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貴榮(北京市北京京煤集團總醫院)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也被稱為急性腦梗死,是最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它是由于腦血管的狹窄阻塞導致腦部血液供應不足而引起的。這種疾病會導致腦部組織缺氧和缺血,從而引發神經功能障礙,有的由心臟贅生物或者主動脈弓上斑塊脫落栓塞所致。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是腦血管疾病中最常見的類型,約占所有腦卒中病例的80%。它的發病突然,癥狀嚴重,需要緊急治療。及時診斷和治療對于減少腦損傷和促進康復至關重要。
大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腦梗死的最主要原因。它是一種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管壁內脂質沉積物(斑塊)的形成。斑塊由膽固醇、脂蛋白和鈣等物質組成。隨著時間的推移,斑塊逐漸增大,血管壁變得狹窄和僵硬。當斑塊破裂或潰瘍形成時,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會聚集在該區域,形成血栓。隨著時間的推移,纖維蛋白和其他凝血因子也會聚集在血小板上,形成穩定的血栓。這個血栓可以阻塞血管,導致腦部血液供應不足,引發腦梗死。
比較常見的是心源性的腦栓塞、房顫或者卵圓孔未閉導致右向左的分流,引起栓塞的疾病等,在臨床上主要是由于心源性疾病產生的栓子導致腦動脈的閉塞,心源性栓塞約占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20%,心源性栓塞往往起病更加迅速,數分鐘內即可出現嚴重的神經功能缺損,而且靜脈溶栓效果相對欠佳。

小動脈閉塞是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另一個常見病因。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主要是小腦動脈閉塞以及腔隙性腦梗死。
偏癱或肢體無力是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常見癥狀之一。它通常發生在腦梗死的側面,即腦卒中發生的一側。這種癥狀導致身體的一側(通常是面部、手臂和腿部)出現無力或癱瘓。
當腦部的血液供應受到阻斷或減少時,相關運動區域的神經功能受損。這可能是由于腦血管阻塞或狹窄導致的。偏癱的程度可以因腦梗死的嚴重程度和受影響的腦區域而有所不同。患者可能無法控制受影響的肢體,出現運動障礙。例如,如果腦梗死發生在左側腦部,患者的右側肢體可能會出現無力或癱瘓。這可能導致行走困難、手部協調能力下降以及面部表情不對稱等問題。
言語障礙是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常見癥狀之一。患者可能出現語言表達困難、說話含糊不清或完全失語的情況。這是由于腦部血液供應不足導致語言中樞受損所致。患者可能理解別人的話語,但無法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思。
感覺障礙是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常見癥狀之一。這種感覺通常是突然發生的,且偏身感覺障礙,表現為一側上下肢甚至面部麻木不適,主要是由于供應丘腦及其相關傳導通路的腦血管發生阻塞,導致相應區域的腦組織因缺血而發生梗死。
視力問題是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常見癥狀之一。患者可能出現視力模糊、視野缺失、雙重視覺或完全失明的情況。這是由于腦部血液供應不足導致視覺中樞受損所致。視力問題可能影響一只或兩只眼睛,具體癥狀取決于腦部受損的位置。
患者可能感到站立或行走時失去平衡,容易摔倒或搖晃,他們可能需要依靠支撐物或他人的幫助來保持穩定。患者可能在進行精細運動或協調動作時遇到困難。例如,他們可能無法精確控制手指的動作,或在進行復雜動作時出現不協調的表現。患者可能在進行眼睛和手部之間的協調活動時遇到困難。例如,他們可能無法準確地抓取物體,或在追蹤移動物體時出現困難。這些平衡和協調問題可能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活動能力產生重大影響。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藥物治療主要是早期溶栓治療。溶栓治療是通過使用溶栓藥物溶解血栓,從而恢復梗死灶的血流,減少腦組織的壞死面積,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常用的溶栓藥物包括阿替普酶、替奈普酶等。溶栓治療的時間窗一般為發病后3—4.5 小時內。在進行溶栓治療時需要仔細權衡風險和益處,慎重選擇治療方案。
對于無法通過溶栓治療或者溶栓治療失敗的大血管閉塞患者,可以考慮介入治療。介入治療是通過導管技術在閉塞的血管內放置支架或者進行血栓抽凈術,從而恢復血流通暢。介入治療一般適用于大血管閉塞的患者,如頸動脈、大腦中動脈、基底動脈等。介入治療的時間窗相對較長,一般為發病后6-24小時。介入治療通常需要在有專業技術和設備的醫院進行,手術風險較大,需要仔細評估患者的情況和手術指征。
急性腦梗死的康復治療是非常重要的。康復治療包括早期康復訓練、功能鍛煉、語言康復、認知訓練等。早期康復訓練主要是通過物理治療、作業療法等手段,幫助患者恢復肢體功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功能鍛煉主要是通過運動訓練、日常生活技能訓練等,幫助患者重新學習和掌握生活技能。語言康復和認知訓練則是幫助患者克服失語和認知障礙,重建正常的溝通和認知能力。康復治療需要長期進行,患者和家屬需要有耐心和毅力,積極配合醫生和康復師的治療計劃,以獲得最佳的康復效果。
除了常規治療之外,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還需要積極處理并發癥,如腦水腫、顱內高壓、肺部感染、吞咽障礙等。在治療過程中,還需要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神經功能狀態、血液生化指標等,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同時,患者家屬也需要配合醫生的治療計劃,提供護理和支持,關注患者的心理健康。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是一種嚴重的腦血管疾病,對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重大影響。了解其定義、病因、癥狀和治療策略,對于預防和處理該疾病至關重要。早期診斷、緊急治療和康復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腦損傷,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同時,我們也應該關注預防措施,如控制危險因素、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體檢,以降低患病風險。通過綜合的醫療和社會支持,我們可以共同努力,減少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率,并提高患者的康復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