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蘋果是沂南縣主要種植的經濟作物,蘋果鉆心蟲又稱桑天牛,主要危害蘋果、梨、桃、杏等果樹。近年來在蘋果樹上發生嚴重,以幼蟲在主干及主枝鉆孔危害為主,輕則造成減產,嚴重時可導致蘋果樹死亡,是危害蘋果樹的主要害蟲。介紹了鉆心蟲的分布、形態與習性、發生規律、防治方法,以期指導果農有效防治該害蟲,促進蘋果高產優質。
關鍵詞:鉆心蟲;危害;綜合防治
臨沂市沂南縣地處魯中地區,介于北緯35°18′26″—35°46′15″,東經118°06′36″—118°43′31″,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區氣候。受季風影響比較明顯,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3.4 ℃。年降水量在900毫米左右。蘋果是沂南縣主要種植的經濟作物,當地蘋果主要品種有紅富士、紅將軍、金冠、喬納金、紅星、嘎拉等。筆者以紅富士品種為例,從鉆心蟲不同時期的形態、發生時間與危害,再到人工、藥物、生物的綜合防治談起,細致深入地闡述了其危害與發生特點,以期為提高當地蘋果種植技術,為鉆心蟲的防治提供借鑒和參考。
1 鉆心蟲的分布
鉆心蟲是桑天牛的幼蟲,桑天牛屬鞘翅目,天牛科,溝脛天牛亞科。分布于中國、日本、朝鮮、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泰國等國家。危害柳、懸鈴木、核桃、柑橘、蘋果、桃、櫻桃和茶等木本植物。成蟲反應遲鈍,易捕捉,遇到危險時有聲鳴,在沂南縣當地被形象的稱之為“咯吱?!?。成蟲喜食構樹、無花果、蘋果等的嫩枝皮。在我國廣東、湖北、湖南、河北、河南、遼寧、山東等省份都有發生。
2 鉆心蟲不同時期的形態與習性
2.1 化蛹
蛹體初為淡黃色,后變黃褐色,蛹室長40~50毫米,寬20~25毫米。蛹期為16~26天。
2.2 羽化
臨沂沂南地區7—8月份為羽化盛期,羽化完成,成蟲于蛹室內停5~7天,隨后于羽化孔飛出,成蟲羽化后,短時間內體內無卵,經一定時間后交配完成。
2.3 成蟲
成蟲體黑褐色,密生暗黃色細絨毛;觸角鞭狀(圖1)。成蟲白天一般不活動,喜好夜間取食。以夜間進行交配,雌成蟲約經10~15天開始產卵。當年生和多年生枝條產卵少。多選擇2~4年生直徑10~15毫米的枝條的中部或基部產卵,成蟲先將枝條表皮咬成U形傷口,然后將卵產于其中,每處產卵1~3粒,也有少數4~5粒者。據觀察臨沂地區每雌成蟲一生多產卵150~l80粒,產期約1個半月。桑天牛一日中產孵時間以夜間為主,產卵盛期在臨沂地區為7—8月,卵分批形成,成熟一批,產出一批[1]。
2.4 卵
卵長橢圓形,稍彎曲,乳白或黃白色,卵期10~15天。卵在7天內孵化,孵化成功率為74%左右,從成蟲產卵后,到出現第一個排糞孔時間作為卵期計算,第17天為始孵期,第15~18天為始盛期,第18~20天為孵化旺盛期,第20~25天為孵化盛末期。
2.5 幼蟲
幼蟲孵化后,從枝條韌皮部和木質部之間,向枝條上方開始危害1厘米左右,然后蛀入蘋果樹枝條內部,在枝條內部繼續向下危害。幼蟲每蛀5~6厘米長,即咬食一處排糞孔,臨沂地區幼蟲于11月中旬停止危害,靜止于枝干內休眠,待翌年春天寄主萌動后繼續蛀食(圖2)。
3 鉆心蟲的發生時間與危害
3.1 成蟲的發生時間
臨沂市沂南縣2~3年l代,以幼蟲在枝干內越冬休眠,翌年春天蘋果樹萌芽后開始繼續危害。臨沂市沂南縣地區6—8月為成蟲發生期。
3.2 幼蟲的危害
幼蟲最早于7月中下旬開始危害枝條,11月中旬停止危害,靜止于枝干內休眠越冬[2]。幼蟲期初孵幼蟲,沿枝條先向上危害1厘米左右,即掉頭沿枝條心處,一路向下蛀食危害,經過1~2年危害,逐漸到達植株主干,此時受害植株瘦弱,生長受阻,嚴重時干枯死亡。幼蟲蛀食最深處可達植株根部,幼蟲在蛀食過的隧道內,每隔一段距離,就向外咬一排糞孔,糞便即由排糞孔排出蛀道,隨幼蟲增長排糞孔也隨之擴大,孔間距離自上而下逐漸增加,增加幅度因寄主植物不同而不同(圖3)。
3.3 成蟲的危害
成蟲咬食新枝皮層,常將枝條咬斷使之干枯,被害枝條如遇風等外力容易折斷。或將枝條咬成鋸齒狀,并產卵于枝條皮層下。成蟲多在1~2年生枝條的基部內側產卵,中上部產卵較少,產卵部位不規則,多在直徑1.5厘米左右的枝條上產卵,很少在直徑7毫米以下的枝條上產卵。
3.4 樹齡在2~5年的樹干受害嚴重
栽培條件好,生長旺盛,樹型大、枝條粗的樹木受害較重,而樹型適中、枝條偏細的樹木受害較輕;溝渠旁、路邊的樹木發生率高,單行或小面積種植的樹木發生率高,片林中間的樹木發生率低[3]。
4 鉆心蟲的防治
4.1 藥物防治
用藥物噴灑防治。藥物應選擇具有內吸傳導、蟲卵雙殺、胃毒觸殺及有熏蒸作用的藥物。
(1)臨沂地區在5月中下旬成蟲發生期與產卵期,藥物可選:①用 3.2%高氯·甲維鹽微乳劑2000~3000倍液噴施。高氯·甲維鹽對高抗性鱗翅目害蟲、對鉆蛀性、潛葉蛾、螟類害蟲有特效,具有胃毒和觸殺作用。害蟲在接觸藥劑后停止取食危害,藥劑可穿透作物表皮,在細胞間形成貯存層,有二次死蟲現象。②40%樂果乳油1000~1500倍液,間隔10~15 天。在成蟲發生旺盛期結合防治其他害蟲,均勻噴灑。
(2)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第2代幼蟲發生盛期,也是藥物防治的最佳時期,可采用:① 用25克/升溴氰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噴施。②用 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劑2000~3000倍液噴施。該藥具有抑制昆蟲神經軸突部位的傳導,對昆蟲具有趨避、擊倒及毒殺的作用,殺蟲譜廣,活性較高,藥效迅速,噴灑后耐雨水沖刷,但長期使用易對其產生抗性,對刺吸式口器的害蟲及害螨有一定防效[4]。
4.2 生物防治
使用農業類害蟲誘殺三角型誘捕器誘殺,套裝使用方法及用量:將白色蓋塑板折成三角形狀;用長鐵絲一端通過其頂部兩邊圓孔固定;用短鐵絲一頭穿過誘芯薄壁處并固定;用固定好的誘芯另一頭掛在誘捕器頂部中間圓孔處,使誘芯距離底面1~2厘米;將粘蟲板的覆膜揭開,膠面朝上放在蓋塑板的底部;將誘捕器懸掛于果樹樹冠中下部的陰面開闊處。①監測:1~3套/畝,間隔25米。②誘殺:3~5套/畝,間隔12~15米。
4.3 人工防治
臨沂地區于每年4月上中旬查看被害枝條,排糞孔有新鮮蟲糞的視為有幼蟲存在,否則可判斷有蛹存在??捎娩摻z從羽化孔口向內多次來回刺殺,或用斧頭等工具,破開羽化孔捉蛹捕殺;6—7月在成蟲危害期及時人工捕殺,在產卵以前將其殺滅。據觀察,根據成蟲生活習性,陰雨天成蟲不愛活動、行動遲緩、捕捉效果較好(圖4)。
5 總 結
隨著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蘋果種植面積的擴大,鉆心蟲的發生與危害日益嚴重。種植戶需要了解鉆心蟲不同時期的發生特點及對蘋果樹的危害,做好鉆心蟲的防治工作,提高防治水平。種植時選擇適合當地土壤和氣候的優質品種,做好生物防治、人工防治、化學防治工作,以期提高防治效果,保證蘋果產量和品質,增加農戶種植收益。
參考文獻
[1] 苑成軍.蘋果樹常見病蟲害的綠色防治措施[J].現代園藝,2023,46(15):94-96.
[2] 李振亭.蘋果樹栽培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技術要點[J].農業技術與裝備,2023(6):119-120.
[3] 張希濤,徐景萍,劉振興,等.蘋果樹病蟲害的發生及防治技術探討[J].果農之友,2023(5):68-70.
[4] 王巖.北方蘋果樹病蟲害的主要特點及防治措施[J].果農之友,2023(5):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