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徐紅青,大學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高血壓腦出血手術。
【摘要】目的 研究超早期小骨窗微創腦出血清除術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圍術期指標、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方法 回顧性分析
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淮安市淮安醫院收治的8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按手術方法不同進行分組,對照組(40例)患者于發病6 h內行常規開顱血腫清除術,觀察組(40例)患者于發病6 h內行小骨窗微創血腫清除術,均于術后隨訪6個月。比較兩組患者圍術期相關指標,術前、術后3 d血清細胞因子指標,術前與術后6個月生活質量評分,以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縮短,術中出血量減少;與術前比,術后3 d兩組患者血清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血管升壓素(AVP)水平均降低,觀察組均較對照組更低;與術前比,術后6個月兩組患者身體機能、心智能力、社交活動、物質差別生活質量評分均升高,觀察組均較對照組更高;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低(均Plt;0.05)。結論 與常規開顱血腫清除術相比,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行超早期小骨窗微創腦出血清除術治療,可改善圍術期指標與血管內皮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同時手術安全性較高。
【關鍵詞】高血壓腦出血 ; 超早期小骨窗微創腦出血清除術 ; 常規開顱血腫清除術 ; 血管內皮功能
【中圖分類號】R74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04.0049.04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04.017
高血壓腦出血是一種嚴重的神經外科急癥,疾病進展迅速、病情危重,常常導致患者嚴重的神經功能障礙甚至致死。在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中,手術一直是備受關注的課題之一。高血壓腦出血具有急性、進展迅速的特點,傳統治療手段中,常規開顱血腫清除術可通過直接清除血腫緩解腦組織受壓,其臨床療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然而,該手術方式的創傷性較大,術后康復周期長,且存在一系列并發癥,尤其對于體弱多病的患者風險較高,其預后效果有待提高[1]。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微創技術的成熟,超早期小骨窗微創腦出血清除術作為一種創新性的治療手段,其在高血壓腦出血中的應用前景備受期待。相比于傳統的常規開顱血腫清除術,超早期小骨窗微創腦出血清除術具有創傷小、康復快、患者術后痛苦輕等優勢,可有效快速降低患者顱內壓,減輕機體繼發性損害,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療選擇[2]。故本研究旨在探討上述兩種手術方法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于淮安市淮安醫院收治的8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按手術方法不同分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齡56~78歲,平均(63.35±
1.22)歲;出血量30~60 mL,平均(45.23±2.23) mL。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50~77歲,平均(64.11±1.23)歲;出血量31~58 mL,平均(44.11±
2.26) mL。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⑴與《高血壓性腦出血中國多學科診治指南》 [3]中的標準相符;⑵術前收縮壓140~180 mmHg(1 mmHg=0.133 kPa);⑶無凝血功能障礙。排除標準:⑴合并其他腦血管疾病,如腦梗死、動脈瘤等;⑵術前已出現明顯神經功能障礙,無法確定手術后的效果;⑶存在手術禁忌證。本研究經淮安市淮安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手術方法 兩組患者術前均完善相應檢查,全身麻醉結束后行頭部CT掃描,明確腦出血部位。對照組患者行常規開顱血腫清除術,患者全身麻醉,確定血腫位置,切除7~8 cm的骨瓣,在患者的顳上回血腫距離皮層最淺部位,切開腦組織,在不損傷神經和關鍵區域的情況下,徹底顯露出顱內的情況,清理血腫,經CT檢查確認患者腦內血腫清除情況,是否存在再出血。若無再出血,于血腫腔內放置引流管,沖洗干凈術區,層層閉合
硬膜。
觀察組患者行超早期小骨窗微創腦出血清除術,患者全身麻醉,取瘤側距皮質最近的部位作切口。用推開器將頭皮切開,露出頭骨,在擴大的頭骨上鉆出一個大約3 cm的小骨窗。骨窗內硬腦膜作“十”字形切開,穿刺抽吸血腫,確認是否發生活動性出血;之后使用生理鹽水沖洗血腫腔,結束后放置引流管,逐層關閉縫合創口。兩組患者術后將2萬~3萬U的注射用尿激酶(哈爾濱圣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3021105,規格:1萬U)注入血腫腔內,引流4~6 h,并進行防脫水治療。術后進行CT檢查,監測患者的血壓、心率,防止發生感染和其他并發癥。兩組患者均于術后隨訪6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⑴圍手術期相關指標。統計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⑵血管內皮功能指標。術前、術后3 d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3 000 r/min,10 min,取上清液后進行冷藏。使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患者血清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血管升壓素(AVP)水平。⑵生活質量。采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ADL),從身體機能、心智能力、社會活動、物質差別4個層次來評估患者術前、術后6個月的生活質量,ADL評分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質量越高[4]。⑷并發癥(包括再出血、顱內感染、肺部感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圍術期指標、血管內皮功能、ADL評分)符合正態分布且方差齊,以( x ±s)表示,組間比較行獨立 t檢驗,術前術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再出血、顱內感染、肺部感染等并發癥)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lt;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圍手術期相關指標比較 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改善情況均更優,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血管內皮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相比術前,術后3 d兩組患者血清VEGF、Ang-1、AVP水平均降低,觀察組均較對照組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 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相比術前,術后6個月兩組患者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升高,觀察組均較對照組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與對照組20.00%的并發癥總發生率相比,觀察組2.50%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4。
3 討論
高血壓腦出血是一種嚴重的神經血管疾病,其特點是由于慢性高血壓導致腦動脈病變,最終引發腦組織內的動脈破裂出血。高血壓腦出血是腦卒中的一種類型,屬于出血性卒中。高血壓腦出血的癥狀包括劇烈的頭痛、嘔吐、意識障礙、神經系統癥狀等,其發生過程是慢性高血壓使得腦動脈壁發生病理性改變,包括動脈壁的硬化、脆性增加等。這樣的血管容易在高壓情況下發生破裂,血液就會滲漏到腦組織中,形成出血灶。這種出血會對周圍腦組織產生直接損害,同時也會引起顱內壓的升高,導致神經功能障礙,甚至危及生命[5]。常規開顱血腫清除術在進行手術操作時能夠在直觀條件下直接定位和清除血腫,從而迅速降低顱內壓,減輕血液對腦組織的直接損害。但常規開顱血腫清除術創傷大,術后的康復周期相對較長,患者需要較長時間來適應手術后的生理和神經系統的變化,這可能延緩患者的恢復,普遍預后不佳[6]。
超早期小骨窗微創腦出血清除術是一種創新的神經外科手術,專門應用于治療高血壓引起的腦出血。該手術的核心特點在于早期干預和微創原則。手術旨在于患者發病后的極短時間內進行,通常是發病后6 h內,通過小骨窗的微創入路,利用顯微鏡輔助進行局部清除血腫。這種手術方式減輕手術創傷,降低了手術風險,有助于患者更快康復,可顯著提高患者生活質量[7]。根據統計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較對照組升高,說明超早期小骨窗微創腦出血清除術可顯著促進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病情恢復,進一步提高生活質量。
在手術的作用機制方面,超早期小骨窗微創腦出血清除術通過迅速清除血腫來減輕顱內壓,有效阻止對腦組織的直接損害。同時,手術的微創特性減小了對正常腦組織的侵害,通過顯微鏡的精確操作,手術可以更加精準和安全。此外,引入穿刺引流術則有助于迅速排除血液,通過留置引流管進行引流,有效促使血腫的吸收[8]。同時,超早期小骨窗微創腦出血清除術采用顯微鏡和導航技術,在更準確地定位和清除腦出血灶的同時,避免了不必要損傷,而這種精確性和操作的簡便性使得手術時間縮短,同時出血控制更為精細,減少了術中出血的風險[9-10]。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圍術期相關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并發癥總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超早期小骨窗微創腦出血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可縮短手術時間與住院時間,減少出血量,同時手術安全性
較高。
血清VEGF是作用于血管內皮細胞的生長因子,可保護患者神經細胞,但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血腫會壓迫周圍正常血管,使患者缺氧,促使腦組織缺血,會導致血清VEGF大量分泌,加重病情發展[11] ;Ang-1屬于分泌型生長因子,對內皮細胞的穩定性發揮一定作用,正常情況下,機體內Ang-1水平呈現低表達,但發生腦缺血時,會過多分泌,以改善缺血癥狀;AVP可影響患者腦血管正常收縮功能,當患者血腫壓迫導致腦缺血時,其會大量分泌來解除缺血狀態[12]。與常規開顱血腫清除術相比,超早期小骨窗微創腦出血清除術可減少血腫對腦組織的直接傷害,避免擴大血腫范圍,促使腦組織灌注快速恢復,還可以縮小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腦實質受損范圍,對腦部重要血管起到保護作用,降低腦血管細胞因子水平,促使血管功能恢復[13-14]。根據統計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上述指標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說明超早期小骨窗微創腦出血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可改善其血管內皮功能。
綜上,使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創腦出血清除術治療,有利于縮短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手術時間與住院時間,減少出血量,改善血管內皮功能,還有利于提高生活質量,安全性較高。但本研究病例數較少,對于文章中數據統計的結果還存在差異性,故后續需要進一步擴大樣本量,以更準確提高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治療依據。
參考文獻
呂晨芳, 王瑞杰, 李偉.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開顱血腫清除術后鎮靜治療效果及其預后影響因素研究[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8, 26(4): 32-36.
王琦, 崔恩東. 超早期小骨窗微創腦出血清除術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臨床療效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J]. 中外醫療, 2022, 41(35): 18-21, 26.
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學分會, 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 等. 高血壓性腦出血中國多學科診治指南[J]. 中國急救醫學, 2020, 40(8): 689-702.
王琦, 尹忠民, 張可帥. 吡拉西坦聯合胞磷膽堿鈉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的NIHSS評分、MMSE評分及ADL評分的臨床研究[J]. 當代醫學, 2020, 26(31): 91-93.
黃肇晶. 超早期小骨窗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結合基于聚焦解決模式的心理干預對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效果分析[J].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21, 21(15): 2677-2679.
黃國洲, 廖振南, 利文倩, 等. 手術方式和小骨窗微創手術治療時間的選擇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河北醫科大學學報, 2021, 42(10): 1215-1220.
趙曉生.超早期小骨窗微創腦出血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效果分析[J].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8, 29(18): 2931-2933.
陳文海. 超早期小骨窗微創手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療效及對神經功能的影響[J]. 吉林醫學, 2022, 43(1): 109-110.
韋承. 超早期小骨窗微創腦出血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觀察[J]. 醫學美學美容, 2021, 30(3): 86.
劉永貴. 超早期小骨窗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9, 32(21): 3448-3449.
張姍姍, 甄志勇. 超早期小骨窗微創術對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及對血清VEGF、Ang-1水平和神經功能指標的影響分析[J]. 解放軍醫藥雜志, 2021, 33(6): 54-58.
隋曌, 嚴小虎, 李英. 超早期小骨窗微創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效果及對血清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血管生成素1和炎性因子影響[J]. 臨床誤診誤治, 2020, 33(2): 85-89.
宋歌, 楊治國. 超早期小骨窗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效果[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22, 7(31): 82-85.
龍曉東, 劉之彝, 楊與敏. 超早期小骨窗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生活質量和ET、AVP水平的影響[J]. 腦與神經疾病雜志, 2019, 27(3): 169-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