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芷" 江西路街道238街坊地塊舊城區改建是2023年靜安區體量最大的零星舊改項目。隨著該項目簽約率和搬遷率均達到100%,900戶居民就此告別雨天漏水、煤衛合用等不便,沐浴著“舊改陽光”,迎接美好幸福新生活。
兩屆代表接力發聲讓夢想照進現實
多年來,靜安區118選區的人大代表在聯系社區時,總是接收到選民們反映的因小區房屋結構老舊、配套公共設施落后而引起的社區管理問題。一間12.3平方米的朝北公房,居民住了20余年,冬冷夏熱,雨天滲水;廚房在一樓,燒菜要與鄰居錯峰,端菜要上下來回跑;還有1平方米衛生間內裝了3戶人家3個不同花灑的……看似五花八門的難題,追根溯源都反映出選民們迫切希望舊改的意愿。
靜安區第一屆、第二屆人大代表陳芬、許濤芳、張志鵬等持續接力,通過提交代表建議、集中聯系社區、參加區政府相關會議等契機,多次為選民呼吁、提出舊改建議。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38街坊零星地塊舊城區改造工作正式啟動。在建議提出、舊改征詢、居民簽約、開展搬遷等環節,芷江西代表組的全體代表全程參與、全程監督,讓900多戶居民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代表臨時聯絡站化解舊改痛點、難點
配套設施欠缺,幾戶共用一個廚房、衛生間;證內涉及的戶口多,人均面積小;實際居住人口多,重新分配后可能住不下……
為了更好地收集民意、了解民情,讓居民簽得安心、搬得放心,芷江西路街道人大工委在舊改基地成立了臨時代表聯絡站,全過程廣泛聽取和采納居民意見建議,確保決策民主化。為保障居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人大代表張海燕、胡亮、張志鵬協同律師團隊,提出制度設計,將民聲民意融入方案征詢、改造設計和項目實施各個環節。進入簽約階段,全體區人大代表分別進入舊改“攻堅組”,協同街道、居委會、征收所、法律團隊協商溝通機制,針對“一戶一方案”,通過居民協調會,打開天窗說亮話,有力化解痛點和難點。
身為醫生的鄔碧波代表幫助離不開呼吸機的漸凍癥居民點對點搬遷,顧藝玲代表幫助享受高齡牛奶的居民完成配送關系轉接,張冰代表憑借負責其他舊改基地的經驗,以案說理成功幫助多戶居民家庭調解矛盾。通過張冰、張偉代表多次上門宣傳和律師的講解,原本對自家合用廚房、衛生間面積認定有疑問的曹邢萍進一步提高了認識、吃透了政策,在解開“心里疙瘩”的同時,主動把相關政策解讀送到了有同樣疑惑的左鄰右舍家中,幫助居民化解“心里疙瘩”。
代表牽頭突擊隊讓舊改既有溫度又有速度
舊改推進過程并非總是一帆風順。有的居民房屋產權歸屬復雜、家庭矛盾突出、生活困難,也有居民對征收方案有顧慮。面對這些“冷板凳” “燙山芋”,靜安區人大代表、凱成公司副總經理兼征收事務所總經理周昕帶領周昕代表工作室的成員和公司的青年成立了一支突擊隊,全程志愿服務舊改,積極提供法律咨詢、人民調解、政策解讀、生活服務等,盡最大可能解決好老百姓的“急難愁盼”問題,讓舊改既有“速度”又有“溫度”。
68歲的曹以成和弟弟兩個人住在父母輩建造的私房中。“本不大的蛋糕怎么分?”針對突擊隊員講的政策,有時老曹一時半會無法消化,為此,周昕代表帶著突擊隊員一次次走進老曹家里,一遍遍給他分析政策,對老曹的困難悉心妥當給予安排。“周代表讓我感受到了公平公正的舊改政策,感受到了人大代表的真心為民。”最終,曹以成爽快地簽了約,逢人便夸人大代表和突擊隊真心為居民著想,成為了舊改基地的編外“宣傳員”。
這場舊區改造“攻堅戰”中,“全程參與、為民履職、為民代言”的人大代表贏得了居民群眾的肯定與擁護,兩個“百分百”的背后,是全過程人民民主在舊區改造工作中的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