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敏 劉玉馨
[摘 要] 如今,各大衛視、視頻平臺都有音樂綜藝節目的代表之作。我國最早出現的音樂綜藝節目是1984年的《青年歌手大賽獎》,隨著2004年湖南衛視《超級女聲》的橫空出世,從此拉開了素人音樂選秀節目的精彩帷幕,之后的《快樂男聲》《我型我秀》和《中國好聲音》等一系列素人音樂選秀綜藝都受到了觀眾的熱烈追捧,也給有音樂夢想的人搭建了更多的平臺,競技類的節目有著強大的吸引力和挖掘價值,便成為音樂綜藝節目最主要的形式之一。隨著湖南衛視從韓國MBC引進推出的重磅節目《我是歌手》的出現,給專業歌手競演搭起了舞臺,也掀起了明星競演的熱浪。之后便出現了星素結合的節目《我想和你唱》,搭起了粉絲與偶像之間的音樂橋梁。《聲入人心》帶著小眾音樂“美聲音樂劇”及“非淘汰”的比賽制度走入了觀眾的視線,不僅收獲了良好的口碑,也促使大眾帶動了小眾文化的傳播。本文以《來看我們的演唱會》為例,探討我國音樂綜藝的新類型與發展。
[關鍵詞] 音綜;音樂節目;《來看我們的演唱會》
[中圖分類號] J639?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2233(2024)03-0196-03
互聯網時代的快速發展使音樂綜藝節目從衛視節目延伸至視頻平臺,不同的音樂領域漸漸都被挖掘,給小眾音樂開拓了賽道,如:說唱類《中國新說唱》、樂隊類《樂隊的夏天》、民謠類《我們的民謠》等等。如今音樂綜藝節目百花齊放,不斷融合創新,甚至一些節目已經延伸成了文化大IP,形成了市場業態并開發衍生產業,但是繁榮的同時也會出現“宛宛類卿”的現象,若想制作出有質量的音樂綜藝節目,有效的創新是必備的條件之一。
一、節目理念
(一)節目的產生背景
如果說演唱會對于粉絲來說是一場與偶像之間的雙向奔赴,那么音樂綜藝節目對于粉絲來說就更像是單相思,演唱會是大部分粉絲選擇與偶像赴約的機會之一。受到疫情的影響,前幾年國內的線下演出市場與綜藝節目的發展緩慢,盡管線上直播與短視頻、演唱會、音樂會等方式逐漸成為演出行業的“第二舞臺”,但線下演唱會的大合唱、粉絲互動等所帶來的感受是不可替代的,粉絲們渴望與偶像近距離接觸,體會獨有的情感共鳴。
伴隨著演出市場的慢慢回溫,《來看我們的演唱會》這檔音樂綜藝節目敏銳地捕捉到了國民需要釋放的情緒,察覺到了時代風向與需求,并打破了距離隔閡,綜藝代表著放松、娛樂,演唱會代表著享受、滿足,兩者相結合還給大家一個與偶像更加近距離接觸的現場舞臺。
(二)節目的定位
《來看我們的演唱會》是由騰訊視頻所制作,于2022年11月19日在騰訊視頻首播,定位于國內首檔全開麥演唱會式的音樂綜藝節目,致力打造“真Live”“全開麥”“放肆嗨”的節目模式。單期節目按照熱場、開場、中場、壓軸等環節標準地還原了演唱會的儀式感,在每個節目表演之前會有倒計時的設計,能夠調動觀眾的情緒且增加期待值,甚至還有“安可”環節,并且節目組會及時用字幕和背采等方式向觀眾普及一些演唱會文化。
獨特的節目模式帶給了大家全新的音樂綜藝體驗,歌手與觀眾之間新穎的互動吸引著更多潛在的觀眾來加入這場音樂盛典。演唱會與音樂綜藝節目的大膽融合,既滿足了渴望觀看線下演唱會的群體,又給音樂綜藝節目的融合創新的領域提供了新思路。
二、節目的形式創新
(一)節目嘉賓的挑選
每檔節目的嘉賓決定了所吸引的觀眾群體,《來看我們的演唱會》的嘉賓是由6組十分默契的音樂好友自行搭檔組成。在固定嘉賓里,擁有超高知名度的張信哲與伍思凱的“開張伍哲”組、品冠與黃品源的“哥哥有意思”組是當之無愧的前輩們,戴佩妮和周蕙、江美琪,組成了風格百變的“瘋三娘”,這三組歌手都是有著十幾二十年的深厚友誼,是華語樂團中擁有“金曲”的風云人物們;由陳楚生、陸虎、王櫟鑫、張遠組成的“07+”組,作為承上啟下的中生代,代表著的是像他們一樣不論經歷多大的困難都仍在堅持的音樂人們,擁有“再就業男團”頭銜的他們,再次翻紅不是運氣而是他們不可埋沒的強大實力和對音樂、舞臺的極度熱愛;王琳凱和張碧晨的“兔碧南波萬”組、周震南和蔡維澤的“47組”是在嘉賓里流量與實力成正比的青年組,流言蜚語擊不垮的他們有強大的爆發力和敢玩音樂的態度。來自不同年代、不同地區、擅長不同音樂領域的實力歌手們,多元的嘉賓陣容能夠更好地對應不同年齡層次的觀眾喜好,通過音樂對話來拉近不同地區觀眾之間的距離。
在傳統演唱會的流程里,還會有神秘的特約嘉賓出現,與主場歌手合作給觀眾帶來驚喜演出,那么《來看我們的演唱會》也絕對少不了這一獨特的流程,會有新的音樂助陣好友加入其中一同表演,自然流露的真情實感豐富了節目的話題,當與好友一起出現時,觀眾看到的是他們更松弛、鮮活的樣貌,拉近了偶像與觀眾之間的距離,輕松的治愈的情緒價值傳遞開來,觀眾更能投身于這場視聽盛宴。
(二)節目的舞臺挑戰
我國大部分的音樂綜藝節目及歌手的演唱會,會選擇用傳統的三面臺作為演出舞臺,而目前四面臺逐漸成為演唱會舞臺新的流行風向,但四面臺在音樂綜藝節目中幾乎是未出現過的。
而《來看我們的演唱會》突破了傳統舞臺,選擇的舞臺是在棚內錄制的小型四面臺。四面臺是沒有身后的大屏幕的,觀眾能看到舞臺上的每個角度,所以對于歌手來說是沒有絕對的正面,演出要顧及每一個觀眾。對現場的觀眾來講四面臺更具有包裹感、真實感和參與感,帶來的視覺沖突加上沉浸式地觀看,無限拉近與偶像的距離,還能在演出時加入更多的互動、游戲環節,與觀眾簡單的拉手、擊掌、大合唱等互動,到歌手與觀眾一起的開火車多人互動,再到歌手在觀眾席的區域中出場、演唱,這些只屬于《來看我們的演唱會》的獨有互動畫面,使現場的熱浪一層接著一層,就算是在屏幕前觀看的觀眾也仿佛身臨其境,能被高漲的氛圍帶動起來。
四面臺在演出開始后是沒有其他的工作人員在側幕幫忙的,要求歌手做到“真Live”“全開麥”,用極強的舞臺駕馭能力及表現力來展現音樂作品,所以舞臺設計、聲場、舞美、燈光等方面都需要非常出彩才能撐住臺面,《來看我們的演唱會》擁有強大的幕后團隊,總導演彭聆、節目總監制龍丹妮和韓志杰、節目監制馬昊、音樂監制荒井十一等等都是大家所熟悉且出彩的幕后驕子,音樂總監、舞臺總監、燈光指導是來自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閉幕式團隊的優秀成員們,加上完整編制的樂隊,給節目提供了許多無可復制的精美舞臺效果的同時,也增強了觀眾的審美意識,并且豐富了音樂綜藝節目的舞臺類型。
三、節目的內容創新
(一)限定主題演唱會
《來看我們的演唱會》是通過固定主題歌手們自行選歌,獨特的主題標簽能夠吸引到屏幕外的觀眾,所邀請的現場觀眾是需要通過線下小程序報名審核之后篩選的,現場觀眾與每期主題相匹配能最大限度地引起情緒共鳴,到觀眾為主的互動環節時會更加全身心地投入進去,享受專屬于現場音樂帶來的情感與浪漫。
第一期為無固定主題演唱會,歌手們對情懷展開了演唱。第二期為“畢業、出發”主題演唱會,來到現場的觀眾大多是因疫情原因未能參加畢業典禮的學生們,本期節目的主題演唱會是為他們精心準備的畢業晚會,還有播放大家拍攝的畢業視頻、上臺互動、現場表白等環節,彌補了一些人的遺憾。第三期是情歌專場,主題是“愛與玫瑰花”,男女觀眾分別手握紅白玫瑰花,可與心儀之人互換玫瑰花,也有許多觀眾把玫瑰花送給了自己喜愛的歌手,是愛給予了他們橫沖直撞、奮不顧身的勇氣與機會。第四期的“干杯”主題是正片的決賽之夜,也是演唱歌曲最多的一期,好友的強大能量展現得淋漓盡致,播出方式變成了直播,并決出了本季的“最強好友團”為“07+”組合,由最后所有歌手的大合唱完美收官。第五期節目為驚喜安可,嘉賓是光良、劉若英、五月天特輯,從長沙的棚內舞臺轉戰到了臺北,拋棄傳統的演播廳錄制模式,選取了一個露天的、四面環繞的筒子樓里,獨特的地點再加上低角度的廣角拍攝手法,還原演唱會的現場感,沉浸式的演出渲染著屏幕內外的每一個觀眾。
《來看我們的演唱會》設立限定主題演唱會的價值就在于能夠快速地使觀眾找到自己的情緒共鳴,把不如意之事拋之腦后,用音樂的能量來正面、積極地宣泄壞情緒,用音樂的力量去找回中二、勵志、灑脫的自己。突出情懷、設立主題的音樂綜藝節目還有《聲生不息·港樂季》,通過六場主題演唱向觀眾演繹了港樂的歷史長河,用經典來喚醒靈魂深處對祖國的大愛[1]。
(二)歌曲類型豐富
在特定的主題中,包含了經典、流行、原創等不同類型的音樂,通過翻唱、改編、融合等方式展現出了他們對待音樂、生活的態度。
1.重溫經典
經得起歲月沉淀的經典歌曲,在新時代中唱響老歌曲,喚醒沉睡的情懷與記憶。當張信哲與伍思凱帶著《過火》《愛與愁》,品冠與黃品源的《有沒有一首歌會讓你想起我》《門沒鎖》的經典重現,感性地向著觀眾的視聽感官發起強烈進攻,演唱會的氛圍感飆升,精彩的演出讓觀眾體會到了前輩歌手與經典歌曲的力量,零距離的演唱賦予了觀眾難忘的經歷。
2.源于生活的原創
節目中的一些原創歌曲,用輕快的節奏表達出百感情緒,把生活譜寫成歌,用音樂找到共鳴。“兔碧南波萬”組在第二期畢業主題選擇王琳凱新的原創作品,作為首秀的歌曲《畢業季》不但沒冷場,還用抓耳的旋律和澎湃的歌詞直接引起全場的大合唱,仿佛把觀眾帶回畢業晚會的狂歡氛圍。蘇醒、王錚亮加入的“07+”組在第三期用一首原創歌曲《活該》講述了他們六個人的青春,有懊悔、不甘、自嘲,用愛意糅雜的歌聲告訴大家原來每個人的青春都是橫沖直撞且有遺憾的,仍要懷揣夢想一直堅持走下去。小將“47”組也帶來了一首rap《Y》,把年輕人對音樂的態度展現得淋漓盡致,用音樂來證實自己的能力對得起流量。
3.反差挑戰
在這個舞臺上充滿了改編、反差帶來的驚喜。“瘋三娘”組的三位女歌手,用溫婉療愈的情歌斬獲了無數粉絲,而在首次亮相時劍走偏鋒選擇搖滾歌曲《辛德瑞拉》,甜美的嗓音也能嘶吼出搖滾的灑脫,巨大的反差加上一段“毽子舞”引起全場沸騰。“07+”組選擇一首《思念是一種病》直沖熱搜,這首歌的亮點在于大膽的改編與和諧的和聲,前半段的深情立麥與后半段的激進怒吼,爆發出了他們思念兄弟、舞臺以及熱烈的曾經,對生活永遠熱淚盈眶充滿激情。開張伍哲與龍豬的組合在第三期節目中顛覆了形象給觀眾帶來了無盡的驚喜,從騎著機車霸氣登場,到情歌王子們挑戰說唱,用一首《神魂顛倒》使全場觀眾神魂顛倒。
(三)非淘汰賽制
競演類音樂綜藝節目憑借著精彩的競技賽制為節目制造懸念與看點,一直備受觀眾歡迎,并且誕生了許多大家喜愛的冠軍與實力唱將們,近些年音樂綜藝節目數量迅速增長,內容形式卻未發生較大改變,難免會使觀眾產生審美疲勞[2]。《來看我們的演唱會》節目選擇弱化競技賽制,沒有了緊張殘酷的淘汰制的約束,節目速度得到緩沖,將歌手和觀眾的注意力放在每期演唱會主題的內容呈現上面,歌手們能有更大的創作空間,來展現他們的內心世界,節目中僅有的競技環節是“安可”舞臺,在每一期的表演結束后,由現場的觀眾來自主選擇進行投票,人氣最高的好友組可獲得“安可”舞臺,得到再次返場進行表演的機會,非淘汰的賽制能夠給節目增添對抗色彩。
節目正片沒有緊張懸疑的剪輯,手法像是演唱會與紀錄片的結合,帶觀眾走進演唱會的臺前與幕后,真人秀部分體現在歌手們講述每期主題相關的故事或觀點上,在節目的加更版中真人秀部分作為主體,有舒緩的生活碎片,也有對音樂、人生的解讀,能讓觀眾看到歌手們私下更真實的樣子。
當下越來越多的音樂綜藝節目反其道而行,如今的快時代更需要一些慢節奏的事物來治愈,選擇淡化競演制度,采取非淘汰賽制,放慢節目速度,營造更柔和的演唱氛圍。《時光音樂會》作為一檔慢綜藝音樂節目,無任何的競技賽制,節目的節奏更加平緩,以聚會講故事的形式翻唱經典[3]。歌手們不必再執著于為了晉級而去選擇技巧性極高的作品,而是從歌手之間的合作、歌曲風格的融合、舞臺效果等方面作為創作的出發點,挖掘并展現出音樂作品中所包含的文化底蘊。
四、如何演唱不停
作為首檔全開麥演唱會式的音樂綜藝節目,在音樂綜藝的湖面泛起了層層波瀾,可未能掀起浪花必然是有不足之處,節目在八月份就開始預熱宣傳,十一月正式播出,中間的預熱時間過長,會出現被淡忘的情況,在播出之季口碑雖高,但后期宣傳和營銷卻沒能跟上,未能抓住熱點大力營銷,文娛熱搜條基本是某個嘉賓組的演出歌曲,沒有把節目與出處捆綁一起,觀眾無法第一時間得知觀看方式。“安可”舞臺也是本節目的爭議點,在互聯網時代下,擁有流量是一個非常大的優勢,來到現場的觀眾相對年輕化,便會出現前輩組和后輩組人氣斷層的情況,毫無前輩們反轉的幾率。節目組敢于邀請不曾露面的實力前輩是非常難得的作為,但不可避免的是他們的人氣自然不如活躍在屏幕前的其他歌手們,如何平衡人氣和賽制是根本問題。只有五期節目略顯短促,許多觀眾都直呼沒過癮,若想制作成系列音樂綜藝節目,仍需更深層次地豐富內容、平衡賽制、研究市場,才能打出更絢爛的浪花,合理利用互聯網和新媒體的傳播能力把節目推向市場,傳播主流價值。
結 語
《來看我們的演唱會》在節目定位、節目舞臺、節目嘉賓、節目主題進行了大膽突破,開發全新路徑,以“帶上好友去開、去看演唱會”的方式開始了這段旅途,每個圈層的觀眾都被帶入這場狂歡,獨特的舞臺給觀眾都留下了深刻的回憶,一路上尋找共鳴、釋放情緒,最后用情懷畫上句號。如今音樂綜藝節目越來越多元化,經典、流行、小眾、高雅等音樂出現在屏幕前,競技、合作、演唱會、旅行等形式與音樂相結合,成為“音樂綜藝+N”盛況,不同類型的節目能夠滿足不同需求的觀眾,不必過度迎合市場,擁有良性價值的節目自然會吸引到忠實的觀眾。
參考文獻:
[1] 張夢瑩.《聲生不息·港樂季》:音樂綜藝節目的創新策略分析[J].聲屏世界,2023(03):58-60.
[2] 孫楊.淺論音樂類綜藝節目的創新路徑[J].中國電視,2023(09):65-68.
[3] 崔子揚.去娛樂化環境下“慢綜藝”類音樂節目的非競技化表達——以《時光音樂會》為例[J].傳媒論壇,2022,5(22):65-68.
(責任編輯:韓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