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季曉花

垃圾分類是利國利民的民生工程。培養公眾垃圾分類意識,促進垃圾分類有序進行,應從幼兒抓起。基于此,本文展開了相關實踐和探索。
為了讓幼兒對垃圾分類形成初步認識,我園將園內各個垃圾桶設計成可愛的動物造型,并佩戴鮮明的標識,以示區別。例如,園中有小白兔可回收垃圾桶、小黃狗廚余垃圾桶、小黑貓有害垃圾桶、小企鵝其他垃圾桶。動物垃圾桶們進入幼兒園后,幼兒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很快熟悉了垃圾桶的造型以及對應的垃圾回收類型。
在形成基礎感知后,教師對幼兒垃圾分類行為加以指導。教師帶領幼兒觀看垃圾分類視頻,并按照視頻內容,制作宣傳畫,將宣傳畫塑封后張貼在垃圾桶旁邊,通過漫畫的形式,引導幼兒正確投放垃圾,實現幼兒從垃圾分類思想到實際行動的轉變。
為了鞏固幼兒垃圾分類的正確率,教師在教室也劃分了垃圾分類操作區,設計了和園內一樣的小白兔、小黃狗、小黑貓、小企鵝四類垃圾桶。教師還在一旁的桌上投放了許多關于垃圾的圖片,供幼兒將“垃圾”放入對應的垃圾桶中。
幼兒由于年齡較小,善于模仿,教師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等方式讓幼兒學習分類投放垃圾,這也是養成幼兒環保意識的重要途徑。在角色表演中,幾位幼兒扮演垃圾回收員,他們捧著迷你動物造型的垃圾桶去不同區域回收垃圾,并將回收的垃圾展示給大家看。其他幼兒則扮演垃圾分類員,逐一把垃圾投放到正確的垃圾桶中。在這個活動中,幼兒感受到垃圾分類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獲得了垃圾分類的積極情緒。
在幼兒益智活動區,教師也收集了很多材料,如紙屑、可樂罐、吸管、玻璃珠等。教師和幼兒一起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制作紙品回收桶、飲料桶、玻璃制品桶等。幼兒紛紛將不同的材料分別投放到對應的桶中。不知不覺中,他們既認識了不同的材料,又學到了分類擺放。
如何讓幼兒明白什么是垃圾回收利用是一道難題。教師可以開展“變廢為寶”的主題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加深對垃圾回收利用的認識,理解垃圾回收利用的重要性。例如,教師可以讓幼兒學著將酸奶瓶、吸管、草稿紙等通過手工活動制成各種有趣的玩具。通過親身實踐,幼兒逐漸領悟什么是垃圾的回收利用,從而養成珍惜資源的良好品質。

園所經常舉辦既有趣味又有意義的小活動,教師可以以此為契機,將垃圾分類有關內容融入其中,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到更多垃圾分類的知識。通常說來,幼兒園游戲活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形式。
兒歌由于韻律優美、易于傳唱,容易激發幼兒的興趣。將枯燥乏味的垃圾分類知識融入兒歌教學,往往會收獲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改編兒歌,將抽象的垃圾分類知識以兒歌的形式演唱出來,加深記憶。例如,我園創作了這樣一首兒歌:“垃圾分類很重要,利于環保要記牢,回收性垃圾選藍色,有害性垃圾選紅色,廚房垃圾選綠色,其余垃圾是黃色。”很快,幼兒就記住了不同垃圾應該對應哪個垃圾桶。
教師可以通過開展美術活動,讓幼兒發揮想象,設計不同類型的垃圾桶。我們發現幼兒的作品千奇百怪,頗有趣味。有的幼兒把裝廚余垃圾的垃圾桶設計成魚嘴形狀,寓意將垃圾都吃掉。有的幼兒將可回收垃圾桶設計成樹干形狀,并將其涂成綠色。這不僅暗示可回收垃圾是綠色環保的,也寓意人與自然要和睦相處。有的幼兒將有害垃圾桶設計成炸彈形狀,并涂上鮮艷的紅色,表示這些垃圾是有害的,不能隨意觸碰……在妙趣橫生的美術活動中,大家都大膽表達自己的奇思妙想,既增強了他們的想象力,又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
游戲往往因生動有趣,能全方面調動一個人。因此,教師可以通過開展游戲活動吸引幼兒的興趣,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垃圾分類知識。例如,在“讓小貓擁有美好家園”的主題游戲中,由于大家不重視保護環境,小貓家園里的河流被污染了,這導致梨園很多魚中毒身亡。為了重新建立美好家園,小貓決定和朋友們一起治理河流,將垃圾進行分類、清理。教師引導幼兒幫小貓進行垃圾分類,讓小貓居住優美、整潔的環境里。根據所學知識,幼兒將河流里的不同垃圾投放到對應的垃圾桶。之后,教師告訴幼兒哪些垃圾投放正確,哪些需要注意。這樣的游戲活動不僅能鞏固幼兒的垃圾分類行為,也讓他們明白正確投放垃圾的重要意義。
日常活動占據幼兒大部分時間。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日常活動養成幼兒垃圾分類的習慣。
幼兒在幼兒園的日常活動中會產生各種垃圾,如手工課上用過的廢紙、吃水果剩下的果皮果核等。多數幼兒會隨手扔進垃圾桶,而不會意識到先進行分類再投放垃圾。教師針對這種現象要循循善誘,不厭其煩地引導幼兒正確分類垃圾,進而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
為了讓幼兒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教師可以設立“小值日生”,在相互監督中養成環保意識。當然,值日生一般由在垃圾分類中表現較好的幼兒擔任。這不僅激發其他幼兒紛紛效仿,也便于值日生及時糾正他們的錯誤行為。當然,除了同伴,幼兒最喜歡模仿的對象還有家長。因此,家長要在日常生活中灌輸幼兒垃圾分類的重要性,還要以身作則,主動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有些家長可能忽視這方面的教育。針對這類問題,幼兒園可以利用節假日開展相關主題活動,讓幼兒、家長一起交流、學習。只有通過教師、家長以及同伴的共同努力,幼兒才能真正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
垃圾分類,人人有責。教師要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營造充滿趣味的垃圾分類教育情境,通過開展角色扮演等相關游戲活動,和家長一起強化幼兒環保意識,養成幼兒垃圾分類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