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玲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成為了教學的重要目標。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小組或者集體活動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學習,是關注學習者與他人溝通,并合作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的能力。合作的動機和個人責任是合作學習產生良好效果的關鍵。小組討論是學生在一定教學條件下進行合作學習的好形式。因此,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明確教師的職責。因為合作學習是指一定教學條件下的合作,明確教師的職責就成為做好合作學習的前提條件。教師在教學中要幫助學生進行自我反思,明白自己要學什么和獲得什么,幫助每一個學生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設計恰當的教學活動,營造和維持良好的教學氛圍,對學習過程、結果進行評價,并促使評價的科學合理化。所以備好課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條件,在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與學生構建平等的環境,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思考、經驗和知識,在教學過程中交流情感、體驗與觀念,這樣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而且在師生合作后達成了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二、要確立新的教學觀。教學目的在于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使之個性得到充分發展。教學是以多樣化形式影響學習者的一系列行為,但也應視為一項人際互動的過程。
三、要開發和提供充分的課程資源。通過多種多樣的課程資源的利用,為合作學習小組開展討論奠定良好的知識基礎。小組學習需要所有學生積極參與,因此要給每個小組組員賦予責任,如組長、監督員、報告員、記錄員、協調員、學法指導員等,讓小組成員輪流擔任,分工明確,小組成員各盡其職,相互促進,聯動互助,通過組內合作進行高效率的學習,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四、關注學生,設置獎勵機制
具體實施小組討論合作學習時,應注意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一)要關注全體學生,尤其是學困生。
(二)要注意小組討論中的引導,不要直接輸入。
(三)要關注小組討論的質量。
(四)設置小組獎勵機制,根據一段時間或者是半個學期小組的表現形成評價,評出最佳小組,并頒發榮譽證書,將合影張貼在班級榮譽墻上。
總之,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應對合作學習的重要性進行講解,把握合作學習的時機,設計合理的合作任務,激發學生的合作動機和欲望,并讓學生承擔起個人的職責,積極參與小組討論,這樣合作學習才能收到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