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委組織部堅持中心工作在哪里、服務保障就到哪里,在打贏打好“科爾沁沙地殲滅戰”中主動履職、全面發力,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生態治理優勢,讓黨旗在“科爾沁沙地殲滅戰”中高高飄揚。
注重培養鍛煉,立足工作一線錘煉干部、鍛造隊伍。堅持優選優培優用,讓干部在“殲滅戰”主戰場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干。在彰武治沙分校建立阜新生態文明建設教育實踐基地,組織270余名干部開展學習考察,進一步凝聚思想共識。2023年以來,調整林草、農業等涉及領域干部10人次,選派14名市直單位優秀干部掛職鄉鎮黨委副書記,探索設置鄉鎮林草站,為“殲滅戰”提供骨干中堅。開展專項考核,深入全域苗圃化、光伏項目等生態文明建設一線,融入式、沉浸式、跟進式考核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具體表現,發現儲備一批沖鋒在前、實績突出的干部。
嚴密組織體系,確保黨的領導一貫到底、執行有力。全面構建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兩橫一縱”矩陣式組織體系,為“殲滅戰”提供堅強組織保障。實現橫向覆蓋,覆蓋組織機構和“殲滅戰”指揮體系,覆蓋市縣兩級林業、農業、水利、交通、自然資源、生態、科技等領域,把多方力量擰成“一股繩”,推動重心下移、資源下沉、保障下傾。實現縱向聯通,聯通4個縣區、52個鄉鎮、200個村基層黨組織,保障“殲滅戰”工作部署直達基層、沒有堵點,杜絕“中梗阻”現象。實現融合運行,充分發揮組織體系作用,壓緊壓實黨組織主體責任,把實施“4+2+2”生態治理模式部署要求落到實處。
充分組織發動,引導廣大黨員爭當先鋒、做好表率。做好思想動員,開展送思想、送理念等“七送下鄉”活動,走村入戶、“線上+線下”舉辦191場,受益黨員群眾4萬余人次,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送到千家萬戶。把弘揚治沙精神作為主題教育重要內容,組織黨員干部開展學習彰武治沙團隊先進事跡專題研討,市直機關、市屬國有企業等單位1000余名干部職工參與海州露天礦三年復綠行動,栽植海棠、元寶楓等樹苗8400余株。健全平急結合黨員作用發揮機制,號召黨員在“堵風口、攔沙道、筑屏障”以及土地流轉、農田林網、萬米高標準農田防護林帶建設中走前頭、作示范。
突出支撐保障,推動各類人才建功立業、賦能增效。提高科技支撐能力,深化與中科院沈陽分院、省農科院治沙所、沈陽農大等科研院所合作,聚焦阜新自然和政策方面問題開展共建,強化防風治沙固土技術創新應用。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出臺若干政策措施,留住本土治沙人才,借助“阜新英才計劃”等政策措施,吸引更多專業人才投身防沙治沙事業中。發揮人才支撐作用,開展“農技專家下基層”專項行動,整合省、市、縣三級農技人才資源,抽調66名農技專家組建22個服務團開展技術指導、推廣等科技服務,幫助研究適宜當地發展的產業項目,解決提高玉米單產等技術難題16個,以科技支撐助力“殲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