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王萍,大學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婦產科。
【摘要】目的 探討經臍單孔腹腔鏡手術(TU-LESS)治療卵巢囊腫的臨床效果及對炎癥因子水平、卵巢儲備功能及妊娠情況的影響。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連云港市贛榆區中醫院收治的50例卵巢囊腫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三孔組(25例,三孔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和單孔組(25例,TU-LESS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兩組患者均于術后隨訪6個月。比較兩組患者圍術期指標,術前及術后1、3個月的雌二醇(E2)、促黃體生成素(LH)水平,術前及術后24 h的血清C-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及白細胞計數(WBC)水平,以及隨訪期間妊娠情況。結果 與三孔組比,單孔組患者術中出血量少,術后排氣、住院時間短(均Plt;0.05);兩組患者手術時間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與術前比,兩組患者術后1、3個月E2呈降低后升高趨勢,LH呈升高后降低趨勢,但術后1、3個月兩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與術前比,術后24 h 兩組患者血清CRP、TNF-α、IL-6及WBC水平均升高,但單孔組較低(均Plt;0.05);隨訪期間,三孔組患者妊娠
10例(40.00%),單孔組患者妊娠12例(48.00%),兩組患者妊娠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結論 應用TU-LESS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卵巢囊腫,可縮短患者術后排氣時間,減輕術后炎癥水平,對卵巢功能無顯著影響,有助于患者妊娠。
【關鍵詞】經臍單孔腹腔鏡 ; 卵巢囊腫 ; 卵巢儲備功能 ; 妊娠
【中圖分類號】R737.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04.0053.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04.018
卵巢囊腫是臨床婦科常見的疾病之一,內分泌紊亂是卵巢囊腫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與卵巢周期、卵巢激素水平變化也有一定關系,屬于女性群體的高發生殖系統病變。外科手術是該病常規治療方法,隨著腹腔鏡技術的更新和完善,腹腔鏡手術的優勢得到逐步突顯。三孔腹腔鏡卵巢腫瘤剝除術是一種常見的手術方式,具有腹部創傷小、視野清晰、恢復快等優點,但該術式需要在腹部打多個孔,術后會留下多個瘢痕[1]。經臍單孔腹腔鏡手術(TU-LESS)是通過人體自然通道臍部為手術入路,由于臍部的血管、神經及肌肉分布少,具有減輕疼痛、減少術后瘢痕、加快康復的治療優勢,且能夠可視化探查全腹部[2-3]。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TU-LESS治療卵巢囊腫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連云港市贛榆區中醫院收治的50例卵巢囊腫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三孔組(25例)和單孔組
(25例)。三孔組患者年齡20~37歲,平均(27.57±
4.87)歲;BMI 20.36~26.58 kg/m2,平均(23.26±
1.31) kg/m2;囊腫直徑5~10 cm,平均(7.08±1.36) cm。單孔組患者年齡20~38歲,平均(28.08±4.22)歲;BMI 20.18~26.79 kg/m2,平均(23.45±1.48) kg/m2;囊腫直徑5~9 cm,平均(6.85±1.22) cm。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可比。納入標準:⑴符合《婦產科學》 [4]中卵巢囊腫的相關診斷標準;⑵囊腫均為單發,囊腫直徑≤10 cm;⑶均接受腹腔鏡手術,具備手術指征。排除標準:⑴肝、腎功能嚴重失調或器質性障礙;⑵并發惡性病變;⑶機體凝血功能不全,或伴有血液系統病變;⑷嚴重心腦血管疾病;⑸伴有內分泌系統疾病。本研究經連云港市贛榆區中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實施。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術前均進行血、尿常規及心電圖、彩超、腫瘤標記物等檢查,排除相關禁忌證;術前進行腸道準備、禁食禁飲8 h、臍部清潔等。三孔組患者實施傳統腹腔鏡手術,協助患者呈仰臥位,實施氣管插管全麻,選擇肚臍上緣處作橫向小切口1 cm,從中放入3D高清電子腹腔鏡[卡爾史托斯內窺鏡(上海)有限公司,國械注進20163062452,型號:26605 BA],建立人工氣腹,維持11~13 mmHg(1 mmHg=0.133 kPa)氣腹壓力,手術主、副操作孔分別選擇左下腹、右下腹麥氏點分別作穿刺,切口長度分別為1 cm、0.5 cm,3個切口呈三角形。將卵巢皮質切開后鈍性分離,對于直徑lt;8 cm的囊腫,擠壓囊腫至切口處取出,囊腫直徑超過8 cm需將囊腫切開,吸引器吸凈囊液,再將囊腫剝離,采用高頻電刀(上海滬通電子有限公司,國械注進20153011445,型號:
GD350-S3A)進行止血,從左下腹切口處取出囊腫,電凝止血,縫合切口,留置引流管;術后24 h(引流量低于10 mL,顏色清亮)拔管,術后實施常規抗感染治療措施。
單孔組患者實施TU-LESS,協助患者呈膀胱截石位,實施氣管插管全麻,手術切口部位選擇在臍孔正中,長度約為2 cm的縱切口,將皮下組織逐層分離,于腹腔內放入單孔多通道套管的導引器[奧林巴斯(北京)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國食藥監械(進)字2013第2221924號,型號:WA58015T,WA58055T],安裝套管,放入腹腔鏡,建立人工氣腹,壓力維持在11~13 mmHg。手術操作方法同三孔組,手術結束后觀察創面是否滲血,采用雙極電凝止血,并采用生理鹽水沖洗,對臍部孔進行縫合,留置引流管。術后24 h拔管,拔管標準、術后措施同三孔組。兩組患者均于術后隨訪6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⑴圍術期指標。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長、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住院時間。⑵卵巢儲備功能指標。分別于術前及術后1、3個月抽取兩組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3 000 r/min、10 min)取上層血清,應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本株式會社日立高新技術,國械注進 20172400678,型號:日立7180型)對雌二醇(E2)、促黃體生成素(LH)進行檢測。⑶炎癥因子及白細胞計數(WBC)水平。分別于術前及術后24 h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3 mL,離心及處理血清方法同⑵,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對血清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進行檢測,另取2 mL靜脈血,采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希森美康醫用電子(上海)有限公司,國械注進20172227278,型號:
XS-900i]測定WBC。⑷妊娠情況。術后隨訪6個月,記錄兩組患者妊娠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經S-W檢驗符合正態分布,以( x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t檢驗,術前術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以 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圍術期相關指標比較 與三孔組比,單孔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較少,術后排氣、住院時間均較短,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兩組患者手術時間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卵巢儲備功能指標比較 與術前比,兩組患者術后1、3個月E2呈降低后升高趨勢,LH呈升高后降低趨勢,但術后1、3個月兩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與術前比,術后24 h 兩組患者血清CRP、TNF-α、IL-6及WBC水平均升高,但單孔組較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妊娠情況比較 三孔組患者隨訪期間妊娠10例(40.00%),單孔組患者隨訪期間妊娠12例(48.00%),兩組患者妊娠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325, Pgt;0.05)。
3 討論
卵巢囊腫可分為良性卵巢囊腫和惡性卵巢囊腫,良性卵巢囊腫早期多無癥狀,常在婦科檢查時偶然發現,惡性腫瘤早期多無自覺癥狀,出現癥狀時往往病情已經進入晚期。臨床上治療該疾病的手術方式多為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三孔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是目前處理卵巢腫瘤的常規手術方法,手術創傷較小,恢復較快,但操作時需在腹部作多個孔,從而造成術后明顯疼痛,并影響卵巢功能,且遺留瘢痕較多,影響整體美觀[5]。
TU-LESS可將手術切口隱藏于臍孔或臍周,利用人類先天殘留的自然瘢痕,TU-LESS卵巢囊腫剝除術還具有術后疼痛感輕、術后康復迅速等優勢,由于臍部切口長約15~30 mm,利用肚臍的天然形狀皮膚皺褶來隱藏術后手術切口的可視性,從而達到令人滿意的美觀效果和無瘢痕的手術目的,因此在臨床備受青睞[6]。本研究中,與三孔組比,單孔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較少,術后排氣、住院時間均較短,提示TU-LESS術可使患者術中出血量減少,加快術后恢復速度。原因在于,TU-LESS手術通過臍部一個小切口進行,避免在腹部多處切口,減輕手術對腹壁組織的創傷及對周圍神經、組織的損害。相比傳統腹腔鏡手術多個切口,TU-LESS手術僅一個切口,且術中采用高清晰度三維視覺系統和特殊器械,提供更好的手術視野便于精細化操作,有助于減少術中出血[7]。術后患者因TU-LESS手術切口較小,創傷較輕,術后恢復速度快,從而可盡快恢復活動。
E2是由卵巢細胞產生的雌激素之一,可反映卵巢儲備功能,因為卵泡發育和雌激素產生密切相關,卵巢儲備功能下降時,E2分泌量降低,LH是一種垂體前葉產生的激素,在女性生理周期中起著重要調節作用[8]。手術治療不可避免會造成部分卵巢組織丟失,導致激素分泌紊亂,影響卵巢儲備,但囊腫剝除后,卵巢功能也會逐漸恢復。本研究中,與術前比,兩組患者術后1、3個月E2呈降低后升高趨勢,LH呈升高后降低趨勢,但術后1、3個月兩組間比較,以及隨訪期間兩組患者妊娠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提示兩種手術方法均會對患者卵巢儲備功能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術后3個月已恢復至術前狀態。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對正常卵巢組織的損傷和破壞不可避免,尤其術中囊腫與卵巢組織粘連時,對卵巢組織操作或切除導致卵巢功能受損,同時術中采取電凝止血、縫合等操作,會對卵巢血供造成影響,進而卵巢儲備功能受到影響,但也可逐漸恢復至正常狀態[9]。
CRP是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在感染、創傷等應激狀態下,CRP水平會迅速升高。WBC是常用的感染指標,在局部細菌感染時診斷效能較好。TNF-α和IL-6是重要的細胞因子,參與炎癥反應和急性期反應,在多種炎癥刺激下,TNF-α和IL-6的水平均會大幅升高。本研究中,與術前比,術后24 h兩組患者血清CRP、TNF-α、IL-6及WBC水平均升高,但單孔組較低,提示手術治療可引起較為明顯的炎癥反應,但單孔組引起的炎癥反應相對較輕。分析原因可能為TU-LESS手術通過臍部進入腹腔,減少了傳統腹腔鏡多個切口的創傷,還可通過微型手術器械進行精確的操作,減少周圍正常組織的損傷,降低了術后腹膜粘連的風險,從而減輕了術后的炎癥反應[10]。
綜上,TU-LESS手術治療卵巢囊腫相較于傳統腹腔鏡技術,能減小患者手術創傷,降低術后炎癥反應,術后恢復更快,且對患者卵巢儲備功能影響小,后期妊娠情況良好,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黃海燕. 經臍單孔腹腔鏡手術治療不同直徑卵巢囊腫患者的臨床效果[J]. 中國婦幼保健, 2023, 38(16): 3157-3160.
尹黃, 李榮, 唐爭翠. 經臍單孔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對卵巢囊腫患者炎癥因子和卵巢儲備功能的影響[J]. 臨床與病理雜志, 2023, 43(2): 338-343.
王瑩瑩. 經臍單孔腹腔鏡手術對巨大卵巢囊腫患者卵巢儲備功能的影響[J].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 2023, 23(1): 26-29.
謝幸, 孔北華, 段濤. 婦產科學[M]. 9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8: 314-316.
孔秀麗, 王文文, 卜志勤. 經臍單孔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卵巢巨大良性囊腫的療效分析[J]. 腫瘤基礎與臨床, 2022, 35(4): 308-311.
林瓊燕, 劉文利, 劉娟. 經臍單孔腹腔鏡與傳統腹腔鏡手術治療妊娠合并卵巢囊腫效果對比研究[J]. 實用婦產科雜志, 2022, 38(6): 440-443.
朱冰, 牛愛琴. 單孔腹腔鏡手術治療對巨大卵巢囊腫患者卵巢儲備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 2022, 32(9): 120-123.
廖小花, 李暖珍. 經臍單孔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的臨床應用[J]. 腹腔鏡外科雜志, 2020, 25(5): 389-392.
許俊暉, 李永紅. 經臍單孔腹腔鏡與傳統腹腔鏡手術治療卵巢囊腫的療效對比分析[J]. 實用婦產科雜志, 2021, 37(11): 854-857.
尹相力, 王靜, 呂翠嫻, 等. 經臍單孔腹腔鏡與三孔腹腔鏡手術治療卵巢囊腫的療效和安全性觀察[J]. 中國實用醫藥, 2021, 16(6): 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