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024年3月5日至11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隆重舉行。這次大會是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時刻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這次大會凝聚信心、凝聚力量,統一思想、統一行動,高票通過政府工作報告和各項工作報告,有力動員全國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緊緊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中心任務,同心同德、團結奮斗,共同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壯美篇章。上海代表團57位全國人大代表,肩負人民重托,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和昂揚的精神狀態認真履行職責,圓滿完成了大會各項任務。這次大會的主要特點是:
充分肯定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過去一年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的新的重大進展,堅定發展信心,吹響奮進號角。過去一年,面對異常復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全國各族人民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付出艱辛努力,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圓滿完成,經濟總量超過126萬億元,5.2%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保持領先,依然是全球增長的最大引擎,依然是風景這邊獨好,代表們對報告頻頻給予掌聲。計劃報告顯示,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64%,接近OECD國家2.71%的平均水平;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提高到15.7%,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經濟增速0.7個百分點,城鎮調查失業率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穩步提高。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到13個省區市考察指導工作,主持召開經濟、組織、生態環境保護、新型工業化、宣傳思想文化、外事等重要工作會議,實施新一輪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擘畫區域協調發展,有力引領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踐再次證明,“兩個確立”是我們應對重大風險挑戰、奪取重大發展成就的根本保證。李強總理在報告中指出,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環境仍是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素,科技創新能力在持續提升,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在加快壯大,發展內生動力在不斷積聚,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完全可以增強信心和底氣。代表們表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有勇氣、有智慧、有能力戰勝任何艱難險阻,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巨輪行穩致遠。
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代表團的重要講話精神,聚焦高質量發展這一新時代的硬道理,發展新質生產力,擘畫路線施工圖。政府工作報告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提出了2024年主要預期目標: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代表們對這一目標給予高度肯定,指出5%左右的增速考慮了促進就業、防范化解風險的需要,有利于調動各方面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但也并非易事,需要攻堅克難,需要加倍努力,集中精力推進高質量發展。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參加江蘇、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審議,看望民革、科技界、環境資源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這三次團組審議都談及“新質生產力”,特別是3月5日在江蘇代表團的重要講話,全面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質生產力、為什么要發展新質生產力、怎樣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大問題,引領大會把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在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指引下,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被列為今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務之首;記者會、開放團組活動、“部長通道”,多位部委“一把手”、地方主要負責同志從多個側面對發展新質生產力作出解讀;今年代表提出的298件議案和9000余件建議中,有關“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關切居于首位;會場內外、網上網下,都洋溢著如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的討論……,黨心民心交融、政聲民意共鳴。隨著全國人代會勝利閉幕,發展新質生產力已經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正在加快轉化為14億多中國人民的切實行動。
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開好大會的重要指示,匯聚人民群眾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智慧力量,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支持保證代表依法履職。習近平總書記對開好大會高度重視,今年1月兩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大會組織籌備工作的全過程,牢牢把握會議正確的方向,廣泛吸納民意匯集民智,營造暢所欲言、求真務實的會議氛圍,展現民主、團結、求實、奮進的大會風貌。為起草好政府工作報告,國務院通過中國政府網聯合29家網絡媒體平臺開展了“我為政府工作報告提建議”活動,收到網民建言超過160萬條,比去年增長82%,其中1150條有代表性的建言轉交給起草組參考。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報告了去年271件代表議案的辦理情況,9件議案涉及的5個立法項目已經審議通過,132件議案涉及的59個立法項目已經列入立法規劃和計劃。會議期間,大會舉行3場“部長通道”,14位部門負責人亮相,比去年增加了5位;舉行3場“代表通道”,20位代表亮相,比去年增加了2位,首位盲人人大代表王永澄走到聚光燈下;舉行了3場記者會,比去年增加了經濟專題、民生專題2場;恢復因疫情中斷三年的開放團組活動,30多個省區市代表團組織對境內外媒體開放的團組會議,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根據大會要求,國務院辦公廳組織80多位工作人員、最高人民法院組織238名干警、最高人民檢察院組織200多名干警到各代表團旁聽審議、回答詢問。教育部部長懷進鵬、退役軍人事務部部長裴金佳、證監會主席吳清、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云澤、國家廣電總局局長曹淑敏、最高人民法院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院長鄧修明、最高人民檢察院主持日常工作的副檢察長童建明等都以普通工作人員身份到相關代表團旁聽審議。會議期間,代表們堅持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出發,緊扣會議主題,積極建言獻策,講真話、道實情,不做表面文章,不搞穿靴戴帽。大會共刊發簡報316期,全面反映2900多位代表的審議意見。審議結束后,大會旁聽工作人員都會立即整理代表審議意見,相關業務司局連夜研究,一般都能在兩天內通過電話回復代表甚至書面回復代表,能采納則盡量采納,并確保在大會閉幕前將所有意見反饋完畢。根據代表意見,國務院報告修改26處,計劃預算報告修改91處,人大常委會報告修改13處,兩高報告修改70處,國務院組織法修改9處,體現了對代表履職的高度尊重。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認真落實大會確定的各項任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大會號召,全國各族人民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萬眾一心,拼搏奮進,堅定不移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充分尊重人民所表達的意愿、所創造的經驗、所擁有的權利、所發揮的作用,激發全社會創業創新創造的熱情和活力,匯聚起團結奮斗的強大力量,在團結奮斗中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