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世界全球化不斷發展,國家自身安全與世界共同安全已然不可分割。2021年所羅門群島暴亂不僅影響本國利益,還威脅到在所華人華僑人身財產安全,2022年兩國正式簽署“政府間雙邊安全合作框架協議”,開展執法安全合作。中所利益交織、休戚與共的現狀與共同的發展任務和戰略利益將兩國命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但合作起步晚、國情差異大,存在所羅門群島政治和社會不穩定、所國特殊地緣位置引起大國博弈、法律基礎薄弱和合作經驗不足,以及缺乏穩定、長效的合作機制等方面障礙。從命運共同體視角出發,提出推進中所執法安全合作完善建議:(一)以法律保障加強合作的制度化與規范化;(二)堅持“一帶一路”與執法安全合作的協同發展;(三)完善中所執法安全合作機制。
關鍵詞:所羅門群島;執法安全合作;對外援助;命運共同體
中圖分類號:D82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916(2024)06-0017-05
Exploration of Law Enforcement Security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Solomon Islan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in the world, national security and common security of the world have become inseparable. In 2021, the riots in Solomon Islands not only affected the interests of the country, but also threatened the personal and property safety of overseas Chinese there. In 2022, China and the Solomon Islands officially signed the bilateral security framework agreement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o carry out law enforcement and security cooperation. The destinies of the two countries are closely linked by their intertwined interests and share weal and woe, as well as by their common development tasks and strategic interests. However, besides the late start of cooperation and th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ir national conditions, there are other obstacles such as political and social instability in the Solomon Islands, the big-power game arising from the special geopolitical location of the Solomon Islands, the weak legal basis and insufficient experience in cooperation, as well as the lack of a stable and long-term cooperation mech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law enforcement and security cooperation between them: (1) strengthening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cooperation with legal safeguards; (2) insisting on the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law enforcement and security cooperation; (3) improving the mechanism of law enforcement and security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Solomon Islands.
Keywords: the Solomon Islands; law enforcement and security cooperation; foreign aid;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2021年11月,一場暴亂11·24所羅門群島騷亂:2021年11月24日,南太平洋島國所羅門群島發生騷亂。次日,所羅門群島“親臺”省份的激進分子進入首都要求總理索加瓦雷辭職,他們洗劫了唐人街和華人店鋪,引發國際關注。索加瓦雷2019年領導所羅門群島與臺灣“斷交”、與中國大陸建交,是激進分子挑起此次騷亂使用的理由之一。這場暴力事件造成了2億所羅門群島元(約合2 500萬美元)的經濟損失,并毀掉了1 000個就業崗位。讓國際社會的目光聚焦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太平洋島國上——所羅門群島。此次暴亂在嚴重阻礙了所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還殃及了當地的華人華僑。暴亂后,中所雙方深刻意識到提升所警務執法能力、維護地區安全穩定的重要性,開始逐步開展中所執法安全合作,并于2022年4月正式簽署“政府間安全合作框架協議”。然而,在中所雙方協議簽署官方消息發布前,澳媒便夸大其詞傳播“中國要在所羅門群島建立軍事基地”[1]的消息,再次引發了國際關注。
中所利益交織、休戚與共的現狀與共同的發展任務和戰略利益將兩國命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直接反映了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現實意義。本文將在命運共同體的視角下,討論中所執法安全合作的必要性、特點、面臨的困境和發展方向,探索適應中所兩國國情、符合地區安全需求、滿足國際發展要求的執法安全合作方案。
一、中所執法安全合作的必要性和合法性
(一)中所執法安全合作的必要性
1.和平發展、敦睦邦交的必然要求
中國與所羅門群島于2019年9月正式建立外交關系,至今不過五年時間,但兩國人民交流往來甚至可追溯到上個世紀初,發展至今,所羅門群島現已約有數千名華人華僑[2]。兩國正式建交以后,中方秉持著正確義利觀和真實親誠理念,與所方逐步進行全方位、多領域的合作交流。在南南合作和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中所雙方積極推動合作發展,改善了所國當地的民生,加強了地區社會穩定和繁榮,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和福祉。2023年7月,所羅門群島總理正式訪華,訪問期間雙方決定建立新時代相互尊重、共同發展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3]。
2.維護地區命運共同體的必然要求
暴亂危害兩國安全和利益。據所羅門群島官方報道,2021年暴亂使當地損失了2億多美元以及1 000多個就業崗位[4],嚴重阻礙了所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還殃及了當地的華人華僑。這次讓所國人民和華人華僑都損失慘重的暴亂讓兩國深刻意識到攜手保護中所雙方人民利益、維護所羅門群島安全秩序、共建區域和諧安全發展的重要性,而開展執法安全合作是當前政治、經濟、社會環境下保障雙方利益和安全、維護地區穩定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所羅門群島警務能力薄弱。所國是一個無軍隊國家,僅有1 500多名警察[5],且所皇家警察部隊(RSIPF)獨立執法時間較短,無論是執法能力高效化還是執法裝備現代化方面都亟需加強。2021年的暴亂事件期間,所政府無力獨立平息內亂并向外界政府發出援助請求,最終在澳大利亞和斐濟等國出警幫助下結束動亂,這更是暴露出所警察部門應急處突、執法維穩能力的薄弱,所政府也因此意識到提高警務能力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積極與中方開展執法安全合作,以期能夠幫助其執法隊伍提升戰斗力、增強整體實力,從而有能力維護社會秩序、保障地區和平穩定。
(二)中所執法安全合作的合法性
執法安全合作在國際社會并不是一個新興產品,現已存在許多與跨國警務、國際執法安全合作相關的國際公約,如《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等。各國在國際法的框架下積極開展執法安全合作,維護地區乃至全球安全、和諧與穩定。2022年4月,中所兩國正式簽署政府間安全合作框架協議,該協議旨在共同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挑戰,加強所羅門群島以及地區安全環境的穩定性[6]。這份協議屬于國與國之間的雙邊條約,兩國在締結協議時不違背《聯合國憲章》所載的國際法原則,做到互相尊重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
此外,在所羅門群島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并不是第一個與其開展執法安全合作的國家。在1998年開始的5年內亂發生后,由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共同派遣的,由軍人、警察和公共服務顧問組成的地區駐所援助團(RAMSI)便抵所幫助所國恢復法律和秩序,重建皇家警察部隊(RSIPF)等國家機構,直到2017年才結束任務撤離;2017年與澳大利亞簽署雙邊安全條約,這是所國簽署的第一個安全協議;2021年暴亂發生后,澳大利亞應所羅門群島請求,派遣援助部隊至所協助所警方止暴維穩、恢復法律和秩序;同時,根據所羅門群島“人人為友,無人為敵”的外交政策理念和2020年國家安全戰略指引,所國將努力擴大與更多國家的安全與發展合作以加強本國警察應對未來不穩定的能力,維護國家安全[7]。
括而言之,無論是從國際法還是國際慣例出發,中所雙方作為兩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開展執法安全合作是完全合法且合理的,是符合兩國利益發展需求以及有利于地區穩定的常規操作,因此,應堅決抵制以澳大利亞、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其進行過度解讀、蓄意制造緊張氛圍的不實言論。
二、中所執法安全合作面臨的困境
中國與所羅門群島于2019年正式建交,并以2021年暴亂為契機逐步開展執法安全合作,因而,雙方合作起步晚,需要時間去夯實、磨合。同時,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人口等基本國情方面有較大差異,合作過程中勢必會存在方方面面的障礙。
(一)所羅門群島政治和社會不穩定
所羅門群島并不是一個政治和社會高度和諧穩定的國家,其自身固有的政治問題、民族矛盾與歷史遺留因素相互交織,使得所國國家和社會安全面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給中所合作的推進埋下了隱患,也是中所執法安全合作應該關注的重點、難點所在。
政治局勢不穩。所羅門群島出現政黨的歷史相對比較短,政黨普遍規模小、組織性差、以精英為基礎、高度個人化,而且與選民缺乏制度性或意識形態上的聯系,呈現出政黨松散、議會政治聯盟高度不穩定的狀態。反對黨經常性地提出對時任政府的不信任案,導致領導者頻繁更替。在這樣的背景下,盡管現任總理索加瓦雷積極推動中所友好往來,雙方合作交流不斷拓展,但執法安全合作的推進對兩國政府間的政治互信程度要求較高,執政黨和領導人的政治立場和偏好會對兩國的安全合作造成極大影響。所羅門群島動蕩的政治局勢給中所未來的執法安全合作增加了不穩定因素。
民族矛盾積深。民族問題或多或少會對國家主權、政治穩定、社會安全等方面產生不利影響,所國民族之間的矛盾就曾多次上升到政治層面,甚至與政治問題相交織,嚴重影響到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例如,1990—2003年所羅門群島內亂(根源為馬萊塔人與瓜達爾卡納爾島人的矛盾沖突)、2006年暴亂(針對華人的暴動)與2021年暴亂(馬萊塔人以長期被政府忽視為由發起游行),都有民族矛盾因素的推動。而且所羅門群島的民族矛盾并沒有隨著暴亂的結束、安全的重建和經濟的發展而消失,而是一直隱于平和安穩的表面之下,無論是對于所羅門群島國家和社會的穩定與安全,還是對于生活在所的華人華僑都有著潛在的威脅。在此背景下,如何避免矛盾激發、預防動亂再次發生以及事件發生后的應急管理和防暴處突方案成為雙方執法安全合作進程中亟需關注的重難點。
(二)所國特殊地緣位置引起的大國博弈
所羅門群島作為南太平洋島國之一,所在區域連接著印度洋和太平洋,占據著美洲至亞洲的太平洋運輸線以及北半球通往南半球的國際海運航線。一些西方國家固守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過度追求預防型安全戰略,無限放大和重塑安全語境的內涵和外延,通過制造緊張、煽動對抗來阻撓中所安全合作,給兩國執法安全合作的進一步推進帶來巨大阻力。
對美國而言,所羅門群島作為美國第二島鏈封鎖戰略體系的一環,是美國布局“印太戰略”的重要支點[8]。由于特殊的地緣戰略位置,美國一直試圖阻止中所建交,并表示將重新開設于1993年關閉的、僅運營了5年的美駐所大使館,目的是在中國對這個南太平洋國家的影響“根深蒂固”之前,加強其自身的影響力[9]。與此同時,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一直以來將南太平洋地區視為自己的勢力范圍,在中所雙方開展執法安全合作之際,澳媒發揮“只允許南太國家與澳大利亞合作而不準和中國合作”的雙重標準,將“中所安全合作協議簽署”炒作為“中國在所羅門群島建立軍事基地”[1]。無論是美國還是澳大利亞,都對中所雙方的合作交流有著遏制的意圖,這無疑會成為中所執法安全合作發展道路上的重大障礙。
(三)法律基礎薄弱,合作經驗不足
在國際法方面,中所兩國建交時間短,執法安全合作開展晚,雙方在這方面仍處于實踐探索磨合階段,簽署的法律性文件和條約還有所欠缺,缺乏及時、有效、全面的法律保障。現存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涉及兩國的執法安全合作文件大多以聲明、協議、會議的形式存在。例如,中所雙方共同參與發表的《中國—太平洋島國外長會聯合聲明》,該聲明綱領性強但可操作性不足;2022年4月中所雙方簽署的《中所雙邊安全合作框架協議》也僅為框架性文件,還未形成配套完善的長期合作機制,對具體執法合作事項也沒有相應的程序規定。
在國內法方面,我國在涉外法治體系的建設方面較為薄弱,還存在長足的進步空間。為了保障國際刑事司法協助的正常進行,加強刑事司法領域的國際合作,我國于2018年通過了《國際刑事司法協助法》,但至今還未有專門的針對國際執法安全合作領域的法律法規,相關法律規范分散未形成體系,關于執法安全合作的適用范圍和深度等方面缺少詳細規定,大大降低了執法合作的效能。
(四)缺乏穩定、長效的合作機制
中所雙方開展執法安全合作的目的在于,在互利共贏基礎上攜手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挑戰和促進地區和平穩定,而這些目標不是能夠一蹴而就的,需要中所雙方建立有效的長期合作機制,打造可持續的合作伙伴關系。當前,中所執法安全合作仍處于起步階段,實踐少、經驗不足且形式較為單一,合作內容停留在對所警察的警務培訓和警用裝備援助上,未形成長效穩定、協調統一的執法安全合作機制。雙方合作的具體形式、流程、規范、監督方式等均未設有明確說明和規定,這使中所在開展執法合作工作時缺少約束力,缺乏落實的強制性保障。
三、中所執法安全合作的完善
從命運共同體視角出發,中所兩國互利共贏、責權共擔,雙方面臨著共同的、復雜的安全威脅,有著廣泛的執法合作利益訴求與合作基礎。但由于雙方交流起步晚、時間短,中所雙方執法安全合作還有很多方面有待完善。
(一)以法律保障加強合作的制度化與規范化
中國在對外關系上一直堅持走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道路,因而,強化法治思維、運用法治方式是對外互動過程中應對挑戰、防范風險、維護國家安全利益的必要手段。
完善國內涉外法治建設。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海外利益持續擴大,維護公民海外安全和正當權益成為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要求我們不斷完善涉外法治建設。在加強涉外領域立法之際,我們需要加強國際執法安全合作與海外利益保護方面的立法研究,將雙邊多邊關系建設置于良好完善的法治體系中,延伸保護我國海外利益的安全鏈,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此外,完善國內涉外法治建設不僅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更是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體現。
推進雙邊合作制度化和規范化。制度化和規范化是合作高效、穩定、可持續開展的重要前提。簽署雙邊或多邊合作條約是國際執法安全合作有效手段之一,中所兩國執法安全合作開展起步晚、時間短,刑事司法協助、引渡、領事等相關條約皆處于空缺狀態,需要進一步推進締結以保障合作的合法性和規范性。而中所兩國簽署的政府間雙邊安全合作協議實為雙方執法安全合作實踐的一大飛躍,但作為框架性協議仍需要不斷完善,通過不斷細化條約條款、擴大和豐富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來提高條約的質量和合理性,使得雙方合作向著更加全面、多樣、規范的方向發展。
(二)堅持“一帶一路”與執法安全合作的協同發展
“一帶一路”建設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中所建交以來,中方堅持以“援助+合作”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合作模式與所國進行友好往來,在所羅門群島正式加入“一帶一路”倡議后,雙方合作更是邁上了新臺階,兩國的人文經貿往來擴大了共同利益,也提升了兩國對執法安全合作的內在需求,為執法安全合作的開展打下堅實基礎。同時,所國執法維穩能力不足不僅在于執法理念落后和執法人員能力缺乏,更體現在基礎設施的落后和警務設備、技術的缺乏,而這需要良好的經濟基礎做支撐。在保障安全和促進發展的現實需求驅動下,堅持“一帶一路”與執法安全合作協同發展,以安全保發展,以發展促安全,是實現可持續安全發展的必然要求。
(三)完善中所執法安全合作機制
機制化是推進合作不斷邁向深層次、高效率、立體化的必由之路,因此,加強建設和塑造中所執法安全合作機制,是未來兩國合作發展的重要方向。
1.防暴處突應急機制
所羅門群島發生過三次重大暴亂事件,無論是所國國家和人民還是對在所華人華僑的生命和財產利益都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和破壞。所羅門群島的警務能力建設還不完善,不能及時處理應對此類暴亂事件。中所雙方需要建立防暴處突應急機制,制定防暴處突應急方案,以預防為前提,提高風險預見、預判能力,爭取將暴亂事件發現和處置于萌芽狀態;開展模擬聯合演習,強化聯合作戰能力,提高行動的一致性,隨時準備應對大型暴亂事件,及時、高效地控制混亂局面,盡可能將損失和破壞降到最低。
2.駐外警務聯絡官機制
中所兩國社會和經濟發展程度不同,語言、文化、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均有較大差異,在合作過程中難免存在溝通壁壘,而派遣警務聯絡官至所國,可以有效了解所國的法律和警務活動以及文化,更加清晰深刻了解現實的安全風險和需求,加強彼此了解,消弭疑慮,增加安全共識、政治互信和身份認同。同時,派遣駐外警務聯絡官可以加強合作雙方執法部門的直接聯系,促進雙方進行更密切、更直接的合作,推動兩國執法安全合作向具體化、效益化、機制化發展[10]。
3.警務人才培養與交流機制
2021年暴亂暴露了所羅門群島警方在警務能力建設方面的不足。中所雙方開展執法安全合作后,中方派出警務顧問組赴所進行培訓交流,以提高所國警察部門執法能力。但臨時性的、短期的培訓交流不足以幫助其完全達到安全執法能力要求,雙方需建立警務人才培養與交流的長期合作機制,在自由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加強警務技能、裝備技術、防暴處突等方面的培訓和經驗交流,促進雙方警務執法能力的提升,為維護地區穩定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結束語
從人類命運共同體視角出發,中所兩國之間利益交融、福禍相依的伙伴關系使得構建雙向互動、互利共贏的執法安全合作關系的需求不斷提升。中所雙方應該堅持多邊主義而非封閉排他,堅決抵制地緣博弈和所謂的“后花園”,從長遠和可持續安全角度出發不斷拓展執法安全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從而避免“安全洼地效應”給中所兩國甚至南太平洋區域安全帶來的嚴重威脅,共同推動兩國進一步深化政治互信,緊密合作紐帶,成為中國同太平洋島國之間政治互信的表率、互利合作的標桿,從而促進中國—太平洋島國命運共同體的進一步鞏固和完善。
參考文獻:
[1]環球網.澳媒熱炒后,澳政客給“中國在所羅門群島軍事存在”謠言添油加醋[EB/OL].(2022-03-25)[2023-03-2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8251178191378413amp;wfr=spideramp;for=pc.
[2]李明.中所關系為中國同太平洋島國關系樹立標桿和典范[J].世界知識,2022(12):27-29.
[3]外交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所羅門群島關于建立新時代相互尊重、共同發展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EB/OL].(2023-07-10)[2023-07-15].https://www.mfa.gov.cn/web/wjdt_674879/gjldrhd_674881/202307/t20230710_11110974.shtml.
[4]SOLOMOM ISLANDS GOVERNMENT.Prime minister manasseh sogavare’s 3rd address on the honiara unrest[EB/OL].(2021-11-28)[2023-01-22].https://solomons.gov.sb/prime-minister-manasseh-sogavares-3rd-address-on-the-honiara-unrest/.
[5]外交部.所羅門群島國家概況[EB/OL].(2022-12-06)[2023-01-22].https://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dyz_681240/1206_681766/1206x0_681768/.
[6]2022年4月19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EB/OL].(2022-04-21)[2023-03-22].http://sb.china-embassy.gov.cn/sgxw/202204/t20220421_10671434.htm.
[7]SOLOMOM ISLANDS GOVERNMENT.Solomon islands broaden security cooperation with more partners[EB/OL].(2022-03-25)[2023-03-22].https://solomons.gov.sb/solomon-islands-broaden-securiy-cooperation-with-more-partners.
[8]韓冰.所羅門群島與臺灣“斷交”,觸動多方敏感神經[J].世界知識,2019(20):60-62.
[9]US aims to counter china by opening solomon islands embassy[EB/OL].(2022-02-12)[2023-03-25].https://apnews.com/article/congress-antony-blinken-solomon-islands-fiji-new-zealand-05f26eab7372605b69cfe9d4411d739a.
[10]趙宇.國際執法安全合作專題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