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龍飛
2023年5月以來,河北省邢臺市把發展老年助餐服務作為為民辦實事重要內容,認真解決好老年人“一餐熱飯”難題。先后引入69家餐飲企業,聯合34家社區便利店、14家家政公司、27個志愿者團隊開展助餐服務,并確定由64家養老機構承擔社區老年人助餐服務工作;同時,明確社區(村)黨支部書記為第一責任人,組織開展轄區內老年助餐服務工作。目前,全市已建立覆蓋城鄉、節點支撐、方便可及的老年助餐服務網絡,覆蓋514個社區、397個村,服務老年人5.7萬人次。
推廣敬老食堂,試點探索公建民營。在城鎮社區,依托縣級智慧養老服務平臺,整合現有的社區養老資源,提供敬老食堂場地及設施設備,由助餐企業負責運營。該模式已覆蓋襄都區、寧晉縣、臨城縣的30余個社區。在農村,多渠道籌措運營資金,將閑置公共用房或民房改建為敬老食堂,由村委會監督,委托社會餐飲企業或個人經營。該模式以沙河市田村“一元餐廳”、寧晉縣劉路村和金家莊村“暖心食堂”等為典型代表。
推行便民餐桌,激發社會資本活力。隆堯縣、臨西縣的20余個社區探索“餐飲企業+便民餐桌”助餐模式,引進連鎖化餐飲企業,利用自有餐飲網點,開辟老年就餐區,老年人就餐享受優惠價格。以寧晉縣上城嘉苑社區為代表的社區探索“社區+家政公司+便民餐桌”助餐模式,由社區牽頭,聯合家政公司,利用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打造社區便民餐桌。信都區、平鄉縣試點探索“中央廚房+社區便利店+便民餐桌”助餐模式,由社會餐飲企業建設中央廚房,負責食材采購、加工和統一配送,社區內便利店、小型商超等商貿企業作為助餐點,實現線上點餐、線下收餐。在清河縣馬屯村,村內建設老年人集中就餐區,村周邊的養老機構與村委會、老年人簽訂三方助餐協議,以“養老機構+老年餐桌”方式為老年人提供方便、實惠的助餐服務。
定制小飯票,妥善解決兩難問題。以解決獨居老年人舍不得在外就餐和在外務工兒女無法照顧老人生活的兩難問題為著力點,在部分社區和村試點推行小飯票(電子或紙質形式),在外子女可通過購買小飯票為家中老人訂餐,老人憑小飯票到助餐點就餐或外帶,妥善解決居家老年人的吃飯難題。此外,助餐點還能及時了解居家老年人的安全和健康情況,解除子女后顧之憂。目前,該模式已覆蓋臨城縣程陽村、隆堯縣東河村等。
發展互助餐飲,引領村民互助。按照政府支持、村級主辦、互助服務的原則,依托農村互助幸福院,采取縣鄉政府投一點、愛心力量捐一點、村集體出一點、就餐家庭付一點的方式,由身體狀況良好、具備廚藝特長的低齡老年人,為其他老年人提供買菜做飯等服務,既解決了高齡老年人一日三餐無人照顧之憂,又讓活力老年人發揮余熱。該模式以任澤區駱家莊村、威縣西河口村、隆堯縣西莊頭村等為代表。
舉辦孝道大餐,豐富服務供給內容。采取政府補助、愛心力量捐助、村集體贊助的方式,在基礎設施較好、孝老氛圍濃厚、老年人助餐需求較高的村,每逢初一、十五舉辦孝道大餐,同時開展健康義診、文藝演出、義務理發等志愿服務,營造良好的敬老孝老氛圍。該模式以威縣孫家寨村的“一村人、一家人、一口鍋”孝道大餐、南和區趙牌村“趙進故里、孝道之鄉”孝道餃子宴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