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加帝國曾經統治著南美洲令人驚嘆的安第斯山脈,面積達200萬平方千米。它由第一任統治者帕查庫蒂·印加·尤潘基 (Pachacuti Inca Yupanqui)于 1438 年建立,并于 1533 年達到頂峰,隨后被西班牙人征服。馬丘比丘坐落在烏魯班巴山谷的山脊上,是印加皇帝皇家莊園的一部分。每當皇帝及其隨從人員居住在72.4公里外的首都庫斯科,皇帝的仆從,包括工匠和宗教人員等就會在此負責維護莊園。到目前為止,這些仆從是誰,以及他們來自哪兒,一直是個謎。
1912 年,耶魯大學秘魯科學考察隊記錄了現場埋葬的人數——驚人的 174 人。這些墓葬通常是淺墓,或者隱藏在大石頭或天然巖石懸垂物下。雖然許多人缺乏陪葬品,但在一些人身邊發現了陶瓷文物。這些文物上描繪了代表多樣文化的生動畫面,繪畫風格來自秘魯沿海和北部地區,還有玻利維亞的的喀喀湖附近的高地。
這是馬丘比丘吸引印加帝國各地人們的第一個線索。這表明居住在馬丘比丘的仆人來自不同的地方,又從他們的家鄉帶來了陶瓷。然而,這些文物也可能通過貿易來到該地區,為了弄明白這些人來自哪里,必須分析他們的 DNA。
耶魯大學古生物學家理查德·布格爾(Richard Burger)、露西·薩拉查(Lucy Salazar),還有杜蘭大學考古學家約翰·內斯比特(Jason Nesbitt)和加州大學圣克魯斯分校生物人類學家拉斯·芬潤·施密茲(Lars Fehren Schmitz)領導的一項針對34名家臣的新基因研究表明,馬丘比丘的侍從幾乎來自廣闊的印加帝國的每一個地方,其鼎盛時期沿著南美洲西海岸從現在的厄瓜多爾北部延伸到阿根廷北部和智利部分地區。最讓研究人員驚訝的是,三分之一的個體來自遙遠的亞馬孫地區的兩個不同地區。

“這表明,亞馬孫至少有一部分地區以學者們以前從了解過的方式更充分地融入了印加帝國”。“亞馬孫人不只是在與印加有著遙遠貿易關系的邊境的另一邊。”除了一對母女外,這些家臣沒有親屬關系,這表明他們是單獨遷移到馬丘比丘的,而不是作為家庭或社區團體。芬潤·施密茲說:“大多數男性來自高地,而相當一部分女性的祖先似乎與低地和沿海地區有關。”在馬丘比丘生活期間,這些人結婚生子,并產生了新的家庭紐帶,形成了一個種族多樣的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