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1日,在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閉幕式上,全體代表高票表決通過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這是現行國務院組織法1982年通過后的首次修改,是貫徹黨中央關于推進國家機構組織制度建設決策部署的重要立法實踐,也是保障國務院依憲依法履行職責、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十分必要、意義重大。
彰顯政治原則,明確國務院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指導思想。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本次修法,把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作為最高政治原則確定下來,從國務院、國務院組成人員、國務院各部門三個層次,明確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國務院各項工作的指導思想;強調國務院組成人員應當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強調國務院組成部門等應當確保黨中央各項工作部署貫徹落實。這些修改,實現了最高國家行政機關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對于健全黨的全面領導制度體系,推進國務院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加強自身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突出依憲立法,全面貫徹憲法關于法治政府建設的基本要求。憲法是國家一切法律法規的總依據。1954年憲法首次將國務院作為國家機構專節作了規定,1982年憲法進一步完善了國務院的職權和機構設置。修訂草案根據憲法對國務院性質和地位的規定,在第二條增加國務院“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根據憲法規定,進一步重申國務院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負責并報告工作、進一步完善國務院的職權。這些規定是實施憲法有關規定的重要體現,有利于全面貫徹憲法規定、憲法原則、憲法精神,進一步發揮憲法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站穩人民立場,充分踐行人民政府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國務院作為中央人民政府,是人民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產生的,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本次修法,明確國務院要堅持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始終同人民保持密切聯系,傾聽人民的意見和建議,建設人民滿意的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強調國務院應當堅持民主決策;要求國務院自覺接受各方面監督、國務院組成人員應當為民務實。這些修改,有利于國務院更好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
注重守正創新,鮮明體現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追求。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需要根據新的使命任務,不斷調整優化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使之更好適應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修訂草案系統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取得的經驗,進一步明確副總理、國務委員的職責;增加規定國務院組成人員包括“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完善國務院設立直屬機構和辦事機構的原則;明確國務院全體會議、常務會議的主要任務等。這些修改,對于推進國務院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保證國務院各部門更好分工合作、協同配合,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
堅持科學立法,充分考慮國務院組織制度工作制度的連續性穩定性。我國現有300部法律,約100部是行政立法,國務院及其部門的職權很多在單行行政立法中規定。從1983年開始,每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都要批準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決定每屆國務院的組成部門。因此,憲法、國務院組織法、相關單行法律、全國人大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的決定等,共同構成國務院組織制度的法律依據。本次修改,注重處理好本法與其他法律以及相關行政法規之間的關系,注重制度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科學把握本法的繁簡安排,為在法治軌道上推動國務院全面履行政府職能提供堅實法治保障。
貫徹好、實施好新修改的國務院組織法,事關中央人民政府組織和工作制度的健全,事關全面建成法治政府的成效,需要各有關方面同題共答、齊心協力,為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不懈努力!
(作者系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法工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