的人、事、物根據社會領域中“人際交往” “社會適應”兩個子領域重新定義?!叭穗H交往”主要是人與人的關系,我們定義的核心目標為:熱愛生活、珍惜生命、關愛他人;社會適應主要是人與社會的關系,我們定義的核心目標為:體悟親情、敬畏自然、感恩社會。我們還依據各年齡段幼兒的認知特點和經驗能力,對相關核心目標進行細化和分解,梳理幼兒可能獲得的關鍵能力、經驗。
項目學習活動的呈現形態是多樣的,和科學、語言、社會、健康、藝術五大領域教育內容相互對接,促進幼兒核心素養的整體發展。例如,在“舌尖上的惠城美食”項目活動中,從談論美食開始,幼兒親歷了“尋找惠城美食—惠城美食之推薦—繪制惠城美食地圖”等過程,開展了“惠城美食打卡—惠城人氣美食—惠城美食街”等活動。幼兒通過實踐調查,提升探究能力;通過統計美食,提升數學思維能力;通過打造美食街,激發藝術創作欲望。
幼兒園的主題活動是以尊重幼兒發展規律、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為指導思想的。我們注重篩選有意義、有價值的聚焦點,確立項目活動主題,如關鍵問題的呈現、關鍵事件的呈現、思辨討論的呈現等,以推動幼兒與活動之間形成更為持久的互動,讓幼兒的經歷直觀化、討論可視化。項目學習活動與主題活動優勢互補,并與主題相呼應,能夠為幼兒后期的學習與發展提供更多的機會和可能。
評價是“聯結周圍世界”幼兒項目學習活動中的重要部分,也是課程開發研究中的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我們對評價方式進行深化研究,改變了原來“一刀切”的模式,使每個幼兒在原有基礎上有所獲、有所得;運用評價量表,進行層級化評價,根據幼兒“聯結周圍世界”的關鍵經驗,將評價表劃分為“體悟親情、熱愛生活、珍惜生命、敬畏自然、感恩社會”五大板塊,使幼兒的發展水平更為科學地體現;分享項目故事,進行敘事性評價,以喚醒教師自覺的教育觀察和教育反思。
我們以完整兒童生活為切入點,充實園本課程內容,重組園本課程結構,優化園本課程方式。
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活動內容,是園本課程的資源。我們聚焦一日生活,捕捉幼兒的興趣點。例如,在生活環節,我們開展“自助餐初體驗”“小小值日生”等活動,培養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規則意識;在游戲環節,我們開展“男孩女孩向前沖”“整理玩具柜”等活動。
我們注重將項目學習活動與主題課程聯結起來,促進預設與生成共建、發展與評價共生。在園本課程的結構上,主題活動不再單一,而是更能體現“趣味、真實、探究、開放”的四種樣態。在課程重組的過程中,我們鼓勵幼兒與周圍世界進行互動與表達,幫助幼兒把認知變成能力,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項目學習活動讓課程觀和課程的實施樣態不再單向傳遞、靜態發生。教師、幼兒、家長共同參與,成為活動開展的“合伙人”。課程在交互輝映下,變得充滿張力和動態生長,讓幼兒在社會實踐中獲得深刻的認知。這種走出幼兒園、走進社會、走進自然、走進家庭的課程模式,將周圍世界與幼兒的成長經驗有效聯結起來。
基于“聯結周圍世界”開發項目學習活動,以幼兒經驗生長為主要目的,在“目標、內容、主題、評價”四個接點的基礎上,以“活動發起、發展、總結”三個路徑,作為項目學習活動的推進方式。同時,我們重新審視與定位園本課程“趣味、真實、探究、開放”的四種樣態,進一步厘清“內容充實、結構重組、方式優化”三條脈絡,挖掘項目學習活動的可用資源,拓展、豐富園本課程的實施途徑,使其更貼近幼兒生活,支持幼兒達成認知、情感與思維的經驗聯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