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
西山建立在七十二變化之上
孤立使我和山峰有了參照
也有了相同的境遇。和它構成
寂寥和寂寥的對稱關系
是一種什么體驗?群山俯身
以倒影說出:柔弱也是暴力
小鴨跟在波浪后面,翻越山巔的倒影
而我們在浮生中漸漸強大
輕霧磨損山峰,它的暴力在于冷峻
在于柔軟到舉目無親。無親也罷
同樣的水吞下成噸倒影
潛望鏡中的車輛,迅捷,像斷句
給橋梁定義——
西山時辰適當,有好果子吃
入秋了,水涼與否,鴨知道
暴力傾向于鴨一邊,當漣漪打破
平靜,鴨子將倒影啄碎,吞噬
參照物用速度平衡車中的我
駛過橋,寂寥將不再是一座山的事
湖水從眼中傾瀉而出
漁洋山
在魚的眼中,森林就是
樹木搖曳,看上去是山頂的氣流
蕩漾出它的催眠術
斜陽像丟失了什么,白天用盡
短暫的折射之后,魚換了一個角度
流速得以觀察,藻類得以蕩漾
我們通過人為的棧道練習輕功
梯子直立于靜水,為搖曳而鼓吹的風
正在偃息。我們腰纏余暉足以懸浮
——沒有枯萎。枯被魚所食
魚也食晚霞,食懸浮術和腳步聲
走出水下森林后,魚食我們的影子
藻類用靜止告訴我們:無風的日子
要點燈,要伏案寫作,要在抽屜
塞滿波浪。用文字抵御枯萎
泛舟
江湖是真的。范蠡船只有一艘
那時水很清澈,能見一個人的良心
半壁江山被人動了手腳
而放下,五湖的假水亦可載舟
仿佛春秋的桅桿有一面虛無之帆
或者,泛舟于故事的劇本之上
吳國越國魯國齊國都在船上
天地莊生馬,旗桿在空中為一
——舟自橫。就像亂世
水哭著,自黃河一路向下
一入海它就死了,海葬
船回到木頭。江湖的胸口
掛著一塊朽木,劇本再不可雕
而從頭再來
樹苗回到河南老家。樹革了自己命
成為舟,舟革了命就為沉船
它的另一個版本是語言的激流勇退
船的野史在范蠡口中沉默如沉沒
卻被西施的假手接住。哦,這太過
浪漫而被江山否決,五湖順道拐一下
看看旅途的遮羞布掩蓋的日歷
劇本在改寫中先行演繹一次
但江湖大于江山,泛舟大于載舟
莊生大于天地,范蠡大于勾踐
天地卻等同于江湖
馬等同于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