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參加全國人代會,是我第二次走進人民大會堂,也是我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履職的第二年。返滬后,回顧會前準備和參會全程,我感到代表工作充實而忙碌,與首次參會相比,我更加成熟自信,能夠更好地為人民的利益發聲。
作為科技界的代表,我一直關心國家的科技發展。本次大會我提交的建議基本都與科技話題密切相關。在日常的科研實踐中,我意識到隨著國家科研水平的提升,將科研成果轉化成國家發展所需技術并應用于生產實踐,將會是下一步的重點工作。因此,我立足成果轉換轉化實際需求,結合對成果轉換轉化規律的認知和自身在成果轉化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了設立成果轉換轉化基金的建議。
作為人大代表,我也非常重視多渠道傾聽呼聲,它們為我履職拓寬了路徑。例如,我的建議大致有幾個來源:一是九三學社社員平時的調研成果。經過充分討論協商后,我們將其轉化成建議提交。二是地方代表關心且具有更為廣泛討論價值的課題。上海市人大代表曾就網絡文化產品知識產權保護難題及其破解路徑提出建議,經充分討論,我們將其轉化為“全國版本”的建議。三是專業人士在其工作開展過程中遇到的與人民群眾需求密切相關的問題。本次關于“急救分級處置”的建議就成形于我和醫療界校友的六輪討論。
會議期間,結合審議政府工作報告過程中的學習與理解,我在代表團會議上圍繞“發揮科技創新中心輻射帶動作用,促進上海經濟發展”作了發言。同時,我積極與各行各業的代表交流互動,了解不同領域的情況和需求。
本次參會拓寬了我的視野,增進了我對國家發展的理解,也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人大代表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作者系全國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