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角色轉變;班主任專業成長;自主管理
【中圖分類號】G62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4)12-0027-02
在我的心目中,一名優秀的班主任應具備高尚的師德、健康的身心、過硬的班級管理素質和良好的人際關系處理能力,還應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班主任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學生品格的塑造者、情感的引導者和未來的啟航者。幸運的是,我的身邊就有這樣一名優秀的班主任——方雨琳老師。
方老師憑著一顆求真務實之心和一腔執著上進之情,在教育的沃土上辛勤耕耘。她以情的付出贏得了情的回報,以愛的播種獲得了愛的豐收。在和方老師的接觸中,我逐漸明確了一名優秀班主任的成長方向。
一、從事務應對者到自主管理指導者
班主任常常被各種指標任務、班級紀律等事務纏身,需要處理突發狀況、解決糾紛,甚至時常充當“消防員”的角色。在這種情況下,部分學生往往習慣于被動接受管理,缺乏自我管理和自我責任的意識。而在方老師班上,她合理“放權”,讓學生從被動變為主動。
某天午餐后,教室里非常熱鬧。方老師經過時,看見垃圾桶旁邊的地上有許多酸奶盒,有些明顯沒有喝完,地上灑了不少。當她詢問“是誰扔的”時,學生都說自己沒扔。有的學生默默走開了,有的學生繼續圍觀。
于是,方老師積極思考,開始在班級實施“本真崗位”管理制,向學生傳遞“人人有崗,我為人人”的服務理念。方老師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了“顧問”的角色,她不再直接介入每項決策,而是在關鍵時刻提供指導意見和幫助。
慢慢地,班級逐漸展現不一樣的風氣。學生開始主動承擔班級的各項職責,無論是學習上的互助計劃還是課余活動的籌備,他們都能夠自發行動起來。就這樣,班級氛圍變得更加和諧,學生之間的關系更緊密了,班級凝聚力增強了。
二、從問題處理者到自我教育引導者
隨著教育理念的革新和兒童心理學的發展,班主任的角色定位開始發生轉變,逐漸從“問題處理者”轉變為“自我教育引導者”。
一次午休時,方老師見小張正低頭專注于手中的蘿卜刀(蘿卜刀是一款塑料仿刀玩具,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方老師借此組織了一次辯論,有的學生認為:“我們都知道安全很重要,但是小張也沒有造成實際的傷害,可以給他一個改正的機會。” 有的學生語氣堅決地說:“學校明確規定,不允許攜帶危險物品進校園,我們應該遵守規則。” 大家紛紛發言,各持己見。于是,方老師提議召開一次“規則意識培養”微主題班會,讓學生事先收集有關案例和材料。學生積極準備,并在班會中分組討論。班會結束,小張反思了自己的錯誤行為,并保證之后一定嚴守班規、校規。
對于小張的轉變,方老師說:“作為教育者,我們不應該僅僅滿足于傳授知識,更要通過引導和啟發,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為學生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狈嚼蠋熯@樣說也這樣做,她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通過設計、組織富有挑戰性和趣味性的活動,將問題轉化為教育契機,引導學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
三、從空洞說教者到活動育人設計者
方老師深知真正的教育應當生動活潑、富有參與感和實踐性。她組織了系列“本真公益”項目,如在生態意識主題活動中,她并不是簡單地告訴學生要保護環境,而是協同社區,組織了一次社區清潔活動。在活動中,學生分組負責清理社區。他們學習垃圾分類技巧,分組制作海報,并在社區進行宣傳,最終將成果展示給全班同學。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參與了保護環境的具體行動,還提高了團隊合作能力和社會責任感。
為了讓學生在具身體悟中增強素養、修煉品格,方老師發起了走遍紅色基地的“本真尋訪”、爭當紅領巾講解員的“本真實踐”活動。此外,她結合語文學科,開展“我是演說能手”“我是朗讀能手”“我是新聞播報能手”等活動。這些活動不僅使學生從中獲得了極其豐富的情感體驗,還讓他們逐漸學會了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在無形中塑造了人格特質,在心中種下了真善美的種子。
在與方老師的相處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她的專業素養和人格魅力。她總能準確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心理需求,及時提供個性化、有針對性的引導和支持。她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鼓勵他們勇于質疑、敢于探索。在班級管理上,方老師展現了非凡的組織能力和高效的執行力,是一名充滿智慧和激情的引路人。
在實際工作中,我深刻體會到班主任角色的重要性和多面性。班主任的多重角色“多變”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班主任是學生的心靈導師,要關心每個學生的成長,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培養學生的積極心態。在面對學生的學習問題、家庭問題以及社會環境的新變化時,班主任需要展現高度的專業素養和應變能力,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作者系南京市五老村小學德育處副主任)
見習編輯:徐緣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