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基于外部綠色壓力的農業碳減排行為研究

2024-04-29 00:00:00柯春媛黃世政
華東經濟管理 2024年3期

[摘 要:農業“雙碳”目標的實現需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碳減排。文章基于PSR模型,探討農業碳減排行為的前因后果、交互作用、生成機理,并驗證高層環境認知的調節效果。研究以問卷調查方式收集廣東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284份數據樣本,采用結構方程式進行分析驗證。研究發現:政府壓力、市場壓力、社會壓力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碳減排行為和意愿均具有顯著正向影響,且對其碳減排意愿具有中介作用;高層環境認知在市場壓力、社會壓力與碳減排意愿間的調節作用顯著,但對政府壓力與碳減排意愿間的調節效果不顯著。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應借助于市場壓力、社會壓力和政府壓力推進碳減排行為,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低碳生產行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政府壓力;市場壓力;社會壓力;高層環境認知

中圖分類號:F327;X322"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5097(2024)03-0074-10 ]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Behavior

Based on External Green Pressure

KE Chunyuan1,HUANG Shizheng1,2

(1. School of Business, City University of Macau,Macao 999078,China;

2.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anning Normal University,Nanning 530001,China)

Abstract:Realizing agricultural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requires the participation of new agricultural operating entities in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Based on the PSR model,this study explores the antecedents,interactions,and generative mechanisms of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behaviors,and verifies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high-level environmental cognition. The study collects 284 data samples of new agricultural operating entiti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by questionnaire survey,analyzes and verifies them b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government pressure,market pressure,and social pressure have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both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behavior and intention. Moreover,they play a mediating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pressures and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intention. High-level environmental cognition significantly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market pressure,social pressure,and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intention. However,its moderating effect on government pressure and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intention is not significant. In light of the findings,the study proposes that new agricultural operating entities should leverage market pressure,social pressure,and government pressure to promote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behavior and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low-carbon production behavior;new agricultural operating entities;government pressure;market pressure;social pressure;high-level environmental cognition

一、引 言

農業具有碳源和碳匯雙重效應,在碳減排目標中對實現“雙碳”具有重要作用。當前,關于農業碳減排的研究日益豐富,學者從農業碳排放量測算方法[1-3]、農業碳減排影響因素[4-6]、農業碳減排潛力[7-8]、低碳農業的影響因素[9-10]等多方面展開了研究,但現有研究較多關注宏觀層面,或采用區域面板數據進行計量分析,或采用定性分析的方式提出政策建議,而針對微觀層面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碳減排行為研究較少。

有少數學者從微觀農戶視角出發,圍繞其低碳生產行為展開研究[11-13],然而分散的小農戶難以成為碳減排行為的主要承擔者:一是小農戶在勞動、資本、土地等生產要素市場缺乏競爭力,難以形成規模效應,支付不起碳生產要素的使用成本;二是小農戶分散化經營,單個農戶產出的碳減排量和碳匯量難以測量,農業碳交易市場也難以推進;三是小農戶受教育程度不高,低碳技術推廣困難[14]。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載體,是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參與者,已成為農業碳減排的中堅力量。

現有關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碳減排的研究,主要從認知影響行為[15-16]、激勵與提升參與度[17-18]等角度展開,而對碳減排意愿等尚缺乏探討。為了解農業碳減排行為機理,打開碳減排行為轉化過程的“黑箱”,本文以廣東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下稱:“農業組織”)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和結構方程實證分析,探討外部綠色壓力如何對農業組織碳減排行為產生影響。

二、理論模型與研究假設

本文采用PSR模型探究農業組織的碳減排行為。第一,現有關于農業碳減排行為的研究主要考慮單獨變量的影響,缺乏“外因——內化——生成”全鏈條的路徑研究,本文探究了農業組織碳減排行為的前因后果、交互作用、生成機理,并在農業組織受到外部綠色壓力或不能直接轉化為碳減排行為的事實基礎上,進一步剖析其內在的作用機理。第二,由于碳減排行為投入高、風險大[19-20],若農業組織的高層環境認知不高則可能傾向于回避風險,本文進一步探討高層環境認知的調節作用。第三,本文從組織架構的角度探討農業組織的治理行為。農業組織通過組織化模式把分散的小農戶組織起來,是一種嵌入社會結構的經濟行為,是一種以獲利為目的的組織形式,具備現代企業形態[21]。

本文研究模型如圖1所示。其中:“外部綠色壓力”是自變量,表征為PSR模型中的“Pressure(壓力)”,具體包括“政府壓力、市場壓力、社會壓力”三個方面[22];“碳減排意愿”是中介變量,表征為PSR模型中的“State(狀態)”;“碳減排行為”是因變量,表征為PSR模型中的“Response(響應)”;“高層環境認知”則作為調節變量,是影響碳減排行為的一個相關因素。

(一)政府壓力與農業組織碳減排行為

政府壓力是指農業組織受到的來自政府環境保護需求方面的壓力[22]。首先,農業組織受政府壓力被動參與碳減排活動。政府壓力主要體現在環境規制上,政府通過環境規制要求農業組織在生產流程和產品設計上充分考慮環境標準,從而推進碳減排行為。環境規制的要求還會引導農業組織引入新技術、新流程,進行綠色技術創新,從而推進碳減排行為[23]。其次,農業組織受政府壓力主動參與碳減排活動。基于合法性理論,組織追求合法性以獲得外部利益相關者更多支持[24]。當農業組織與政府的碳減排目標一致時,能減少因嚴格政策而被要求整改、限制生產或停產等帶來的經濟損失和榮譽損失。同時,政府掌握稀缺資源和行政審批權限,農業組織與政府建立良好關系,更有助于其獲得相應資源和補貼。因此,農業組織在政府壓力影響下,或被動或主動參與碳減排活動,促進了碳減排行為。據此,本文提出假設1。

H1:政府壓力對農業組織碳減排行為具有正向影響。

(二)市場壓力與農業組織碳減排行為

市場壓力是指農業組織受到的來自消費者、供應商、競爭對手等在環境保護需求方面的壓力[22]。消費者方面,隨著全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的綠色低碳轉型和消費者低碳環保意識的增強,低碳消費理念逐漸成為主流,綠色新產品可以帶來“環境溢價”[25],有綠色低碳標簽的農產品將成為消費者的優先選擇;供應商方面,企業特別是大型跨國企業可能會要求供應商進行環境承諾、披露相關數據,并將其碳減排表現納入企業采購決策體系,如果供應商不配合碳減排活動將可能會失去合作機會[26];競爭對手方面,農業組織會關注其競爭對手的碳減排行為,并將這項指標排在重要的位置,綠色核心競爭力讓農業組織在環境管理能力方面難以被競爭者模仿或代替,并在環境管理中積極推進碳減排行為[27]。因此,農業組織面對的來自消費者、供應商、競爭對手等的環境保護壓力,促使其推進碳減排行為。據此,本文提出假設2。

H2:市場壓力對農業組織碳減排行為具有正向影響。

(三)社會壓力與農業組織碳減排行為

社會壓力是指農業組織受到的來自環保組織公眾、媒體公眾、融資公眾等社會公眾在環境保護需求方面的壓力[22]。社會公眾會對農業組織的碳減排行為進行監督,如果碳排放數據不達標,會受到來自環保組織與媒體公眾的負面評價,造成負面社會影響,進而影響農業組織的可持續發展[28]。媒體關注度和媒體傾向性能夠顯著提高農業組織的自愿性碳信息披露水平[29]。碳績效差的農業組織還可能錯失綠色金融的利好機會,高排放、高污染、沒有轉型規劃、無法披露碳排放信息的農業組織將越來越難申請到銀行貸款。因此,基于社會壓力,農業組織需要追蹤自身產品生命周期的碳足跡,從各方面著手推進碳減排行為。據此,本文提出假設3。

H3:社會壓力對農業組織碳減排行為具有正向影響。

(四)政府壓力與農業組織碳減排意愿

政府壓力可以促進農業組織的綠色技術創新,而綠色技術創新是推動農業組織低碳生產的重要動力。在政府壓力之下,農業組織需要遵守相關環境規制。依據波特假說的觀點,政府依據環保法規行使處罰權,增加了環境違規成本,農業組織為避免受到經濟懲罰會主動進行綠色創新,獲取成本優勢。綠色技術創新能節約能源、防治污染、提高回收利用率等,而綠色技術創新意愿中也包含了碳減排意愿,政府壓力因此驅動碳減排意愿[30]。政府壓力通過通報批評、經濟懲罰和表彰先進典型等方式提升農業組織的親環境動機,而親環境性是農業組織產生碳減排意愿的重要因素[31]。因此,政府壓力能提升農業組織的親環境性,而親環境性又促進農業組織碳減排意愿的產生。據此,本文提出假設4。

H4:政府壓力對農業組織碳減排意愿具有正向影響。

(五)市場壓力與農業組織碳減排意愿

隨著綠色環保意識的增強,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環境友好產品,環境友好產品能規避市場中一些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進而提升市場競爭力。農業組織出于逐利動機,產生碳減排意愿以迎合市場需求。注重環保的供應商更注重綠色生產資源,而綠色生產資源又引導農業組織開發綠色新產品,進而產生碳減排意愿。而環保聲譽不佳的農業組織,綠色供應商將可能終止與其合作[32],這也迫使農業組織產生碳減排意愿。同時,競爭對手的綠色競爭優勢也會帶來威脅,農業組織為了在競爭中獲勝,會主動開展綠色創新,產生碳減排意愿。良性競爭中,財務績效越好,碳減排收益越高,碳減排意愿越強[33]。因此,農業組織需要關注來自消費者、供應商、競爭對手的綠色壓力,這些市場壓力既是農業組織獲得市場信息、作出敏捷反應、建立競爭優勢的重要資源,又是農業組織產生碳減排意愿的重要因素。據此,本文提出假設5。

H5:市場壓力對農業組織碳減排意愿具有正向影響。

(六)社會壓力與農業組織碳減排意愿

根據合法性理論,在一個由秩序和規范組成的社會體系中,農業組織在經營活動中遵循社會道德和法律規范能獲得收益倍增。隨著環境保護的地位上升到國家和公共利益的中心位置,農業組織的綠色管理已成為其合法性的有力指標[34],輿論壓力會促使農業組織產生碳減排意愿。隨著公眾公共品偏好的增加和民意傳達機制的不斷完善,社會公眾在環境治理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地方性共識中的口碑獎勵和非正式權威懲罰既能提升農業組織的碳交易參與意愿,又能降低他們的預期碳價[35]。因此,媒體輿論、非正式制度等社會壓力促使農業組織產生碳減排意愿。據此,本文提出假設6。

H6:社會壓力對農業組織碳減排意愿具有正向影響。

(七)碳減排意愿與碳減排行為

計劃行為理論認為,人的行為是經過深思熟慮計劃的結果。農業組織以人為單位組成,本身具有社會學屬性,易受外界影響,從而對自身價值觀產生影響,并最終影響生產行為[12]。同時,農業組織也是理性經濟人,在決策過程中通常會權衡利弊、趨利避害,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36]。與此同時,消費者對于綠色產品溢價支付的意愿正在不斷增加[37]。因此,當農業組織認識到碳減排能夠節本增效,將促使其產生碳減排意愿,推進碳減排行為。據此,本文提出假設7。

H7:碳減排意愿對碳減排行為具有正向影響。

(八)碳減排意愿的中介作用

政府通過環境規劃、環境評估等影響農業組織的生產,引導農業組織將環境因素納入其發展戰略規劃和產品設計中。政府還通過生產技術標準和限制污染物排放等來影響農業組織的行為,農業組織需要主動調整戰略,以滿足環境規制的要求[23],而環境戰略規劃和綠色產品設計就是其碳減排意愿的展現。農業組織通過環境戰略規劃和綠色產品設計推進具體的碳減排行為。因此,碳減排意愿在政府壓力對碳減排行為的影響中起中介作用。隨著消費者環境保護意識不斷提高,消費者越來越傾向于選擇環境友好產品,而環境友好產品的溢價也更高[25],市場壓力之下,農業組織產生碳減排意愿,碳減排意愿越強,其越能承受風險,碳減排行為越能順利推進。碳減排意愿能幫助農業組織快速獲得綠色市場機會,并推進碳減排行為,以滿足綠色市場需求,因此,碳減排意愿在市場壓力對碳減排行為的影響中起中介作用。社會公眾會借助于媒體等監督農業組織的碳減排行為,農業組織因此產生碳減排意愿[28]。農業組織還可以通過環境信息披露行為向利益相關者傳遞利好信號,從而降低自身外部融資成本[37]。因此,碳減排意愿在社會壓力對碳減排行為的影響中起中介作用。據此,本文提出假設8。

H8a:碳減排意愿在政府壓力對碳減排行為的影響中具有中介作用;

H8b:碳減排意愿在市場壓力對碳減排行為的影響中具有中介作用;

H8c:碳減排意愿在社會壓力對碳減排行為的影響中具有中介作用。

(九)高層環境認知的調節作用

根據高階理論的觀點,高層管理者的認知基礎會影響組織的行為選擇和績效水平[38]。高層環境認知是指高管(層)通過對資源環境問題的了解、關注、識別和解釋,繼而形成的資源環境保護價值判斷和行為模式[39]。基于此,本文中高層環境認知指的是高層對環境的判斷能力和應用能力。

在政府環境規制引導下,農業組織產生碳減排意愿,但綠色創新具有高投入、高風險、回報周期長等特點,沒有良好環境認知的高層會傾向于規避風險,追求當前利潤而舍棄長遠利益,而具有較強環境意識和責任感的高層則會遵守環境規制,積極進行綠色創新,爭取獲得政府在稅收、補貼、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40]。因此,高層環境認知的能力越強,政府壓力對碳減排意愿的正向影響越明顯,高層環保意識越強,越能感受到消費者、供應商、競爭對手在綠色方面釋放的壓力[41]。消費者的綠色需求、供應商的綠色選擇、競爭對手的綠色壁壘,都可能有效倒逼農業組織產生碳減排意愿。因此,高層環境認知越強,市場壓力對農業組織碳減排意愿的正向影響越明顯。高層環保意識越強,越能感受到社會公眾對低碳生產的期待,越愿意通過媒體、財務報表等展示其在環境治理方面的努力,向社會表達保護環境的決心,吸引綠色投資者的關注[28]。因此,高層環境認知越強,社會壓力對農業組織碳減排意愿的正向影響越明顯。據此,本文提出假設9。

H9a:高層環境認知對政府壓力與農業組織碳減排意愿具有調節作用;

H9b:高層環境認知對市場壓力與農業組織碳減排意愿具有調節作用;

H9c:高層環境認知對社會壓力與農業組織碳減排意愿具有調節作用。

三、研究設計

(一)變量測量

本文問卷設計中的變量題項均來源于成熟的原始量表。為確保問卷的整體質量和每一項問題的準確性,研究者邀請了50多位農業管理者填寫問卷并進行試測。問卷采用5點李克特量表,符合度從1到5逐漸遞增:1表示項目描述與本農業組織實際情況非常不符,5表示項目描述與本農業組織實際情況完全相符。本文主要包含外部綠色壓力(政府壓力、市場壓力、社會壓力)、碳減排意愿、碳減排行為、高層環境認知等幾個變量,各變量的操作定義和測量依據如下:

因變量是碳減排行為,主要參考周志方等(2019)[42]提出的3個題項,如“本組織制定低碳管理章程或文件指導碳減排工作”等;自變量是外部綠色壓力,主要參考馮文娜等(2023)[43]提出的題項,如政府壓力包含“政府嚴格要求本組織的綠色環保行為”等3個題項,市場壓力包含“顧客要求產品符合環保標準”等4個題項,社會壓力包含“非政府環保組織要求本組織實施綠色環保行為”等3個題項;中介變量是碳減排意愿,主要參考趙連杰等(2018)[11]提出的6個題項,如“與市場同類產品相比,本組織的產品更有利于消費者的身心健康”等;調節變量是高層環境認知,主要參考梁敏等(2022)[44]提出的6個題項,如“本組織高層重視的相關環保法規對本組織的影響”等;控制變量為組織人數、組織收入和組織性質。組織人數和組織收入表征農業組織的規模,規模經營會帶來規模經濟效應,因此,選用組織人數和組織收入作為控制變量。此外,組織性質(是否國有)也會影響農業組織碳減排行為,因此,也選用組織性質作為控制變量[45]。

(二)數據收集

本文以廣東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研究對象,采用便利抽樣法,通過即時通信軟件(微信和QQ等)發放和回收電子問卷,收回問卷301份,經整理后,獲得有效樣本數據284份。問卷填答者為農業組織中的高、中、基層管理者,樣本情況見表1所列。

四、實證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本文變量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且兩兩變量間的偏相關系數均小于AVE的算術平方根,符合理論預期。經多重共線性檢驗,容差值均大于0.5,方差膨脹因子系數值VIF為1.160~1.895,多重共線性在可接受范圍內。分析結果見表2所列。

共同方法偏差采用單一方法潛因子法對同源誤差進行事后檢驗。加入方法潛因子的模型擬合指標(χ2/df = 2.002,RMSEA = 0.059,SRMR = 0.039,CFI = 0.964,TLI = 0.955),并未顯著優于原驗證性因子分析模型的擬合指標(χ2/df = 1.995,RMSEA = 0.059,SRMR = 0.035,CFI = 0.962,TLI = 0.956)。因此,認為本文對同源偏差控制較好。

(二)驗證性因子分析

本文采用Mplus 8.7軟件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結果顯示六因子模型擬合指數明顯高于備選因子模型的擬合指數(χ2/df = 1.995,RMSEA = 0.059,SRMR = 0.035,CFI = 0.962,TLI = 0.956),即六因子模型擬合指數良好,且各變量間區分效度良好。

綠色外部壓力(含政府壓力、市場壓力、社會壓力)、碳減排意愿、碳減排行為和高層環境認知等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均在0.70以上,表明各分量表信度達標,調查結果穩定性較好,可信程度較高;各分量表的組合信度CR值均高于0.8,表明各分量表的組合信度良好;各分量表的AVE值均在0.6以上,表明各分量表的收斂效度達標,AVE平方根高于變量間的相關系數,符合良好區分效度的標準。信度檢驗結果見表3所列。

(三)假設檢驗

結構模型檢驗結果表明,擬合指標(χ2/df = 1.944,RMSEA = 0.058,SRMR = 0.050,CFI = 0.958,TLI = 0.950)符合標準,模型與數據適配良好。

首先,檢驗政府壓力、市場壓力和社會壓力對農業組織碳減排行為的影響。政府壓力對農業組織碳減排行為具有正向顯著影響(β= 0.185,p= 0.024),H1得到驗證;市場壓力對農業組織碳減排行為具有正向顯著影響(β= 0.245,p= 0.002),H2得到驗證;社會壓力對農業組織碳減排行為具有正向顯著影響(β = 0.197,p = 0.043),H3得到驗證。檢驗結果表明,政府壓力、市場壓力和社會壓力對農業組織碳減排行為均具有正向影響,所以可以從政府、市場和社會多層面施加壓力,促進農業組織的碳減排行為。

其次,檢驗政府壓力、市場壓力和社會壓力對農業組織碳減排意愿的影響。政府壓力對農業組織碳減排意愿具有正向影響(β= 0.166,p= 0.016),H4得到驗證;市場壓力對農業組織碳減排意愿具有正向影響(β= 0.438,p = 0.000),H5得到驗證;社會壓力對農業組織碳減排意愿具有正向影響(β= 0.232,p = 0.015),H6得到驗證。檢驗結果表明,政府壓力、市場壓力和社會壓力對農業組織碳減排意愿均具有正向影響,所以可以從政府、市場和社會多層面施加壓力引導農業組織的碳減排意愿。

再次,檢驗碳減排意愿的中介作用。碳減排意愿對碳減排行為具有正向顯著影響(β= 0.292,p = 0.001),H7得到驗證。中介作用檢驗采用Bootstrap法重復抽樣5 000次,回歸檢驗結果見表4所列。可以看出,農業組織碳減排意愿在政府壓力、市場壓力、社會壓力與碳減排行為之間的中介作用顯著(plt;0.05),95%置信區間均不包含0,H8a、H8b和H8c得到驗證。

最后,檢驗高層環境認知的調節作用。本文采用PROCESS 4.1驗證高層環境認知對政府壓力、市場壓力、社會壓力與農業組織碳減排意愿間的調節作用,結果見表5所列。從表5可以看出,政府壓力與高層環境認知的交互作用不顯著(β = -0.007,p = 0.887),表明高層環境認知對政府壓力與農業組織碳減排意愿間的調節作用不成立,H9a不成立;市場壓力與高層環境認知的交互作用顯著(β = 0.120,p = 0.006),表明高層環境認知對市場壓力與農業組織碳減排意愿具有調節作用,H9b得到驗證;社會壓力與高層環境認知的交互作用顯著(β = 0.144,p = 0.001),表明高層環境認知對社會壓力與農業組織碳減排意愿具有調節作用,H9c得到驗證。

本文進一步檢驗高層環境認知對市場壓力與農業組織碳減排意愿間的調節效果,結果如圖2所示。從圖2可以看出,在低高層環境認知(M-SD)時,市場壓力對農業組織碳減排意愿的影響為:β = 0.445,plt;0.001;在高高層環境認知(M + SD)時,市場壓力對農業組織碳減排意愿的影響為:β = 0.685,plt;0.001。說明當高層環境認知低時,市場壓力對農業組織碳減排意愿的正向影響顯著,當高層環境認知高時,市場壓力對農業組織碳減排意愿的正向影響變得更大,即高的高層環境認知能提高市場壓力對農業組織碳減排意愿的積極影響。

本文還檢驗了高層環境認知對社會壓力與農業組織碳減排意愿間的調節效果,結果如圖3所示。可以看出,在低高層環境認知(M-SD)時,社會壓力對農業組織碳減排意愿的影響為:β = 0.362,plt;0.001;在高高層環境認知(M+SD)時,社會壓力對農業組織碳減排意愿的影響為:β=0.650,plt;0.001。說明當高層環境認知低時,社會壓力對農業組織碳減排意愿的正向影響顯著,當高層環境認知高時,社會壓力對農業組織碳減排意愿的正向影響變得更大,即高的高層環境認知能加強社會壓力對農業組織碳減排意愿的積極影響。

五、結論與對策建議

(一)結論

在外部綠色壓力中,政府壓力、市場壓力、社會壓力對農業組織碳減排意愿、碳減排行為均具有正向影響。農業組織應積極借助于政府壓力、市場壓力和社會壓力推進碳減排行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政府壓力主要是通過相關法規和標準的制定與執行,引導農業組織的綠色低碳減排行為。市場壓力主要是來自消費者、供應商和競爭對手的環境保護壓力,給了農業組織推進碳減排改革的能動性,其中,消費者綠色需求直接影響農業組織碳減排意愿與行為。社會壓力主要是來自非政府環保組織、公眾與媒體等以監督或抗議形式施加的壓力,研究顯示,這方面的壓力會影響農業組織的綠色競爭優勢和綠色形象,農業組織可以通過碳減排行為向公眾展示其綠色競爭優勢。

高層環境認知對市場壓力、社會壓力與農業組織碳減排意愿都具有調節作用,會影響農業組織的碳減排意愿,在推進農業組織碳減排決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高層環境認知感知市場壓力和社會壓力,并通過綠色產品、綠色技術、綠色工藝、綠色流程和綠色服務等促使農業組織產生碳減排意愿,滿足市場需求,實現社會期待。

但高層環境認知對政府壓力與農業組織碳減排意愿間的調節作用不成立,這一結果跟預期不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政府壓力對碳減排意愿的影響是通過懲罰機制來完成的,要求農業組織必須達到排污標準,但這種壓力發揮作用的方式是要求農業組織進行末端治理來實現,無論高層環境認知怎樣,農業組織都要按照規定完成,以致影響其在政府壓力對碳減排意愿的影響中調節作用的發揮。

(二)對策建議

基于上述研究結論,本文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政府層面。一是不斷完善農業綠色發展和低碳減排相關的法律法規;二是通過市場機制加大綠色市場扶持力度,如碳交易機制、綠色補貼、碳稅優惠等,增強綠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扶持低碳產業和低碳產品,降低農業組織低碳生產的市場風險,鼓勵農業組織開展碳減排行為;三是加大對排放不達標農業組織的清理整頓和行政處罰,完善排污收費制度和碳排放相關的稅收政策;四是加強農業組織高層的綠色培訓,實施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并通過媒體公布農業組織碳減排行為的動態信息。

農業組織層面。一是進行綠色產品設計和選擇綠色工藝流程,致力于新舊能源結構的調整、追求綠色低碳技術的進步;二是引進高效、低碳的農業新技術,形成綠色農業經營模式,并在競爭中形成良性循環;三是重視高層環境認知能力的培育與提升,密切關注國家、行業最新環境政策,充分吸收綠色知識;四是準確把握綠色政策紅利,最大限度地爭取政府和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通過綠色產品的“環境溢價”獲得較高利潤。

參考文獻:

[1]羅浩軒.中國農業農村碳排放趨勢測算及實現碳中和政策路線圖研究[J].廣西社會科學,2023(2):121-131.

[2]于卓卉,毛世平.中國農業凈碳排放與經濟增長的脫鉤分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22,32(11):30-42.

[3]田云,尹忞昊.中國農業碳排放再測算:基本現狀、動態演進及空間溢出效應[J].中國農村經濟,2022(3):104-127.

[4]田云,張俊飚.農業碳排放國內外研究進展[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13,18(3):203-208.

[5]李波,張俊飚,李海鵬.中國農業碳排放時空特征及影響因素分解[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1,21(8):80-86.

[6]薛蕾.農業現代化視角下農業碳減排的主要形勢、面臨困境與實現路徑——以成渝地區為例[J].西南金融,2023(5):70-82.

[7]王雅楠,張琪琳,陳偉.基于碳匯功能的省域農業碳排放及減排潛力研究——以中國三種主要糧食作物為例[J].重慶社會科學,2022(5):58-75.

[8]WANG C,CHEN Y,SUN M,et al. Potential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Reduce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Urban Facility Agriculture:A Food-Energy-Water-Waste Nexus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23,339:117806.

[9]金書秦,張哲晰,胡鈺,等.中國農業綠色轉型的歷史邏輯、理論闡釋與實踐探索[J/OL].農業經濟問題,2023(2023-06-12).[2023-08-28].https://doi.org/10.13246/j.cnki.iae.20230614.001.

[10]于法穩,林珊.“雙碳”目標下農戶綠色低碳化生產意愿的影響因素——基于全國10省(區)微觀數據的分析[J].江西社會科學,2023,43(1):83-95,206-207.

[11]趙連杰,南靈,李曉慶,等.環境公平感知對農戶耕地利用碳減排意愿的影響研究——來自陜、甘、晉、皖、蘇5省1023個農戶的微觀調查[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8,32(12):7-12.

[12]石志恒,崔民,張衡.基于擴展計劃行為理論的農戶綠色生產意愿研究[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20,34(3):40-48.

[13]謝賢鑫,陳美球.農戶生態耕種采納意愿及其異質性分析——基于TPB框架的實證研究[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19,28(5):1185-1196.

[14]何可,汪昊,張俊飚.“雙碳”目標下的農業轉型路徑:從市場中來到“市場”中去[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1):1-9.

[15]許玲燕,張端端,杜建國.環境規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綠色發展績效——基于有調節的中介效應分析[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3,44(2):77-88.

[16]趙曉穎,鄭軍,張明月,等.基于改進TPB框架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綠色生產決策機制研究[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中英文),2021,29(9):1636-1648.

[17]詹孟于,周真,湯穎梅.銷售渠道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綠色農業參與度影響分析[J].南方農業學報,2021,52(12):3463-3470.

[18]楊果,陳瑤.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低碳農業發展的激勵機制設計[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6,26(6):94-99.

[19]PORTER M E,LINDE C.Toward a New Con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Competitiveness Relationship[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5,9(4):97-118.

[20]DALY H E,FARLEY J. Ecological Economics: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M]. Washington:Island Press,2011.

[21]韓文龍,徐燦琳.農民自發性合作社的組織功能探究——兼論小農戶與現代農業融合發展的路徑[J].學習與探索,2020(11):128-136.

[22]SHARMA S. Managerial Interpretations and Organizational Context as Predictors of Corporate Choice of Environmental Strategy[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0,43(4):681-697.

[23]張華,魏曉平.綠色悖論抑或倒逼減排——環境規制對碳排放影響的雙重效應[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4,24(9):21-29.

[24]SUCHMAN M C. Managing Legitimacy:Strategic and Institutional Approach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5,20(3):571-610.

[25]宗計川,呂源,唐方方.環境態度、支付意愿與產品環境溢價——實驗室研究證據[J].南開管理評論,2014,17(2):153-160.

[26]陳詩一,許璐.“雙碳”目標下全球綠色價值鏈發展的路徑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59(2):5-12.

[27]田虹,潘楚林.前瞻型環境戰略對企業綠色形象的影響研究[J].管理學報,2015,12(7):1064-1071.

[28]ZHANG B,FU S. Do Market Pressure and Social Network Affect Farmers' Adoption of Low-Carbon Fertilization Practices? Evidence from China[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2023,30(18):51804-51815.

[29]王霞,徐曉東,王宸.公共壓力、社會聲譽、內部治理與企業環境信息披露——來自中國制造業上市公司的證據[J].南開管理評論,2013,16(2):82-91.

[30]王娟茹,張渝.環境規制、綠色技術創新意愿與綠色技術創新行為[J].科學學研究,2018,36(2):352-360.

[31]王安邦,何可,張俊飚.親環境動機對規模養豬戶農業碳交易參與的影響[J].世界農業,2021(9):37-48.

[32]LI S,JAYARAMAN V,PAULRAJ A,et al. Proactive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 and Performance:Role of Green Supply Chain Processes and Green Product Design in the Chinese High-Tech Industr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2016,54(7):2136-2151.

[33]徐雯.市場壓力、綠色創新戰略與企業財務績效[J].財會通訊,2020(4):51-55.

[34]李大元,宋杰,陳麗,等.輿論壓力能促進企業綠色創新嗎?[J].研究與發展管理,2018,30(6):23-33.

[35]何可,李凡略,暢華儀.構建低碳共同體:地方性共識與規模養豬戶農業碳交易參與——以農村沼氣CCER碳交易項目為例[J].中國農村觀察,2021(5):71-91.

[36]張靜,雍會.棉農綠色農業技術采納意愿與行為的響應路徑研究[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23,37(8):23-31.

[37]于向宇,陳會英,李躍.基于合成控制法的碳交易機制對碳績效的影響[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21,31(4):51-61.

[38]余芬,樊霞.高管認知、行業管制與企業創新持續性[J].科研管理,2022,43(12):173-181.

[39]邢麗云,俞會新.綠色動態能力對企業環境創新的影響研究——環境規制和高管環保認知的調節作用[J].軟科學,2020,34(6):26-32.

[40]何玉,唐清亮,王開田.碳績效與財務績效[J].會計研究,2017(2):76-82,97.

[41]曾經緯,李柏洲.組態視角下企業綠色雙元創新驅動路徑[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22,32(2):151-161.

[42]周志方,李祎,肖恬,等.碳風險意識、低碳創新與碳績效[J].研究與發展管理,2019,31(3):72-83.

[43]馮文娜,穆耀,曲睿.外部綠色壓力、環境承諾與制造企業綠色創新戰略——組織冗余的調節作用[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25(1):35-46.

[44]梁敏,曹洪軍,王小潔.高管環保認知、動態能力與企業綠色創新績效——環境不確定性的調節效應[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4):209-216.

[45]李寧,周琦宇,汪險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角色轉變研究:以農機服務對農地經營規模的影響為切入點[J].中國農村經濟,2020(7):40-58.

[責任編輯:夏 麗,陳春香]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热门精品|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 亚洲第一黄片大全| 91麻豆国产在线| 欧美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L |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黄色成人| 在线观看热码亚洲av每日更新|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美女视频黄又黄又免费高清|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图区| 亚洲精品桃花岛av在线|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 国产性生交xxxxx免费| 国产高清又黄又嫩的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JIZzJIzz视频全部免费| 亚洲视频影院| 久青草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2区| 婷婷色丁香综合激情| 国产人成午夜免费看| 亚洲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 国国产a国产片免费麻豆| 国产一区二区网站| 国产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限乱码一二三四区| 青青草原国产免费av观看|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亚洲精品你懂的| 被公侵犯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图区|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灰| 欧美亚洲第一页| 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亚洲清纯自偷自拍另类专区| 国产视频自拍一区| 国产色偷丝袜婷婷无码麻豆制服| 国产在线日本|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高清国内精品福利| 国产精品亚洲日韩AⅤ在线观看| 中国国产一级毛片| 成年女人a毛片免费视频| 久久国产香蕉| 久久五月天综合| 99热这里都是国产精品|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99青青青精品视频在线| 色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一线天| 中文字幕在线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天堂av综合网| 亚洲日韩高清无码| 91在线一9|永久视频在线| 亚洲制服丝袜第一页| 国产精品尤物在线| 一本无码在线观看|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网站| 又猛又黄又爽无遮挡的视频网站| 国产激爽大片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资源免费观看| 亚洲永久精品ww47国产| 亚洲午夜片| 91麻豆精品国产高清在线|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国产av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日韩成人高清无码| 国产国产人免费视频成18|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观看| 毛片在线看网站| 日本www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hd在线播放| 久久网欧美| 国产成人AV男人的天堂| 91欧美亚洲国产五月天| 婷婷六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