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永慧,李瀚墨,陳春麗
(1.河北北方學院,河北張家口 075000;2.河北省石家莊市中醫院,河北石家莊 050011)
瞼板腺囊腫又稱霰粒腫,是瞼板腺特發性無菌性炎性肉芽腫,其由纖維結締組織包裹,囊內含有瞼板腺分泌物及慢性炎癥細胞浸潤[1]。各年齡段皆可發生瞼板腺囊腫,但是由于兒童腺體分泌旺盛,因此該病在兒童中發病率較高[2]。瞼板腺囊腫多見于上眼瞼,常單個發生,有時也可出現上下眼瞼同時發病或雙眼同時多個發病。本病在疾病初起階段常無典型臨床癥狀,加之兒童表達能力欠佳,因此往往容易被家長忽視。瞼板腺囊腫常表現為眼瞼皮下圓形腫塊,一般不伴疼痛。囊腫較小者需仔細觸摸方可發現,但其多可自行吸收。囊腫較大者可見眼瞼皮膚局部隆起,與皮膚無粘連,在囊腫對應的瞼結膜面可見一紫紅色或灰紅色的充血病灶,常常需要在囊腫內注射糖皮質激素促進吸收或直接手術切除,多無法自行吸收[1-3]。
中醫認為,瞼板腺囊腫歸屬“疣病”“目疣”“睥生痰核”“眼胞痰核”等范疇,病因為脾失健運、聚濕生痰、上阻胞瞼脈絡,或嗜食肥甘厚味、脾胃濕熱、化熱為痰、痰熱交結于眼瞼。總之,中醫將兒童瞼板腺囊腫的發生歸于“痰”,如《醫宗金鑒》記載:“眼胞痰核濕氣郁,核結如棗如豆形,皮里肉外推之動,皮氣如常硬不疼?!薄堆劭埔字肥觯骸按艘蛱祷鸾Y聚而成,生于胞外皮內,核形如豆,堅硬不疼?!薄秾徱暚幒费裕骸胺彩穷⑸岛?,痰火結滯所成,皮外覺腫如豆,睥內堅實有形?!币虼?,中醫多遵循健脾化痰、軟堅散結、消除痰核的原則治療該?。?]。
患兒,女,2歲8個月,2022年5月4日初診。家長代訴:左眼上眼瞼腫物2 d?;純? d前左眼上瞼無明顯誘因出現腫物,遂來就診。否認瞼板腺囊腫病史,既往體健。否認食物、藥物過敏史。據患兒母親描述,患兒平素易怒,煩躁易哭,喜食甜食、肉類。近日食欲欠佳,不思飲食,夜寐欠安。??茩z查:裂隙燈下左眼上眼瞼可見一大小約6 mm×3 mm 的腫物,觸之堅硬,無壓痛,皮色紅,與周圍皮膚不粘連,無膿性分泌物,上眼瞼結膜可見一大小約5 mm×4 mm 的紅色充血病灶??淘\:患兒左眼上眼瞼可見腫物,偶有哭鬧,飲食欠佳,夜寐欠安,大便干,2~3 d一行,舌淡,苔白,脈滑。西醫診斷:瞼板腺囊腫。中醫診斷:胞生痰核,痰濕阻滯證。治法:化痰散結,健脾化濕。方以化堅二陳湯加減:清半夏4 g,茯苓6 g,僵蠶6 g,天花粉6 g,白芷4 g,焦山楂6 g,焦神曲6 g,焦麥芽6 g,甘草片3 g,浙貝母9 g,荷葉4 g,大黃4 g,皂角刺6 g,甜葉菊3 g,陳皮5 g。7劑,水煎,每日1劑,早晚分服。熱敷眼瞼,每次10~15 min,每日1~2次。囑家長患兒應少食巧克力、蛋糕等甜食,減少每日進食量。
2022年5月11日二診:患兒母親描述,1周以來患兒飲食情況較前好轉,睡眠可,大便1 d一行,便干。專科檢查:裂隙燈下左眼上眼瞼腫物明顯縮小,大小約2.0 mm×1.5 mm,上眼瞼結膜可見一個約1.5 mm×1.5 mm 的紅色充血病灶。在前方基礎上去大黃,加蘆薈1 g。7劑,水煎,每日1劑,早晚分服。繼續熱敷眼瞼,每次10~15 min,每日1~2次。囑家長患兒應少食巧克力、蛋糕等甜食,減少每日進食量。
2022年5月18日三診:患兒母親描述,1周以來患兒食欲佳,主動尋食,夜寐安,大便干,1 d一行。專科檢查:患兒左眼上眼瞼腫物及上眼瞼結膜充血灶消失。患兒體內痰濕基本消除,故停止口服中藥,可繼續熱敷眼瞼5~7 d。囑家長患兒應清淡飲食,合理用眼,不適隨診。
按語:本案患兒屬胞生痰核痰濕阻滯證,治宜化痰散結、健脾化濕,方選化堅二陳湯加減。本病病位在肉輪,五臟屬脾,脾失健運,聚濕生痰。在化痰散結消除有形之邪的同時,兼顧健脾阻斷生痰之源。本案患兒喜食甜品、肉類等肥甘厚味之品,故加焦三仙消食化積?;純阂归g睡眠欠佳,多因貪食及食積造成。因此,不宜直接采用重鎮安神類藥物,而應遵循“胃不和則臥不安”的中醫理論,給予焦三仙消食健脾、調和中焦,脾胃和則夜寐安。半夏燥濕化痰,陳皮理氣行滯,茯苓健脾滲濕,甘草健脾和中,僵蠶、浙貝母化痰散結,大黃、荷葉泄熱通便,白芷、天花粉、皂角刺消腫排膿,甜葉菊降低藥物苦味、改善口感。全方共奏軟堅散結、消腫排膿、健脾化痰之功。二診時,患兒左眼上眼瞼腫物明顯縮小,大便情況較前好轉,故去瀉下攻積力較強的大黃,改用蘆薈。三診時,患兒左眼上眼瞼腫物及上眼瞼結膜充血灶消失,大便、睡眠、飲食較前均有改善,故停止口服中藥,并注意調護,以免疾病再次誘發。
2.1 脾胃虛弱,中氣不足 兒童瞼板腺囊腫多發于眼瞼,據《仁齋直指方》記載:“其上下肉胞屬脾?!笨芍?,眼瞼五臟屬脾,脾與胃相表里,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升胃降,兩者共同維持中焦的升降平衡。小兒具有臟腑嬌嫩,形氣未充的生理特點[5]。汪旬等[6]研究發現,該病的病因多為患兒脾胃功能發育欠佳、中焦不足,故以調和脾胃、補益中氣為治療原則,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郭建玲等[7]研究發現,脾虛與瞼板腺囊腫的復發密切相關,脾虛癥狀積分越高的患兒,復發率越高。兒童瞼板腺囊腫發病與脾胃功能失調密切相關,脾胃為后天之本,運化水谷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但小兒脾胃薄弱,運化未健,飲食稍有不節,便易損傷脾胃。“脾氣散精,水精四布,五經并行”,當脾胃運化功能失調,脾胃氣機升降失調,津液輸布不利時,則眼瞼部聚濕生痰,治宜固護脾胃、化痰散結[8]。
2.2 飲食不節,脾胃濕熱 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飲食結構的多樣化,兒童飲食結構過于精細和豐盛,使脾失運化,聚濕生痰,痰濁內蘊,聚于胞瞼,郁而化熱,治宜消食化積、清熱化濕[9]。
2.3 肝失疏泄,肝脾不和 《素問·金匱真言論》記載:“東方青色,入通于肝,開竅于目,藏精于肝。”可知,眼部疾病的發生多與肝功能失調有關,中醫治療眼疾多從調理肝臟入手。根據五行相克理論,肝木克脾土?!督饏T要略》記載:“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比艋純呵橹臼д{,急躁易怒,肝失疏泄,則會影響脾胃功能,誘發疾病的發生或加重病情,治宜理氣疏肝、調和肝脾。
綜上所述,兒童瞼板腺囊腫的發生與脾、胃、肝功能失調有關,但病位以脾、胃為主,以肝為輔[10]。鑒于兒童的脾胃功能尚未發育成熟,稍有飲食不節便可出現脾胃功能失調,因此,該病的發生與脾胃功能失調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時,兒童處于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成長階段,情緒波動相對較小,因此,肝功能失調對該病的影響相對較小。在治療時,應著重調理兒童的脾胃功能,化痰散結,同時兼顧理氣疏肝、調和肝脾。
化堅二陳湯見于《醫宗金鑒》,用于治療眼胞痰核濕氣郁結證,由半夏、陳皮、僵蠶、茯苓、黃連、甘草、荷葉組成?!督饏T要略》提出痰飲病的治法“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又因“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方中以半夏為君藥,半夏性辛、溫,歸肺、脾、胃經,可溫化中焦,溫肺化飲,絕生痰之源,消已成之痰;陳皮性辛、苦、溫,歸脾、肺經,為臣藥,可理氣健脾行滯,燥濕化痰;君臣相須為用,相輔相成,增強燥濕化痰之力。茯苓性甘、淡、平,歸心、肺、脾、腎經,具有滲水利濕、調中健脾之功。僵蠶性咸、辛、平,歸肝、肺、胃經,辛助散表邪,咸助軟堅散結。黃連性苦、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制約半夏溫燥之性。荷葉性苦、平,歸肝、脾、胃經,清熱化濕。僵蠶、茯苓、黃連、荷葉共為佐藥,助君臣溫肺化飲,燥濕化痰。甘草性甘、平,健脾和胃,調和諸藥,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燥濕化痰、軟堅散結之功。化堅二陳湯臨床應用廣泛,凡證屬痰濕結聚皆可應用,且臨床效果較好。
若兼有食積者,加焦三仙健脾消食,焦山楂消食化積,善消肉食油膩之積,焦麥芽行氣消積,善消米面薯蕷之積,焦神曲消食健脾和中,善消酒食陳腐之積[11]。若兼有脾胃濕熱、排便困難者,加蘆薈攻積通便,蘆薈配黃連,苦寒直下,瀉火通便。若兼有脾氣煩躁者,加蒺藜疏肝解郁,調暢氣機。若兼有痰核較大、勢欲破潰者,加天花粉、白芷、皂角刺清熱瀉火,消腫排膿。同時,鑒于小兒嗜食甜食,不耐苦味,每方中均配甜葉菊,旨在改善全方口感,降低小兒對藥物的抵觸心理。
瞼板腺囊腫是眼科常見的疾病,具有兩大特點,一是好發于兒童及青少年,二是復發率高,難以根治。西醫治療該病多采用熱敷、滴眼液、囊腔內注射激素、手術等方法,手術治療可以迅速緩解患兒眼部癥狀,是目前治療瞼板腺囊腫較為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該病的復發率較高,多次在全麻狀態下進行手術,不僅使患兒產生恐懼心理,增加家長的心理和經濟負擔,還可能對患兒的身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因此,相較于西醫治療方法,中醫治療簡便有效、安全經濟、復發率低,逐漸受到家長們的青睞。中醫認為,瞼板腺囊腫發病多與喂養不當、飲食不節、脾胃損傷有關,臨床以健脾化痰、軟堅散結、消除痰核為治療原則,采用化堅二陳湯加減,不僅能有效消退兒童瞼板腺囊腫,還可以改善患兒的體質,有效降低該病的復發率,值得臨床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