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 府“為民辦實事”項目的有效實施,有利于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2023年年末,徐匯區人大常委會深入貫徹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對部分區政府2023年度“為民辦實事”項目開展了監督檢查與滿意度測評,推進項目高質量落實。
以需求為導向做好“選擇題”。2023年,徐匯區政府共安排61個“為民辦實事”項目,均按期完成。項目涉及面廣、數量多、聚焦百姓急難愁盼,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客觀評估項目的實施情況,首先需要在選題上下功夫。區人大常委會以各專工委為單位,將61個項目按照對口聯系部門分派到各專工委,由各專工委召開專題研討會,按照最具代表性、最有人民性的原則,敲定測評項目。經過反復研究和考慮后,法制委和監察司法委選擇新建公共法律服務客廳,財經委和預算工委選擇新建改建菜市場和平價菜肉專柜,城建環保委選擇推進上海市環城生態公園帶(徐匯段)一期工程,社會委選擇新建改建市民健身驛站和市民健身步道,教科文衛工委選擇對開設社區“寶寶屋”項目進行監督檢查和滿意度測評。
以效果為導向填好“判斷題”。為使項目測評的結果具有科學性和廣泛性,各專工委會同相關街道人大工委、鎮人大組織人大代表共同參與,以人大代表為主體,充分發揮代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的特點,傾聽群眾呼聲。代表們分別前往漕河涇街道、康健街道、天平街道、楓林街道、斜土街道和華涇鎮實地查看項目的建設和運行情況,聽取責任部門和相關街道、鎮的工作匯報,在充分了解項目的目標任務、實施標準、工作要求、完成情況和后續維管計劃后提出意見建議。在充分了解項目相關情況的基礎上,每一場實地視察伴隨而來的便是一場酣暢淋漓的滿意度測評。代表們按照“滿意” “基本滿意” “不滿意”三個檔次進行無記名投票,5個項目的滿意率均為100%。
“對公共法律服務客廳,我有三個感受。”測評會上,區人大代表朱小蘇充滿詩意地評價了所視察的項目,“首先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百姓在茶余飯后方便地咨詢法律問題是打通了法律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其次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如今百姓的家長里短可以在萌芽階段就有法律援助的介入,真正踐行了‘楓橋經驗’所提倡的溯源治理。其三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貼近百姓生活的同時宣傳了法律、弘揚了法治文化,更對社區共建共治起到有益的助推作用。”測評代表們普遍認為,徐匯區政府2023年度“為民辦實事”項目突出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周密組織做好前期準備,堅持普惠大眾加強分類施策,堅持協同聯動優化資源整合,工作成效顯著。
以目標為導向寫好“簡答題”。監督和測評的目的并不在于打分,而在于尋找問題、提出建議、推動“為民辦實事”項目更好地滿足群眾的需要。代表們認為,區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成效明顯,但仍有改進的空間。針對項目的知曉度,有代表建議進一步擴大宣傳覆蓋面,運用數字賦能有序增加“寶寶屋”點位,對受名額限制的親子家庭增加線上預約和云端課程;建議將公共法律服務客廳服務受眾范圍向企業園區、特定人群和有相關需求的單位拓展。針對項目的未來方向,有代表建議:在體育公園范圍內配備專項運動設備,進一步考慮公益類體育公園對全商業化運行的實體體育行業的沖擊;持續開展菜市場微更新,及時優化調整營業時間、菜品種類,滿足群眾需求。針對項目的便利度,有代表建議:在環城生態公園周邊設立路程指示牌,方便游客出入及周邊停車,并增加適老化改造和無障礙設施配套;完善公共法律服務客廳線上咨詢方式,提供更加便捷的法律服務。
代表們的建議為“為民辦實事”項目的優化改造和2024年的新增安排提供了許多建設性的參考,得到了區委領導的高度重視。2024年,徐匯區人大常委會將繼續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深化“為民辦實事”項目滿意度測評工作機制,助推民生項目“實事辦實、好事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