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今商業環境快速變化與數字化轉型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財務領域也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財務人員在職業發展中需要直面來自市場環境、行業競爭、新技術和數字化轉型的多重影響,承受私有企業、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以及行政單位不同性質單位特征帶來的挑戰。財務人員只有適應變化,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技能,才能滿足企業和行業的需求,實現個人職業發展與企業持續創新的統一。因此,本文深入分析財務人員在不同性質單位中職業發展和持續創新的挑戰,旨在為財務工作者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指導和支持,促進各類型企業財務工作質量的提升,以供參考。
關鍵詞:財務人員;職業;創新;挑戰
DOI:10.12433/zgkjtz.20240126
財務人員的職業發展與持續創新關乎整個企業的財務健康和發展前景,研究財務人員在不同類型組織中面臨的挑戰,可以揭示各種行業和市場環境對財務人員所提出的需求,并幫助他們適應這些需求。對于財務人員而言,需要不斷學習和更新知識、技能和工具,適應數字化轉型、法規變化和市場競爭等方面的挑戰。對于企業而言,這種挑戰也極具戰略價值,只有擁有高素質的財務人員團隊,才能有效提高財務決策的質量和效率,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一、私企財務人員的職業發展與持續創新——直面市場競爭的挑戰
(一)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對財務人員的要求
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財務人員要具備一系列的關鍵能力以應對挑戰。其中,關鍵的能力是戰略思維,財務人員要具備廣闊的戰略視野,從財務角度制定戰略規劃和決策,幫助企業應對市場變化和競爭壓力。此外,財務人員還應懂得變通,具備極強的靈活性與適應性,迅速適應市場環境的新情況和變化,靈活應對不斷出現的挑戰和機會,及時調整財務策略。需要注意的是,大數據時代,數據分析能力也是決定財務工作發展質量以及關乎企業未來前途的重要能力,財務人員要掌握現代化和智能化的新技術,從海量的數據中提取對企業有利的內容,進而為上層決策的制定與其他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撐。
(二)競爭激烈的行業對職業晉升的影響
當前,財務人員要熟悉財務管理本職的知識和技能,還要了解行業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精準降低成本費用、全程參與戰略管理、實現價值創造最大化,已成為現代企業對財務人員素養的新需求,需要提高預測、決策、內控和分析等管理能力。在全面預算的背景下,財務人員還要具備跨部門合作和溝通的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并滿足企業在競爭激烈環境中的需求。除此之外,創新也是企業得以不懈發展的動力,財務人員需要保有創新思維,提出新的財務策略和方法,保持終身學習的態度,在專業技能與知識儲備方面深耕發展,最終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與個人職業晉升的統一。
(三)新技術和數字化轉型對職業技能的影響
在企業財務工作數字化建設的過程中,大量全面而高效的財務管理系統已取代了人工財務工作,因此,財務人員要掌握軟件操作技能,更好地進行數字化財務管理,落實數據驅動的決策,同時具備關鍵的洞察力,捕捉自動化和機器學習技術的發展之于財務工作的微妙影響。只有財務人員與時俱進,率先掌握前沿的數字科技,才能將更多的精力集中在高優先級的財務分析和戰略規劃上,充分發揮個人的創造性,為財務管理工作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二、國有企業財務人員的職業發展與持續創新——政策收緊之下的挑戰
(一)政策和法規變化對財務人員的挑戰
政策和法規的變動會直接影響財務人員,總體來看,這些變化主要集中于稅收法規、財務報告要求、會計準則和合規要求,財務人員需要密切關注政策的更新,及時調整財務管理和報告流程,以確保企業遵守法規需求。首先,稅收政策的調整可能影響財務狀況和納稅義務,財務人員需要了解新的稅收規定并調整稅務籌劃和報稅策略,確保稅務合規性和最優化稅務效益。其次,監管機構對于財務報告的規定和需求不斷變化,財務人員熟悉并掌握新的報告準則和規范,確保財務報告準確、透明和合規。最后,國際會計準則的更新和修訂影響財務報表的編制和解讀,財務人員需要及時了解并應對,確保財務報表符合最新的會計準則,并提供準確的財務信息供內外部利益相關者參考。
(二)組織結構和決策層次對職業發展的限制
國有企業的組織結構通常較龐大和復雜,決策層相對繁瑣,財務人員面臨較僵化的層級體系和決策過程,阻礙其職業發展。具體而言,在實際工作中,財務人員可能需要經過多個層級的批準和審批才能實施財務決策,這可能延緩了工作進程和決策速度。同時,決策層次的復雜性可能使財務人員的發言權和影響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難以直接參與高層戰略決策和企業治理。另外,國有企業的組織結構和決策層次常強調穩定性和保守性,偏向于傳統的管理和運營方式,限制財務人員在創新和變革方面的發展,難以推動和引領財務創新,無法充分發揮自身的才能和潛力。需要注意的是,國有企業的晉升路徑和機制通常較規范和固定,財務人員需要按照既定的晉升規則和程序,意味著財務工作者需要經過漫長的“積累期”,才能晉升到更高級別的職位。而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這種相對緩慢的晉升路徑可能無法滿足財務人員成長的期望。
三、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職業發展與持續創新——“靜態”壓力下的挑戰
(一)高度規范的財務管理對創新能力的限制
從觀念看,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尤其注重穩定性和安全性,對預算控制和成本管理工作的把控更加嚴格,但可能限制創新項目的資源和資金,財務人員難以獲得足夠的投資和支撐推動創新。創新往往需要一定的風險承擔和資源投入,在高度規范的財務管理下,財務人員更傾向于保守的財務決策,以確保資金的合理利用和風險的控制。在工作流程中,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強調程序和審批流程的規范性,創新項目勢必面對繁瑣的審批程序和決策層級,財務人員通過多個層級的審批和決策過程,導致創新項目需要面臨更多的阻力和困難,難以迅速落實。同時,這種高度規范性也會影響基層財務人員,導致思維存在局限性,更注重合規性和財務績效,而忽視了創新和價值創造的重要性,對具有一定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創新項目傾向于保留態度,限制了創新能力的發揮。
(二)招聘標準和晉升機制對職業發展的影響
相較于其他企業,事業單位對財務人員的招聘標準通常更為嚴格,要求具備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專業技能,財務管理對規范性和安全性的需求比對效益性和風險性的需求更高,可能使剛入職的財務人員難以獲得機會展示,無法發揮自身的創新能力。對于缺乏工作經驗的新人而言,往往很難在事業單位中得到推動創新的機會,只有在其積累相當的工作經驗后,才能獲得發展。
(三)缺乏市場競爭壓力對職業激勵的挑戰
總體來看,由于缺乏市場競爭帶來的壓力,事業單位的薪酬福利體系相對保守。財務人員的薪資增長速度相對緩慢,會降低財務人員的工作動力和積極性,影響創新能力和職業發展。同時,事業單位的組織結構通常較穩定,崗位安排相對固定,導致內部的崗位變動極少,員工流動性差,財務人員缺乏擔任更具挑戰性和創新性職位的機會,不利于其個人職業發展與創新精神的展現。
四、行政單位財務人員的職業發展與持續創新——機制約束下的挑戰
(一)財務資源的緊缺和預算約束對職業發展的影響
行政單位中,財務資源的緊缺和預算約束對財務人員的職業發展產生了明顯影響。首先,財務資源的緊缺意味著在財務投入方面有限,限制了財務人員在創新項目中獲得足夠的資源支持和投資,制約了其在職業發展中的成長。缺乏足夠的財力資源可能使財務人員無法探索新的業務領域或實施創新的財務策略,還需在有限的資源范圍內合理分配和管理資金,緩解壓力。其次,預算約束使財務人員必須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效益評估,學會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制定和執行合理的財務計劃和策略,謹慎評估創新項目的成本與收益,確保預算的有效利用,并為決策者提供準確的財務信息。這也就意味著,財務人員需要背負更加沉重的工作壓力,難免在工作中“束手束腳”,抑制了發揮創新精神的同時,又阻礙了個人成長。
(二)政府政策對創新的限制
政府政策對行政單位的創新能力產生了一定限制,也影響著財務人員的職業發展。更重要的是,政策的穩定性和保守性會壓縮行政單位內的創新空間,這主要是由于政策的制定及執行往往注重穩定性和安全性。在此背景下,內部的創新項目要通過政策層面的一系列限制和審查,財務人員更需要嚴格遵守政府政策的規定,避免限制創新意愿和行動。
(三)公共財務透明度和問責機制對職業道德的壓力
在行政單位中,公共財務透明度要求財務人員遵循高標準的道德行為,并確保財務信息的公開和透明,問責機制的存在也對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財務人員要在承擔責任、接受監督的背景下開展工作。其中,公共財務透明度要求財務人員遵守職業道德準則,遵循誠實、透明、公正和誠信的原則,確保財務報告和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避免操縱財務數據、隱瞞重要信息或從事其他違反道德規范的行為,因而更加注重自身工作的合規性。另外,問責機制也會對財務人員產生職業道德方面的壓力,確保財務人員對其行為和決策承擔責任,如果財務人員違反職業道德準則,將面臨紀律處分、行政調查甚至承擔法律責任,這種問責機制促使財務人員更加謹慎行事,在工作中時刻考慮自己的決策和行為產生的影響。
具體而言,在實際工作中,財務人員面臨的職業道德壓力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保護財務信息的機密性。財務人員經常處理敏感的財務數據和信息,需要確保信息的機密性和安全性,防止泄漏和濫用。同時,也要要遵守保密規定,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保護財務信息的安全。
第二,避免操縱財務數據。財務人員必須遵循財務報告準則和會計原則,確保財務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不得操縱財務數據或采取欺詐行為,獲得不當利益或誤導利益相關方。
第三,遵守職業道德準則。財務人員要遵守誠實、透明、公正和誠信等職業道德準則,避免做出與單位利益發生沖突的行為。
“求實講真”,所謂“求實”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數字求實,即從定量角度準確、真實地反映會計主體的財務狀況、財務收支和經營成果。二是工作務實,要求引導具體的道德規范及表現形式,工作作風嚴謹扎實、工作質量精益求精、技術方法開拓創新等。“講真”也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敢講真話,即要求財務人員不畏權勢、不為利誘,以一種高度社會責任感和正義感真實記錄財務工作事項,準確反映經營成果。二是追求真理,財務人員的工作職能不僅是客觀地反映財務工作事項,得出財務信息,更重要的是通過提供真實完整的財務信息,為管理層及社會公眾提供決策依據。
五、結語
在時代發展與市場環境變化的背景下,財務人員的職業發展已經與企業持續創新的前途綁定,正因如此,只要企業能為財務人員提供指導,幫助他們在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實現個人成長和發展,就能為企業帶來寶貴的洞察力,促進財務領域的持續創新。關注財務人員個體面臨的挑戰,關注他們的需求和職業發展路徑,也將有助于建立一個積極、富有創新精神的財務團隊,讓他們在職業道路上實現夢想和目標的同時,充分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工作積極性與創新創造性,促成企業財務工作的高質量發展,為財務領域注入更多的創新和活力。
參考文獻:
[1]王一飛.建筑集團企業財務發展模式的構建與創新策略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2(06):147-149.
[2]許芳,何劍.數字金融發展與企業財務風險——基于融資約束和信息不對稱視角[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22(07):60-65.
[3]陳成.基于財務視角的塑料制品企業轉型發展研究[J].塑料助劑,2022(04):75-78.
[4]王宇.工商管理對企業財務發展的作用分析[J].商場現代化,2021(22):126-128.
[5]劉道學,董碧晨,顏鎧晨.江浙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比較研究——基于民營上市企業財務數據分析[J].上海管理科學,2021,43(04):83-88.
[6]胡春萍.財務視角下皮革企業發展困境及其轉型[J].中國皮革,2021,50(12):46-49.
作者簡介:羅穎莉(1991),女,云南省開遠市人,本科,中級會計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財務人員的職業發展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