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內,匯集平臺經濟、數字經濟領域企業27家;引入市場主體297家;產生營收約6.5億元、稅收約5000萬元……這是銅陵市銅官區開展“零地增效”改革以來交出的成績單。
所謂“零地增效”,就是在不新增建設用地的前提下,通過盤活閑置土地空間資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產出效率,實現經濟增長的發展模式。那么,實現“零地增效”,銅官區是如何做到的?
銅官區作為銅陵市的主城區,現代服務業一直是城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2016年12月獲批為國家級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
然而,受近年來外部疫情因素和內部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影響,銅官區服務業發展面臨挑戰,閑置樓宇增多、服務業發展質效不高等問題逐漸顯現。
“閑置樓宇無法產生效益,但換個角度審視,這也是一項‘沉睡’資產,我們要在盤活閑置樓宇資源上下功夫,推動‘閑土’變成發展的‘熱土’。”銅官區委常委、區政府常務副區長汪志祥說道。
2023年,銅官區明確將閑置樓宇盤活發展服務業作為全區工作的重要抓手。方向既明,如何向樓均要效益?“摸清底數”是關鍵的第一步。
銅官區服務業發展促進中心會同鎮辦社區共同統計摸排了全區3000平米以上的閑置樓宇。經過三個月的統計摸排,得到了全區閑置樓宇資源的詳細清單。
銅官區還強化數字化平臺建設,開發了樓宇經濟大數據管理平臺,動態監測、管理樓宇資源建立起覆蓋全區的企業數據庫、樓宇數據庫。該平臺能夠可視化展示每塊樓宇的開發利用和產出情況,對低效和閑置用地情況進行自動判定,實現低效用地的分類統計梳理,精準定位和展示相應地塊信息。
從紙面上的清單,到可動態變化、及時調整的數字化清單,有著內外雙重意義。
對內管理方面,平臺可實現對樓宇內部企業的有效管理,呈現各個樓宇內企業數量、注冊時間、經營質效等基本數據信息,打破了數據煙囪壁壘。
對外招商方面,平臺呈現出了全區樓宇二維45度渲染圖,能夠為區委區政府進行經濟規劃、政策制定、招商引資提供支持服務。客商拿到數字化清單,就能對區域樓宇基本情況做到一目了然。

為更好地發揮樓宇的價值,服務于招商推介,銅官區根據掌握的閑置樓宇信息,按照地理位置、功能進行分類,劃分出適合商務辦公、休閑、酒店等不同用途的功能板塊。在“摸清底數”的基礎上做到“心中有數”。
掌握閑置樓宇信息只是第一步,要真正實現對閑置樓宇的盤活,還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才能匯聚“人氣”,積聚“財氣”。
2023年3月22日,在全球徽商上海論壇上,銅官區順利簽約金劃算人力資源產業園、安徽企勛數字經濟產業園、領強人力資源產業園、能暉數字經濟產業園、聯合營銷平臺經濟5個項目;4月10日,又集中簽約安徽策州產業園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等首批8家服務業企業;6月30日,海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項目簽約……2023年全年銅官區新簽約服務業招商項目33個,投資總額達到88億元。
為何這些項目能夠紛至沓來、落戶銅官?背后是銅官區匯聚多方合力的招商“組合拳”。
首先是政府高位推進。銅官區堅持招商引資“首位工程”,聚焦市六大主導產業鏈,成立區級產業鏈推進組,強化以商招商、基金招商、科技招商。同時,在六大產業鏈的基礎上,結合主城區樓宇資源豐富的現狀,增加了現代服務業產業鏈,并組建樓宇招商專班,修訂招商引資若干政策,完善項目評審機制,出臺引薦人獎勵暫行辦法,構建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招商大格局。深入開展重大項目突破年暨作風建設深化年活動,做實區領導包保聯系重點項目責任,落實“三拼三比”“星期六會商”“紅黃綠”三色亮牌等工作機制,加強全生命周期服務管理。
其次是平臺多方聯動。2023年4月10日,銅官區數字經濟產業園正式開園。園區依托綠源大市場三期閑置樓宇建立,打破傳統招商方式,大力引進數字經濟平臺企業,再借力平臺“以商引商”,形成了“招引一家平臺、帶來一群企業”的集群效應。目前,數字經濟產業園已匯集了以薪班班、金劃算等為代表的一批平臺經濟、數字經濟型企業。通過入駐的平臺企業,已引進了包括阿里菜鳥、順豐快遞、TCL等企業。安徽新啟程產業園服務管理有限公司在2023年11月簽約入駐后,已幫助園區招引了6家人力資源企業。
“以前我們是一家企業一家企業招商,現在是一家平臺一家平臺招商,每家平臺都是銅官區的招商大使,一家平臺可以帶來幾十家企業,這樣才能把招商成果最大化。”銅官區服務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張騰說。
最后是龍頭引領帶動。彥祖文化位于銅官區銅官數谷產業園,是一家從事直播電商和MCN服務的互聯網龍頭企業。依托彥祖文化,銅官區加強與浙江安徽商會、蘇州安徽商會等商協會對接聯系,聚力引進電子商務、直播帶貨、信息技術等新興業態。
在彥祖文化的帶動下,目前,銅官數谷已集聚了一批大數據、云計算、智能制造、物聯網、直播基地、電商平臺、總部經濟、個性化定制等新興業態,并獲批了省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省級跨境電商產業園、省級服務業集聚示范區、省級小微創業創新基地,掛牌銅陵市軟件產業園和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目前,銅官數谷共計入駐各類企業102家,入駐率達到93%。
值得一提的是,現代服務業是吸納青年人就業的有效載體,通過盤活閑置樓宇,為更多青年人提供就業崗位和工作機會,也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鮮活力。“年輕人是城市發展的原密碼,年輕人聚集的地方讓各行各業都活了起來。目前,銅陵市正在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也會吸引更多年輕人才。”銅官區服務業發展促進中心主任鐘壯飛說。
營商環境在前端是對外形象、是吸引力,在中端是競爭優勢、是生產力,在后端是城市口碑、是驅動力。
在發展樓宇經濟的過程中,銅官區始終堅持問策于企,邊招商邊完善政策,企業需要什么,就全力提供什么。
在金劃算集團簽約落地之前,數字經濟產業園不僅為他們提供了“拎包入住”式服務,還在裝修改造中征求他們對布局環境的需求。金劃算集團首席品牌官張徐鑫告訴《決策》:“這幾個月最大的感受就是放心、暖心,更有信心,政策兌現很及時,業務辦理很便利,企業訴求有人問,我們可以一心撲在業務上。”
銅官區始終把企業擺在“C”位,打造出了服務業招商領域的“銅官品牌”。品牌效應的背后,不僅有服務的“軟實力”,更有政策的“硬支撐”。
在服務“軟實力”上,銅官區設立了市場主體開辦服務點,推深做實全流程幫辦代辦、“免申即享”等服務,讓企業辦事省心又提效。為化解企業面臨的難題,銅官區設置了“一口”收辦企業訴求,細化“受理-辦理-反饋-歸檔”工作流程,并落實企業訴求閉環管理和全程響應機制。2023年以來,已經收集辦理356個問題,已辦結353個,辦結率達到99%。

另外,銅官區還成立區“企業服務中心”,常態化開展“政企銀”同心沙龍活動,打造政企對接、學習交流、解決訴求、助企發展的載體和平臺。據數字經濟產業園業務負責人印婷婷介紹,2023年以來,共開展了5期“政銀企”同心沙龍活動,邀請了60余家企業參加;從2月份起,每周六固定開展“親清有約”助企服務日,全年開展了44期活動,邀請101家企業參加;并開展干部聯企包保,為銅官區364家企業和23個省重點項目保駕護航。
在政策“硬支撐”上,構建起以《銅官區關于加強招商引資若干政策》為主的“1+N”招商政策,爭取到了在銅官區數字經濟產業園內招引的市外服務業增量企業,市級財政給予政策紅利的支持,也為服務業招商注入一針“強心劑”。
根據《銅官區數字經濟產業園扶持政策》規定,對于貢獻越大的,政策獎勵越多;同步設立配套政策獎勵資金池,確保兌現時效性;并確定華實集團為園區運營管理方,負責園區日常管理,也作為企業與區政府聯系的“前沿”,確保企業有訴求第一時間辦理。
銅陵市也出臺了《銅陵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銅陵市關于促進總部經濟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銅陵市現代服務業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等政策文件,促進服務業發展。
為更好地宣傳招商政策,銅官區整理匯總政策體系和招商載體,編印《銅官區服務業投資指南》,進行“明白紙”式的投資宣傳。
一年前的“閑置零收益”到一年后的“營收破6億”,數據的增長打響了“零地增效”的銅官樣本,也為其他城市喚醒“沉睡”資產提供了可學可借鑒的經驗。在下一步的發展上,“銅官區有了更高的目標,不僅要留住數據,還要留住人。”鐘壯飛說,未來銅官區還謀劃建設文旅、大健康、BPO服務外包產業園、直播基地、酒店餐飲零售等人員密集型項目,引入更多實質工作崗位,讓更多年輕人進入產業園工作,讓更多人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