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處山西省南部黃河金三角區域的萬榮縣是果業大縣,該縣100余萬畝耕地有1/3以上種的是蘋果樹,主要栽植的品種有紅富士、魯麗、秦陽、瑞陽等。歷經30多年的發展,蘋果產業已成為該縣第一大農業產業。“萬榮蘋果”的品牌價值突破30億元。
為了讓萬榮蘋果賣得好、賣上價,近年來,萬榮縣積極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在高村鎮閆景村全力構建了一座“三新”(新品種、新模式、新理念)未來果園(圖1),勾勒出一幅現代高效、生態友好、融合發展的果園建設畫卷。
該示范園依托先進的種植技術與管理模式,大力推廣智能化、精準化的果園管理方式,引進國內外優良果樹品種,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果園數字化管理,極大地提高了果實品質與產量。
據萬榮縣果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張鑫介紹,該示范園規劃總面積1000畝,已建成450畝;育有100多個蘋果品種,目前主要推廣瑞雪、瑞香紅、秦脆等品種,可從顏色搭配、不同口感、延長貨架期等方面滿足市場需求。
該示范園的蘋果種植采用的是矮化密植寬行模式,原來一畝地能種30多棵樹,現在足足有120棵。新模式不僅方便田間勞作,也為蘋果的生長營造出通風透光的環境,既保障了產量,又保障了品質。
“‘未來果園’是理念,更是方向。”張鑫說,“就是要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幫著農民把錢賺,從而推動萬榮蘋果產業可持續發展。”
做給農民看,就是通過品種創新、模式創新、技術創新、裝備創新的示范應用,探索現代果業的前沿發展模式。
在品種創新上——圍繞區域特色,引進蘋果、梨、杏、獼猴桃、櫻桃、葡萄、桃等7大品類230多個品種,并將園區劃分為13個區域,按品類進行栽植。
在模式創新上——采用細長紡錘形、主干形、V形、Y形、棚架、籬壁等栽培模式;大力推行大苗建園、寬行密植、行間種草等模式。探索建立“以株定畝、以地入股、統分結合、聯產聯營”的萬畝特優高效“聯碩果園”,為小農戶土地入股式合作經營蹚出新路。
在新技術應用上——全面推廣寬行矮砧密植、水肥一體化、果園生草、果園機械等新技術,破解產業發展難題,引領果業新發展。
在新裝備應用上——全面完善格架系統、采摘平臺、水肥一體化,以及應用小型氣象站、墑情監測站、病蟲害監測器等數字化設施;全程運用開溝施肥機、騎乘割草機、彌霧機等機械化作業;全方位開展氣象實時監測、土壤墑情遠程監測等智慧化管理;全鏈條提供除草、疏花、施肥、套袋、采收等社會化服務。
帶著農民干,就是通過開展生產技術實訓、專題培訓、外出參觀等多樣化活動,充分發揮“未來果園”示范帶動作用。萬榮縣委、縣政府邀請各類專家定期在“未來果園”開展水果生產技術實訓(圖2),在科創中心開展各品類水果專題培訓會。該園區實行院縣合作模式,秉持“讓萬榮的每一個產業背后都有科研團隊和專家教授支撐”的理念,加速果業科技成果轉化,讓萬榮果業始終與先進技術同頻共振。
“未來果園”是萬榮果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此外,萬榮縣還引進了“王掌柜”“鑫榮懋”等在全國水果行業有影響力的企業落戶,而且擁有全國大型果品交易市場、大牌果品經銷商、全國高端精品商場、出口貿易等眾多銷售渠道,為實現“優果優價、分級分價、現款交易、適地適賣”保駕護航。特別是萬榮縣持續加快布局高端實體銷售網點,依托國內大中城市設立的80余家萬榮農特產品實體直銷網點,上架萬榮蘋果;在北京、上海、重慶等一二線城市建設規范標準的蘋果直銷窗口和周轉冷藏庫,加快“企業與城市對接”“果庫與超市對接”的步伐。
品質高、市場俏,口碑自然就好。近年來,萬榮縣先后獲評“全國現代蘋果產業十強縣”“國家出口蘋果質量安全示范區”。“萬榮蘋果”(圖3)成功注冊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萬榮蘋果’區域公用品牌建設標準化示范區”成為國家級項目。
未來,萬榮縣將以“三新”未來果園為載體,持續推動農業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致力于將萬榮打造成為全國知名的高品質水果生產基地和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區。引領著全縣人民朝著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堅定邁進,書寫著新時代鄉村振興的輝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