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苑君 劉賢明 張云光
急性闌尾炎作為臨床常見急腹癥, 主要指的是因闌尾管腔阻塞和闌尾周圍組織壓迫導致闌尾腔內的內容物無法及時排空, 引起管腔內壓力升高, 最終導致的一系列臨床綜合征, 早期癥狀主要包括腹痛、惡心、嘔吐和低熱等, 腹痛通常始于上腹部或臍周, 呈陣發性或持續性疼痛, 逐漸轉移至右下腹[1]。這種腹痛通常為闌尾炎的典型表現, 但也可能與其他疾病如腸梗阻、尿路結石等混淆[2]。急性闌尾炎起病急、病情兇險,早期診斷及有效的治療是增強患者預后、提升康復效果的關鍵。研究報道, 30%左右的急性闌尾炎早期臨床表現不典型, 容易出現漏診、誤診[3]。目前, 臨床診斷急性闌尾炎主要采用超聲檢查, 其能夠觀察到闌尾的形態、大小、結構、回聲和血流情況, 但存在較高的假陽性率與假陰性率。隨著影像學技術的進步,MSCT 在急性闌尾炎診斷中得以應用, 為探究其診斷價值, 收集本院80 例疑似急性闌尾炎患者進行研究, 對比不同診斷方式的應用價值,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病例來源于本院于2020 年1 月~2022 年12 月期間收治的疑似急性闌尾炎患者, 共計80 例, 男43 例、女37 例;年齡最小22 歲, 最大68 歲, 平均年齡(46.24±8.52)歲;體質量指數(BMI)18.57~27.49 kg/m2, 平均BMI(22.25±1.81)kg/m2;發病至入院時間4~26 h, 平均發病至入院時間(14.73±3.64)h;臨床表現:腹痛53 例, 惡心嘔吐34 例, 發熱25 例?;颊邔ρ芯糠桨讣笆马椓私獠⒆栽讣尤? 并以知情同意書為文件證明。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急性闌尾炎診斷參照《結腸鏡結合中醫藥治療闌尾炎專家共識(2016 版)》[4];②入組病例均為成年人;③具備正常的聽、說能力, 溝通順暢, 可完成診療配合及隨訪;④患者臨床資料完整無缺失;⑤患者有右下腹痛、發熱、惡心嘔吐等表現, 高度懷疑急性闌尾炎;⑥患者自愿接受腹部MSCT 診斷及超聲診斷。排除標準:①危重癥患者或臟器衰竭、損傷嚴重者;②合并精神科疾病;③凝血系統疾病或免疫功能障礙;④合并消化道出血、腸梗阻等疾??;⑤無法配合完成檢查;⑥伴隨惡性腫瘤疾病;⑦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
1.3 方法 所有患者分別行超聲診斷與MSCT 診斷。①超聲診斷方法:所用美國GE Logiq 9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購自上海三崴醫療設備有限公司), 設置探頭頻率為35 MHz 及7~10 MHz, 常規掃描用低頻探頭,指導患者保持仰臥位進行多切面掃查, 顯示困難時或要避開腸道氣體則取側臥位或右前斜位, 以髂脊臍連線為體表標志, 沿升結腸向下掃查至盲腸, 切換高頻探頭, 以橫斷面探查至盲腸末端尋找闌尾結構, 確定闌尾后多切面反復掃查, 觀察和采集闌尾、回盲部聲像圖,測量外徑及管壁厚度, 操動軌跡球以闌尾橫切留取數據, 盡量顯示闌尾縱向切面, 分析管腔內透聲, 同時觀察管壁層次、腸管蠕動情況, 右下腹腸相間有無積液,闌尾周圍有無積液等?;颊叱R帣z查肝臟、膽囊、膽管、右腎及右側輸尿管, 女性檢查右側附件、盆腔等。②MSCT 診斷方法:使用美國GE 64 排螺旋CT 機(北京瑞強興達醫療設備有限公司), 檢查前告知患者保持仰臥位, 指導患者全身心放松, 在平靜呼吸狀態下憋氣。先對右下腹實施平掃, 電壓及電流參數分別為100 kV、130 mA, 設置螺距為0.6, 層厚以5 mm 為宜。掃描范圍:下至恥骨聯合下緣、上至隔頂, 進行常規平掃。完成掃描后進行矢狀面、冠狀面圖像重建, 管電壓為120 V, 電流為280 mAs, 層厚度為5 mm, 螺距為1.0。窗位調整為30~50 Hu, 窗寬以300 Hu 為宜。獲得的重建圖像上傳至ADW4.3 工作站。檢查前叮囑患者適當充盈膀胱, 先用腹部凸陣探頭對盆腔進行多切面、多方位檢查, 對壓痛明顯的地方重點探查, 與線陣探頭交替應用, 觀察闌尾位置、腔內回聲、周圍積液等特征。完成診斷后, 影像科醫師負責對掃描圖像進行識別與判讀, 影像科醫師均具有豐富的經驗, 為保障圖像判別的科學性與準確性, 應由3~4 名醫師參與。若在圖像判別方面存在不一致的情況, 應單獨列出, 并集中進行探討, 最終達成看法上的一致, 獲得準確的判別結果。
1.4 觀察指標 ①將手術病理結果作為金標準, 比較超聲、MSCT 的診斷效能, 包括敏感性、特異性、準確率、陽性預測值與陰性預測值, 敏感性=真陽性例數/(真陽性例數+假陰性例數)×100%, 特異性=真陰性例數/(真陰性例數+假陽性例數)×100%, 準確率=(真陽性例數+真陰性例數)/(真陽性例數+真陰性例數+假陰性例數+假陽性例數)×100%, 陽性預測值=真陽性例數/(真陽性例數+假陽性例數)×100%,陰性預測值=真陰性例數/(真陰性例數+假陰性例數)×100%。②比較不同類型闌尾炎患者的CT 征象,包括闌尾糞石、盲腸壁增厚、腸淤張、周圍滲出。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2.0 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 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超聲、MSCT 診斷結果分析 病理診斷結果顯示, 80 例患者中62 例為陽性, 18 例為陰性;超聲診斷真陽性51 例, 真陰性13 例;MSCT 診斷真陽性59 例,真陰性16 例。見表1。

表1 超聲、MSCT 診斷結果分析(n)
2.2 超聲、MSCT 診斷效能比較 MSCT 診斷敏感性、準確率以及陰性預測值分別為95.16%、93.75%、84.21%, 高于超聲診斷的82.26%、80.00%、54.17%,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超聲與MSCT 診斷特異性、陽性預測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超聲、MSCT 診斷效能比較(%)
2.3 不同類型闌尾炎患者的CT 征象比較 MSCT 診斷結果顯示, 59 例真陽性病例中25 例為單純性闌尾炎, 18 例為化膿性闌尾炎, 16 例為穿孔壞疽性闌尾炎, 不同類型闌尾炎患者的周圍滲出占比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類型闌尾炎患者的闌尾糞石、盲腸壁增厚、腸淤張占比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不同類型闌尾炎患者的CT 征象比較[n(%)]
流行病學調查研究表明, 我國急性闌尾炎發病率高達7%~12%, 且隨著生活習慣與飲食結構的改變, 發病率逐年攀升[5,6]。急性闌尾炎的危險因素包括肥胖、家族病史、飲食不規律等, 此外, 久坐、缺乏運動、吸煙、喝酒等不良生活習慣也會增加急性闌尾炎風險。急性闌尾炎發病突然, 進展速度快, 早期診斷對于患者的治療和預后至關重要。然而, 由于闌尾位于腹腔深處, 其癥狀和體征可能并不明顯[7]。急性闌尾炎的早期癥狀包括右下腹痛、腹脹、腹瀉、便秘等, 隨著病情的進展,患者出現發熱、乏力、惡心、嘔吐等癥狀。在早期階段, 這些癥狀可能并不嚴重, 容易被患者忽視或誤診為其他疾病。因此, 如何早期診斷急性闌尾炎成為臨床亟待解決的問題[8]。
病史和體格檢查是診斷急性闌尾炎的常規手段,醫生需要詳細詢問患者的癥狀、病程、既往病史等信息,并進行全面的體格檢查, 特別是右下腹部的檢查, 通過這些信息醫生可以初步判斷患者是否可能患有急性闌尾炎。實驗室檢查可以幫助醫生進一步確診, 例如白細胞計數和中性粒細胞比例增加通常提示感染, 同時,尿常規檢查可以幫助排除尿路結石等其他可能的病因。影像學檢查是診斷急性闌尾炎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影像學檢查包括超聲、CT 等。超聲檢查是一種無創性檢查方法, 對于診斷急性闌尾炎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患者無需接受放射線照射, 減少了對身體的傷害。超聲檢查可以實時觀察闌尾的動態變化, 如蠕動情況、血流速度等, 有助于判斷闌尾是否處于急性炎癥狀態[9]。但該診斷方式也存在一定的誤診率, 尤其是對于早期闌尾炎和闌尾周圍膿腫的診斷, 超聲檢查的準確性相對較低。且由于脂肪的干擾, 超聲檢查在肥胖患者中診斷急性闌尾炎的準確性較低[10]。另外超聲檢查結果受到操作者技術水平、經驗等因素的影響較大。
此次研究對比了超聲與MSCT 診斷急性闌尾炎的應用價值, 結果顯示MSCT 診斷真陽性59 例, 真陰性16 例;MSCT 診斷敏感性、準確率以及陰性預測值分別為95.16%、93.75%、84.21%, 高于超聲診斷的82.26%、80.00%、54.17%,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體現了MSCT 診斷急性闌尾炎的優勢。MSCT 通過其高分辨率和多層次掃描能力, 準確顯示闌尾的形態、位置及其與鄰近組織的關系, 清晰顯示闌尾的形態、結構以及闌尾周圍脂肪間隙、筋膜、淋巴結等征象。急性闌尾炎時這些征象會發生變化, 而MSCT 能捕捉到這些變化, 可提高診斷準確性[11,12]。MSCT 可以進行多層次掃描, 從不同角度展示闌尾病變, 有助于醫生全面評估病情, 同時, MSCT 還可以清晰地顯示闌尾與鄰近器官的關系, 有助于鑒別診斷。MSCT 集中了立體成像技術與數據采集技術的優勢, 可以提供立體、全面的闌尾及其周圍結構的圖像, 通過旋轉式掃描, 采集患者腹部多個層面的影像數據, 計算機對采集到的影像數據進行處理, 生成二維或三維的影像圖像, 醫生根據生成的影像圖像, 觀察闌尾的形態、大小、位置, 具有較高的診斷效能[13]。本研究MSCT 診斷59 例真陽性病例中25 例為單純性闌尾炎, 18 例為化膿性闌尾炎,16 例為穿孔壞疽性闌尾炎, 不同類型闌尾炎患者的周圍滲出占比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闌尾糞石征象主要包括闌尾直徑增厚, 直徑一般會超過6 mm,且闌尾形態會因為糞石的存在而發生變化, 可呈圓形、卵圓形或桿狀, 沿闌尾走行方向排列, 典型特征是邊緣不規則, 有時糞石周圍可觀察到氣體, 這意味著闌尾可能穿孔[14]。闌尾壁的炎癥和腫脹可能會導致盲腸腸壁的增厚, 這種增厚在CT 圖像上可能會顯示出盲腸壁密度增高, 形態變得不規則, 或者出現周圍脂肪間隙模糊等現象。腸淤張征象則意味著腸道靜脈有淤血, 或腸脹氣, 有腸內容物、腸黏液等潴留的現象[15]。與單純性闌尾炎、穿孔壞疽性闌尾炎相比, 化膿性闌尾炎周圍滲出征象占比較高, 這是因為闌尾內部的細菌感染導致闌尾壁出現炎癥反應, 炎癥介質和膿液會從闌尾壁的毛細血管中滲出, 聚集在闌尾周圍的組織中, 形成周圍滲出。掌握患者CT 征象對于疾病類型判斷有著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 MSCT 能夠準確呈現急性闌尾炎的影像學特征, 診斷效能高, 可為后續的診斷和治療提供重要依據, 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