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教育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正面臨著一場深刻的變革。《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作為這一變革的重要指引,強調對英語教學內容和結構的優化、對教學方法的創新。特別是在小學階段,讀寫技能的協調發展成為增強語言教學效果的關鍵策略。讀寫結合教學模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還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這一模式的實施,要求教師在課堂上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創設豐富的語言應用情境,使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習和運用英語。
一、小學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
小學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包含豐富的教育心理學理論和語言習得原則。在語言教學領域,對于小學生來說,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培養不僅是語言技能的提升,更是思維能力和創造力的發展。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此時通過閱讀來接觸和理解新知識,再通過寫作來表達和鞏固這些知識,能夠形成有效的學習循環。此外,從心理學角度看,閱讀與寫作的結合能促進學生的內化過程,即將外部語言輸入轉化為內部語言輸出。閱讀是語言輸入的過程,學生在閱讀中接觸多樣化的語言表達形式,能夠豐富詞匯量,加深對語法的認知。與此同時,寫作作為語言輸出的過程,要求學生組織語言進行表達,這不僅是對語言知識的應用,更是對閱讀理解的深度加工和再創造。在這一過程中,閱讀與寫作相互促進,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和表達能力。由此可見,小學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模式不僅符合語言習得的自然規律,還符合學生心理發展的需求,能夠為學生提供全面、均衡發展的語言學習環境。
二、小學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現實困境
(一)傳統教學模式限制閱讀寫作的發展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部分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將教授的重點放在語法和詞匯的機械記憶上,忽視了對學生語言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在課堂上,部分教師沒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缺乏主動探索和思考的機會,導致閱讀和寫作活動變得形式化,缺乏吸引力和實用性。同時,部分教師在教學時過于依賴教材,導致學生在閱讀時只是機械地跟隨文本,沒有真正理解和消化所學的知識。在寫作教學方面,部分教師過于重視語法的正確性和格式的規范性,導致學生在寫作時過分拘泥于形式,忽略了內容的創新和表達的自然流暢。在這種情況下,學生難以在閱讀和寫作中感受到語言的魅力和實際應用的樂趣。此外,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部分教師的角色定位存在問題,部分教師只扮演知識傳授者的角色,而非引導學生探究和實踐的伙伴。這種一方傳授、一方接受的模式減少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探索和嘗試的機會,限制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勵和引導,部分學生在閱讀和寫作中難以深入思考,這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二)學生英語基礎的差異對閱讀與寫作教學產生挑戰
學生的英語基礎不同,在語言技能的掌握上也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學生小時候在家庭或其他場合接觸并學習英語,而部分學生小時候完全沒有接觸過英語,這種基礎差異直接影響了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在閱讀環節,基礎較好的學生能夠快速理解文本內容,而基礎較差的學生難以跟上進度,甚至無法理解基本的句子和詞匯。在寫作環節,部分基礎較差的學生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寫作時會出現語法錯誤和詞匯使用不當的問題。此外,基礎較好的學生在課堂上更加活躍,愿意參與各種英語活動;而基礎較差的學生因為害怕犯錯或被嘲笑而選擇沉默,不愿意參與,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不足。這種情況在小學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模式中尤為明顯,因為這種模式要求學生不僅要理解閱讀材料,還要進行創造性寫作。在現有的教學體系中,部分教師難以針對這種差異開展有效的個性化教學。在課堂上,部分教師在面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時,由于時間和資源的限制,只能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導致部分基礎較差的學生難以得到充分的關注和支持,部分基礎較好的學生無法充分發揮潛能。
(三)學校缺乏對語言實踐的支持
在小學英語教學的現實情況下,學校在提供語言實踐支持方面的不足成為讀寫結合教學模式面臨的困境之一。學校作為學生學習和實踐的主要場所,對學生語言技能的培養至關重要。然而,部分學校在英語語言實踐活動的設置上存在明顯的缺陷。第一,學校缺乏為學生提供充分英語實踐機會的資源,如專業的語言訓練室、豐富的英語閱讀材料和多樣的寫作平臺等,這導致部分學生在學習英語時過于依賴傳統的課堂教學,缺少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情境的機會。第二,學校缺乏“語言浸入”的環境。在理想的語言學習環境中,學生應當在日常生活中盡可能多地使用英語,以提高語言實際應用能力。然而實際情況是,除了英語課堂,學生很少有機會在校園內使用英語,這種語言使用的局限性限制了學生語言技能的發展。同時,部分學校雖然開展了英語角、英語演講比賽等活動,但這些活動的形式大于內容,無法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三、小學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實施方法
(一)運用創新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創新教學法包括采用互動式教學、使用多媒體資源等。互動式教學可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討論和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多媒體資源如視頻、音頻和圖像等,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有趣,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和理解英語知識。教師可以運用創新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以冀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十六課“Breakfast, Lunch and Dinner”為例,教師可以運用創新教學法,通過展示與飲食相關的視頻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先播放一段描繪不同國家早餐文化的短片,讓學生在觀看的同時學習相關的英語詞匯。接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討論自己的早餐習慣,并提出“What do you usually have for breakfast?”等問題,鼓勵學生用英語互相分享。隨后,教師可以開展小組活動,讓學生設計自己理想的早餐,并用英語向其他學生描述,從而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此外,教師可以利用圖像和文字卡片,讓學生將食物名稱和相應的圖片匹配,加深學生對詞匯的記憶。最后,教師可以設計有趣的寫作作業,讓學生以“最喜歡的三餐”為主題進行寫作,并鼓勵學生運用新學的詞匯和句型,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開展個性化教學,提高
學生的英語水平
針對學生英語基礎的差異,教師可以開展個性化教學,了解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提供不同難度的學習材料,采取靈活的教學方法。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提供基礎的練習和額外的輔導時間;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提供更多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和拓展性學習材料。
以冀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十四課“Jenny writes a postcard”為例,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分享自己寫過或收到明信片的經歷,拉近學生與課文內容的距離。接著,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教師可以設計不同難度的問題。比如: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提出“Can you describe an interesting postcard
you have received?”這一問題;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提出“Can you tell me what you see on this postcard?”這一問題。在寫作練習環節,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水平寫一張明信片。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提供句子開頭,幫助學生開始寫作;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其使用更復雜的句子結構。通過這些方法,教師可以確保每名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三)豐富閱讀資源,開闊學生的視野
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各類與課程內容相關的閱讀材料,如圖書、雜志、線上閱讀材料等,以適應不同學生的水平,激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通過接觸各種形式的閱讀材料,學生可以了解更多關于課堂所學內容的信息,激發學生對課程主題的探索欲。
以冀教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十六課“Cars and Buses”為例,這一課涉及的單詞包括car、bus、bike等,涉及的基礎句型包括“How do you go to school?”“I go to school by bus.”等。為了開闊學生的視野,教師可以提供與交通工具相關的多樣化閱讀材料。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與不同國家交通工具有關的故事書,或者關于交通安全的文章,幫助學生學習新詞匯和句型,讓學生了解世界各地的交通文化和安全知識。接著,教師可以讓學生討論他們從閱讀中學到的新知識,并鼓勵學生用英語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此外,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與家人一起閱讀相關的英語材料,并在課堂上分享其閱讀體驗和所學知識。
(四)開展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實踐活動包括角色扮演、小組討論、情景模擬等,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使用語言的機會,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團隊協作能力。通過參與這些活動,學生不僅能將所學的語言知識應用于具體情境中,加深學生對語言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還能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
以冀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十九課“Christmas is coming!”為例,這一課涉及的單詞包括Christmas tree、gift、Santa Claus等,涉及的句型包括“I am decorating the Christmas tree.”等。在開展實踐活動時,教師可以開展一系列與圣誕節相關的活動。教師可以通過小組討論,讓學生分享自己慶祝圣誕節的經歷,并引導學生使用目標語言。接著,教師可以開展模擬活動,如籌備一個圣誕派對,讓學生規劃派對的各個環節,并讓學生在規劃過程中使用所學的英語詞匯和句型。教師可以提出“Who will bring the gifts?”“What decorations do we need for our Christmas party?”等問題,引導學生回答。然后,教師可以開展手工活動,讓學生制作圣誕卡,并在卡片上寫上節日祝福語,鍛煉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通過這些活動,學生不僅能在實際情境中使用所學的英語,還能加深對不同文化的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結語
小學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成功實施對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至關重要。這種教學策略不僅能加強學生對英語的理解和應用,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在實施小學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探索更高效的教學方法,以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會寧縣大溝鎮韓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