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獼猴桃是一種鮮美可口、營養豐富的水果,備受人們的喜愛,富含豐富的維生素,營養價值和功效極高。“小小獼猴桃,致富大產業”,獼猴桃作為周至鄉村振興的支柱性產業,縣委縣政府不斷調整產業結構,促進其健康快速發展,使其成為周至的“地標性”產業。不斷做大做強獼猴桃產業,種植優質高效的果品,體現獼猴桃產業的生態價值、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推廣實用種植技術和栽培方法,仍是廣大種植戶關注的焦點,也是實現產業振興的關鍵所在。
1 基本情況
1.1 周至的氣候條件
周至縣屬西安市轄縣,北瀕渭水,南依秦嶺,東西與鄠邑區、眉縣接壤。域內西南高,東北低,山區占76.4%,為千里秦嶺最雄偉且資源豐富的一段。氣候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平原地區年平均氣溫13.2 ℃。為獼猴桃種植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1.2 獼猴桃產業現狀
近年來,周至縣大力實施獼猴桃產業“九大提升工程”,持續延鏈、補鏈、強鏈,形成了主輔產品層次分明、果肉色彩各異、早中晚熟合理搭配的多樣化獼猴桃品種布局,年產鮮果55萬噸,年產值突破60億元,果區人均收入突破1.6萬元,小小獼猴桃已成為周至農民持續增收致富的“金蛋蛋”,獼猴桃種植已發展成為周至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特色主導產業。
1.3 獼猴桃的營養價值和功效
獼猴桃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水果,其營養價值和功效備受人們關注。
1.3.1 富含維生素C 獼猴桃是維生素C的良好來源,100克新鮮的獼猴桃果肉中含有92毫克維生素C,比橙子還要高出2倍以上。維生素C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促進膠原蛋白合成,有助于保持皮膚健康。
1.3.2 具有豐富的膳食纖維 獼猴桃果肉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還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
1.3.3 含有多種抗氧化物質 除了維生素C以外,獼猴桃還含有多種抗氧化物質,如類黃酮、花青素等。這些物質可以幫助消除自由基并減緩衰老過程。
1.3.4 有助于預防癌癥 獼猴桃果肉中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質,這些物質可以幫助人體抵御癌癥,獼猴桃果肉中的維生素C也可以預防癌癥的發生。
2 關鍵種植技術
2.1 獼猴桃品種選擇、定植建園
2.1.1 品種選擇 栽種獼猴桃不可盲目推廣新品種,因為獼猴桃有較強的區域適應性,在別人那里表現優秀的品種,不一定適合自己栽種,因此必須因地制宜地選擇品種。另外,栽培的苗木要選無病、無蟲、生長健壯、根系發達完整的植株。周至獼猴桃品種較多,有紅陽(圖1)、瑞玉、金福、徐香、華優、翠香、秦美等。
2.1.2 園地選擇 一定要選擇排水條件良好、土層深厚、土質肥沃并且稍微偏酸性的土地,在良好的土壤環境中栽培,根系發達,樹體生長旺盛,高產且果實大,色澤極好。獼猴桃是一種半陰性果樹,能夠在較潮濕的環境中生長,但它耐澇性及耐旱性不是很強。獼猴桃的根系屬于肉質根,土層深厚、土質肥沃的偏酸性土壤是獼猴桃最喜愛的生長環境,并且在耕種時土地要盡量深翻,達到70厘米左右最好。
2.1.3 栽植時間 種植獼猴桃一般應選擇冬季或者春季,冬季栽培要等到苗木落葉之后,春季種植要在苗木萌芽之前。
2.1.4 授粉樹的配置 一般情況下,獼猴桃按照10∶1配置授粉樹。為了確保雌花授粉受精,提高坐果率,栽植獼猴桃時須搭配好雌雄株比例。雌雄株比例一般是8∶1,也可配成6∶1,雌株品種不一樣,其配套授粉樹也不一樣。
但是,獼猴桃授粉樹授粉效果不好,一般情況下還要采取人工輔助授粉。
2.1.5 定植技術 獼猴桃定植的時間在秋天到來年開春之前,獼猴桃的幼苗按照5米×6米的株行距種植,并且還要在果園中種植20%的雄株用于授粉。定植完成后澆1遍定根水,讓獼猴桃幼苗的根系能夠與土壤更緊密的貼合在一起。
2.1.6 搭架 獼猴桃是一種蔓性植物,種植好幼苗之后需要搭建一個棚架來讓幼苗攀爬,通常會使用水平棚架。周至縣一般選擇鋼架、混凝土架等,架式以Y形架、T形架為主(圖2)。
3 管理技術
3.1 深翻改土
獼猴桃果園深翻改土,一般是在采果后的10—11月份,結合秋季施基肥進行。這個時候,氣溫和土壤溫度還比較高,根系仍處于活躍狀態,深翻時受傷的根系也可以快速恢復,可促進秋根的發生和生長。新生的深層根系,由于土壤深,溫度相對穩定,老化慢,可以吸收更多的水分和養料,增加樹體養分貯藏,有助于來年獼猴桃的生長結果。深翻一般從定植后的第2年秋季開始,每年秋季進行,經過4年時間,將全園深翻1遍,使整個果園土壤得到全面改良。還可結合中耕除草,對樹盤進行淺耕除草松土,提高土壤透氣性,增強保濕抗旱能力。
3.2 施肥管理
3.2.1 基肥 采果后葉片失去大量養分,此時補充樹體養分十分重要。一般以腐熟農家有機肥為主,適當加入速效肥如過磷酸鈣、硝酸銨等。4年生樹株施有機肥20~30千克,加0.25千克過磷酸鈣及硝酸銨即可。可全園撒施或條溝施(圖3)。施后及時灌水。
3.2.2 萌芽肥 春季土壤解凍后,樹體開始活動,此時施肥有利于萌芽開花,促進新梢生長。萌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配適量磷鉀肥。4年生樹一般畝施純氮8~10千克,純磷4千克,純鉀4千克。全園撒施或株施,施后灌水。
3.2.3 促果肥 落花后一個半月后是獼猴桃果實迅速膨大期,這個時候果實生長迅速,缺肥會導致膨大受阻。施肥以速效復合肥為主。4年生樹株施磷酸二銨0.25~0.3千克,施后澆水。
3.2.4 壯果肥 為確保果實膨大,增加單果質量和提高品質,可追施磷鉀肥。以葉面噴施為主,可用磷酸二氫鉀、尿素、硝酸鈣葉面噴施;或者噴施適量水溶肥。
3.2.5 水肥一體化 有條件的園區可以采用水肥一體化設施,既有效提高水肥的利用率,又降低了生產成本,省時省力。
3.2.6 水分管理 獼猴桃根系較淺,一切生命活動與水密切相關,生長周期需要較高的空氣濕度和充足的水分,太旱太澇都不利于生長。水分不足或過多時會造成干葉、落葉,根腐死亡,影響花芽分化。根據實際情況,干旱時要及時灌水;多雨期,要及時在果園內或植株行間開溝排水。
3.3 修剪
3.3.1 生長期修剪 獼猴桃在生長旺季應及時進行修剪,這個時候不宜重剪,輕剪為宜,否則會導致后期結果不良。適當疏剪過密枝,留健壯枝條,確保枝蔓內部的通風、透光性。將旺長的枝條剪短,減少養分消耗,促使營養更集中。營養枝長到70厘米高時及時摘心,控制生長高度。
3.3.2 盛果期修剪 獼猴桃盛果期需進行修剪,果樹長勢過于弱的要重剪,這個時候修剪要以短截和疏枝為主,所有的枝條都需摘心,健壯枝可留長。摘心時根據枝梢的生長年齡、獼猴桃品種確定保留長度,保證結果枝健壯生長,增加結果量。
3.3.3 休眠期修剪 獼猴桃喜歡溫暖環境,進入冬季后溫度降低,慢慢進入休眠期,此時需要重剪,合理修剪可促使安全越冬,更有利于來年春季萌芽。修剪方法需根據栽培的獼猴桃品種來定,一般每個結果枝之間要保留35厘米,從基部將病蟲枝、枯老枝剪除,觀察徒長枝位置,不好的從基部剪掉,好的可短截(圖4)。
3.3.4 修剪時間 獼猴桃主要的修剪工作在夏季和冬季。夏季是在坐穩果開始膨果之后進行,大概是在5月中旬至7月初;冬季修剪是在采果后自然落葉到農歷年前,大概是12月中旬至第2年的2月初之間。
3.4 花果管理
3.4.1 保花保果 獼猴桃花量大,坐果率高,正常的氣候條件下容易坐果,不會出現生理落果現象,可達到正常坐果率。如遇天氣不良,可采取人工授粉,上午10:00以前,用毛筆蘸花粉,輕點于雌花的柱頭上;同時可采用蜜蜂授粉的方法提高坐果率。
3.4.2 疏花疏果 獼猴桃坐果率高,按照定產標準,坐果后對結果過多的樹體,疏除畸形果、傷殘果、日灼果、病蟲果、特大果等,對沒有超過留果目標的,疏除果枝基部或先端果,確保樹體平衡掛果,促使果品質量達到即定目標。豐產園產量應控制在30噸/公頃左右。產量過低會導致樹體徒長沒有收益;產量過高會導致單果質量小,品質下降,經濟收益低。
3.5 病蟲害防治
獼猴桃的病蟲害不多,生產中出現的病害有炭疽病、褐斑病、根腐病等,蟲害有蚜蟲、介殼蟲、吸果夜蛾等。防治病蟲害應以預防為主,可結合冬季修剪,剪口處涂上殺菌劑,剪除病蟲枝、枯枝,徹底清掃果園,集中燒毀;冬季樹干涂白,全園噴布石硫合劑,鏟除越冬菌源及蟲源;生長季采用化學藥物防控、物理防控及生物防控等方法相結合,將病蟲害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3.6 適時采收
獼猴桃的采收一般以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6.2%以上為宜。根據不同品種適時采收,有利于提高品質,實現理想的經濟效益(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