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軒(石家莊市第二醫院)
學齡期兒童即6—12 歲的孩子,這個階段是牙齒發育和口腔健康的關鍵時期。然而,調查顯示,學齡期兒童普遍存在較高的齲齒發病率。這不僅給孩子帶來了疼痛,還可能影響他們的營養吸收、語言功能和社交能力。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全球有60%—90%的學齡期兒童受到不同程度的齲齒影響;在我國,學齡期兒童的齲齒發病率仍然較高。根據中國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數據,全國范圍內6—12 歲兒童的平均齲齒患病率約為50%左右;在城鄉之間,學齡期兒童的齲齒發病率也存在一定差異。通常情況下,農村地區的學齡期兒童更容易受到齲齒問題的影響。
不良口腔衛生習慣、高糖飲食、缺乏定期口腔檢查和治療等是造成齲齒的主要因素。那么,學齡前兒童應該如何預防齲齒呢?
1.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家長應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包括定期刷牙、正確刷牙方式、使用牙線清潔牙縫等。建議每天至少刷牙兩次,每次刷牙3 分鐘。
2.健康飲食 家長應為孩子提供均衡營養的飲食,包括各種蔬菜、水果和富含鈣質的食物。這有助于維持口腔健康,促進牙齒發育。
3.定期口檢查和清潔
家長應定期帶孩子去看牙醫,進行口腔檢查和清潔。早期發現和處理口腔問題,可以防止疾病的發展
4.氟化物應用
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是一種提高牙齒抵抗力的有效方法。氟化物是一種能夠阻止牙齒脫礦的物質,它可以和牙齒表面的礦物質結合,形成一層保護性的薄膜,防止細菌侵蝕牙齒。
此外,根據牙醫的建議,家長還可以考慮讓孩子使用氟化物漱口水或涂氟劑來增加預防齲齒的效果。氟化物漱口水可以通過漱口的方式將氟化物直接送到牙齒表面,進一步增強牙齒的抵抗力。涂氟則是一種在牙醫診所使用的方法,通過將氟化物涂抹在牙齒表面,更強效地保護牙齒。
5.口腔健康教育
首先,家長是孩子口腔健康的第一責任人,需要認識到兒童口腔健康的重要性。他們應該積極參與孩子的口腔衛生管理,指導孩子養成正確刷牙、使用牙線等口腔衛生習慣。家長還應該定期帶孩子去口腔醫生那里檢查,及時發現和治療齲齒問題。
其次,學校也應該加強對口腔健康的宣傳和教育。學校可以組織口腔健康講座、展覽等活動,向學生和家長傳授正確的口腔衛生知識和技巧。學校還可以配備專業的口腔保健人員,定期檢查學生的口腔健康狀況,并提供相應的治療和指導。
總之,學齡兒童齲齒是一個非常重要且可預防的問題。通過科普類的宣傳和教育,我們可以提高大家對學齡期兒童齲齒的認識,并幫助家長和孩子了解正確的預防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