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婷
情境,能將教學內容與具體的場景結合起來,能讓教學內容變得更加形象,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增進他們的情感體驗,能促進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在寫作教學中,情境能讓學生置身其中,能以最快的速度把握主題。情境能營造良好的氛圍,能發散學生的思維,激活學生的創造性與主動性。
一、實物情境,形成直觀感受
在講授實物類作文內容時,教師可以借助實物引發學生的寫作熱情,發散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寫作效果。如在寫一種水果時,教師可以將水果帶入課堂,將實物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去觀察不同水果的外形、氣味,這能讓寫作變得更加順暢。在寫作風景類作文時,讓學生真切地觀察自然環境,能豐富學生的想象,發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表達、感受。教師將學生帶入實物情境,讓學生去感受其中的意境美,從中收獲豐富的感悟,使學生對寫作產生興趣。
二、依托媒體,更好融入情境
信息技術融入教學能將抽象晦澀的內容變得更加直觀,能使課堂變得更加有趣。多媒體能給學生呈現生動的圖片、悅耳的音樂,能將抽象的內容變得更加形象,能讓學生的思維獲得發散,能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在講授寫景類作文時,教師播放有關美景的視頻,能給學生帶來身臨其境的感受,能讓學生更快地對情境產生興趣。
三、融入表演,把握寫作主旨
初中生對有趣的活動充滿興趣。在初中寫作教學中,教師要設計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感受,促進他們對寫作主旨的把握。如在學完《皇帝的新裝》內容后,學生通過扮演皇帝、大臣、騙子的角色,加深對人物的理解,這樣續寫起來也會變得輕松。
四、參與實踐,形成豐富感悟
實踐活動為寫作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寫作主題開展實踐活動。在開展寫景類的作文時可以組織學生去春游、秋游,讓學生通過對景物的觀察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在寫環保類文章時,可以組織學生去打掃衛生、參觀污水處理廠,讓他們學會保護環境;在寫有關傳統美德的文章時,可以去敬老院慰問老人。通過多樣的活動釋放學生的天性,讓他們從活動中獲得素材的積累,收獲豐富的感悟,對寫作產生興趣。教師要通過恰當的引導,讓學生獲得深刻的體驗。
總之,寫作能增進學生的體驗,促進學生間的交流,使學生自覺抒發自己的內在情感。教師將情境引入作文教學,可以引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能讓學生表達真實的感受,能引發學生對社會、世界的深入思考,能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