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目前,我國櫻桃栽培面積已達300萬畝,已成為世界上栽培面積最大的國家,相關栽培技術層出不窮。北京農業職業學院高照全教授自2006年起就追隨原北京市海淀區四季青果樹所所長魏連貴老師學習喬化櫻桃樹整形修剪技術,并在北京等地進行了近二十年的實踐應用,取得良好效果。這套技術以“喬化砧木”+“紡錘形”+“枝組修剪”為主要特點,有利于增強櫻桃樹勢和抗逆性,非常適合在櫻桃栽培次適宜區采用。2012年起在原北京市昌平區科委張顯川主任帶領下,又將相關技術應用于喬化櫻桃大樹改造中,并總結出一套櫻桃郁閉果園大樹改造技術,山東省科技廳在新泰市連續召開了多場全省現場觀摩會,也取得顯著效果。相關整形修剪技術一直都沒有系統總結和大面積推廣,因此特邀請高照全教授撰寫了此系列技術論文,本刊將陸續刊出,以饗讀者。擬發表順序為:1.櫻桃樹紡錘形整形技術;2.櫻桃樹冬季修剪技術;3.櫻桃大樹改造技術;4.櫻桃初果期旺樹改造技術;5.櫻桃常用修剪手法特點和應用;6.櫻桃采后夏剪技術。
摘 要:良好的樹形塑造是果樹優質豐產的關鍵技術之一,系統介紹了櫻桃紡錘樹形的基本結構,幼樹樹形培養過程和主枝培養技術。相關技術對指導櫻桃樹形培養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關鍵詞:櫻桃;紡錘形;主枝;整形
在果樹生產中對樹形往往有特殊要求,人們根據櫻桃生長特性和管理要求,常選用紡錘形、細長紡錘形、小冠疏層形、主干形、疏散分層形、叢狀形、延遲開心形、籬臂形等樹形。由于櫻桃在我國發展較晚,過去其樹形結構主要參考蘋果等果樹設計。隨著對櫻桃認識的深入和生產中不斷實踐總結,發現紡錘形成形快、產量高,既適合喬化砧木,也適合矮化砧木。現在紡錘形已經成為我國櫻桃采用最多的樹形,各地的紡錘形具體結構參數和整形修剪技術上也有所差異,下面筆者僅以在北京地區喬化櫻桃樹紡錘形整形為例,介紹樹形培養流程和關鍵技術。北京地區大陸性氣候特點顯著,冬季干冷,夏季炎熱,是櫻桃分布的北界。所以選用喬化砧木,并采用短截培養健壯主枝和結果枝組,相關技術也適合山區丘陵和黃土高原等櫻桃次適宜產區應用,希望讀者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予以斟酌使用。
1 櫻桃紡錘形樹形基本結構
櫻桃紡錘形樹形要有強壯中干,一般主干高50~60 厘米,樹高3.5~4 米;配主枝12~15個,主枝間距30~40 厘米左右,交錯分布、近水平生長,主枝上直接著生大中小型結果枝組,沒有大側枝;一般主枝粗度要小于所著生中干直徑的1/3。多用于喬化砧木,一般3米×4 米定植,后期可改為4米×6 米;或直接3米×5 米定植。進入盛果期后一般主枝數量會逐漸減為9~12個。這套技術最大的優點是成形快、產量高,對環境適應性強;缺點是成形過程中利用強勢枝,再強拉枝、反復摘心等工作比較費工;進入盛果期后樹冠容易郁閉,需及時調整枝組大小,控制上部主枝,以免上部過大。
2 幼樹樹形培養
2.1 短截促發主枝
幼樹定植一定要選用健壯大苗,要求嫁接口以上粗度達到1.2 厘米,高度超過160 厘米;最好選用三年生或四年生有分支的大苗,這樣成形更快。定植后一般在80~100 厘米處找飽滿芽定干,當年可萌發出3~4個新枝,當作主枝培養;也可在整形帶下面適當刻芽增加主枝數量(圖1)。當年萌發的新枝8月中下旬開始拉枝,拉到90°(圖2)。以后每年對主干留60 厘米左右定干,并適當刻芽促發新主枝;主枝延長頭留下芽短截1/3左右,促發新的側枝(圖3)。
幼樹期間要及時澆水追肥,定植當年在新梢長出15 厘米后追肥4~5次,每次每畝地用肥3.5~5千克,前期用尿素,后期用磷酸二氫鉀。第2年以后施肥以有機肥為主,適當補充櫻桃專用復合肥。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冬季寒冷、山區等不太適宜櫻桃生長地區,修剪櫻桃時不宜采用刻芽、扭梢等方法培養主枝和枝組;主要通過短截萌發旺枝來培養主枝和枝組,然后摘心促進成花,這樣培養出的主枝和枝組長勢旺(圖4),樹體抗性強,結果壽命長。在山東、河南等產區,以及我國南方等地,可適當采用刻芽、扭梢等措施培養主枝和枝組。
2.2 強拉枝成形促花
定植后第4、5年時,櫻桃樹的主枝數量就夠了,一般留主枝12~15個,樹高控制在3.5~4 米(圖5)。樹頭要及時去掉,不宜將樹頭拉平當主枝用,以免擾亂樹勢。櫻桃樹長勢強,枝條直立,難以固定。當主枝形成后當年8月中旬就要強拉枝(圖6),并在幼樹期和結果初期連續強拉枝,一般早春集中進行,全年注意維持,通過拉枝促進盡快成形和結果。一般要將主枝拉平,對于中上部主枝也可采用撐枝的方法開張角度,櫻桃主枝較難固定,拉枝需要持續到初果期(圖7,圖8)。
2.3 盛果期后樹形維持
一般第7、8年以后櫻桃就進入了盛果期,在此以后要注意維持樹形,實現穩產豐產。10~15年生的紡錘形櫻桃樹,主要注意控制上強,通過去強留弱、減少枝組數量,特別是及時疏掉大的結果枝組,不要讓上層的主枝長大。當中下部主枝大量結果后,也可去掉部分過密主枝(圖9),一般15年生時保留12個左右的主枝,20年生時8~10個。樹形調整主要針對多年生主枝和大側枝,一般在冬季進行;初果期的櫻桃如果樹勢較旺也可在采收后落頭、去掉上層個別過密主枝。紡錘形不培養大側枝,當側生枝組長大后要及時去除(圖10)。
櫻桃樹容易因流膠、根瘤等原因死樹,所以生產中3米×4 米或3米×5 米定植的果園,一般結果后不對種植密度進行調整(圖11)。當主枝交叉后可以采用回縮、疏枝等方法處理。管理水平較高、樹勢健壯的櫻桃園,進入盛果期后也可調整密度,一般可通過縮冠間伐手段將3米×4米櫻桃園逐漸調整成4米×6米(圖12)。
3 主枝培養技術
3.1 幼樹期主枝培養
當中干長出新梢后,選擇健壯枝條當作主枝培養,并在當年8月份拉枝;以后每年對主枝延長枝春季摘心,冬季短截(剪1/3左右),延長枝過旺時宜用背下枝換頭(圖13);短截后主枝兩側萌發的新梢春季摘心,冬季修剪時對萌發的新枝短截,中庸枝中短截、旺枝重短截、徒長枝和背上枝極重短截(圖14)。第2年開始對櫻桃主枝強拉枝、摘心促進花芽分化,管理技術到位即使喬化櫻桃樹第3年也可成花結果,第4年畝產量也在150千克以上(圖15)。
3.2 初果期主枝培養
對于5~9年生初果期的櫻桃樹,主要任務是在主枝上培養大中小型的結果枝組結果。培養技術包括:繼續強拉枝維持樹形;主枝延長枝和側生枝組上的延長枝摘心、短截、弱枝帶頭促進健壯結果枝組發生(圖16);側生枝別枝、拉枝促進成花;以側生枝組結果為主,后部大、前部小,呈等腰三角形(圖17);通過重摘心、極重短截等在有空間處培養背上小型結果枝組。通過短截促進枝條萌發,再通過拉枝、摘心促進成花,雖然費力但卻可以培養出健壯的結果枝組結果,提高了樹體抗性,也提高了優質果率(圖18)。
3.3 盛果期主枝維護
進入盛果期后樹形完全成形,主枝兩側的結果枝組也已健全,主要任務是通過短截、回縮等維持穩定的主枝結構,枝組在主枝兩側均勻分布、左右對稱、長勢一致(圖19),這主要通過冬季修剪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