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問題始終是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生命線,是關乎其發展信心的關鍵問題之一。江浩然表示,科技創新是一個探索性、創造性的工作,即便投入也不一定有產出,存在相對較大的經營風險,加上科技型中小企業普遍規模較小,缺乏有效抵押物,融資業務具有“短、小、頻、急”特征,導致科技型中小企業獲得銀行貸款的難度較大。
為進一步加大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江浩然建議,推動信貸資源向科技創新領域傾斜。江浩然認為,金融機構可以根據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特定需求和風險特征,不斷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創新政策,引導企業用好普惠小微貸款工具以及再貸款再貼現政策,大力創新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股權質押融資等新型配套政策;結合科技型中小企業經營活動場景,積極開發定制化金融產品,幫助企業拓寬多元化貸款渠道。
同時,要拓寬科技型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鼓勵利用好資本市場,優化發債融資環境,包括評級機構、評級方法、評級覆蓋面等,創新推出科創票據、科創公司債等債券產品,積極引導科技型中小企業直接對接資本市場,并為其開辟融資‘綠色通道。”江浩然表示。
江浩然還建議,金融機構應運用大數據分析手段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質量和效率。包括運用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手段,科學構建模型,打通包括工商、稅收、收支流水及煤、氣、水等數據通道,建立有公信力的數據庫,通過運用大數據分析,給科技型中小企業精準“畫像”,科學評估企業經營狀態和能力,幫助銀行進行客戶篩選、額度測算及風險監測等,快速審批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