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才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程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近年來,為了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我國頻頻出臺多項政策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其中,農業高效節水項目就是代表之一。自從2008年開始,新疆地區就開始著手農業高效節水項目建設,并采取貼息政策和財政直補的方式推動建設步伐。多年來,新疆地區不斷加大對農業節水項目建設的投入,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到高效節水灌溉事業中來。根據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12月,新疆地區農作物灌溉節水面積達1825萬畝,可以看出新疆地區農田高效節水工程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同時,新疆地區在節水工程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后期管護不到位等。因此,為了進一步提升農田高效節水工程效益,有必要進行績效評價及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以期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
為保證評價過程和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和真實性,就要從多個角度進行綜合考慮。在農業高效節水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建立的過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則。第一,完整性原則。構建的績效指標評價體系要保證各因素之間存在客觀的邏輯關系,能夠客觀的反映出農業高效節水績效特點和節水的效果。同時,邏輯關系的客觀性也能夠使評價達到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評價效果。第二,典型性原則。在選取評價指標時,必須充分考慮研究對象的特點,將節水及節水效果作為考慮的重點因素,并且要降低非關鍵因素對應的指標,保證評價的準確性。同時,為了分析指標的動態變化情況,要盡可能多搜集一些年份的數據。第三,易操作及量化原則。指標屬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評價結果的準確性。,評價指標相關數據應當易于收集,且指標之間應當具有一定關聯度,便于進行指標之間的比較;同時,為了考慮后續評價過程,應盡量選擇可量化的指標。第四,綜合性原則。評價的最終目的是分析農業高效節水工程的應用效果。因此,要重視節水效果、經濟帶動以及社會效益等多個方面的因素。
結合水利部發布的相關考核標準規范,如《灌區考核標準》、GB/T 50363—2018《節水灌溉技術規范》等,初步選取農田高效節水工程績效評價指標;接著,結合新疆地區農田灌溉、農業節水等特點和現狀,對初步識別的指標體系進行進一步的完善;最后,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爭取專家的意見,構建完善的新疆地區農田高效節水工程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

表1 新疆地區農田高效節水工程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為了保證指標賦權的客觀性和準確性,本文采用主客觀相結合的方法對指標進行賦權。首先,采用層次分析法計算指標權重,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根據評價目標建立層次評價模型,本文從技術、經濟、社會以及技術可持續4個層次出發建立指標評價模型。
第二,構造評價判斷矩陣:
(1)
式中,A—判決矩陣;aij—第i個指標重要程度與第j個指標重要程度之比。
第三,計算指標權重:
(2)
第四,進行一致性檢驗:
(3)
(4)
當CR<01時,說明符合一致性檢驗,否則,需要對數據進行相應的調整,直至符合要求為止。
接著,采用熵權法計算指標權重,計算步驟如下:
第一,構建評價矩陣:
(5)
對指標進行無量綱化處理:
則可得到指標經過處理后的矩陣:
(6)
第二,計算指標熵值:
(7)

第三,計算指標的變異系數:
αi=1-ei
(8)
第四,計算熵權:
(9)
最后,進行組合賦權:
w綜=αθA+βw熵
(10)
式中,α+β=1。
本文擬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建立農田高效節水工程績效評價模型,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確定評價指標集:
U={u1,u2,…un}
U1={u12,u12,…u1k}
…
Um={um1,um2,…umk}
(11)
第二,確定評語集和權重集:
評語集可定義為:V={v1,v2,…vp}
權重集可定義為:A={a1,a2,…am};Ai={ai1,ai2,…aim}
(12)
第三,進行一級模糊綜合評價:
對因素U集合中的某個因素μi進行評價,得到單因素評價集:
μi={μi1,μi2,…μim}
(13)
可得出準則層評價矩陣:
(14)
則評價結果計算公式為:
Ri=Aj*Bi
(15)
同理,進行二級模糊綜合評價。最后得出綜合評價結果:R=AB。
本文擬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模型對農田高效節水工程績效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構建模型如下:
EWS=β0+β1AWS+β2GFI+β3TP+β4FMM+ε
(16)
式中,β0—常數項,βi—因素系數,ε—隨機因素。
根據AHP-熵值組合賦權法計算新疆地區農田高效節水工程績效評價指標權重,結果見表2。

表2 新疆地區農田高效節水工程績效評價指標權重
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新疆地區農田高效節水工程績效進行評價。首先,計算各準則層評價結果:
R1=W1×B1=(0.0269,0.4517,0.1299,0.2229,0.0681)
R2=W2×B2=(0.0377,0.5278,0.1325,0.2539,0.0278)
R3=W3×B3=(0.0601,0.4427,0.1729,0.2516,0.0709)
R4=W4×B4=(0.0149,0.3263,0.2782,0.1533,0.0621)
R5=W5×B5=(0.0218,0.4299,0.2010,0.1268,0.0519)
計算新疆地區農田高效節水工程績效綜合模糊評價,可得:
R=W×B=(0.0375,0.4528,0.1059,0.2169,0.0644)
(17)
可以看出,新疆地區的農田高效節水工程績效綜合評價結果比較理想,但是節水工程效益仍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同時,根據等級比重,排在第二是較差,說明未來有向較差發展的不利趨勢,需要提前采取措施進行控制。
首先,對變量進行選擇以及確定調研的樣本范圍。本文在充分考慮農業高效節水工程的目的和特點后,將農業供水量、農業高效節水政府財政投入、節水技術普及程度、節水設施維修管護情況作為本次研究的自變量,將農戶高效節水面積作為本次研究的因變量,構建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同時,本文將新疆英吉沙縣作為本次研究范圍,在該地區發放調查問卷,收集調研數據。
其次,對選取的變量進行相關性分析,具體結果見表3。
從表3可以看出選取的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的關系較為顯著,與節水面積之間的關系比較弱,但是相關性仍然顯著。因此,可知自變量之間不存在線性關系。
最后,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分析結果見表4。
根據分析結果可知,自變量與因變量都對節水面積具有顯著影響。其中,農業供水量、節水技術普及程度以及農業高效節水政府財政投入和節水設施維修管護系數的顯著水平分別為0.05、0.01和0.001。從回歸結果來看,其影響較為顯著。
本文在對新疆地區農田高效節水績效工程進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農田高效節水工程績效評價體系,為新疆地區正確認識農田高效節水效果提供了思路。同時,以英吉沙縣為例,討論了農田高效節水工程績效影響因素,分析得出農業供水量、農業高效節水政府財政投入、節水技術普及程度、節水設施維修管護情況對高效節水工程績效具有顯著影響。在此基礎上,建議增加財政投入,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新疆地區農田高效節水工程使用效果。本文研究選擇英吉沙縣作為調查范圍,是否可代表新疆地區需進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