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清月 謝麗坤 吳雅麗 謝婷婷



【摘要】 目的 分析性激素替代療法應用于更年期婦女保健中的價值。方法 選取于石獅市婦幼保健院計生服務中心2019年1月—2020年10月就診的80例更年期綜合征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40例和對照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保健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結合性激素替代療法,比較2組治療效果、治療前后雌激素水平[雌二醇(estradiol,E2)、黃體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絕經期生活質量量表(menopaus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MENQOL)、更年期癥狀改善情況評分(Kupperman index,KI)、血清β-內啡肽(β-endorphin,β-EP)、內分泌素5-羥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E2水平高于對照組,LH、FSH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2組MENQOL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2組KI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2組血清β-EP、5-HT水平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性激素替代療法治療更年期綜合征效果確切,可有效調節雌激素水平,緩解更年期癥狀,改善內分泌失調癥狀,促進患者生活質量改善。
【關鍵詞】 更年期婦女;保健;性激素替代療法
文章編號:1672-1721(2024)02-0085-03? ? ?文獻標志碼:A? ? ?中國圖書分類號:R458.7
更年期婦女由于雌激素水平波動或降低,會出現一系列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的相關癥狀,即更年期綜合征。更年期婦女生育功能停止、月經史結束,心理上易表現為煩躁易怒狀態,生理上易出現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明顯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常規保健治療是更年期綜合征主要干預方式,但難以明顯改善雌激素水平。性激素替代療法是以補充雌激素為主要方式的治療方案,有助于解決雌激素不足相關問題。性激素替代療法應用于雌激素水平明顯下降的更年期婦女,通過補充雌激素調節一系列生理變化,對預防或糾正骨質疏松、泌尿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高血脂癥等有積極作用。性激素替代療法在臨床研究中逐漸增多。本研究選取于石獅市婦幼保健院計生服務中心就診的更年期綜合征患者,分析性激素替代療法的臨床價值,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9年1月—2020年10月在石獅市婦幼保健院計生服務中心就診的80例更年期綜合征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年齡44~56歲,平均(49.92±2.18)歲;病程6~25個月,平均(15.61±4.06)個月;體質量指數18.9~26.7 kg/m2,平均(22.79±1.43)kg/m2。觀察組年齡43~57歲,平均(50.46±2.33)歲;病程6~27個月,平均(16.12±4.25)個月;體質量指數18.4~27.1 kg/m2,平均(22.92±1.51)kg/m2。
2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根據病史、性激素檢查、體格檢查確診;均為絕經期女性,且自然閉經時間超過6個月;合并失眠、抑郁、慢性疲勞癥狀;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合并卵巢腫瘤、子宮肌瘤或子宮內膜增厚相關的器質性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合并神經衰弱、甲亢;合并糖尿病、肝腎功能異常;合并腦部器質性疾病;雌激素替代療法禁忌;陰道異常出血;入組前3個月經激素治療;雙側乳腺良性病變;肝腎功能障礙;未能控制的高血壓、糖尿病。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保健治療,指導健康營養飲食,加強運動鍛煉,維持良好心態,定期進行婦科檢查。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結合性激素替代療法,雌激素片(新疆新姿源生物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90172)口服,0.625 mg/次,1次/d;醋酸甲羥孕酮分散片(北京嘉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1394)口服,4 mg/次,每隔9 d服用1次。2組均以28 d為1個周期,治療3個周期后觀察效果。
1.3 觀察指標
(1)評估2組治療效果。以Kupperman更年期評分標準進行評估,得分范圍0~51分,評分越高表明癥狀越嚴重。評分減少>60%為顯效,評分減少30%~60%為有效,評分減少<30%為無效。總有效為顯效與有效之和。(2)比較2組治療前后雌激素水平。包括雌二醇(E2)、黃體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3)比較2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以絕經期生存質量量表(MENQOL)進行評估,分為血管收縮癥狀(3項)、心理癥狀(7項)、生理癥狀(16項)、性生活(3項)4個維度,共29項,每項0~6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差。(4)比較2組治療前后更年期癥狀改善情況。以更年期癥狀改良Kupperman量表(KI)進行評估,包括軀體癥狀、心理癥狀、泌尿生殖系統癥狀3個方面,共13項,每項根據嚴重程度評0~3分,分值越高表明癥狀越嚴重,其中0~6分為正常,7~15分為輕度癥狀,16~30分為中度癥狀,超過30分為重度癥狀。(5)比較2組治療前后血清β-內啡肽(β-EP)、內分泌素5-羥色胺(5-HT)水平。抽取2組患者治療前后空腹靜脈血3 mL,離心提取血清(轉速
3 000 r/min,離心10 min,離心半徑8 cm),置于-20 ℃待檢,以酶聯免疫法進行檢測,試劑盒購自上海酶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嚴格按說明書步驟操作執行。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5.00%,高于對照組的52.50%(P<0.05),見表1。
2.2 2組治療前后雌激素水平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E2水平高于對照組,LH、FSH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2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比較
治療后2組MENQOL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2組更年期癥狀改善情況
治療后2組KI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2.5 2組治療前后血清β-EP、5-HT水平比較
治療后2組血清β-EP、5-HT水平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5。
3 討論
更年期女性卵巢功能下降明顯,易誘發患者心理、生理一系列改變,導致生活質量下降。有報道表明,更年期婦女主要心理變化為抑郁、焦慮、煩躁,主要生理變化為生育功能停止、內分泌變化及月經異常[1]。針對相關癥狀給予相關保健治療,對提高更年期婦女生活質量有重要意義。
常規保健治療主要通過飲食運動指導、定期檢查、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等方式緩解臨床癥狀,但需長期堅持,受患者依從性影響較大,且難以改善雌激素水平,總體效果有限。性激素替代療法是現代化治療方案,可明顯改善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不足導致的相關癥狀[2]。有研究顯示,性激素替代療法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合并肥胖癥患者,可明顯改善血脂水平,緩解圍絕經期臨床癥狀[3]。有報道指出,性激素替代療法治療圍絕經期女性有助于提高骨密度,改善臨床癥狀,預防女性骨質疏松[4]。本研究發現,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提示在常規保健治療基礎上結合性激素替代療法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更年期婦女月經異常癥狀是雌激素水平明顯降低所致,若未能控制雌激素水平,可導致骨質疏松或心腦血管疾病,影響患者健康。性激素替代療法可有效補充患者雌激素,有助于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等心理狀態,比常規保健治療效果好[5]。對卵巢早衰或子宮切除患者采用性激素替代療法,可刺激卵泡,調節激素水平,對預防老年病有積極作用。本研究顯示,治療后觀察組E2水平高于對照組,LH、FSH水平、MENQOL評分低于對照組,提示性激素替代療法可調節更年期婦女雌激素水平,對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有積極作用。絕經后女性雌激素缺乏,可誘發骨質疏松。性激素替代療法可促進骨鹽、鈣沉積,減少骨丟失,提高骨密度,增加鈣吸收,對預防、改善骨質疏松有積極作用[6]。雌激素對腦組織活化代謝有積極作用,可保護中樞神經。更年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漸衰退,雌激素水平減少,對腦組織保護作用降低。通過性激素替代療法改善雌激素水平,對預防老年癡呆有積極作用[7-8]。采用性激素替代療法可明顯降低三酰甘油、總膽固醇水平,降低動脈粥樣硬化風險,有助于保護心血管系統,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有積極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性激素替代療法可根據患者雌激素分泌不足具體情況制定治療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卵巢功能衰退造成的不適癥狀,促進雌激素分泌。性激素替代療法中所用藥物的結合雌激素為水溶性雌激素,可有效緩解因雌激素分泌不足造成的潮熱、焦慮、失眠等癥狀,預防患者體內鈣流失,對預防絕經性骨質疏松有一定價值[9]。相關研究指出,雌激素替代療法可有效提高更年期女性性激素水平,對增強免疫功能有一定效果[10]。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KI評分明顯較對照組低,證實雌激素替代療法有助于緩解更年期相關癥狀。
更年期綜合征會影響患者血清免疫指標及內分泌素指標。臨床在改善更年期癥狀的同時,還需提高對神經-內分泌-免疫調控系統的重視。β-EP是由下丘腦弓狀核分泌的內源性鴉片肽,其異常表達對情緒、記憶力有直接影響,可負向調節下丘腦-垂體,抑制促性腺激素釋放及LH分泌[11]。5-HT是單胺類神經遞質,可參與食欲、情緒等調節,促進促性腺激素刺激神經元,對體溫調節中樞有一定影響[12]。本研究數據表明,治療后
2組血清β-EP、5-HT水平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性激素替代療法可提高血清β-EP、5-HT水平,對改善更年期患者內分泌失調癥狀有明顯效果。
性激素替代療法是預防更年期相關疾病、保護健康的特殊方案。雌激素最佳補充時間為體內激素水平下降時,且時間越早越好。劑量應以最低有效量為原則。治療過程應長期堅持,若出現禁忌反應則立即停止用藥。雖然未發現長期性激素替代療法存在明顯不良反應,但臨床應用時應做好健康宣教,囑應用者規律隨診,根據實際情況權衡利弊選擇個體化用藥。
綜上,性激素替代療法治療更年期婦女效果確切,可有效調整雌激素水平,緩解更年期癥狀,改善內分泌失調癥狀,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吳楊喬,劉雁峰,李冰冰,等.圍絕經期綜合征情緒癥狀相關因素研究概況[J].中國婦幼保健,2019,34(8):1919-1922.
[2] 李祥芬,高文芳,李相宜,等.低劑量激素替代治療糖尿病圍絕經期綜合征的療效觀察[J].西南國防醫藥,2018,28(2):135-137.
[3] 焦宏偉.激素替代療法對圍絕經期綜合征合并肥胖癥患者血脂水平的影響[J].臨床藥物治療雜志,2019,17(3):74-78.
[4] 丁月華,金敏娟,王軍.圍絕經期女性骨質疏松癥激素替代治療效果觀察[J].浙江預防醫學,2018,30(5):533-535.
[5] 蔡海英.性激素替代療法在更年期婦女保健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醫藥科學,2019,9(6):45-47.
[6] 鄭曉玲.補腎樂眠湯聯合性激素替代療法對圍絕經期失眠患者激素水平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20,7(10):1776-1777.
[7] 朱紅兵.激素替代療法對146例更年期綜合征患者性激素及血清內分泌素、β-內啡肽水平的影響分析[J].中國合理用藥探索,2019,16(12):18-20,24.
[8] 陸洋.常規保健聯合性激素替代療法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的臨床療效及其對血清激素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1,14(9):131-133.
[9] 王福菊,紀一婷,胡佳貞.加減三甲復脈湯結合激素替代療法對女性更年期綜合征患者內分泌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9,41(3):238-242.
[10] 招結興,鄔素珍,陳玉,等.卵巢護養膏聯合性激素替代治療婦女更年期綜合征的效果及對性激素水平的影響[J].中醫臨床研究,2019,11(31):62-64.
[11] 林書蘭.藥物聯合治療對內分泌失調性不孕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及子宮內膜厚度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19):2674-2675.
[12] 林學霞,劉愛珍.克羅米芬聯合人絕經促性腺激素與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療內分泌失調性不孕癥的效果[J].中國實用醫刊,2020,47(22):92-94.
(編輯:許 琪)
作者簡介:謝清月,女,本科,副主任醫師。
通信作者:謝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