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市民政局
近年來,西安市大力推進婚姻領域移風易俗,倡導婚事簡辦的文明新風,以傳統文化底蘊和地域文化特色為主線,推出農村地區婚俗改革“藍田新婚禮”模式和城市地區“五社聯動”模式,打造“昆明池·七夕公園”、“翰墨飄香 情滿長安”、“鵲夢千年 雁塔結緣”等系列婚俗文化品牌。
深挖地域文化特色,激活婚俗改革新途徑。在全市開展為期3 年的婚俗改革試點工作,鼓勵縣(區)深挖本地歷史文化特色,激發根植本土的文化活力。藍田縣在《呂氏鄉約》的基礎上,融入摒棄陋習、移風易俗等新內容,形成《藍田新鄉約》,策劃推出“藍田新婚禮”,實現“一戶辦婚禮,教育一村人”的良好效果。“藍田新婚禮”巧妙嵌入“傳思想、感黨恩、立家訓、送文化、誦鄉約”五個環節,將傳播黨的創新理論、倡樹優良家風家訓、革除陳規陋習、推進移風易俗等內容與婚禮有機融合。組建新婚禮志愿者服務協會,積極動員婚慶機構司儀加入,讓其成為推行“藍田新婚禮”項目的志愿者。截至目前,舉辦“藍田新婚禮”800 余場,有力弘揚了婚俗新風尚。
推廣“五社聯動”模式,奏響婚俗改革新篇章。
將婚俗改革與“五社聯動”試點充分融合,大力推廣“社工+婚姻”、“社區+婚姻”工作模式,發揮紅白理事會作用,充分調動基層參與婚俗改革積極性。碑林區堅持政府主導、民政主推、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群眾響應“五位一體”工作思路,開創“社工+婚姻家庭”、“法律+婚姻家庭”、“志愿服務+婚姻家庭”等模式,在8 個街道社工站以及85 個社工室設立婚姻家庭“情感驛站”。通過黨員帶頭簽訂、動員群眾積極參與的方式,在全區推廣《婚俗禮儀公約》。西咸新區將婚俗改革融入村規民約,制定《紅白理事會章程》,對紅事彩禮、宴席標準等作出倡議規范。成立村民理事會,對婚喪嫁娶全程監督。
建立特約頒證制度,倡樹婚俗改革新風尚。將頒證儀式和“云直播”引入結婚登記流程,實現結婚頒證常態化、特約頒證制度化。全市共投入婚姻登記機關提升改造等工作經費5456.3 萬元,打造了一批具有西安文化底蘊的登記機關,引導新人樹立新時代婚嫁觀念。未央區以“漢風古韻,美滿未央”為主題,打造西北首個漢文化沉浸式頒證廳。西咸新區在象征愛情的“昆明池·七夕公園”建立西北首家公園式婚姻登記場所。邀請黨政領導、社會名人、模范代表等為特約頒證員,舉辦集體婚禮和頒證儀式,并直播宣讀誓言及頒證過程。近年來,全市共舉辦 “鵲夢千年 雁塔結緣”、“翰墨飄香 情滿長安”漢式集體頒證等系列活動145 場,讓5153 對新人沉浸式體驗“琴瑟相合,鐘磬長鳴,禮樂相伴,詩書為證”的古韻婚儀。
規范登記標準,探索婚姻家庭服務新模式。實施《婚姻登記全程電子化服務規范》地方標準,完善全市婚姻登記全程電子化、跨區域通辦、婚姻電子證照、線上預約預審等系統,統一全市婚姻登記服務標準,形成婚姻登記“西安模式”。探索將婚姻家庭輔導納入協議離婚程序,對當事人問題精準分類、精確輔導。上線全市婚姻家庭輔導平臺,為當事人提供婚前教育“云課堂”、結婚頒證“云直播”、婚姻家庭“云輔導”等內容,幫助當事人做好進入婚姻狀態的準備,學習增進婚姻幸福、化解婚姻危機的技巧。在平臺創新推出冷靜期管理機制,依照民法典等相關法規,設計離婚冷靜期“靜思”月歷,每周根據離婚冷靜期不同階段提出4 個問題,幫助離婚申請當事人做出理性決定,防止沖動型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