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水果玉米市場前景一片向好,營養豐富,經濟效益高,備受生產者和消費者喜愛。在水果玉米生長過程中,長勢的強弱、產量高低與施肥息息相關,掌握水果玉米的施肥規律,實施可促使其更好生長的施肥計劃,是確保水果玉米高質量生產的關鍵。水果玉米主要以鮮食為主,因此在栽培方法上不同于普通玉米,必須根據其特性,科學種植,加強田間管理,實現豐產增收、經濟效益最大化目的。
1 基本情況
1.1 水果玉米的生長特性
水果玉米是一種具有以下生長特性的玉米品種:生長速度快,一般在種植后60~70天就可以成熟采摘。根系發達,適應性強,可以在不同的生長環境中生長,并且耐旱、耐病、耐逆境能力較強。株高約1.8米,生長周期為120~140天。花粉粒較大,易于昆蟲傳播,適宜于散植或行距較大的田間種植。穗形較長而窄,每個穗中有10~12行顆粒,顆粒較飽滿且質地較硬,口感脆甜。適合生吃,青棒階段皮薄、汁多、質脆而甜。營養價值豐富,對高血脂、高血壓等有預防作用,其中的谷氨酸能促進大腦發育。種植效益高,市場售價是普通玉米的2~3倍,收獲后的玉米秸稈可作為牲畜青貯飼料,漢陰縣主要種植的水果玉米有:金冠218(圖1)、雙色蜜脆、蘇科甜1506、中甜300等。
1.2 安康市漢陰縣的氣候條件
安康市漢陰縣屬于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5.1 ℃,無霜期258天,降水量782毫米,年平均日照1876小時。漢陰氣候溫和濕潤,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海拔290~2 128.2米。優越的氣候條件為水果玉米的種植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2 水果玉米的需肥規律
水果玉米生長周期較短,生長快,需肥量也比較大,尤其是對氮、磷、鉀的需求量較為明顯,并且隨著種植戶對產量要求的提高,需肥量逐步增加。同時,微量元素匱乏時,產量會不同程度受到影響。所以在進行高產栽培時,必須以產量為參照準確施肥。
2.1 施肥需求
水果玉米在不同生長期對氮、磷、鉀的需求不盡相同,在苗期生長量小,吸收少故需肥量較少;進入穗期隨著生長不斷加速,吸收速度加快,開花期需求量最高;開花到灌漿吸收仍然較多,灌漿后會有所降低。
2.2 吸收速度
水果玉米不同生長周期對氮、磷、鉀的吸收速度和數量差異很大。水果玉米整個生育期都在吸收氮肥,對氮肥的吸收較為均衡,最高峰在抽雄期,灌漿成熟后會慢慢減弱。對磷的吸收也是在抽雄期達到最高峰,后期下降;但苗期如果缺磷,葉片會全部變成黃色,并有褐色斑點出現,出現干枯葉,會影響正常生長發育。對鉀的吸收主要在拔節至孕穗期較多,開花期達到最高峰,后期會停止對鉀的吸收。
水果玉米整個生長期除了氮、磷、鉀三種基本元素外,水果玉米對鋅、銅、錳、鐵等微量元素也有需求,如果缺乏這些元素,同樣影響水果玉米生長。例如土壤缺鋅,玉米植株的第7~9葉片呈現花白色,在6月中旬左右集中出現此癥狀。
3 施肥原則
正常情況下,應根據土壤肥力,基肥為主,追肥為輔;氮、磷、鉀與微量元素要配合施用。
4 施肥技術
合理施肥是依據水果玉米的需肥規律、土壤肥力、肥料種類和自然生產條件等因素,制定切實可行的施肥方案,以實現肥料最大利用率。有條件的地區,可進行測土分析,根據土壤養分實際進行平衡施肥,養分配比、施肥量、施肥時間和方法合理科學,以滿足植株各個生長期需要,提高肥料有效利用率,同時還可以節約生產成本。
4.1 深施基肥
基肥也叫底肥,是在水果玉米播種前施用的肥料,以農家腐熟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作用是培肥地力,疏松土壤,均衡養分,為水果玉米苗期和后期生長提供養分。基肥應以腐熟農家肥為主,根據土壤肥力施用,一般每畝施用農家有機肥2000千克,輔助銨肥10千克,磷肥20千克,鉀肥6千克。在播種前結合翻地施用,可采用穴施或條施,施肥后要進行覆土,避免種子與肥料直接接觸燒種。
4.2 分期追肥
4.2.1 苗期肥 苗期肥是在出苗后長到3~4葉時追肥。在沒有施種肥的地塊,在拔節期由于生長快,需肥量不斷增加,應進行中耕追肥,數量與種肥相當即可。一般每畝施用有機肥500千克左右、尿素3千克即可,若此地塊前茬種過小麥,應適當增加施肥量,畝施糞肥1000千克,尿素4千克(圖2)。
4.2.2 穗期肥 水果玉米進入了拔節至抽雄期,這個時期需肥量最大,雌穗小穗分化盛期,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加速時期,直接影響果穗大小和多少,水分和養分需求量較大。此時要巧施肥,要掌握好施肥量和施肥時間,避免水果玉米瘋長,減少玉米空稈、禿頂和倒伏的情況出現。當玉米長到6~7片葉展開時開始施肥,可每畝穴施或條施有機肥1000千克、尿素4千克。一般以速效氮肥為主進行深施。
4.2.3 追施攻苞肥 在水果玉米孕穗期,水果玉米的雌穗小穗、小花開始分化,及時重施攻苞肥,能促進果穗正常發育、增加籽粒,一般在抽穗前14天適時追施攻苞肥。如果基肥不足、玉米的長勢偏弱,則需加大施肥量,可每畝施用腐熟農家肥1500千克和尿素8千克;如果玉米長勢一般,可每畝施腐熟農家肥1000千克,尿素6千克;如果土壤肥沃,則每畝施用腐熟農家肥500千克,尿素5千克。根據當時土壤墑情,適當澆水補足水分。
4.2.4 酌施攻粒肥 在開花期適當施肥,能延長玉米的灌漿期,促進灌漿,提高結實率,增產效果明顯。若前期管理中施肥較少,土壤養分短缺,可施用適量的攻粒肥。每畝用尿素4千克,施于植株的根部附近,但不能與根系直接接觸。土壤墑情不良時,能配成肥水灌根。
4.2.5 追施葉面肥 水果玉米的生育后期,如果田間出現缺肥現象,可以通過噴施葉面肥補充營養,能起到快速吸收效果。
5 加強管理,科學栽培
水果玉米和普通玉米種植有所區別,因生長發育特性、生產目的各有不同,要達到優質高產目的,必須加強管理,采用科學栽培技術才能實現豐碩的經濟價值。
5.1 播種前處理技術
播種前在做好種子和品種精選的同時,根據漢陰縣病蟲害發生特點,須對種子進行包衣,選用殺蟲劑、殺菌劑、微肥等進行拌種,起到預防、防治病蟲害、促進生長的作用。
5.2 合理選地
依據水果玉米的生長特性,若與其他玉米品種混種,會造成串粉,影響水果玉米甜度。因此種植過程中應采用隔離種植的方式,將水果玉米與其他玉米間隔,種植間距一般為300米。種植地塊還應具備排水通暢、土壤肥沃等條件。
5.3 嚴格水分管理
水果玉米屬于喜濕、忌積水作物,不同生長階段對水分需求不同,對水量要求極高。出苗至拔節期,需水量不多,占總需水量的13%。拔節期至抽雄期,因生長較快使得需水量明顯增多,占總需水量的33%。加之溫度升高,這個時候要大量補充水分。抽雄至乳熟期,需水量最高,占需水量的35%。成熟期會明顯下降,但還得有充足的水分供應,如果缺水,顆粒會不飽滿,影響口感及產量(圖3)。
5.4 加強病蟲害防治
水果玉米的果穗受病蟲危害后,會影響商品質量和售價,因此必須做到防重于治與治早、治小、治了相結合。其病害主要為大、小斑病和銹病等,蟲害主要為玉米螟、地老虎和蚜蟲。地老虎嚴重發生時會導致嚴重缺株,幼苗生長不整齊。蚜蟲對水果玉米的莖葉損害比較嚴重,會使玉米葉片枯萎,不利于植株光合作用,影響口感和產量(圖4)。防治應當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盡量選用生物農藥防治,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杜絕使用毒性較強、殘留較多的化學農藥。
5.5 合理采收
水果玉米的采收與普通玉米的采收不同,必須保證口感和品質。根據不同品種和種植區域,以及水果玉米生長情況確定具體采收時間。這樣可以保證水果玉米在市場占位不斷檔(圖5)。
6 結束語
在水果玉米栽培過程中,種植戶應該重視施肥環節,但前提需要對水果玉米的需肥規律有一定的了解,因為水果玉米的不同生長階段需肥重點有差別。如果盲目亂施肥,既對水果玉米增產作用不大,還浪費農資,增加種植成本。只有掌握水果玉米生長需肥規律,堅持“重施基肥、早施苗肥、巧施節肥、足施苞肥、酌施粒肥”的原則,適時適量施肥,加之科學的栽培技術和合理的田間管理,才能達到水果玉米個大粒多、增收創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