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徐晶晶

幼兒探究式閱讀活動是指在閱讀過程中,幼兒依據自己現有的經驗,運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對所閱讀信息進行解讀、建構,最終獲取意義的活動。在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園將閱讀活動作為課題研究內容,以幼兒為主體,開展探究式閱讀活動,通過多形式、多維度的策略,提升幼兒的探究能力。
大班幼兒探究式閱讀活動主要有三種形式:自主探究式閱讀、合作探究式閱讀、體驗探究式閱讀。教師要結合繪本內容和幼兒特點,開展相應的探究式閱讀活動。
繪本《小狐貍哈羅德》講述了一只與眾不同的狐貍的故事。小狐貍哈羅德喜歡吃奶酪,想當一名偵探,聰明睿智,遇到困難能夠關注細節,查找線索,最終達成目的。大班幼兒富有探險精神,對感興趣的問題會“刨根問底”。繪本中的破案環節能夠激發他們積極參與,跟隨哈羅德的腳步進行探案,感受探究式閱讀的快樂。
哈羅德的爸爸覺得,哈羅德應該嚴格遵循狐貍生存守則:長大了的狐貍,必須去抓小雞。在固有的思維里,狐貍的“本職工作”就是抓小雞。但是,哈羅德只喜歡吃奶酪,不喜歡吃雞,對抓小雞沒有什么興趣。其實,每個幼兒都是“哈羅德”,都有自己的興趣,有自己的夢想。成人應該放下身段,傾聽幼兒的想法,讓幼兒自己做出選擇。
在活動設計時,我們結合繪本《小狐貍哈羅德》的情節與畫面,主要采用問題導入、集體閱讀、自主閱讀、合作閱讀等方式進行。
本環節采用自主探究式閱讀的方式,旨在讓幼兒通過閱讀畫面,了解人物特點。首先,教師提問:“小朋友都認識狐貍吧。你們印象中的狐貍是什么樣子的?”從幼兒的大膽講述中,我們發現幼兒眼中的狐貍大多是狡猾、奸詐、愛吃雞的。這時,教師再次提問:“小狐貍哈羅德是一只與眾不同的狐貍,它到底哪里與眾不同呢?”教師引導幼兒通過畫面,進一步了解哈羅德。幼兒發現,哈羅德頭戴偵探帽、閱讀偵探書,身旁放著放大鏡和一盤奶酪。哈羅德的夢想是當一名大偵探,最喜歡吃的食物是奶酪。最終,幼兒得出結果:哈羅德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狐貍。
本環節采用自主探究式閱讀的方式,旨在讓幼兒通過閱讀畫面,猜測故事情節。教師播放哈羅德的爸爸讓哈羅德抓雞的那一頁畫面,引導幼兒認真觀察,說一說哈羅德會如何應對爸爸提出的要求。一些平時“叛逆”的幼兒認為,小狐貍哈羅德不會去抓雞,因為它不喜歡吃雞,它只喜歡吃奶酪。一些平時“乖巧”的幼兒認為,小狐貍哈羅德會去抓雞,因為它要聽爸爸媽媽的話。當講述到哈羅德丟雞的故事時,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哈羅德會如何向爸爸解釋。有的幼兒認為,要勇于承擔自己的錯誤,將事實告訴爸爸。有的幼兒認為,不能說出實話,否則爸爸會批評的。

本環節采用體驗探究式閱讀的方式,旨在讓幼兒帶著問題去閱讀。幼兒成為閱讀的主體,帶著問題尋找答案,體驗哈羅德探案的過程。教師引導幼兒自主閱讀繪本,跟隨哈羅德的腳步,一起尋找失蹤的小雞。這時,幼兒迫不及待地打開繪本,尋找小雞丟失的線索。當找到線索時,他們非常興奮,好像親身參與了偵探活動。在分享環節,幼兒爭先恐后地講述自己的發現,并伴隨著生動、有趣的動作。當有的幼兒遺漏一些關鍵細節時,其他幼兒會立即補充,將偵探過程完整地呈現出來。哈羅德回到小雞丟失的地方,找到一根羽毛,并發現了一個未知動物的腳印。他們發現,小雞不是逃走了,而是被一種動物抓走的。在尋找的過程中,哈羅德跟隨小雞的腳印,一路詢問其他小動物,最后發現小雞在“尖牙美食店”。在傾聽幼兒分享的過程中,教師仿佛看見了哈羅德在尋找線索、追尋小雞的情形。
本環節采用沖突式合作探究的方式,旨在讓幼兒通過辯論,相互啟發,促進幼兒個性化思考。教師播放哈羅德給爸爸雞毛的那一頁畫面,并設置疑問:哈羅德究竟有沒有吃雞?幼兒對這一問題興趣頗濃,想法頗多。教師及時把握時機,組織辯論游戲,引導幼兒深入思考。在辯論過程中,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經過多輪辯論,認為“哈羅德不會吃雞”的幼兒獲得勝利。他們覺得,哈羅德會堅守自己的想法,繼續吃奶酪。
針對“哈羅德有什么與眾不同?”這一問題,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和肢體動作,回應幼兒的表達。在提問方式上,教師更多地采用啟發式提問的方式,鼓勵幼兒大膽質疑,說出自己的想法、做法或個性化要求。
在整個活動中,教師不僅有提問、追問這樣的語言互動,還有無語言的互動。教師注重發現幼兒細微的動作變化,用親切的語言引導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蹲下身來,認真傾聽,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在活動中,教師凸顯幼兒的主體地位,真正關注每個幼兒,并適時給予指導和鼓勵。
小狐貍哈羅德聰明善良,有著自己的想法。它沒有吃掉小雞,而是放走了小雞。在現實生活中,多少幼兒能夠堅持自己的想法,不被他人干擾呢?在本次探究式閱讀活動中,幼兒通過觀察圖片,講述自己的發現,猜測故事的情節發展,體驗偵探過程;通過辯論游戲,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總之,在探索式閱讀中,教師要以幼兒為主體,把幼兒當成獨立的個體,尊重幼兒的選擇,引導幼兒自主學習,通過多形式、多維度的策略,提升幼兒的綜合素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