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中圖分類號:G80-05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24.03.000
備注:1
作者簡介:高換朝(1999—),男,碩士在讀,無職稱; 研究方向為體育教學。
通信作者:張向榮(1980—),男,博士研究生,副高級-副教授; 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訓練學,55000980@qq.com。
普通作者:1
摘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等就龍獅文化的淵源與發展、面向國際傳播的價值及路徑進行研究,望以此促進我國的龍獅文化面向世界蓬勃發展。結果認為:龍獅文化經數千年的文化熏陶,不僅是傳統文體娛樂活動,并且已發展為體育運動項目,形成了其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藝術表演價值、體育鍛煉價值以及經濟產業價值,可以對民族精神和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對于弘揚我國傳統文化、彰顯我國國際地位、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有著一定的指導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龍獅文化;舞龍;舞獅;文化傳承
The value, path and enlightenment of Dragon and Lion culture communication
Gao Huanchao" Zhang Xiangrong
Yili Normal University, Yining 835000
Abstract:This paper adopts literature method and logical analysis method to study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dragon and lion culture, the value and path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hoping to promote the prosper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dragon and lion culture to the world. The results concluded that: after thousands of years of cultural cultivation, dragon and lion culture is not only a traditional cultural and recreational activity, but also has been developed into a sports program, which has formed its uniqu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 artistic performance value, sports and exercise value and economic industry value, and it can carry on the inheritance of the national spirit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It has certain guiding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our traditional culture, highlighting our international status and enhancing our cultural soft power.
Keywords: dragon and lion culture; dragon dance; lion dance;cultural inheritance
舞龍舞獅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財富,距今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舞龍舞獅象征著繁榮興旺和吉祥,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和獨特的傳統藝術性,讓人喜聞樂見。自舞龍舞獅問世以來,一直深受世界和各民族人民的喜愛,歷代相傳,形成了極其輝煌的龍獅文化。舞龍舞獅活動也廣泛流傳于海外華人社區,有華人之處,就有舞龍舞獅的存在。舞龍舞獅不僅是一種傳統文體娛樂活動,也發展為體育運動項目,更成為國際體育運動賽事,輝煌的走向世界舞臺。如今已成為了揚民族之威、立中國之魂的重要儀式、海外同胞認祖歸宗的文化橋梁,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弘揚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際價值,對中國在世界上的國際地位影響十分深遠。
1.龍獅文化的溯源與發展
1.1龍獅文化的溯源
龍的形象源于中國古代的圖騰,被視為中華民族的象征,龍乃海中神物,人們常把它看作是象征祥瑞能呼風喚雨、消災降福的吉祥靈物。因此當有的地方一直干旱不下雨時,便舞龍祈雨;在插完秧之后,便舞龍驅蟲。舞龍有著悠久的歷史,有關于龍比較完整的文字記載最早可追溯到漢代。舞龍來源古人對龍的崇拜,每逢喜慶節日,比如從春節開始,到二月“龍抬頭”、端午節都會舞龍。所以形成了全國各地民族用舞龍來祈求平安和豐收的一種民俗文化。
在數千年以前,古人發明了“儺”。“驅儺”逐漸演變為現代的舞獅。儺獅舞除了表演之外,更多是進入平民百姓人家,在驅除疫鬼的同時,又增加了送福、祈福任務。舞獅,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古時又稱為“太平樂”。舞獅分為北獅和南獅兩種風格,北獅造型與真獅十分相似,獅頭比較簡單,全身披金黃色毛;南獅又稱醒獅,醒獅原名為瑞獅,寓意為吉祥如意。在中國傳統的認知里舞龍舞獅可以驅邪辟鬼,所以在喜慶節日都會敲鑼打鼓,舞龍舞獅助慶。
1.2龍獅文化的發展
世界上舞龍和舞獅的發源地是偉大的中華民族,舞龍舞獅是古代在一年中的節日里面大型節目之一。龍獅運動自誕生以來,幾千年來一直深受人民歡迎。舞龍舞獅不僅體現出一種團結力量,展現出一種民族精神,更象征著強大的民族文化。隨著中國人向世界各地移民,目前舞龍舞獅文化甚至傳播到了在歐洲、美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國家的中國人集中的地區,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象征。它經過國家體育總局不斷挖掘和整理,舞龍舞獅已經從一種以自發性、娛樂性和隨機性為特征的傳統娛樂活動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具有觀賞價值的體育競賽項目。它是將傳統中華文化中的舞龍、舞獅民俗活動加以規則化而產生的運動,國際性的龍獅比賽逐年增多。我國的龍獅比賽有:全國農運會龍獅比賽、全國舞龍舞獅錦標賽、全國體育大會龍獅比賽、全國龍獅精英賽、國際龍獅邀請賽等。
2.龍獅文化傳播的價值
龍獅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體育的杰出代表之一,是中華民族傳承數千年之久的藝術瑰寶。在中國龍獅文化發展歷程中,形成其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藝術表演價值、體育鍛煉價值以及經濟產業價值。若要將龍獅文化比作一顆大樹,那么歷史文化價值就是“根”,藝術表演價值就是“樹干”,體育鍛煉價值就是“莖葉”,經濟產業價值就是“土壤”。舞龍舞獅是對中華傳統體育文化的弘揚,通過發揮舞龍舞獅的健身、娛樂及競技等功能,深入挖掘舞龍舞獅所具有的藝術價值,實現舞龍舞獅產業化經營、市場化運作的經濟價值,形成有機統一的中國龍獅運動價值體系。在中華民族不斷繁榮發展的過程中,使龍獅文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使龍獅文化所沉淀的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扎根大地”并“枝繁葉茂”。
3.龍獅文化傳播的路徑
3.1培養專業人才
龍獅文化的傳承,需要挖掘和培養專業的人。針對龍獅運動專業人才培養,一方面可以使運動軌跡以及動作的風格等得到質的提升。另一方面可以創新套路,使其編排更科學,結構更合理,動作與動作之間形成機聯系,更加流暢。我國龍獅總會提出:“21世紀要積極穩步把龍獅文化推向全世界”。如今, 中國開始將龍獅文化推向國際, 逐漸形成了以“傳播者、傳播內容、傳播途徑、傳播對象”為一體的傳播體系[1]。所以要高度重視此方面的工作, 每年要派出大量專業的教練支援國內外的龍獅協會, 并定期舉辦培訓班、交流會、講座等活動,整體提高龍獅教練水平,培養創新性應用型龍獅專業人才進行國際化輸出。通過有效、快速的傳播途徑必然縮短龍獅走向國際化的過程。
3.2“層次化”推廣
國家要大力支持并構建國際交流合作平臺,諸如“中國--東盟體育交流合作中心”、“中國--東盟大眾體育合作發展論壇”等為中國與東盟國家的體育賽事數據收集、整理提供信息和內容研究平臺[2]。并在“一帶一路”建設的條件下,充分發揮“一帶一路”的優勢,積極與簽署合作文件的171個國家和國際組織交流、積極舉辦龍獅運動賽事、建設龍獅文化特色小鎮,共同促進中華龍獅文化產業化發展。
近年來在國家體育總局的支持下,高校成為研究龍獅文化的主要陣地之一,高校學生已成為舞獅運動研究的主力軍[3]。學校教育應該承擔起龍獅文化傳播和繼承的責任,部分高校首先要開設龍獅運動社團,其次要增加龍獅運動的趣味性,鼓勵學生體驗龍獅運動,從體驗中收獲傳統體育文化的精髓。高校作為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傳播的重要載體,在辦學過程中承擔著普及和實施傳統體育項目教育的雙重任務。
在個人層面,首先一定要增強對龍獅文化的民族認同感,堅持文化自信的意識。其次應該積極主動地去深入了解龍獅文化,主動承擔起弘揚龍獅文化的責任與義務。最后只有真正深入理解龍獅文化的文化底蘊,我們才能更堅定自信的弘揚龍獅文化。
3.3“智慧化”推廣
傳統傳播媒介主要有報紙、雜志、電視、廣播四大類。在如今快速發展的時代,要想達到龍獅文化走向世界的目的,傳統傳播媒介還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需要結合現代傳播科技進行智慧推廣。隨著經濟發展水平日益提高,科技的不斷進步以及互聯網信息革命的深入發展,要合理利用社交媒體、短視頻、直播、vlog、3D投影等新興網絡傳播手段。網絡傳播具有信息多元化、表現形式立體化、傳播互動化、受眾隨意化等特點。除此之外,面向大眾的電影院也是非常有效的傳播方式之一。通過電影或者動漫的形式更好的讓大眾清晰的了解龍獅文化,比如:電影《獅父》以及動漫《舞獅少年》。《獅父》是由佛山市唐朝盛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2017年出品的故事題材電影,影片圍繞佛山南獅而開展的故事影片。《舞獅少年》是于2021年12月17日在中國大陸上映,由孫海鵬執導,里則林編劇,大昕等參與配音的國產動漫。運用現代科技進行“智慧”推廣同時與傳統傳播媒介相結合的方式,更有利于龍獅文化面向世界的傳播和發展。
3.4“區域化”推廣
受政治、經濟、文化的制約,不同國家對龍獅文化存在價值觀念差異。深入了解不同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特征等情況,進行比較統計,特征相似的國家和地區劃為一個區域。針對區域對進行龍獅文化創新,并建立適應區域經濟發展與龍獅文化發展需求的管理制度。促使龍獅文化多樣化、多元化、規范化高質量發展,加強不同區域間的龍獅文化溝通交流,提升龍獅文化的適應環境能力。從而造就更多的的龍獅表現形式,使龍獅文化的創新發展方式為龍獅運動在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了內生動力支持,為龍獅運動世界化推廣奠定堅實的基礎[4]。倡導不同地域文化之間求同存異,從而共存共榮,相信璀璨的龍獅文化始終是中華文化與其他文化相容、相通的橋梁之一。
4.龍獅文化傳播的啟示
舞龍舞獅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是中華民族在歷史社會實踐中創造積累的“活態人文遺產”,龍獅文化能夠走向世界,是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也是龍獅文化所蘊含的優秀的歷史文化價值被世界各國廣泛認同[5]。舞龍舞獅在喧天的鑼鼓與鞭炮聲中,活靈活現、惟妙惟肖地展示動作形態,能讓觀眾享受到熱鬧非凡、吉祥歡樂的喜慶氛圍,同時還能體驗到中華民族傳統的“美”。龍獅文化能夠走向世界,踐行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所提出的: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龍獅文化走向世界,不僅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走向世界,也代表著中國走向世界,更代表著我國影響深遠的國際影響力。
5.結語
龍獅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標識和符號,更是中國人尋根問源,寄托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根基”所在,而且只有適應變化的自然、社會、文化環境,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才能更好的躋身于世界先進文化之林。龍獅文化的傳播可促進國際交流、增強民族自信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如今邁出國門的那條中國“龍”,那頭吉祥“獅”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更彰顯中華民族是一個新時代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參考文獻:
[1]熊 堅,彭向陽.“一帶一路”背景下中華龍獅文化產業化發展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21,43(02):82-86.
[2]文超生.粵港澳大灣區舞獅運動發展影響因素與對策研究[D].廣州:廣州體育學院,2021.
[3]張 智.東盟龍獅運動發展的倫理規范建構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21,40(02): 139-144
[4]姜鳳云,李卓嘉,董曉琪等.新時代中國龍獅運動價值體系構建研究[J].體育與科學,2020,41(04): 7-12.
[5]焦英奇,劉良超.民族圖騰與國家象征: 龍獅運動的文化價值與儀式認同[J].體育與科學,2014( 1) : 104 -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