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已成為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物流專業應從理論到實踐進行多維度深入挖掘,通過創新課程設計、改革教學模式,切實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首先,文章分析了物流專業課程開展“專創融合”建設的必要性;其次,從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出發,基于SC理念,以物流專業重要課程《統計學》為例,闡述了如何進行“專創融合”,以教學設計與方法改革為主線,通過立體化的數字課堂建設更新教學資源,融入產業元素,以課賽結合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通過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進行學習效果評價,通過多輪學習數據分析來持續改進。
關鍵詞:專創融合;數字化課堂;課賽結合
中圖分類號:F250;G712 文獻標志碼: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4.06.044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comprehensively deepening reform in educ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with professional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era. The logistics major should delve into multiple dimension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and effectively integrat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to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hrough innovative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ing mode reform. Firstl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constructing the \"integration of expertise and innovation\" in logistics courses. Secondly, starting from improving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iveness, based on the SC concept, taking the important logistics course, Statistics, as an example, it elaborates on how to carry out the \"integration of expertise and innovation\". With teaching design and method reform as the main line, the 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classroom construction is used to update teaching resources and integrate industry elements,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ies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class and competitions, establish a diversified evaluation system for learning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rough multiple rounds of learning data analysis.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digital classroom; combination of class and competition
1" " 物流專業統計學課程開展“專創融合”建設的必要性
1.1" " 物流專業課程開展“專創融合”建設的必要性
專創融合就是將專業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融合,使學生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具備創新創業的能力和意識。這種融合的教育模式旨在培養學生的跨學科綜合能力,使他們能夠應對不同領域的復雜挑戰,并具備創新思維和創業精神。專創融合教育模式通常包括跨學科課程設置、實踐性項目學習、創新創業等內容。學生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不僅可以學習專業知識,還可以接觸最新的科技和創新理念,培養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新意識。這種融合教育模式有助于將學生培養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既符合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有利于促進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1]。
開展物流專業課程專創融合具有以下幾個必要性。
適應行業發展:隨著全球化和互聯網的發展,物流行業正面臨著巨大的變革和挑戰。傳統的物流模式已無法滿足當今復雜多變的市場需求。因此,物流專業課程需要與其他相關學科融合,以適應行業的發展變化。
提高綜合能力:物流專業涉及供應鏈管理、運輸管理、倉儲管理等多個領域。通過與其他學科融合,可以使該專業學生在不同領域獲得更廣泛的知識和技能,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工作環境。
培養創新思維:物流行業需要通過不斷創新來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通過與其他學科的融合,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使他們能夠在實際工作中提出具有創新性的物流解決方案。
推動學科交叉研究:物流專業與其他學科的融合可以促進學科之間的交叉研究,推動學術界和相關行業的合作與發展。例如,物流與信息技術的融合可以推動物流信息化,提高物流效率和可視化管理。
1.2" " 物流專業學習統計學課程的必要性
統計學是一門將科學性與藝術性相結合的學科。管理統計學不僅邏輯性強、理論嚴密,同時具有廣闊的管理實踐和應用背景。統計學課程是物流專業十分重要的課程之一。學習統計學課程可以培養學生的以下能力。
數據分析能力:物流行業涉及大量的數據,包括運輸量、庫存量、交通流量等。學習統計學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和處理這些數據的能力,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數據,從而提高物流運作的效率和質量。
決策支持:統計學可以提供進行決策的工具和方法。學習統計學可以幫助物流專業的學生掌握各種統計分析方法,如回歸分析、時間序列分析等,從而進行數據驅動的決策,優化物流運作和資源配置。
風險管理:物流行業面臨著各種風險,如供應鏈中斷、交通擁堵、天氣災害等。學習統計學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和應用風險管理方法,如概率分布、風險評估等,使其能夠有效應對和管理各種風險[2]。
質量控制:物流行業對產品和服務質量的要求較高。學習統計學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和應用質量控制法,如抽樣檢驗、過程控制等,從而監控和改進物流過程中的質量問題,提供高質量的物流服務。
研究和創新:統計學是一門基礎學科,與其他學科存在廣泛的交叉應用。學習統計學可以為物流專業的學生提供進行研究和創新的基礎,促進他們在物流領域開展深入的學術研究和技術創新。
2" " 統計學課程“專創融合”總體設計
本文以《統計學》課程為例,系統闡述了基于SC理念,運用ADDIE模型和“反向設計法”進行課程設計的過程,從“一般目標、具體目標、反饋與評價、學法、教法”五方面展開。物流專業可以通過產學研融合,加入產業元素。專業教師可以通過指導物流專業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市場調研大賽,以課賽結合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在混合式教育教學改革的基礎上,運用以真實物流項目背景為基礎的教學(RBI)和基于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改革教育方法,利用雙向細目表和雷達圖,使學生學習數據分析并對其進行考核評價,基于學生學法建設教學資源,探索基于SC模式的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的課程混合式教學設計方法體系。具體設計如圖1所示。
3" " 統計學“專創融合”建設思路及舉措
3.1" " 利用反向設計矩陣,反向設計教學過程,重新梳理教學內容
在深入調研物流相關專業崗位職責和企業用人需求的基礎上,結合物流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和實習情況,從物流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出發,根據畢業要求提煉物流專業的核心知識、技能和素質要點,將這些內容分解到課程中;然后根據專業課程目標實施反向設計,以課程目標為出發點,逆向規劃教學活動。這種方法能夠幫助教師重新梳理教學內容,確保教學活動能夠有效達到預期學習成果。具體步驟包括確定課程目標、設計評估標準、根據學生學習策略制定教學計劃、教學實施,以此來設計教師的教學方法。利用反向設計矩陣,教師可以更加系統地規劃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這就是著名的“反向設計法”(backward design)[3]。見表1。
3.2" " 從教學設計上幫助學生構建積極學習策略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不同的課程內容和學生的個體特點,靈活地運用各種教學策略,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這些策略包括啟發式教學、合作學習、問題解決式教學、探究式學習、項目驅動學習等。通過在教學設計中充分運用這些策略,老師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知識,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圖2是積極學習教學法設計的要點。老師要根據課程和學生的特點選用這些策略,并將其體現在教學設計中,以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3.3" " 以物流企業真實項目為基礎的教學(RBI)改革
為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教學過程中應以事實為基礎,以真實項目為基礎的教學(RBI)改革,面向職場、面向生活、面向真實世界是其突出特點。課程中的三級項目要求學生要以真實項目為背景展開調研,從設計發放問卷到數據分析,再到撰寫調研報告,都是基于真實場景、真實數據開展的[4]。
3.4" " 基于跨校修讀平臺的物流專業混合式教學改革
利用跨校修讀平臺(遼寧省金課平臺),選取與物流數據分析或數理統計相關的課程,拓展學習平臺。此外,也可以選取中國大學慕課平臺中的一些課程,如《物流營銷與客戶關系》,選取其中有關統計的章節,如模塊三“物流智能信息系統”,作為課后作業或課程案例來輔助教學。結合本校現有教學平臺——形成性考核系統、作業系統、考勤系統、教學資源平臺、教務系統等多個教學系統,開展教學活動的組織與設計并實施資源建設、教學管理等活動,收集相關數據,以備后續進行分析、評價時使用。混合式教學是一種結合了傳統教學與在線學習的教學模式,在對其進行課前、課中和課后設計時需要特別注意。以下是混合式教學改革在導入、目標、先測、參與式學習、后測和總結六個階段的設計要點。
導入(Bridge-in):在課前設計中,老師需要引導學生預習課程內容,了解課程的主題和目標。可以通過提問、討論、視頻等方式引導學生進入課程主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
目標(Objective):在課前設計中,老師需要明確課程目標和學習要求,讓學生清楚他知曉本課程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這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規劃學習時間和方向,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先測(Pre-assessment):在課前設計中,可以通過測驗、問卷等方式對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理解程度進行評估,為后續的教學內容和方法提供參考。這有助于老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差異,為其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支持。
參與式學習(Participatory Learning):在課中設計中,老師需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工具,如小組討論、案例分析、在線互動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程學習。通過互動和合作學習,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應用知識,提高自身的學習效果。
后測(Post-assessment):在課后設計中,老師需要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通過測試、作業等方式檢測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掌握程度。這有助于學生及時發現和糾正自己的學習差錯,同時也為老師提供了教學反饋與改進的機會。
總結(Summary):在課后設計中,老師需要對課程內容進行總結和回顧,使學生再次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可以通過在線討論、總結報告等方式,讓學生分享學習心得和體會,提升其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同時,老師也可以通過總結和反思,不斷完善和改進教學方法和內容。
3.5" " 物流產創融合amp;課賽結合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物流專業可以通過產學研融合,加入產業元素;專業教師可以通過指導物流專業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市場調研大賽,用課賽結合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本課程實踐項目為市場調研報告,在選題方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選擇時下熱點話題,鼓勵學生創新,并引入企業真實案例,為其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基于實踐項目成果,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學科競賽(全國大學生市場調研大賽),孵化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取得了一箭三雕的成效。
3.6" " 學習效果評價改革
3.6.1" " 制定考查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雙向細目表
以《統計學》課程為例,通過前面將物流專業的畢業要求逐級分解,確定物流專業核心專業課程核心素養培養的重點,來制定課程目標,再將其分解成多條具體的目標,分別對應不同的課程單元或項目單元,并以此來制定考核形式。各類考核項目均需采用詳細的評價標準,以對應相應的分數。成績評定辦法與標準能夠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的學業表現,能夠充分且有效地評價學生對所有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具體詳見表2。
3.6.2" " 利用教學平臺進行學習效果數據分析
利用跨校修讀平臺(遼寧省金課平臺)和學校現有的教學平臺——形成性考核系統、作業系統、考勤系統、教學資源平臺、教務系統等多個教學系統,開展教學活動的組織、設計、資源建設和教學管理等活動,收集相關數據,以待進行分析評價使用。后續研究將根據數據的維度、類型、數據量來設計分析模型和分析方法。此分析結果有助于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真實的學習效果,再據此重新審視課程設計,對課程設計進行持續改進。
設計好的評價方案通過在教學過程中的具體實施,可以對每個學生每項能力的學習效果進行及時的評定和記載,得到該課程最終學習效果達成度和預期學習效果達成度。
4" " 物流專業“專創融合”課程教師團隊建設
4.1" " 與其他高校教師進行研討與課程共建,提升專業能力
《統計學》課程組通過跨校修讀、引入物流企業中的導師來做兼職教師等方式與其他高校物流專業的教師共同研討,開展校際課程共建,分享教學質量管理成果和經驗,吸收其他高校的成功做法,以持續進行改進。
4.2" " 通過教師競賽和學科競賽獲獎,提升教師的創新創業能力
物流專業教師可以參加各類教學大賽,如“智享杯”全國高校經管類實驗教學案例大賽、新商科大數據融合教學師資培訓班說課大賽、西浦全國大學教學創新大賽等。物流專業的學生依托試點課程,在教師的帶領下參加各類學科 競賽,如全國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社科獎全國大學生市場營銷大賽、全國高校經營挑戰賽品牌策劃大賽等,連續多年獲得省級以上獎勵。
4.3" " 物流專業教師梯隊建設
物流專業各核心課程組要求教師的學歷、職稱、年齡、學緣結構合理,師資力量雄厚,教學效果好、科研力量強,逐漸形成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的教師隊伍。課程團隊要能夠滿足課程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需要。在理論教學中,可以由課程負責人和具備講師職稱及以上的教師承擔課堂教學任務,由助教職稱的教師承擔學生的課程見習和實習任務,引入知名物流企業中的導師作為兼職教師承擔課外大創項目和競賽的指導工作。課程組可以采用以老帶新的導師制,不定期舉行各類研討活動,培養青年教師的業務能力,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和科研能力。
綜上所述,物流專業課程的“專創融合”建設對于其適應行業發展、提高綜合能力、培養創新思維和推動學科交叉研究都非常必要。物流專業的學生學習統計學課程對于培養其數據分析能力、提供決策支持和開展風險管理、質量控制以及促進研究和創新都具有重要意義。這些能力和知識將有助于物流專業學生在實際工作中更好地應對挑戰并推動行業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芳.專創融合背景下高校人才培養策略研究[J].黑龍江科學,2023,14(19):88-91.
[2] 范曉慧.大數據時代經濟管理類專業統計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23(9):111-114.
[3] 王艷萍.物流大數據分析人才培養體系設計[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2,44(1):173-175.
[4] 秦婷,李曉紅,朱丹丹,等.基于教-賽-產-研融合的物流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研究[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21(8):26-29.