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華
如何因材施教,培養靈活應變的一代新人,是亟待廣大教師探索的重要問題。通過對時代和社會要求進行綜合分析,以及實驗證明,我認為創導“問題式”地理教學是解決這一問題的良好途徑。對于地理課程的教學,結合教學的內容特點、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及學校的條件,選擇“問題式”教學為主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知識、概念和技巧,增強地理學習能力,而且還能幫助他們培養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
新編的教材版式設計生動活潑,大量的彩色插圖布局,錯落有致,引人入勝,提供的圖片和數據符合學生年齡的特點和最新的發展動態,能充分體現地理的特征。從教材的結構和內容來看,教材減少了很多難度較大的知識點,加大了“活動”的力度,使“活動”成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活動”這種形式進行新知識的教學,能夠切實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增強了教材的探究性和實踐性。在活動中要特別體現“問題式”教學的重要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參與、樂與探究、勤于動手、勇于創新和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另外,地理教學活動還培養了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問題式”教學,簡單來說就是教師通過教學中的活動來延續和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探究科學的興趣,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基礎知識,掌握學習方法和技能。重點是培養學生能夠獨立地選擇探究方法,設立探究思路,解決問題。
我去年向學校申報了一個課題,即“問題式”教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經過我在八年級(8)班近一年來的實踐、探索和總結,進行“問題式”教學要特別注意以下幾個環節。
首先,必須更新教師教學的思想觀念,做到愛崗敬業、盡職盡責、廉潔從教、為人師表。關于這一點,我深有體會,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對于不同的班級“問題式”教學的深入程度有所不同,因而更新思想觀念可以說是問題探究式教學的一個出發點。
其次,建立新型的地理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安全和諧的課堂氣氛。”地理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要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就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教師應該放下過去權威的架子,寬容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把教學過程變成老師與同學共享教學經驗的過程,使學生們積極思考,學生的思維才會由“常態”跳到“激發態”,從而不斷發現和創新。
再次,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創造性的關鍵是培養對地理信息的處理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在地理教學活動中,強調“探索”“發現”地理知識的過程,引導學生從發散思維過渡到集中思維,強調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形成探究地理科學本質的精神,使這種創造性思維本質得到培養。
最后,讓學生享受對地理學習的積極體驗與情感。課堂中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教師對學生們的肯定和認可,對學生所表現出的思維、語言、表達、解題策略以及合作意識和技巧等方面的優點加以表揚,同時指出了努力的方向,這使學生獲得積極體驗,使學生不斷產生濃厚興趣和求知欲,對學習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并從中獲得成就感和快樂。同時也有利于形成一種主動探究和解決問題的習慣。
創導“問題式”地理教學模式實施中應注意如下問題。
1.創設的問題應具有探究性、靈活性、新穎性。
2.創設的問題應符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
3.老師要創造一種平等民主的教學環境。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過程是一個動態的千變萬化的過程。以內容定方法,以學生定方法,以過程情境變化,隨時調整方法。無論怎樣的方法都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自主發展為目標,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問題式”教學為地理教學開創了一片綠洲,讓學生走出了教室、走出學校,走向生活、走向陽光和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