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末,很多單位無一例外要寫年度總結。年度總結是周期性、規范性很強的事務公文,面對紛繁復雜的各項事務,一些人感慨“寫出來易,寫出彩難”。筆者在寫作實踐中感悟到,寫好年度總結,可以運用以下五種方法。
年度總結既不能顧此失彼、遺珠棄璧,也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裝到籃里就是菜。關鍵是要盯牢重點,把重點拎出來。沒有重點就沒有藝術。判斷重點,可運用“三看兩所在”法。
“三看”:看定位,是否屬于落實上級重大戰略部署,是否屬于年初重點安排,是否屬于本單位主責主業;看操作,是否統籌相關單位齊抓共管,是否動員本單位一切資源持續奮戰,是否實施重大改革創新;看影響,是否對全局工作產生重要作用,是否推動本單位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是否對當年甚至未來一個時期的工作帶來奠基性、引領性價值。
“兩所在”:制約工作推進的瓶頸所在,推動事業發展的關鍵所在。
比如,某市委深改委下設14個工作推進小組,工作點多面廣,2022年年度總結從打好“一體融合”改革“組合拳”、跑出便民惠企服務“加速度”、構筑公共資源交易“新平臺”、匯聚實干爭先趕考“向心力”四個方面展開,提綱挈領,要言不煩,區區3000字就形成一份“簡約而不簡單”的總結。
寫年度總結,應當反映本地區、本單位工作中有獨創性的東西,寫出亮點和特色,把最有光彩的亮點和引人注目的特點事件總結出來。
可以運用“對比分析法”,在掌握情況的基礎上進行對比分析:將今年與去年的工作進行縱比、自己與別人的工作進行橫比,在目標定位、重點選擇、措施運用、力度把握等“不同”就是特色,是否屬于“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人新我?!钡墓ぷ鳌?/p>
比如,近幾年來,產業鏈“鏈長制”在全國多地實行,“至今已覺不新鮮”。但某市發改委在年度總結中闡述,“構建由鏈長掛帥、產業專班主抓、區市(功能區)主戰、鏈主企業主建的推進體系,實行高位推動、部門聯動、上下齊動相結合,推動產業鏈鏈長制走深走實”。這就敏銳抓住了“新鮮點”,實現推陳出新,令人耳目一新。
另外還可運用以下幾種方法:
考核評估法,是否屬于在中央和地方、區域和領域年度考核中,分數居高、排位靠前的工作。
體制夸贊法,是否屬于上級批示肯定、點名表揚、大會表彰、評比獲獎的工作。
比如,某市文旅局2022年總結的第一條,就是“文藝精品創作成果豐碩”:中篇彈詞《紅色搖籃》獲第十二屆中國曲藝牡丹獎文學獎,大型民族管弦樂《江河湖海頌》獲文旅部2022-2023年度“時代交響”創作扶持計劃扶持作品,舞劇《運·河》入圍第十三屆中國舞蹈“荷花獎”終評……可謂亮點紛呈,煜煜生輝。
媒體亮相法,是否在內部簡報、主流媒體進行正面宣傳報道的工作。
比如,某市探索新型學徒制,開設“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課程,有效解決了產業工人在崗培訓時間難以統籌、企業技能人才供不應求等兩大矛盾,兩年就培養了3萬余名企業新型學徒,在當地黨委機關報頭版頭條刊出,產生了廣泛影響。
當然,有些亮點和特色還需要作者用敏銳的眼光去審視,用深思的大腦去挖掘,用別致的角度去提煉,也能產生“看似平常最奇崛”的效果。
年度總結內容十分豐富,首先要構建骨架,安排布局,把各項內容串聯起來,使之系統化、條理化,就像用線把零散的珠子串起來,好看、好拿、好用。
因為年度總結屬于全景式、綜合性總結,不宜像單項總結那樣按照背景交代到工作展開的步驟、方法、成效、體會一路縱向布局,而應當采取橫式結構法和縱橫交叉法。
橫式結構法,即在引言中概述總體情況,再分若干部分對各項工作進行橫向平展鋪開,部分與部分之間是并列關系,就像一根藤上的瓜一樣,同一輩分,依次排列。
當然,并列關系也不是隨意排列,而是依據工作的重要程度和單位職責定位分塊排列。如,某市經濟信息化委年度總結:開頭部分,用高度凝練的語言概述全年工作思路、重心和成效,列舉工業經濟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情況部分,交代主要工作,包括撬動“三駕馬車”實現穩增長、加強創新驅動促進轉型升級、實行數實融合提高發展質量、抓實節能降耗落實“雙碳”行動、強化信息公開完善誠信體系建設等措施和成效。
體會部分,簡明介紹工作經驗,包括堅持政策為大、項目為王、質量為上、創新為要、環境為基等。這種結構“中間大、兩頭小”,詳略要得當,重點要突出。
縱橫交叉法,即多項工作同步總結,體會不單列,而是融入各項工作之中。主體部分的每個層次既談工作又談體會,這是縱式;而若干層次相并列,又為橫式。
如某區委政法委年度工作總結,主體部分為四個層次:以筑牢區域安全防務為要務,下真功夫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以厚植平安沃土為導向,下真招數推動社會治理效能再上臺階;以助推產業、空間、治理轉型升級為動力,下真力氣讓法治成為地區核心競爭力;以夯實過硬隊伍建設為基礎,下真決心鍛造忠誠干凈擔當政法鐵軍。
以上每個層次把措施、成效和體會融為一體,妥帖自然,流暢通達。
一個人是顏值重要,還是思想重要?有人說:顏值決定能不能走到一起,思想決定能走多遠。此言不虛。為人如此,為文也如此。年度總結“始于顏值”,所以要提高顏值,讓讀者看起來爽心悅目,品起來韻味無窮。
年度總結怎樣提高顏值呢?應從五個方面著力:
個頭要適中,就是總體篇幅與總結內容相稱,言之有物,短文長看;言之無物,長文短看。但還是追求言簡意賅、意盡言止。“事以簡為止,言以簡為當。”(宋·陳骙)有話則長,無話則短,直來直去,開門見山。
身材要勻稱,就是各段落之間的篇幅要大體相當,不能頭大身子小,肚圓腿桿細。而且段與段之間要致密緊湊,句與句之間要無縫銜接,不能松松垮垮,亂點鴛鴦。

性格要活潑,就是語言運用方面不要總是正襟危坐,可以妙用古今中外的一些經典詩句,可以借用典故來擺觀點、講道理,也可以說“方言土語”,唱“山歌小調”。
表情要豐富,就是在表達形式上除了以文字為主外,還可以適當配以圖表,增強直觀性,還能起到以一當十、精簡文字的效果。呈現方式的豐富性,是很多單位領導希望看到的,也是當下敘事的一種普遍審美,尤其是年輕人要具有多元表達的能力。
眼睛要明亮,就是在小標題制作上要獨具匠心,整散結合,以整句為主,體現建筑美。標題要精準概括段落和層次的分旨,對主體起到烘云托月的效果。每一段的開頭也要概括本段要旨。好的標題是文章成功的一半,要讓凝練成為一種習慣,只有讓讀者快速抓住要點、亮點,才能精準地表達和傳遞思想。
任何一個單位的工作必定是既有成績也有問題,不可能盡善盡美。而問題是最好的老師,聆聽了教訓就明白了方向,克服了問題就取得了進步。解決問題就是成績,掩蓋問題可能毀掉成績。應當擯棄“說問題會惹問題”的顧慮,在正確的“問題觀”指導下寫年度總結,體現“有實事求是之意,無文過飾非之心”。
當前寫年度總結的實踐中,存在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就是談起成績“千言萬語”,說到問題“三言兩語”,甚至“不言不語”。
比如,某市發改委在肯定成績洋洋灑灑、盡展風采后,筆鋒一轉,觸及問題:“一年來,盡管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廣大市民的期望相比還有不少差距。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下,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項目投資后勁存在不足,重點領域改革有待深化,民生服務保障仍需加強。”
到此戛然而止。這樣籠統、含糊揭示問題,如同隔靴搔癢,對明辨得失、趨利避害、拾遺補缺,并無益處。
因此,應當有直面現實、正視問題的勇氣和睿智,既說共性問題,也說個性問題;既說表層問題,也說深層問題;既說政策問題,也說操作問題;既說問題表現,也說問題成因;既抽象概括,也適度展開,把問題點準、點明、點深。
具體到寫年度總結的體會而言,就是工作居上的經驗在哪里,如何堅持和發展;工作居中的癥結在哪里,如何改進和提升;工作居下的教訓在哪里,如何糾正和克服,把最根本、最核心、最關鍵,又最精準、最實在、最管用的經驗總結出來,成為開展下一步工作的指導思想。
但實踐中,一些所謂彌足珍貴的經驗,雖頂天而難立地,有共性而缺個性,寥寥數語,空泛無物。如某市總結政府工作的經驗:牢記囑托是根本遵循,危中搶機是制勝密碼,民生幸福是不懈追求。這樣的所謂經驗,與周圍環境、具體情景相脫節,缺乏實質性的、獨到性的價值。
在表現方式上,相對于成績線、問題線而言,體會線可以是明線,在概述成績、分析問題之后,專門列一部分談體會;也可以是暗線,每一層次的情況和體會做到夾敘夾議,水乳交融。
(作者為上海市金山區委研究室二級調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